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节奏在戏剧表演艺术处理中重要性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戏剧是艺术表演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为了更好地呈现戏剧表演效果,提升戏剧表演艺术水平,促进观众对戏剧表演中情感的理解,演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掌握好戏剧表演节奏。戏剧节奏的控制是戏剧情感表达的基础,缺乏节奏应用将会导致戏剧表演平铺直叙,缺乏高潮,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因此,需要提升对戏剧表演艺术中节奏的重视。本文主要对节奏在戏剧表演艺术处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戏剧表演艺术中节奏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节奏;戏剧表演艺术;重要性;应用策略
一、戏剧表演艺术中节奏的特点和重要性
(一)戏剧表演艺术中节奏的特点
戏剧表演艺术中节奏的把握能够保证戏剧表演的连贯性、统一性和组织性。戏剧舞台表演的性质决定了在表演中必须具有统一的节奏感,才能够使表演更加完整。同时,在节奏的控制中,需要根据演员的表演节奏,正确展现人物的语言、动作特点,不同节奏能够展现出不同的人物特征,因此需要对戏剧的节奏进行组织,保证各个人物的语言动作都符合角色的特点,强弱分明,收放自如,提升人物的表演张力和感染力。在节奏的控制中还需要保持连贯性,戏剧演员需要结合戏剧表演的剧情要求,按照前后顺序,做好事件的因果承接,调动观众的情绪,使观众与舞台表演产生共情[1]。此外,舞台节奏还需要具有变化性,需要跟随戏剧表演和情节推进,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变化。戏剧表演中每个细节和构成部分都具有特定的节奏,故事情节以及人物都会影响节奏变化,展现出戏剧的冲突、结构和高潮,凸显出跌宕起伏的情感。
(二)戏剧表演艺术中节奏的重要性
戏剧表演中良好的表演节奏能够促进戏剧情节的发展,完整的戏剧表演中需要有开始、高潮和结尾,每个阶段的表现都需要演员对节奏的良好把控。比如戏剧刚开始一般节奏都比较慢,需要对事件的背景等进行交代,有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当戏剧表演进入高潮后,节奏需要加快,制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刺激观众的神经,推动戏剧的发展。同时戏剧表演中对节奏的有效把握,还有利于对人物情感的表达,在戏剧表演中准确融入人物情感,通过戏剧舞台表演节奏的掌握,能够保证人物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更生动、形象,提升演员的表演效果。此外,戏剧表演节奏的控制还能够加强人物的塑造,戏剧中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都存在一定的差别,通过演员对节奏缓急的把握,能够更好地突出戏剧表演人物形象[2]。
二、戏剧表演艺术中节奏的要点分析
(一)语言节奏
戏剧表演中语言节奏对戏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展现出戏剧中人物以及情节的特点,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对剧本和台词有充分的了解,并对人物角色的内心有更深刻的认知。而节奏是演员表演中体现人物角色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对戏剧表演氛围的烘托和感染力的塑造。以《施卡本的诡计》这部戏剧为例,主人公赛比娜最初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但是被人陷害后,她的性格大变,成为一个轻浮之人,不在意任何人对自身的评价,一心追捧金钱。戏剧表演中,通过语言节奏的把握,能够表现出赛比娜不同时期的性格特点,在赛比娜早期阶段,台词的节奏比较舒缓、轻松,将少女天真、纯洁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后期的赛比娜语言节奏加快,同时笑声高亢,持续时间长,没有了少女的娇羞,而且语言放荡刺耳。通过不同语言节奏的表演,能够展现出赛比娜前后的变化情况,使人物性格更鲜明、更饱满。
(二)动作节奏
戏剧表演对肢体行为的表达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方式,在行为表达中,涉及到的动作多种多样,而这些动作节奏的把握,能够准确展现出人物的形象特点,促进观众对戏剧人物的理解。为了促进观众更好地把握动作节奏,演员在舞台表演中必须充分掌握动作表演规律,了解如何通过肢体语言向观众传达人物的内心,提升戏剧舞台的表现效果。比如,在《雷雨》这部话剧的表演中,在鲁侍萍对四凤逼问的过程中,四凤的情绪濒临崩溃,她跪在舞台中央的位置,大力挥舞手臂,向天哀嚎,将情绪充分体现出来,展现出四凤在面临爱情打击时内心的绝望。通过人物肢体的表演以及灯光、音响等方面的配合,使观众对四凤的人物内心有更深刻的理解,感受到四凤的绝望和无助,激发观众对舞台表演的情感共鸣。
(三)情感节奏
戏剧舞台表演中,演员需要忘却自己本来的身份,将自己完全融入到角色中,思维、语言以及情感都需要结合戏剧的情节,通过戏剧中的人物角色进行表达和创作,才能够充分展现戏剧表演艺术,通过真实的情感打动观众。戏剧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也会在戏剧中融入自身的情感和经历,这些情感都需要在表演的过程中充分体现[3]。同时戏剧表演中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必然会有不同的思维和情感,而对角色情感的把握也就是对戏剧情感的把握。比如,《红灯记》是一部反映抗战时期的戏剧作品,其中表现出李铁梅和奶奶对革命的支持,以及对抵御外敌的坚定信念,人物情感强烈,冲突明显,能够体现出家国情怀,因此必须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情感节奏,体现出人物的心理。
