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糖尿病患者综合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关键词】糖尿病综合教育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升高。人口老龄化、人口城镇化和相对的健康知识缺乏,使得开展基层糖尿病教育和干预显得非常重要,探索与当地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糖尿病教育方式和干预措施有着重要意义。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开展糖尿病患者教育和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接受嵊州市人民医院糖尿病患者课程教育的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是当地长住居民,符合1999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参加两次调查的糖尿病人群为同一人群,被调查者占参加糖尿病教育课程的人数分别为86.36%、85.10%。教育前后文化程度:文盲6.58%和6.25%,小学48.68%和47.50%,中学36.84%和36.25%,大专以上7.89%和10.00%。所纳入的患者一般情况较好,生活自理,并能到约定的地点参加教育活动。
1.2方法
1.2.1教育方法①开展糖尿病教育课程,包括糖尿病概论、运动、饮食、口服药治疗、胰岛素治疗、自我管理、并发症治疗、护理等,结合每一次讲课内容分发相关资料。②集中教育、小组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由糖尿病专科医生、专业护士和营养师进行,每月一次集中讲课,采用多媒体演讲,讲课前就某一个问题与患者相互交流,课后进行讨论、提问,邀请血糖控制好的患者讲述心得。讲课深入浅出,增加医患接触和沟通,着重强调治不达标的危害[1]。③为提高患者的主动性,练习自己测末梢血糖和注射胰岛素,末梢血糖测定使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稳步倍加型血糖仪,提供多种胰岛素注射装置,通过实地操作消除对注射胰岛素的恐惧情绪。④充分利用院内各宣传阵地,为参加糖尿病课程教育的患者提供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有宣传橱窗、板报、宣传画等,图文并茂,分布在示教室、门诊楼和病房走廊等[2]。
1.2.2调查方法采用书面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参考糖尿病教育评价标准[3],相同问卷分别在2007年11月和2008年11月调查,包括糖尿病的一般知识、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低血糖等内容,问卷采用数字填写和对错选择,对部分书写有困难的患者由在场的医生和护士帮助完成。所有参加调查的患者测定空腹血糖,在调查前后一周内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以糖化血红蛋白<7%为达标标准。依从性调查是询问是否能按照医嘱服药和按医嘱进行血糖等方面的监测,而漏服药指每周至少一次以上忘记按时服降血糖和相关药物。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前后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人分布及血糖变化全部参加糖尿病患者教育课程的患者均知晓自己有糖尿病,治疗率为100%。病人分布及血糖变化见表1。
由表1所见,空腹血糖在教育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5),达标控制率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5,P>0.05)。
2.2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见表2。
由表2所见,教育后低血糖反应例数虽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P>0.05)。懂得什么是低血糖和如何处理低血糖的人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P<0.05),使用胰岛素和知晓胰岛素使用方法的比例也明显增加(χ2分别=3.57、5.06,P<0.05),而服药的依从性虽也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4,P>0.05),同样漏服降糖药比例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P>0.05)。
3讨论
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检查治疗和自我护理知识普遍缺乏了解[4],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有利于该病的防治。
本次研究发现,受教育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而病程无明显差异,女性可能更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尽管有年轻患者参加,仍以中老年为主,在职人员可能因工作等种种因素无法参与,提醒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在职人员身上,以积极的态度控制血糖等高危因子。城镇人群以中小学文化水平占多数,文盲和大专以上文化的人数较少,应针对这一特征进行个别咨询和交流,进行有针对意义的个别教育可望提高效果。
参加糖尿病教育的患者平均空腹血糖较低,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的人数增加,相对控制率较高,提示教育是治疗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受教育后血糖控制好转,但漏服药率和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以还应寻找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糖尿病教育的有效性可以使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的机率相对减少,治疗费用相对减少。有研究发现经过糖尿病患者教育餐后血糖下降更为明显,糖化血红蛋白也明显下降,而治疗费用未见增加[5]。
通过参加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掌握增加,多数人懂得低血糖症状和处理。早期的自我诊断和自我处理可显著减少严重的、致死性低血糖的发生。虽然低血糖的发生次数有所上升,可能是通过教育更期望血糖达标和使用胰岛素比例增加相关,但由于掌握了对低血糖的早期诊断和处理,均未产生严重的低血糖反应。近年医院收住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和严重低血糖昏迷患者中,无一例接受过糖尿病教育,也说明了糖尿病教育的有效性。教育前在糖尿病患者间存在两种误解:应用胰岛素后就会终身依赖和胰岛素仅是终末期使用,一旦使用就意味着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通过教育,基本消除了这些误解,更多的患者愿意使用胰岛素。
本次研究课程教育虽然比较全面系统,形式多样,但并不能针对每一个体,每一个个体的生活方式千差万别,糖尿病的病程、类型、用药适应性不同,导致糖尿病教育必须找到适合本地的方式方法,涉及内容应更加广泛,包括语言、保健、心理、生活方式等。今后如能结合个体和强化教育,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85.
2董志春,孙春萍,应秋霞,等.县(市)级医院开展糖尿病患者知识教育的体会[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4):574-575.
3李冬梅,李春霞,杨捷,等.糖尿病教育评价标准初探[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4):289-290.
4范丽凤.我国糖尿病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5):55-56.
5许建萍,夏维波,付勇,等.糖尿病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医疗费用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08,25(5):34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