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医学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救治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医学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救治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医学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救治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临床诊断和处理方法,降低DIC的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年间收治的10例产科急性DI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写作医学论文结果本组10例均应用肝素给予抗凝治疗。剖宫产4例,子宫切除4例;治愈9例,死亡1例。结论产科出现血管内凝血,应在10min内使用足量肝素,防止DIC进一步发展致产妇死亡。

【关键词】产科急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确诊与救治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妊娠时母血呈高凝状态(多种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明显增加),羊水中含大量促凝血物可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在血管内产生大量的微血栓,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致使DIC发生。发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及早诊断可提高治愈率[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0例产科DIC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其诊断与治疗进行讨论。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1988年12月~2007年10月共收治10例产科DIC患者。年龄在22~35岁,经产妇2例,孕龄37~42周,2例在院外生产,产后大出血,4例发生在产前。

1.2诱发因素羊水栓塞2例,妊高征合并胎盘早剥3例,单纯胎盘早剥1例,妊娠合并肝病2例。

1.3临床表现10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多器官的出血,并且有阴道持续出血不止,5例剖宫产术中出血不凝,出血量最多达4000ml,平均出血量2000ml。表现为产后阴道出血2例,合并血尿手术切口出血1例,表现为单纯切口出血1例,出血性休克4例中,其程度与出血量不成比例,肾衰竭1例。2例在院外生产的,产后大出血就诊过晚,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

1.4实验室检查9例凝血酶原时间均异常,见表1。

1.5治疗措施除按一般抗休克,吸氧、补液及静脉滴注右旋糖酐、输血等,去除病因,切断内外源性促凝物质的来源,及早应用肝素,在肝素化的基础上大量输新鲜血,补充凝血因子,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纤溶亢进期用纤溶抑制剂等治疗,对治疗出血表1实验室检查结果(略)不止无效者,及时果断切除子宫。

1.6疗效本组10例病例均使用肝素抗凝治疗,切除子宫4例,治愈9例,治愈率90%,死亡1例。

2讨论

2.1DIC的临床特点视DIC的临床表现和易诱发DIC疾病,如羊水栓塞、胎盘早剥、重度妊高征、产后出血、死胎、重症肝炎合并妊娠等,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大出血、出血不凝、休克、栓塞等四种临床表现符合一种以上者就可诊断,结合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中华血液学会提出DIC诊断标准(修正案的实验室检查),有下列3项:(1)血小板<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2)纤维蛋白原<1.5g/L或进行性下降,或>4.0/L;(3)凝血酶原时间(PL)缩短或延长3s以上,或动态变化,或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或纤溶酶原减低[2]。

2.2终止妊娠及时去除诱因,切断除凝物质继续进入母体血循环,阻止DIC的发展,要尽快采取措施终止妊娠。本组10例中有5例在抗休克、输血等综合治疗同时切除子宫,抢救成功。

2.3肝素的使用合理使用肝素防止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的继续消耗,使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含量恢复正常。从而改善微循环功能,使凝血机制恢复正常的止血功能。产科DIC是否使用肝素原则上应根据诱发疾病和DIC的发展阶段来决定,但在临床中很难见到典型的高凝期。发生DIC病情变化极快,应当机立断,在症状出现后10min内尽快使用足量肝素,疗效最好,这是抢救DIC和羊水栓塞的成功经验[3]。羊水栓塞一旦确诊,应尽快使用足量肝素,妊高征用肝素要慎重,特别平均动脉压≥140mmHg时最好不用。肝素在DIC早期使用为宜,若DIC已进入晚期,以继发纤溶亢进为主要表现时,则不宜单用肝素治疗,应与抗纤溶药物同用,才能阻止DIC的发展。

2.4凝血因子的补充患者在发生DIC时。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及时补充凝血因子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使用肝素的同时,输入新鲜血、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悬液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本组9例全部输新鲜血,其中6例输新血浆、纤维蛋白,3例输血小板悬液。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小板黏附和凝集,阻止DIC的继续发展。

2.5纤溶抑制剂的应用目的是防止和去除微循环的纤微蛋白栓塞,改善微循环,保护脏器功能。但纤维亢进,可使血浆因子进一步减少,加重出血。

3预防

建立高危门诊,对妊高征在产前做系统监护。重视羊水栓塞的预防,及时治疗产科各种并发症或及时终止妊娠。

【参考文献】

1梁宝琳,洪淡华.产科急性DIC诊断与处理.中华妇产科杂志,1992,29(3):147.

2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有关凝血疾病的诊断标准.中华血液学杂志,1987,8(3):183.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