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时代艺术生的审美价值取向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时代艺术生的审美价值取向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新时代艺术生的审美价值取向探究

摘要:加强高校学生审美教育是新时代高校应对消费文化侵袭和渗透,实施美育、德化的主要途径,更是凸显大学文化核心竞争力、实现专业艺术与公共艺术对接和会通的特殊要求。该文以审美价值取向为切入点,认为审美泛化现象、审美价值观的迷失是当前高校艺术类学生审美价值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部分艺术专业生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建构高校艺术教育核心审美价值观的策略和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艺术生;审美价值取向

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全面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1]《意见》对新时代高校美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使高校美育工作有据可循、有规可依,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重要保障。我国高校艺术专业教育为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创新人才。但随着我国艺术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壮大,对艺术生源数量的需求日益增长,部分文化课基础薄弱的学生将学艺术视为升学的捷径,选择“半路出家”,这在客观上降低了我国高校艺术专业人才的总体文化课素质。此外,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部分艺术专业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出现了偏离,拜金主义、拜物主义盛行。新时代,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如何在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同时发挥专业特长,如何向社会传播正确的艺术价值观,是当下面临的重要课题。

1当前高校艺术生审美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1.1审美泛化,盲目追求个性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传播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审美泛化的倾向。[2]审美泛化体现了一种解构主义的精神特征,导致我国大众文化出现去中心化、平面化的趋势。[3]在消费文化背景下,审美泛化现象正通过网络媒体在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中传播。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成长期,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消费主义“光鲜亮丽”“流行”的视觉元素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理,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审美价值观念的形成。当代大学生对美有自己的追求和理解,但他们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因为羡慕明星的高颜值而选择整容,就是审美价值观念缺失的一种表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大学生还面临着沉重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他们不愿意去学习高级却晦涩的艺术,以及对自身发展看似没有帮助的传统文化,而更乐于接受流行文化、快餐文化。部分大学生虽然意识到审美价值取向的重要性,但由于经验不足,在意识上拘泥于自身的专业领域,对文学艺术等审美领域认识不足,文艺修养和理论知识的不健全、不充分,阻碍了审美修养的提高和审美价值取向的明确,形成了单一的审美价值取向。对审美敏感度较低的群体更容易受到大众潮流的影响,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1.2审美价值观迷失,艺术创作标准低下

高校艺术生审美价值观的迷失,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合理。随着生活质量和购买力的提高,社会对艺术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在客观上刺激了艺术的发展,但也模糊了艺术和日常生活的界限。审美活动不再局限于美术馆或歌剧院,曾经高高在上的艺术落入民间,在审美价值观里,艺术的影响也不再占据核心地位,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艺术品的市场化。大众开始不满足于单方面地接受艺术,而是希望根据自己的审美需求来改造艺术,但这种审美泛化的艺术需求往往是单一和主观的,这导致更多的艺术创作者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舍弃了自身的见解和特征。例如,一位画师因为某一件作品出名之后,为了保持名气,在市场上卖出高价,会选择大量复制该类型的画作。但这种功利性行为背离了艺术创作的初衷,失去了对大众文化的引导作用。归根结底,这是审美价值观迷失造成的。艺术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发展的学科,以美术为例,画家除了要掌握专业技法以外,还要精通生理学,才能准确画出人体结构;要了解物理,才能在绘画建筑和光影时更加严谨;要懂得人文历史,才能赋予作品更深刻的内涵。但受审美价值功利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艺术工作者和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忽视了艺术的多学科特性,学音乐就只学习演唱(奏)技巧,学美术就只学习绘画技巧,学舞蹈就只学习肢体表现……艺术门类逐渐被割裂开,变得越来越孤立。审美价值观的迷失使人们忽视内在美的重要性,单纯追求外在。

2培养审美价值取向的策略

2.1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随着一流专业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艺术教学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审美取向进行积极引导。首先,摒弃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手段,注重师生的审美感受,结合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艺术教育、生活教育中获得美的体验,形成感知美、认识美、鉴赏美、评价美、享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从而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4]。其次,优化专业艺术教育的教师队伍结构,加强艺术师范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美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质量,把提高美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从传统的主要关注学生学业转变为更关注师生在共同审美活动中超越自我的有限性,使学生在精神上走向自由境界,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实现自己的审美理想。

