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金元时期对痢疾认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通过整理和分析古代文献,剖析和总结金元时期医家对痢疾病因病机、主要症状、八纲辨证、治法、遣方用药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理论进行深层次挖掘,更好地指导其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
【关键词】痢疾;金元医家;研究;溃疡性结肠炎
祖国医学将具有“腹痛、里急后重,赤白脓血便”表现的疾病,统归于“痢疾”之属。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具有上述典型证候,当属于中医学痢疾范畴。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金元时期主要医家对于痢疾病因病机、主要症状、八纲辨证以及治法、方药等方面的认识,为现今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理论、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病名与鉴别诊断
朱丹溪在其《平治荟萃》中指出:“若泻、痢不分两证,混言‘湿热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夫泄者水谷,湿之象;滞下者,垢淤之物。同于湿热而成,治分两歧而药亦异。若淡渗之剂,功能散利水道,浊流得快,便泄自止,此有无之形,岂可与滞下混同论治,而用导滞行积可乎?其下痢出于大肠传送之道,了不干于肾气。所下有形之物,或如鱼脑,或下如豆汁,或便白脓,或下纯血,或赤或白,或赤白相杂。若此者,岂可与泻混同论治,而用淡渗利之可乎?”[1]从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多方面辨析了泄泻与痢疾的区别,结束了自东汉张仲景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以来,“利下”“痢”“泄”不分,“利”“痢”不分的模糊认识,是中医学对痢疾认识的一个飞跃。
2病因病机
2.1秋气始收,火气下降宋、金元时期,五运六气学说受到重视,并广泛运用。朱丹溪遵循《黄帝内经》中运气之说,提出了“秋气始收,火气下降”的观点,强调自然气候在痢疾发病中的作用。《平治荟萃》中云:“……当原其本,皆由肠胃日受饮食之积余,不尽行,留滞于内,湿蒸热淤,郁结日深,伏而不作。时逢炎暑大行,相火司令,又调摄失宜,复感酷热之毒,至秋阳气始收,火气下降,蒸发畜积,而滞下之证作矣。以其积滞之滞行,故名之曰滞下。其湿热淤积,干于血分则赤,干于气分则白,赤白兼下,气血俱受邪矣。[1]”
2.2阳气下陷朱丹溪在承继前人学说的基础上,还提出了“阳气下陷”作为痢疾发病的重要因素,体现了他对李东垣补中升阳理论的发挥和运用。如他在《丹溪心法·治法》中述:“痢有气虚兼寒热,有食积,有风邪,有热有湿,有阳气下陷,而感受不一,当分治泻轻痢重。[2]”
3症状分析
3.1腹痛张子和在《儒门事亲·论痢》中述:“凡下利脓血、腹痛不止者,何也?诸痛痒皆属于心火,可用通解丸,量其虚实加减泻之;次用消湿散,加生姜、大枣、芍药,泻讫,又用新水调五苓散服之。[3]”作为金元医家攻下派之首,张子和善用寒凉,其结合《内经》“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论述,强调心火,将腹痛与下脓血表现统归于热。认为下利脓血、腹痛皆属于心火。
3.2里急后重刘完素认为后重里急的性质为火。《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之一·六气为病·热类》云:“下迫后重里急,窘迫急痛也,火性急速而能燥物故也。[4]”同时还指出,里急后重的原因不仅有里热甚,有物结坠,而且还有寒在内而气散,并指出了脉象与治法。如他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论:“里急后重,脉大而洪实,为里热甚而闭,是有物结坠也。若脉浮大甚,不宜下。虽里急后重,而脉沉细弱者,谓寒在内而气散也,可温养自愈。里急后重闭者,大肠经气不宣通也,宜加槟榔、木香,宣通其气。[5]”张子和对于里急后重的治法为:“夫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先宜清剂寒剂夺之,后以淡剂甘剂分之。或茎中痛亦用。[3]”
3.3赤白刘完素认为热伤于气分而色白,热伤于血分属心火而赤。但是赤白的病因都为火。如《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论:“或言下痢白为寒者,误也。若果为寒,则不能消谷,何由反化为脓也?……如热疮疡而出白脓者,岂可以白为寒乎?其热之伤于气分属肺金,故色白也;其热之伤于血分属心火,故赤也。……本则一出于热,但分浅深而已。大法下迫窘痛,后重里急,小便赤涩,皆属燥热,而下利白者多有之。然则为热明矣。[4]”张从正在刘完素以气分、血分分赤白的基础上,指出了痢疾的赤白是新旧积之别。他指出:“设若赤白痢,赤者新积也,从心火,白者旧积也,从肺金。故赤白痢,不可曲分寒热,止可分新旧而治之。[3]”朱丹溪则另论:“赤痢乃自小肠来,白痢乃自大肠来,皆湿热为本。[2]”“……以其积滞之滞行,故名之曰滞下。其湿热瘀积,干于血分则赤,干于气分则白,赤白兼下,气血俱受邪矣。[1]”明确指出,由于痢疾发病部位有不同、湿热淤积有干于气血之别,故赤白表现迥异。罗天益一方面同意刘完素脓血皆归于火的说法,另一方面也未放弃巢元方痢疾白为寒,赤为热的观点。他在《卫生宝鉴·论治法》中说:“内经曰:脓血稠粘,皆属于火。夫太阴主泻,少阴主痢,是先泄而亡津液,火就燥,肾恶燥,居下焦血分,其受邪者,故便脓血也。然青白为寒,赤黄为热,宜须两审。[6]”这些看似相互矛盾的新说旧论,其实均符合临床实际与辨证论治之旨,因此不必在词句上断然取舍而归于一统。
4虚实寒热辨证
