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游戏化教学在医学检验课程应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游戏化教学在医学检验课程应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游戏化教学在医学检验课程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化已成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书本化、课件化的灌输式教学已不能满足当代职业学生学习的需求,学生注重实践化的课堂体验,弱化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目标不符。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知识技能,还要能调动学生对知识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来探讨学生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兴趣提升的可行性。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医学检验技术

一、游戏化教学的认知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青少年接触电子游戏的机会愈加频繁,一部分在校青年学生沉浸于游戏而忽略了学习。[1]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游戏是影响学生学习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却忽略了游戏对学生主体发挥的重要作用。《辞海》中将游戏定义为:“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那么游戏化教学可理解为以学生为主体参与的快乐学习活动,[2]用游戏化教学可以使学习者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师教学,也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3]

二、游戏化教学的应用背景

游戏化教学在西方国家中已逐渐被广泛应用,德国教育学家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婴幼儿活动的一种本能表现,儿童的创造性主要来源于游戏。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需要应用游戏活动来顺应和巩固自己现有的认知结构,以促进儿童认知结构的发展。[4]大量文献表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离不开游戏活动的探索。国外大量的研究结果让国内学者逐渐意识到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游戏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特别是在幼儿与小学阶段的教学研究居多,缺乏在专业性学科各阶段游戏化教学的设计与研究[5]。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加强,还能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教学的研究目的。

三、游戏化教学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的需求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近现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6]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越发需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辅助,医学检验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可以看出该专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主要课程为专业实践性课程,注重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而在理论课程环节较为薄弱,不能满足社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要。[7]临床基础检验课程为医学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8]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游戏教学实际案例设计与应用加以分析,依次从游戏化教学目的、游戏化教学内容、游戏化教学过程、游戏化教学评价进行评估,总结案例中出现的问题,以改善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在临床基础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四、游戏化教学在临床基础检验技术课程的实践情况

(一)前期准备

临床基础检验技术课程为医学检验专业重点专业课程之一,是检验人员的必备技术之一,在全国检验技能竞赛项目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该课程开设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因此,本研究选取本校三年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817班为实验班,共有学生46人,1818班为对照班,共有学生46人。这些学生为一群年龄偏小、活泼、好动,同时已学习过人体解剖组织学、生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对于正常细胞的形态及相关组织的解剖结构已有一定的认识。本研究以临床基础检验技术中《外周血白细胞形态检查》这一章为例进行介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能分辨外周血中正常白细胞的形态和概括出六类白细胞的形态特征;(2)分别说出六类白细胞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2.过程与方法。(1)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制作卡片,并由授课教师进行随机分组;(2)以白血病案例为向导,引出白细胞的临床意义。借助图片比对加强学生对白细胞的辨认能力。通过小组分工协作,“知识配对”“分组竞赛”“谁是卧底”游戏,游戏积分制等加强学生辨认白细胞的能力,提升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案例导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善于沟通,给病人以人文关怀,具有同理心,提升职业道德素养。(2)以图形比对的方式,提升学生自我分析、总结的能力。(3)通过游戏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

1.白细胞分类(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2.六类白细胞形态分类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3.外周血六类白细胞形态的特点及辨认六类白细胞。

(四)游戏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提前准备好课件、卡片、得分牌,卡片上分别为六类白细胞的形态,班级依次分为六组(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组、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组、嗜酸性粒细胞组、嗜碱性粒细胞组、单核细胞组、淋巴细胞组)。课前将卡片分发给各位学生(各组混有1~2个不同细胞),并告知学生卡片是每位学生的身份标识,暂时不可公开。[9]2.以白血病案例的血常规报告导出白细胞的种类及其临床意义,引导学生分析处理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以图形比对观察六类白细胞形态的特点并分析总结出六类白细胞之间的区别。3.知识配对:随机抽取每组一位学生,请学生将六类细胞卡片放置在对应白细胞的位置,全部答对者,所在小组加1分,共抽取六组。[10]4.分组竞争:每组派一名代表,两两一组进行分组竞赛游戏,依次进行“8进4”“4进2”“2进1”竞赛,最终赢的所在组获3分,另一组获2分,其余组均获1分。5.谁是卧底:随机抽取一小组,小组成员查看卡片上的身份标识(细胞),根据细胞的特征逐一描述,各位学生指认卧底,如最终选出卧底该组加3分,否则卧底所在对应细胞组加3分,如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组中,找出嗜酸性粒细胞卧底即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组获胜。6.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请学生画出六类白细胞形态和写出相应的临床意义,结合课堂学习小组得分情况进行评价打分。

