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内经中腹痛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关键词】腹痛;病证;内经
腹痛是胃脘以下、耻骨以上部位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病证。《内经》对腹痛病证的论述,其内容分述于各篇之中,大体已构成对该病证认识的一个雏形,但其内容较为零散。笔者试从病变脏腑、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几个方面予以归纳分析,以期对该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有所裨益。
1与腹痛相关的病证
在《内经》,腹痛并没有作为单独的病证而列出,而是一个症状,见于多种相关病证中。
1.1疝瘕《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了疝瘕的症状表现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黄帝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情继续发展,就会出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脱肉,目眶陷,真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的危象[1]。
1.2疝《素问·长刺节论》指出了疝的症状及治法。“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两股间,刺腰髁骨间,刺而多之,尽炅病已”[1]。
1.3伏梁《素问·腹中论》指出伏梁的病因及症状特征。“帝曰:人有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1]。
1.4胞痹《素问·痹论》指出了胞痹所出现的腹痛。“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1]。
1.5脾疟《素问·刺疟》指出了脾疟所出现的腹痛。“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1]。
2病变脏腑
腹痛的发生,与多个脏腑相关,其中与肝、脾、肾,以及胃、大小肠、膀胱的关系最为密切。
《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了脏腑病变所导致的腹痛。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1]。
《素问·刺热篇》指出了肝热病所出现的腹痛特征。“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1]。
《素问·厥论》中,论述了发生于厥阴、太阴的厥证腹痛特征。
“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内热。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太阴厥逆,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1]。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指出了大肠、小肠、膀胱病变所致的腹痛。
“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问候,取巨虚上廉”。
“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
“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指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2]。
《灵枢·胀论》中,论述了肝、大肠、小肠胀所致的腹痛。
“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
“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
“小肠胀者,少腹胀,引腰而痛”[2]。
《灵枢·师传》中,论述了胃热腹痛。
“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
3病因病机
寒邪入侵,滞留经脉,是导致疼痛的主要原因。此外,风、热、湿、燥,以及气逆、虫积、食积、瘀血、气血不足等原因,均可导致疼痛。《内经》中提示了“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理论观点,对后世影响极大。如《素问·举痛论》指出了寒邪阻滞经脉,导致经脉不通则痛:“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1]。又如《灵枢·五癃津液别》指出气血及阴精亏虚而导致的失荣作痛:“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2]。
3.1寒《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1]。
3.2风《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化气不令,草木茂荣,飘扬而甚,秀而不实,上应岁星,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酸,善怒,脏气举事,蛰虫早附,咸病寒中”[1]。
3.3湿《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1]。
3.4火《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岁少阳在泉,火淫所胜,则焰明郊野,寒热更至。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则血便”[1]。
3.5热《素问·举痛论》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1]。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岁少阴在泉,热淫所胜,则焰浮川泽,阴处反明。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目瞑齿痛颊肿,恶寒发热如疟,少腹中痛,腹大,蛰虫不藏”[1]。
3.6燥《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1]。
3.7虫积《灵枢·厥病》曰:“心肠痛,懊发作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蛔也”[2]。
3.8瘀血《素问·举痛论》曰:“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1]。
3.9食积《灵枢·百病始生》曰:“其著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2]。
4辨证诊断
4.1辨寒热痛得寒则重,得热则止为寒痛;得热则重为热痛。《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1]。
4.2辨虚实痛之拒按为实痛;按之痛缓为虚痛、寒痛;按之无益则病位较深。《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1]。
4.3腹痛的脉象特点《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曰病在内。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1]。
4.4腹痛的色诊《灵枢·五色》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男子色在于面王,为小腹痛,下为卵痛,其圆直为茎痛”[2]。
5治疗特色
《内经》中对腹痛的治疗,多采用针灸和按摩的方法,指出了以热治寒,以及按摩除寒的治疗方法。《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1]。
《素问·长刺节论》曰:“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两股间,刺腰髁骨间,刺而多之,尽炅病已”[1]。
《素问·骨空论》曰:“络季胁引少腹而痛胀,刺譩譆”[1]。
《灵枢·经脉》曰:“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腹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1]。
《灵枢·四时气》曰:“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2]。
《灵枢·五邪》曰:“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2]。
《灵枢·热病》曰:“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取之涌泉与阴陵泉,以第四针,针嗌里”[2]。
《灵枢·厥病》曰:“心腹痛,懊发作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也。以手聚按而坚持之,无令得移,以大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乃出针也”[2]。
《灵枢·杂病》曰:“腹痛,刺脐左右动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气街,已刺按之,立已”[2]。
《灵枢·卫气》曰:“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针,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乃刺而予之。所治者,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2]。
【参考文献】
[1]唐·王冰(撰注),鲁兆麟等(点校).黄帝内经素问[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97.
[2]河北医学院.灵枢经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