(四)剧情节奏
戏剧表演每个环节都具有各自的节奏,通过对戏剧节奏的把握能够体现出戏剧表演的效果,在戏剧节奏的控制中包括情节以及舞台灯光、音响等方面的控制。在戏剧剧情的节奏控制中,需要结合戏剧创作的剧本,结合演员对角色的理解进行控制,促进戏剧剧情的发展。戏剧剧情的节奏包括戏剧的初期、发展、高潮和落幕等不同的阶段,而戏剧冲突主要表现在高潮阶段,戏剧中的主人公往往会随着剧情的发展不断成长。新时期发展背景下,现代科技为戏剧表演提供更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灯光以及音响等科技产品的配合,打造更逼真的场景。比如在《雷雨》的戏剧表演中,整个戏剧的表演背景为雷雨交加的夜晚,因此在表演中采用逼真的音响和灯光打造逼真的雷雨场景。同时在人物出场中,对于正面人物灯光打光时会采用从上到下的方式进行,而对于反面人物则会采用由下向上的方式进行,通过科技手段的引领展现剧情的发展。
三、节奏在戏剧表演艺术处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注重检查意识的应用
在戏剧表演的节奏把握中,需要增强检查意识。戏剧表演中节奏控制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演员在戏剧表演中必须兼顾多种因素,保证节奏的合理控制。如果在戏剧表演中演员完全根据剧本平铺直叙地表演,难以准确把握节奏,会使得戏剧的走向和发展不稳定。因此在戏剧的节奏把握中必须做好宏观的设计工作。树立检查意识,演员在表演中需要始终保持警觉的态度,意识到自身在表演中的正常状态,并合理掌握节奏的快慢,保证表演的节奏能够得到准确的控制。这种对表演的检查意识能够保证演员在表演中发挥稳定,不会由于故事的发展而影响戏剧的节奏,还能临场发挥,灵活应对舞台上可能会出现的打乱节奏的问题。戏剧舞台上节奏的掌握需要检查意识发挥作用,检查意识在戏剧表演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使表演按照预定的轨迹展开,还有利于对情感和情绪的充分表达。同时还需要从观众的角度对表演者与表演对手的对抗效果进行分析,检验表演者是否符合艺术审美标准。这种理性的宏观表演意识需要保证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较高的关注度,并赋予真实的情感。
(二)注重戏剧情感的把握
戏剧表演中,演员在节奏的控制上必须保证情感表达的真实性,使戏剧表现更鲜活。节奏是戏剧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不稳定的因素,同时又是一个需要衔接的整体,能够体现出演员的表演张力,展现出戏剧表演的魅力,体现戏剧节奏与表演的关系。因此在戏剧表演的情感控制中,必须注重对真实情感的投入。虽然戏剧表演中所有的场景都是虚构的,情节也有所夸张,但是演员在表演中必须投入真实的情感,要将角色人物与自身融为一体,保证表演的真实性,通过情感的融入体现出戏剧的节奏。虚拟场景背景下,如果演员缺乏对真情实感的融入,或者表演信念不足,很难呈现出精湛的表演艺术效果,导致戏剧表演过于机械,缺乏生机。在戏剧表演中,演员需要将自身代入虚拟的情境中,融入表演氛围,而这本身就是一种节奏的掌握,演员需要通过“假”的情境表现出“真实”的情感,实现对角色认知以及感官等方面的意识反馈。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情感投入的收放自如,在情感投入中首先需要保证情绪表达的精准性,使观众能够理清故事发生的过程和脉络。在宏观的情感投入中,要保证表演的娴熟、自然,实现人物合一的整体节奏把控。同时从演员的角度来说,要做好全局把控,收放有度,防止情绪起伏过大导致整体节奏受到影响。在微观情感的表达中,需要做好细节的处理,不能使舞台上出现“空白”的时间,演员在舞台上如果没有台词或者需要用动作表达的内容,很容易导致演员从舞台的表演中脱节,导致整个故事节奏不受控制。戏剧表演中演员的“无为”表演状态,对演员情绪的收放提出了比较大的挑战,如果演员没有及时收,会导致表演抢戏;如果演员收得过多,则会导致其他演员的节奏被打乱,不利于促进戏剧情节的发展。因此,戏剧表演中演员需要保证每个表演细节都做到位,才能够保证节奏的合理掌控。
四、结语
戏剧表演中节奏是戏剧故事发展的律动,需要演员通过语言、动作、情感以及整体节奏的把控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节奏的把控中,需要通过宏观和微观的节奏控制,体现出故事的发展。要求演员自身具有较强的职业素养,能够根据表演节奏,做好故事主线以及人物性格的设定,通过舞台的表演以及情感的表达等掌握表演的节奏,使表演中的各个点连接成一条线。演员们通过各条主线的连接、穿插等织成一张网,在节奏的控制下完成叙事,将戏剧中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激发观众对戏剧表演的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何瑛华.节奏在戏剧表演艺术处理中的作用分析[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4):114+116.
[2]安莉莉.戏剧表演中台词的节奏与情感表达[J].中国民族博览,2018,(2):127-128.
[3]齐佳.浅析戏剧舞台节奏在舞台表演中的体现——以参演话剧〈南归〉为例[J].戏剧之家,2017,(3):70.
作者:李韩一帆 单位:西安外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