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医学魂魄理论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关键词】魂魄;神;精;七情;脏腑
翻阅中医学典籍,“魂魄”一词出现频率颇高,众多医家对魂魄均有所论述。但这一理论瑰宝却在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阙如,本文拟从传统医学发展脉络中疏理“魂魄”的概念,探讨其临床意义。
1魂魄的基本概念
1.1“魂”
“魂”为人体中的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左传·昭公七年》曰:“人生始化为魄,既生魂,阳曰魄”,意思是阳气附身叫做“魂”,在他们看来,作为阳气的“魂”附于身人则表现为生命活动。《说文解字》曰:“魂,阳气也”,“附气之神曰魂”(《左传注疏》),可视其为抽象之体。它又常用来特指显示出勃勃生机的少阳之气。《白虎通·情性》:“魂,犹伝伝也,行不休与外也。少阳之气,故动不休。”《灵枢·本神》有:“随神往来者为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故知其与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有关联,张景岳为此对“魂”具体界定:“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是也。”(《类经·藏象》)
1.2“魄”
“魄”为人体中的阴神,无“魄”不生。先民认为,“人生始化为魄”(《左传·昭公七年》),即人降生时首先变成的东西叫“魄”,《说文解字》云:“魄,阴神也”。孔颖达曾剖析道:“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亦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十三经注疏·左传·昭公十年》)。可视其为具体之物,即“魄”为形体,相对有浊阴沉降之性,故《礼记·
2.1.3魂魄与精气血神的关系早在《内经》就指出了魂魄与精、神的关系: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出入谓之魄。《灵枢·本神》云:“肝藏血,血舍魂……肺藏气,气舍魄”。黄元御《素问悬解》“血藏魂,魂生神”,汪蕴谷《杂症会心录·魂魄论》“气足则生魂,魂为阳神,精足则生魄,魄为阴神,合而言之,精气复,魂魄聚”,也均述及魂魄与精神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魂魄与气血也有着密切关系,魂藏于肝得血养,则思维敏捷,深思熟虑;魄藏于肺得气养,则行为果断,充满魄力。杨西山《弄丸心法·神论》云:“神气之灵曰魂,魂则属木;精血之灵曰魄,魄则属金;魂张则神随之运矣,魄定而精乃随之凝矣,魂魄寓乎气血之中,气血鼓乎,魂魄之用”。可见,魂魄寓生于精气血神之中,精足、气足、血足、神足,才会魂魄充盈附体,而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2.1.4魂魄与七情的关系魂居于肝,肾与肝为母子关系,肝在志为怒,肾在志为惊为恐,肝血足则魂安而不惊不恐;魄居于肺,脾与肺为母子关系,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为悲,肺气充则魄定而不忧不悲。《灵枢·本神》中有:“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又曰:“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因而,魂充魄足,情志调和,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2.2魂魄的病理意义
2.2.1影响五脏功能肝不藏血,肝血不足,可导致魂不随神而动,出现梦游、呓语等病症。肝藏魂,悲哀过甚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灵枢·本神》言:“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肝气衰竭,则不藏魂而见性格改变,言语不清;肺气衰竭则不藏魂而见兴奋,烦躁,肌肉抽搐,最终而因魂不守舍,魄无安居而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肾精不足而魄不充,则出现目盲,耳聋,惊恐不安。脾气虚,在思而不记,纳差食少,饮食无味。
2.2.2影响精神活动神魂魄意志失调会导致神魂不相随,失眠多梦,神志恍惚,神魄失和等病证。张介宾在《类经脏象类·去神》云:“神藏于心,故心静则神清,魂随乎神,故神昏而魂荡”。又引朱子曰:“魄盛则耳目聪明,能记忆,老人目昏耳溃,记事不及者,魄衰也”。这都说明“魂魄”影响着精神情志,临床上出现记忆衰退、精神失常、癫狂等症状时,可以补充人体的精气,而使精气充,魂魄鼓,疾病除。如果魂不鼓则人的精神会失常,就会导致癔症、颠症、狂症,甚至死亡。
2.2.3影响情志活动过怒则肝失疏泄而扰乱魂魄,魂受扰而不静思。过恐则伤肾,肾不藏精,精不养魂,因而出现多梦,甚至噩梦,痴呆,发傻,癫证。张景岳言:“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类经·脏象论》)。过于悲忧,则肺气闭郁,魄无所居,而散乱不安。过度思虑,则志意太高,所欲不遂,耗伤脾之营血,致魄无所养,则出现烦躁不安,失眠,甚则发狂等症。《灵枢·本神》云:“喜乐无极则伤魄”,这也论及魂魄影响情志活动。
综上所述,魂魄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魂与魄有着各自的本质含义,但又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其生理功能和病理特征在现代看来都还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她是中医学中的一块瑰宝,应该加以继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王鸿谟.中医神魂魄理论及其科学性[J].北京中医,2004,23(12):363-364.
[2]刘艳骄.脑与魂魄[J].中医文献杂志,1996,(4):24-25.