宋金战争以后,北方热病流行,沿用北宋温燥治法多有夭亡或恶变,因而刘完素竭力主张应用寒凉药物,以《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为说理工具,广泛用火热病机解释多种疾病,其中将痢疾同归于湿热。如他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论:“利为湿热甚于肠胃,怫郁而成其病,皆热症也。俗以白痢为寒,误也。世有用辛热药而愈者,盖病微得热,则郁结开通,气和而愈。甚者,其病转极,故治痢者必用寒以胜热,燥以胜湿,少加辛热佐之,以为发散开通之用也。[4]”宋金元时期逐渐将痢疾称为“滞下”,丹溪认为其有热证、实证,也有大虚大寒者,从而中和了刘完素的偏狭之说。他在《局方发挥·滞下辨论》中指出:“或曰:完素之言滞下,似无挟虚实挟寒者,然乎否乎?曰:泄痢之病,水谷或化或不化,并无努责,惟觉困倦。若滞下则不然,或脓或血,或脓血相杂,或肠垢,或无糟粕,或糟粕相混,虽有痛、不痛、大痛之异,然皆里急后重,逼迫恼人,攷之于经,察之于证,似乎皆热证、实证也。余近年涉历,亦有大虚大寒者,不可不知。[7]”
金元之前,对于痢疾下脓血,以白为寒、以赤为热,沿袭了数百年。金元医家刘完素等鉴于时代环境的变化,力倡火热病机。其实肠澼便脓血既有单纯热证,也有单纯寒证,又有寒热错杂证,不宜以赤白辨寒热,而应以全身辨证为主。正因为如此,历代方剂中温热方、寒凉方、温热寒凉并用方都各有用场,均获良效。
5治法
5.1用寒胜热,用燥胜湿,佐以辛热刘完素指出:“世有用辛热药而愈者,盖病微得热,则郁结开通,气和而愈。甚者,其病转极,故治痢者必用寒以胜热,燥以胜湿,少加辛热佐之,以为发散开通之用也。[4]”刘完素虽然以加辛热药为发散开通之用,但客观上药物配伍存在着寒热并用,只是寒热轻重比例不同,不可不察,宜深思之。
5.2辨证论治,求其所因李东垣于刘完素之后,善于治疗虚证。他综合前贤所论,结合临床实际,提出了求其所因的辨证论治法的法则。他在《东垣试效方·泻痢肠澼论》中指出:“假令伤寒饮食致满,而传飧泄者,宜温热之剂以消导之。伤湿热之物,而成脓血者,宜苦寒之剂以内疏之。风邪下陷者,升举之。湿气内胜者,分利之。里急者,下之。后重者,调之。腹痛者,和之。洞泻肠鸣,无力不及拈衣,其脉弦细而弱者,温之、收之。脓血稠黏,数至圊而不能便,其脉洪大而有力者,寒之、下之。大抵治病,当求其所因,细察何气所胜,取相克之药平之,随其所利而利之,以平为期,此治之大法也。[8]”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的治疗大法和李东垣大致相同,体现了后期金元医家用药寒热适宜、不偏不倚的特点:“后重则宜下,腹痛则宜和,身重则除湿,脉弦则去风。血脓稠黏,以重药竭之,身冷自汗,以毒药温之,风邪内缩,宜汗之则愈,鹜溏为痢,当温之。又云:在外者发之,在里者下之,在上者涌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热者内疏之,小便涩分利之。又曰:盛者和之,去者送之,过者止之。兵法云:避其来锐,击其墮归。此之谓也。[5]”
6用药特点
由于不同时代不同时期,对于痢疾病因病机的认识有所不同,故其用药特点迥异。金元时期总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延续唐以前的经验,继续使用寒热并用,通涩兼施,健脾补气等大法。②这一时期健脾药物使用较前宽泛,茯苓、人参、肉豆蔻、白术、缩砂仁等使用较多。③健脾和中的同时,已出现升阳举陷的治法,比如:李东垣《兰室秘藏》的茯苓方健脾的同时使用了升麻、柴胡。④行气药物起用木香,常与厚朴同用,尤为独特的是木香与黄连配伍(香连丸)使用频繁。香连丸清利湿热,理气导滞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后世所重视。⑤活血化瘀疗法渐露苗头,除唐以前常用的当归外,川芎、赤芍、生地、乳香多用之。⑥从临床经验中总结出了一些新药,如收敛固涩的罂粟壳、诃子、椿根白皮,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的薤白,凉血止痢的槐花等。⑦有毒或外用药物被用于组方。如在缠金丹、不二丸、白矾散、黄丹散等中使用白胶香、黄蜡、朱砂、黄丹、砒霜、巴豆、硇砂、白矾、胡粉等。毒性药物对于沉疴痼疾常有意料之外的效果,但此类药物及方剂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有待今后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加以验证。
7总结
金元时期,医学各家争鸣,流派纷出,中医学在此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一时期对痢疾认识比较全面,推动了医学理论的发展,同时也积累了新的医疗经验。鉴于当今临床溃疡性结肠炎多从中医痢疾角度治疗入手,本文通过探讨金元时期主要医家对于痢疾的认识,深层次挖掘金元时期中医古籍的理论与临床效用,以便为现今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理论研究和治疗提供裨益。
【参考文献】
[1]朱丹溪.平治汇粹[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14.
[2]朱震亨.丹溪医集·丹溪心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68,166.
[3]张从正.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儒门事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870,869.
[4]刘完素.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素问玄机原病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865,868.
[5]刘完素.金元四大医学家名著集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35.
[6]罗天益.卫生宝鉴[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59:253.
[7]朱丹溪.局方发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58.
[8]李杲.东垣试效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