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脾胃和情志相关性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从历代医家对情志病的认识,以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梳理,并从生理、病理、治疗三个方面,探析脾胃与情志的相关性,指出重视二者相关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脾胃;情志医学;相关性;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多维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情志与健康和疾病的相关性日益成为中西医学共同探索的新领域。情志活动属于人类正常的生理功能,是机体对外界精神刺激或既往刺激痕迹的一种“应答性反应”[1];而情志病,是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2]。祖国医学认为,情志活动和脏腑机能密切相关,情志的产生、活动是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一。脏腑对情志的活动起着调节控制作用,相应地情志的异常活动也会影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脾胃在情志的产生、活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深入探讨脾胃与情志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现从以下几方面略作回顾、分析与思考。
1脾胃与情志相关的源流
情志医学滥觞于远古时期,资料记载殷墟出土的甲骨约16万余片,其中有一些是关于疾病症状如失眠的描述,这可能是对情志病最早的记载[3]。《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对情志病开始有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它提出了包含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在内的“九气说”,并以五志为代表,运用五行学说把人的情志活动分属于五脏,确立了中医学的“五志说”。情志见于中医文献约在明代张景岳《类经》首列“情志九气”,并首提“情志病”病名[4]。
脾胃与情志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脾藏意主思。《素问·宣明五气》云:“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灵枢·本神》亦云:“……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由此可知,《内经》已提出意宅于脾,即脾藏意的理论,且指出了脾与意、思的生理、病理关系。此后,历代医家对此也进一步阐发。如《难经·三十四难》曰:“五脏有七神,各何所藏耶……脾藏意与智……”。《三因方》谓:“脾主意与思,意者,记所往事,思则兼心之所为也。”即明确提出了脾藏意主思。《类经》曰:“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脾藏意,神志未定,意能通之,故为谏议之官。虑周万事,皆由乎意,故知周出焉。若意有所着,思有所伤,劳倦过度,则脾神散失矣。”脾之所以称为谏议之官,就在于脾藏意,意可虑周万事。
近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引领学者对脾与意、思关系的深入研究(主要以脾胃和神志的关系来涵盖)。易崇勤[5]从临床角度对脾藏意主思的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吴朝栋[6]以脾胃学说、升降学说为基础,从脾胃化生气血,脾升胃降及调治脾胃三方面分析了脾胃与神志活动的关系,认为脾胃化生气血,提供物质是调节神志活动平衡的前提;脾胃升降相因,是调节神志活动平衡的重要方式;调治脾胃是治疗神志疾病的重要手段。崔世麟[7]从脾胃理论和脑髓学说,并结合神经精神科的实验成果,且举从脾论治脑系疾病案例,提出“理脾法”亦为中医脑病的治疗方法之一。欧阳五庆等[8]从结构、功能和现代研究等方面论述了脾在志为思。王洪图[9]、翟双庆[10]等论述了中焦(脾胃)气机与神志的关系,对从脾胃入手诊治情志病颇有启迪。纪立金[11]专论了脾藏意主思,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情志产生的物质基础;脾主气机之枢,中土之脾在情志活动中起着调衡作用,揭示了脾藏意主思理论建立的内在依据。
2脾胃与情志相关的理论基础
2.1生理关系
2.1.1脾藏意意是意识、回忆或未成定见的思维,意是五神之一[11]。其与神、魂、魄不同,它虽根于先天,但主要产生于后天。《素问·宣明五气》云:“……脾藏营,营舍意;……”脾藏意体现了脾主运化水谷,化生营气,以营养“意”的生理,即“脾藏营,营舍意”。《灵枢·本神》曰:“……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意产生于后天,能否产生意还取决于由心神支配下思维活动的内部因素,其内因虽与先天禀赋有关,但后天脾胃化生气血的充养更为重要。故《素问·八正神明论》云:“血气者,人之神。”而气血的充足及运行正常与否,与脾胃的功能是休戚相关的,脾胃健运,则气血充盛,脾藏意的功能活动也就正常。
2.1.2脾主思思是思考、思虑之义,思之志为脾气所生,是脾的生理功能活动。思有两个范畴[11],一是认知范畴:《灵枢·本神》曰:“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属思维意识活动,是为实现某种意愿而反复研究、思考,属于心主导下的精神活动的一部分;二是情感范畴:即情感之思,与喜、怒、忧、恐并举。从情志与内脏的关系而言,思应与五脏都相关,但与脾脏关系更为密切。因为脾为土脏,居中央,灌四旁,为五脏之本,五脏中皆有脾气。思的情感变化只有以脾来解释,才比较符合情志与五脏对应的发生学规律。脾主情感之思,其变化可以表现多方面、多层次的特征。脾主气机之枢,其主情感之思,就是主对情感的思考、思虑活动的内在转变。脾主情感的内在转变,具有调节与稳定其它情志的作用,以保证正常的情志活动勿太过或不及,这也体现了脾胃为枢,中土之脾在情志活动中起着调衡作用[11]。