郊特性》曰:“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魄”还可以表示依附形体而产生的一种本能,其在精神活动中是一种较为低级的精神活动,相当非条件反射[1]。孔颖达认为:“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十三经注疏·左传·昭公十年》);张景岳则不但以“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觉也”(《类经·脏象》)而释之,还引朱子“魄盛则耳目聪明,能记忆”(《类经·天年常度》)揭示出“魄”与视、听、记忆等本能的联系。
1.3“魂”与“魄”的联系
“魂”与“魄”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常并称“魂魄”,无魂则无以言魄,无魄则不足论魂(《灵枢·本神》),谓“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朱子语类·卷一·鬼神》云:“魂神而魄灵,魂阳而魄阴,魂动而魄静,生则魂载于魄,而魄检其魂。死则魂游散而归于天,魄沦坠而归于地。”又曰:“阴主藏受,故魄能记忆在内,阳主运用,故魂能发用出来,二物不相离。”魂魄在生理功能上更是缺一不可,《抱朴子·内篇》有:“人无贤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
2魂魄的临床价值
2.1魂魄的生理功能
2.1.1魂魄与脏腑的关系“魂”居于肝,“魄”藏于肺。《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说明魄藏于肺,魄反应最敏感的部位在体表位于毛发和皮肤。肝是阳魂的寄居之地,魂依血而生,血充则魂足,其体现在许多精神意识活动。五脏相生相克,与六腑相表里,彼此之间各有联系,除了肝肺,与其它脏腑也有联系。肺主气,人的呼吸功能正常,魄才能反应灵敏;肾生髓,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魄所不使,魂所不用;脾为气血之源,脾虚则魄所不聪,肝、心是魂的居所,耳听鼻嗅口嚼的功能表现是魄存在的特征。
2.1.2魂魄与奇恒之腑脑的关系魂魄,神灵之名,析而言之,有阴阳之别,合而言之,皆可指精神、神志,是脑对事物作出的反应,是大脑功能外在活动的体现。[2]《人身通考·神》曰:“人身之神,惟心所主。”而“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魂魄并出于神,统乎于心。《左氏·昭公七年》有言证曰:“心之精爽,是谓魂魄。”张景岳曰:“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是也。”言其梦是魂的反应,实际上也是脑神所主。《人身通考·神》又曰:“神为阳中之阳,而魂是阳中之阴;精是阴中之阴,而魄是阴中之阳。”言明魂和魄是脑神中魂神和魄神相互协调的表现形式。
2.1.3魂魄与精气血神的关系早在《内经》就指出了魂魄与精、神的关系: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出入谓之魄。《灵枢·本神》云:“肝藏血,血舍魂……肺藏气,气舍魄”。黄元御《素问悬解》“血藏魂,魂生神”,汪蕴谷《杂症会心录·魂魄论》“气足则生魂,魂为阳神,精足则生魄,魄为阴神,合而言之,精气复,魂魄聚”,也均述及魂魄与精神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魂魄与气血也有着密切关系,魂藏于肝得血养,则思维敏捷,深思熟虑;魄藏于肺得气养,则行为果断,充满魄力。杨西山《弄丸心法·神论》云:“神气之灵曰魂,魂则属木;精血之灵曰魄,魄则属金;魂张则神随之运矣,魄定而精乃随之凝矣,魂魄寓乎气血之中,气血鼓乎,魂魄之用”。可见,魂魄寓生于精气血神之中,精足、气足、血足、神足,才会魂魄充盈附体,而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2.1.4魂魄与七情的关系魂居于肝,肾与肝为母子关系,肝在志为怒,肾在志为惊为恐,肝血足则魂安而不惊不恐;魄居于肺,脾与肺为母子关系,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为悲,肺气充则魄定而不忧不悲。《灵枢·本神》中有:“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又曰:“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因而,魂充魄足,情志调和,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2.2魂魄的病理意义
2.2.1影响五脏功能肝不藏血,肝血不足,可导致魂不随神而动,出现梦游、呓语等病症。肝藏魂,悲哀过甚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灵枢·本神》言:“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肝气衰竭,则不藏魂而见性格改变,言语不清;肺气衰竭则不藏魂而见兴奋,烦躁,肌肉抽搐,最终而因魂不守舍,魄无安居而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肾精不足而魄不充,则出现目盲,耳聋,惊恐不安。脾气虚,在思而不记,纳差食少,饮食无味。
2.2.2影响精神活动神魂魄意志失调会导致神魂不相随,失眠多梦,神志恍惚,神魄失和等病证。张介宾在《类经脏象类·去神》云:“神藏于心,故心静则神清,魂随乎神,故神昏而魂荡”。又引朱子曰:“魄盛则耳目聪明,能记忆,老人目昏耳溃,记事不及者,魄衰也”。这都说明“魂魄”影响着精神情志,临床上出现记忆衰退、精神失常、癫狂等症状时,可以补充人体的精气,而使精气充,魂魄鼓,疾病除。如果魂不鼓则人的精神会失常,就会导致癔症、颠症、狂症,甚至死亡。
2.2.3影响情志活动过怒则肝失疏泄而扰乱魂魄,魂受扰而不静思。过恐则伤肾,肾不藏精,精不养魂,因而出现多梦,甚至噩梦,痴呆,发傻,癫证。张景岳言:“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类经·脏象论》)。过于悲忧,则肺气闭郁,魄无所居,而散乱不安。过度思虑,则志意太高,所欲不遂,耗伤脾之营血,致魄无所养,则出现烦躁不安,失眠,甚则发狂等症。《灵枢·本神》云:“喜乐无极则伤魄”,这也论及魂魄影响情志活动。
综上所述,魂魄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魂与魄有着各自的本质含义,但又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其生理功能和病理特征在现代看来都还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她是中医学中的一块瑰宝,应该加以继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王鸿谟.中医神魂魄理论及其科学性[J].北京中医,2004,23(12):363-364.
[2]刘艳骄.脑与魂魄[J].中医文献杂志,1996,(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