(五)教学评价

游戏化教学设计过程中,部分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效果,就容易忽略学习质量。因此,游戏化教学需要教学团队成员集思广益,设计合理,做到让学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教学过程。游戏化教学在课程中缺乏联系性,设计应注重整体性,规整总的课程方案和制定游戏规则,将游戏化教学进行整体与部分的有机组合,如整学期课程内容与每堂课程内容,总游戏得分与课堂游戏得分,整体考核与日常考核等进行综合评估。[11]教学过程设计应精细化,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慢慢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通过层层递进进行游戏化教学设计,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团队合作、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能力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教学设计框架

五、游戏化教学结果分析

教学完成后,为了解游戏化教学的效果,选取六个学生分享其对游戏化教学的感受,并对参与游戏化教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成绩考核。

(一)学生感受

学生A:我很喜欢这种教学模式,比单纯的上课、看课件有趣得多,而且我很明确这堂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感觉课堂内容也没有那么难了。学生B:我很喜欢分组竞争的游戏,可以激起我的战斗欲,希望老师以后多多组织。学生C:我觉得我参与到课堂中了,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加深了,状态比较放松。学生D:很有趣,也很充实,要是其他课也能这样就好了。学生E:这堂课我很开心,感觉时间一会儿就过去了,感觉在上实践课一样,很有意思,希望老师以后准备更多种类的游戏。学生F:这种上课方式我比较喜欢,希望老师在课堂内容上能更丰富一些。

(二)学生对游戏化教学的评价

本研究主要从游戏化教学效果和学生对游戏化教学的认可、喜爱程度进行分析,具体见下表。

(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游戏化教学的成绩考核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成绩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成绩集中在70~79分段,而实验组成绩集中在80~89分段。对照组理论成绩x±s为80.77±8.68,而实验组为76.55±7.98,统计学意义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游戏化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促使“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主”转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得到加强。通过互动教学,使学生团队协作、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不断加强。

六、游戏化教学研究总结

(一)游戏化教学的优势

通过比对显示,大部分学生欣然接受游戏化教学模式,该模式在激发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同时可以将游戏通过信息化平台辅助学生课后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学习和快乐学习,更好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有机契合。

(二)创新之处

1.该项目的实施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将基础理论动态化,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2.提出了游戏化教学在临床基础检验课程中的设计,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总结。3.游戏化设计注重层层递进,学生不是一味地玩,而是在不断的游戏活动中逐渐获得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提升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教学反思

1.实验样本量少。本研究由于开设的课程的班级只有两个,共选取92学生为研究对象,且参与游戏化教学仅有46名学生,样本量过少,研究结果的成效还需进一步考证。2.职业精神认同程度。教学过程中,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为树立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教师需要有机地融入思政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精神。但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从专业技能到职业道德直至工匠精神的升华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求教师时刻加强自身的师德内涵,将职业精神充分融入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同与重视。3.个别学生依赖课堂。个别学生存在依赖组内成员,不能达成团队协助意识,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无法时刻关注每位学生是否有认真参与。

(四)研究发展

目前,国内游戏化教学已普遍应用于各学科,但是主体部分还是倾向于小学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等学科。所以游戏化教学在专业课程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更深入地研究与探索。[12]

作者:成童童 胡培培 徐文平 单位: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