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作者:李楚红,卢远征,王素容
【关键词】心力衰竭;健康教育;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为临床开展心力衰竭健康教育提供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参考。方法:随机对112例愿意合作的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信息需求表,以问卷方式对患者进行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最想了解的健康内容是发病原因和急救常识,其次为疾病转归、饮食调护、用药知识等。结论:了解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案,不断给予调整,才能有的放矢,突出成效。
[关键词]心力衰竭;健康教育;调查分析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危重症,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果[1]。近年来,尽管一些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心力衰竭发病率却在升高。这显然与人群年龄老年化、冠心病治疗水平提高、患者存活率时间延长有关。65岁以上的患者住院最常见原因是心力衰竭[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心力衰竭的转归及治愈程度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心力衰竭患者做好健康教育,预防发作,保证生活质量就更为重要。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更具可行性、针对性、实效性,我科对112例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12例愿意而且有能力合作患者进行调查。
1.2调查内容自行设计问卷,内容有患者的一般情况、住院时间、病情复发情况、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程度、宣教的时间、方式、出院指导的具体内容等方面。
1.3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统一由护理小组组长分发,先讲解问卷中各项内容及填表要求,被调查者了解后逐项填写,无文化者由调查人调查后代填写。发出问卷共112份,收回112份,有效率100%,最后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分析
2.1一般情况调查的112例住院患者中,男72例,占64.29%,女40例,占35.71%。平均年龄56.8岁。职业分类:工人35例,地方职员(含离退休)33例,农民29例,学生9例,无任何职业6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学历11例,高中29例,初中及初中以下63例,文盲9例。
2.2住院时间<1周59例,1周~1个月以内有42例,>1个月11例。对自己病情基本了解29例,不了解81例。
2.3病情复发情况无复发62例,复发2次32例,复发3次17例,复发3次以上6例。
2.4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程度的调查(见表1)由表1可见,患者最想了解的是发病原因、急救知识和治疗方法,其次是疾病转归、预防措施、用药知识、饮食调护、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常识等。
2.5对健康教育必要性的看法99%以上认为很有必要,认为可有可无不到1%,没有人认为不必要。88%的患者认为健康教育应在住院3天内,10%的患者认为应在出院之前,2%的患者认为没关系。说明患者对健康教育有着迫切的要求。
表1健康教育内容需求程度的调查(略)
2.6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见表2。
表2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略)
2.7对出院指导需求认为十分必要占92.5%,不太必要占5%,不必要占2.5%。对出院指导的需求可反映出患者愿意与医务人员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这有利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咨询,也有利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8效果评价通过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可不同程度了解了有关心衰的基本知识并运用相关知识有效地稳定病情,减少并发症,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复发次数。不仅有益于患者,还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也减轻医院的压力。
3讨论与对策
3.1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尽管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诊疗技术较前大为进步,但绝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仍不免因心力衰竭的发作而致残或死亡。因为治愈出院后,易中断门诊随访及常规服药治疗,又不正确给药方法,不知怎样选择体力劳动以及控制钠盐摄入等等,增加诱因出现,常出现病情复发。健康教育的效果经由患者自身完成,并且健康教育可使患者自觉控制诱发心力衰竭危险因素(如呼吸道感染、体力劳动过度、情绪不稳定、饮食不合理、中断服药等)可以降低复发率及病死率。另一方面,由于新技术、新仪器的广泛运用,治疗的复杂性增加,如能及时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一些卫生知识,主动配合治疗可助长正面的保健行为。因此对住院或出院后正在门诊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有关心力衰竭常识的系统教育很有必要。
3.2健康教育的形式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抓好教育时机,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教育以符合个体需要。从调查结果可见,患者对健康教育的形式要求是多样化。最希望的是书面资料,因为书面资料可达到图文并茂,长期保存且随时可查询。其次是一对一的个别指导,因为个别指导具有较好的针对性,而且有利于护患沟通。因此护士要知识广博、善于沟通才有能力胜任此项工作,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交流技巧的护士能使患者产生信任感,于是乐于接受护士提供的保健信息,共同建立指导、合作或参与型的护患关系。
3.3健康教育的内容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具体需要确定方案并注意随时评估,不断调整,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成效突出。
3.3.1心理护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病情发展及转归与心理、情绪、社会刺激等因素有密切相关,患者能否维持健康及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相关性[3],同时还应教会家属提供情感支持。
3.3.2避免诱发因素据统计有80%~90%患者病情复发是由诱发因素诱发,对防治心力衰竭有重要意义[4]。要教会患者如何做好防感染、防体力劳动过度、限制钠盐摄入、忌暴食暴饮、做好避孕措施并坚持服药。
3.3.3遵医嘱给药指导患者应定期复诊,不能麻痹大意,按时服用强心药,教会患者自测脉搏和观察洋地黄毒性反应表现。间断使用利尿剂以及必要时加用扩血管药等。掌握各种服用方法、剂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定期复查。
3.3.4症状和体征的自我监测指导指导患者每天测体重、计尿量,评价水肿消退情况,定时测量血压,同时应教会其对急性发作处理、如何改善睡眠、防体位改变跌倒的具体方法。
3.3.5根据心脏功能合理制定活动计划,逐步提高活动量,维持和提高心脏代偿功能。
3.4培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心力衰竭的主要特点有:长期性、反复发作性、疾病复杂性、预后差、直接影响日常生活,消耗一定费用。因此培养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调节生活习惯,实施自我管理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和技术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发展,预防并发症,减少伤残程度,促进功能恢复,力求最好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卢兴.心力衰竭病理生理学从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
[2]张子彬(中),郑宗锷(美).充血性心力衰竭[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7.
[3]郝庆英,郝玉芳,曾利琴,等.心血管患者家庭功能及其行为方式调查[J].实用护理杂志,1991,15(5):34.
[4]张子彬(中),郑宗锷(美).充血性心力衰竭[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