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口腔黏膜病学教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口腔黏膜病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与软组织上类型各异的疾病总称,有的口腔黏膜病与全身或系统性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口腔黏膜病具有病种繁多、形态类似、容易混淆,而且与机体联系密切等特点,对初学者来说较难掌握,也是历年来教学的难题。作为研究口腔黏膜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诊治的学科——口腔黏膜病学是口腔内科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一门年轻而有待发展的学科,急待进行教学研究,以提高教学质量。
1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黑板、粉笔和教案,是以书本为媒体的应试教育,方法与手段是教师利用大量的板书、挂图、模型向学生“口传耳授”地进行讲授,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是被动模式化的。单一的“口传耳授”模式,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知识信息量受到限制,难以直观形象地展示所讲解内容,而所使用的教学挂图数量、类别及画面大小有限、容易破损而常常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2多媒体教学在口腔黏膜病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2.1多媒体教学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口腔黏膜病的诊断与内外科越来越倚重影像、化验等辅助检查手段不同,口腔黏膜病主要是抓住疾病病损形态的特点及其发展和变化进行诊断,望诊是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教材、板书、挂图或幻灯,但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在黑板上作图受到诸如时间、空间、绘图水平等因素制约;书本上的图片也有许多的不足,如图像模糊、缺乏空间立体感和时间动态感;而挂图的颜色随时间会变得模糊。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复杂的知识通过图像、图表、文字、数据与动画演示结合融为一体,直观地表现出来。对知识点还能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多角度分析,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并使其能够深入理解,提高其学习质量。例如在口腔黏膜病基本病损的讲解中,由于这些病损的表现是多种多样变化万千,很难记忆并容易混淆,在将其用图像、动画的方式进行展示的同时把类似的病损放在一起进行鉴别比较,两者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一目了然,有助于加深记忆、提高认识。另外,由于许多口腔黏膜病都是由一种或多种基本病损组成,在各论临床表现讲解时可以链接到基本病损的多媒体资料进行纵向联系以进一步加深记忆。
2.2传授的信息量大、知识面广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挂图、录像带、幻灯片、胶片投影等,这些方法虽然包含了一定的信息量,在教学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教学准备时间长、工作量大,不易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在原有的课件基础上不断补充新的教学资料,更新教学内容,使授课内容与临床实际、学科发展新动向接轨,学生所学知识是最新最有用的。例如,在艾滋病的学习中,艾滋病的知识和资料更新非常快,教科书上的内容往往滞后,采用最新的全球防治艾滋病资料并将艾滋病日的来历、意义及各年的主题口号进行宣传讲解,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口腔黏膜病学教学与临床密切相关,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往往需要展示大量的信息资料,包括文字性的病历,图像性的各种图片、录像等。如此大的信息量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实现。而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使教学内容精简、浓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集中精力听教师讲授,用更多时间跟随老师的思路积极思维,课后再拷贝该课件,自行复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3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引入,增强了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使单向的教学活动变为双向和多向的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学生的理解和意图,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再现和模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教学效果可以及时得到反馈。老师常常在课后会留下一个临床病例,资料包括文字、图片甚至视频资料,让学生课后思考、讨论并在第二次课上公布详细的答案,包括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等等,可以很好地提高学习积极性并检查教学效果。
3口腔黏膜病学多媒体教学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1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多媒体课件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堆积,大段的文字会使得画面显得呆板且重点不突出,学生不仅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而且,影响听课效果[1]。反之,画面对象设置太多太花哨,这样显得杂乱无章,缺乏艺术性,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容易为花哨的画面、动画、影像、声音吸引而忽视教学内容本身,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应该文字简练,提纲挚领,突出重点,画面清晰美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3.2预习是口腔黏膜病学多媒体教学的保障口腔黏膜病学是一门涉及相关基础学科多、内容繁杂的科学。多媒体课件虽然有直观,生动形象、互动性强等优点,但对于未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讲,还是很难跟上教师的课堂节奏。学生通过提前预习,初步了解新课内容,对涉及到新课内容的相关学科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复习是提高黏膜病学教学质量的保障。例如,在预习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时,要提前复习微生物学中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免疫学的有关知识;在讲口腔白斑时,要提前复习组织病理学中上皮的异常发育问题。
3.3注意双向交流,避免单方面灌输教师要把握教学节奏,进行师生交流,切勿“满堂灌”,否则教学活动成了“电子板书”、“电影观摩”,学生的思维基本处于休眠状态,学习主动性受到抑制。这种模式下尽管老师和学生都很努力地教与学,但实际效果不尽人意,而且长期的死记硬背使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下降[2]。教学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的教学效果是多媒体无法替代的。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是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运用的技巧,而学生积极的思考和回应,同样也会激起教师的教学热情,这种师生间的交流活动是人机交流所不能比拟的。
多媒体教学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在不断提高多媒体制作与运用的同时,还应该不断锤炼教学基本功,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童卫东,刘宝华.医学多媒体教学的不足及对策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7):159-160.
2边专,樊明文,台保军,等.PBL教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研究,2006,22(4):448-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