2.2病理关系
2.2.1情志变化可致脾胃病祖国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脏腑气血、精神情志密切相关,强调“形神合一”,突出精神活动是人类正常的生理现象。《脾胃虚实传变论》中指出:“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说明情志因素在脾胃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张介宾曰:“人身气血为本,精神为用,全是四者的奉生,而性命周全矣。”情志调畅则阴阳平衡,气血调和,反之变生诸疾。七情内伤,直接影响相应的脏腑,使脏腑的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种种疾病发生。恰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云:“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脾是受情志因素影响最大的脏器之一,思则气结最易伤脾,怒则气上伤肝,而肝病最先传脾土。如思伤脾,思虑劳神过度,常损伤心脾,导致心脾气血两虚,出现情志异常和脾失健运等症;思虑过度,思则气结,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阻滞,则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腹胀等症,进而聚湿生痰而变生它病。
2.2.2脾胃病屡现情志异常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神赖气血的奉养而精明,气血亏乏则不能滋养神明。脾虚则藏意主思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则不能主持情感的内在枢转。临证上脾虚易引起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不敏捷及智力下降。若素多痰湿,或饮食不节,恣食肥甘厚味,则中焦失于斡旋,脾胃失于健运,痰浊停滞中焦,脾不能升清降浊,痰浊蒙闭清阳,神失清灵,则可出现记忆减退,头昏神蒙,不寐心烦,癫、痫、痴呆等病证。痰在情志致病中有着极其突出的病理作用,如痰蒙心窍、风痰闭阻、痰火内盛、上扰神明等,可产生许多情志异常病证,如癫、痫、狂、神昏、痴呆、惊恐、健忘、嗜睡或不寐等,这些皆与痰邪为病、神志不清有关。
2.3治疗关系
2.3.1情志病从脾胃论治由于脾胃与情志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历代众多医家非常重视以脾胃为切入点治疗情志病。《金匮要略》开辨治情志病之先河,其方药而多验,为世人所推崇。其中“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病机是五脏阴气不足而表现出的情志之症,用该方不仅补虚润躁,更重要的是甘味入脾,以补脾气。再如《济生方》指出:“夫健忘者,常常喜忘是也,盖脾主意与思,心亦主思,思虑过度,意舍不精,神宫不职,使人健忘,治之之法当理脾使神志清宁,思则得之矣。”表明“脾藏意”与人的记忆、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诊治健忘,常用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益气健脾,补血安神,则惊悸消、健忘除。因为脾主情感的内在转变,具有调节、稳定情绪的作用,可以保证正常的生理情感活动,这也是“中土之枢”脾在情感活动中调衡作用的体现。
2.3.2脾胃病的情志疗法《灵枢·师传》精炼地阐述了情志疗法的原理:“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临证指南医案》中有47方治疗胃脘痛,其中16方与情志有关[12],如“惊恐嗔郁”“情志郁勃拂逆”“思虑郁结”等诸多原因导致阳气痹阻,气血不通,脾胃营血暗伤,胃痛发作。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精神刺激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约占全部病人的5.4%~20.5%,经常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的职业人群,如司机、医生等容易患溃疡病[13]。所以临床上在治疗消化性胃溃疡中,除了常规药物治疗,常针对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和情绪状态,给予不同的心理的调治,逐步消除精神紧张和心理应激因素,保持乐观自信,促进溃疡愈合。其它因情志而发的脾胃疾病,如泻泄、呕吐、呃逆以及内伤发热等也多结合调整情志而治。
3脾胃与情志相关的现代研究
通过分析近年来相关研究资料,并结合临床实践,笔者认为从调理脾胃入手治疗癫痫、抑郁证等情志病的认识思路,有其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基础[14],并在研究具有和畅气机、升清降浊的“宁痫冲剂”中发现[15]其抗痫作用可能与调节γ-氨基丁酸-谷氨酸(GABA-Glu)的失衡,降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BDNF)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神经元损伤作用有关;对具有化湿和胃、宁神解郁的“解郁1号”研究中发现[16]其抗抑郁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BDNF在皮质、海马区的表达,提高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水平,协调5-HT与去甲肾上腺之间的平衡,并保护5-HT与去甲肾上腺神经元免受应激引起的神经元损害,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此外,中医情志学说与现代心理应激理论在认识方法和致病因素上有极大的相同之处[17],气机失调是中医情志致病的基本病机,理气降逆散结的“心舒1号”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的某些环节而具有心身双调的作用,是治疗情志病的有效方药[18]。
