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血细胞仪质量控制体会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质量控制;深刻体会
血细胞分析仪具有检测快速、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在提高了检验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实验数据,但在使用过程中如无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将受到影响。为确保血液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笔者在使用Poch100i血细胞分析仪过程中,全面做好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体会如下。
1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1.1做好标本的正确采集用EDTAK2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2.0ml,采血时应一针见血,采血后要及时混匀,避免血小板聚集;当血液采集量不足1.5ml时,EDTA的浓度达到2.5g/L时,中性粒细胞肿胀、分叶消失,血小板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当采血量超过2.5ml时,由于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凝血块的可能性增加,这些都将影响检验结果。血标本出现凝集或溶血时,应重新采集标本。
1.2血液标本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检测在室温下,DETAK2抗凝静脉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可稳定24h,白细胞分类6h内稳定,细胞形态2h后即可发生变化,对于需要推片分类的标本应及时推片。
1.3用于全血细胞分析的血液不能放置于冰箱中保存标本不能及时测定应放置室温下,并加盖保存。若温度过低,则溶血素与血细胞的作用力减低,使得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不正确,也容易引起血小板聚集,导致血小板结果异常。
2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2.1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每天开机后要检查仪器是否正常,本底测试是否通过等,做好仪器的日常保养与维护工作,按Poch100i血细胞分析仪使用说明书,分别做好日、周、月保养,在大批量标本检测时,每检测20个~30个标本后,用自配的40%次氯酸钠溶液按预稀释模式当标本检测,以冲洗管道,防止蛋白在管道中沉积,确保仪器运行正常。
2.2选用配套试剂并检查试剂质量溶血素、稀释液等一定要在有效期内使用。保证测试时试剂温度在仪器要求的范围内,低于15℃或高于30℃均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2.3认真做好室内质控本实验室购买仪器配套进口定值质控物,每天和患者标本一起检测,利用检验信息系统自动绘制质控图,观察质控物测定结果是否受控,如失控,认真查找失控原因,包括操作失误,试剂、校准物、质控品失效、仪器维护不良等,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并分析判断当天的结果是否可以发出。
2.4每天用样本浮动均值法进行监测以弥补定值质控物的不足浮动均值法[1],是搜集每天检测标本数据,20个以上为一批,以血细胞分析中MCV、MCH、MCHC三项参数浮动均值作为主要参考,本实验室根据健康人群各项参数调查分析[2]确立MCV=88.5fl,MCH=29.8pg,MCHC=336g/L。当天标本浮动值超过2s应分析原因。本实验室曾经出现连续20个标本MCHC浮动值超过2s,查找原因,发现检测部管道污染,经5%次氯酸钠多次清洗检测部,MCHC浮动值在参考范围。
2.5参加福建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2次/a共计10个盲样考核,及时上报检测结果,根据反馈信息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如室间质量评价失败,应从检测仪器是否校准与维护、人员是否培训、试剂质量是否稳定、室内质控是否有效等多方面查找原因。
2.6显微镜复检Poch100i血细胞分析仪采用的是电阻法,其对病理状态下的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只能是一种筛选手段,对异常颗粒无法辨别,尚不能取代显微镜检查。因此对异常结果必须用显微镜鉴别。
3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3.1结果审核认真审核每1项检验结果,对结果有疑异时,应重新采集标本检测。对于血小板异常(特别是异常增高或降低者),用复方尿素血小板稀释液进行手工显微镜计数和分类,排除由小红细胞干扰引起的血小板异常增高和血小板聚集引起的假性降低。笔者在健康人群体检中发现,对个别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结果在80×109/L以下者,重新采集标本,用手工显微镜计数,推片分类,结果都在正常参考范围内。
3.2标本保存血液标本测定完毕,应在室温下保存至少1d,以备复查核对之用。
3.3结果登记报告发出前,在电脑保存结果的同时,对异常结果和手工复查结果进行登记存档。总之,在Poch100i血液分析仪使用中,应树立全面质量管理观念,只有认真做好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才能确保每1份标本结果准确可靠性。因此,本实验室使用Poch100i血液分析仪参加室间质评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参考文献:
[1]丛玉隆,王淑娟.今日临床检验学[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541.
[2]杨萍,陈美珠,廖琳虹.健康人群静脉血血细胞各项参数调查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5,21(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