2.2借助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审美取向

艺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接受和支持,社会的发展又得益于艺术的反馈。正是因为艺术的存在,人们的精神世界才更加丰富,社会才更加文明。[5]艺术绝不能与生活脱节,否则就会失去生命力。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是一种情感寄托,蕴含着独特的情感表达。好的艺术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坏的艺术则会给社会带来消极的情绪和思想。只有构建合理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发展好的艺术,才能让艺术在社会中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例如李可染的国画作品《长征》,其民族艺术风格和时代感十分鲜明。作品中,景物横向展现,重山叠积,参差错落,雄奇壮丽。红军队伍沿着狭窄的山路,从左往右横越画面。李可染成功地将诗词中的革命豪情与浪漫色彩视觉化。画中的山体浓墨重色,块面厚实稳重,留白形成的山路、水道穿插其间。从深浓墨色过渡到留白,色调的明暗变化平衡了画面厚重的体积感。全幅结构规整,笔墨精严,气象万千,是一帧文学性、艺术性与时代意义结合的精品佳作,是新中国美术史的里程碑,也是画家个人创作历程中的重要代表作。教师除了要讲解画面艺术的形式美,还要分析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寓意以及艺术家的精神寄托,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与画家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

2.3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教学情境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高校艺术教师在教学时,可依据教学内容,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参与情境教学。例如在“红色经典艺术作品”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堂移到历史博物馆,或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再现红色美术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在视觉上加深学生对红色美术作品与革命历史的印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筑牢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思想道德防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审美价值取向构建的意义

积极实施以“美的教育”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构建高校艺术生审美价值取向培养的育人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举措。

3.1有助于强化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功能

教育是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事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高等教育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才培养的重地。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对道德和智力的开发,对想象力、感知力和理解力的培养,对全面拓宽人们对社会美、生活美、心灵美的认知视角,对促进人们进一步理解社会审美观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艺术教育具有教育、审美和认识世界的三大社会功能,通过审美教育,艺术教育可以克服理性与感性的分裂,可以升华人的情感。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绝对客观、绝对中立的,而是带着欢乐与悲伤、希望与绝望、喜爱与厌恶等情感。情感是艺术必不可少的特征,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诗歌。”[6]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但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却相对滞后。为什么抗战时期的文艺和红色文化仍然会深深打动我们?这是因为影响社会艺术氛围的最关键因素不是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而是社会对艺术的接受程度。当面对殖民侵略时,社会需要能够振奋人心的文艺作品,于是《义勇军进行曲》《白毛女》等一系列优秀文艺作品应运而生。这些优秀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民众诉求,迎合了时代需要,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

3.2有助于彰显高校艺术教育引导社会审美取向的重要性

将社会审美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育人标准相结合,以学生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作为推动高校艺术教学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动力,突出高校艺术教学对社会审美层次的纵向探索与引导,明确指引社会审美取向。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现实生活中,艺术长期被贴上“专业”的标签,人们认为艺术创作是专业人士的专利,艺术审美也是专业人士的领域,人民群众对当下的艺术审美不亲近,不主动追求美。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接受过正规审美训练的人才,他们在社会各个领域充当着审美教化的行动者,这彰显了高校艺术教育对社会审美取向引导的重要性。

3.3有助于高校艺术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艺术审美判断能力

运用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艺术修养和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高质量的美育。高校艺术教育通过对优秀传统艺术的价值阐述和课程资源开发,将传统文化“心怀天下、通变求学”等价值观念有机融入艺术课程教育,以知识为剑、以思想作盾,使学生厚植爱国情怀,提升品德修养,提高艺术审美辨别力,筑牢审美防线,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蚀,摆脱狭隘、庸俗的审美观念,顺应时代特点,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EB/OL].(2019-04-02).

[2]蔡元培.教育大辞书:上[K].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56.

[3]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25.

[4]张敏.试论高校音乐教学的审美取向价值[J].黄河之声,2017(20):14-15.

[5]潘璐.基于审美素养提升的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1):116-117.

[6]别林斯基论文学[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14.

作者:卢泓亦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