学习记忆属于中医情志(主要是意、思)的范畴,与脾藏意主思契合,因此脾与学习记忆生理、病理上必然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归脾汤可能通过调节精氨酸加压素[19](AVP)与催产素受体[20]水平和基因表达而影响其学习记忆。同时,通过测试大鼠脑匀浆的乙酰胆碱脂酶(AchE)含量的变化,发现脾虚模型大鼠脑组织的AchE明显升高,使作用于胆碱能M-受体的乙酰胆碱(Ach)大为减少而影响M-受体的兴奋从而使记忆功能减退。经过四君子汤健脾胃治疗后,模型大鼠脑组织中AchE水平明显下降,接近正常水平;脾虚组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明显较正常组及四君子汤治疗组低(P<0.05),得出脾虚影响大鼠脑记忆功能生化指标的结论[21]。系列实验研究体现了中医脾藏意主思的意义,为中医临床从脾论治情志疾病(尤其脑系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4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中医脾胃与情志相关理论确有其合理性并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但目前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情志、神志,情绪、情感等内涵不明,概念不清,区分不严;对脾胃在情志理论中的核心地位认识不够,其机制及相互作用规律不明,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较少。近年来,有关情志医学的实验研究开展得较少,脾胃与情志的相关性实验研究更鲜见报道,这主要与难以设计出符合中医七情致病的动物模型有关[22]。
因此,脾胃与情志相关的研究思路可归结如下。首先,应从发生学的角度研究分析其深刻内涵,规范明析情志、神志、情绪、情感等概念,探讨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寻求临床应用的切入点。其次,积极开展其临床研究,一方面进行脾胃与情志的病因、病机和病证研究,另一方面提炼出治疗原则并筛选效验方药,形成科学的治疗体系。再者,应重视其实验研究,要注意把握微观与宏观的结合,微观上借助现代科技优势,宏观上体现中医特色。实验研究对情志医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西医学结合的必要手段。积极开展实验研究,将有助于从组织、器官、细胞、分子等多层次,以及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等多环节进一步阐明脾胃与情志相关的生理、病理及治疗的科学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克勤.中医神主学说[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33.
[2]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29.
[3]甄志亚.中国医学史,第2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8.
[4]赵建明,刘雁峰.中医情志量化初探[J].中医药学报,2001,29(1):4.
[5]易崇勤,赵荣菜.试论脾藏营营舍意的理论在脾胃病诊疗中的运用[J].北京中医杂志,1992,4:15.
[6]吴朝栋.试论脾胃对神志活动平衡的调节作用[J].新中医,1993,25(10):7.
[7]崔世麟.脾胃学说与神经精神病关系初探[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3:5.
[8]欧阳五庆,颜水泉.试论中医“脾在志为思”[J].中医药学报,1998,26(4):6.
[9]王洪图,等.脾胃转枢对五脏藏神调节的研究述评[J].北京中医院药大学学报,2002,25(2):1.
[10]翟双庆.再论中焦气机与神志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5):12.
[11]纪立金.中医脾脏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91.
[12]朱西杰.胃病调情四法[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0,16(2):19.
[13]叶瑞繁,赵耕源,等.生活事件及心理中介因素与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4):215.
[14]张丽萍.癫痫病从调理脾胃论治刍议[J].湖北中医杂志,1999,21(4):147.
[15]张丽萍,方卓,等.宁痫冲剂对戊四唑致痫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4):295.
[16]武丽,张丽萍,叶庆莲,等.解郁1号影响抑郁大鼠皮质及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的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3):58.
[17]李庆和,李慧吉,李杰,等.慢性应激对气机失调证大鼠行为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11(4):251.
[18]李庆和,李慧吉,步怀恩,等.慢性应激引发大鼠行为改变及复方中药的调节作用[J].天津中医药,2005,22(1):62.
[19]钱会南,胡雪琴.脾虚大鼠模型脑内精氨酸加压素水平和基因表达变化及归脾汤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2):91.
[20]钱会南,王乐,等.脾虚大鼠脑内催产素受体基因表达变化及归脾汤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7):62.
[21]邓月娥,纪立金.脾虚大鼠脑神经生化指标变化的实验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2):49.
[22]严灿,李艳,史亚飞,等.七情学说实验研究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