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语文课程标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内容摘要:语感就是人(主体)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客体)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能力。培养语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它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又符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运用新课标理念,培养语感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体现人文性,必须遵循语文实践性的特点。要真正贯彻落实课标提出的要求,最重要的途径是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培养语感。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语感培养语感语文素养
一、语感的本质
语感是什么?“语”就是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感”从心理角度来说,就是感受、感知或领悟。语感就是人(主体)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客体)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能力。也可以说,语感是人(主体)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客体)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在内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叶圣陶语)。这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指的是什么呢?有专家经研究和分析得出,语感这种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包括形式上的文感、象感,内容上的意感和情感。具体归纳如下:
文感:语音感、语气感、语体感、语法感、
畅达感、分寸感等
象感:人物、事物、景物、事件、道理、数据等
意感:字词句篇的意蕴感道德感、理智感等
情感:情趣感、情味感、审美感
可见,语感就是在人们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一并获得刹那间识文——明象——得意——悟情的感受,实现了主客观的高度统一。
更具体地说,就是人们面对感知的语言文字,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心理活动一古脑儿主动、自觉地奔涌而来,闪电般地在头脑中浮现、编码、组合,渗透着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活动,加之对生活的独特体验,从而获得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了解力”。
二、培养语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
第一,语感培养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用实际需要的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段话明确指出了这一阶段语文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在这些基本语文素养中,我认为,语感是其它语文素养的核心。
我国不少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对语感的培养有过重要的论述。早在30年代,夏丐尊先生就提出了语感问题,“认为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学的基础”。继后,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吕叔湘先生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辜正坤在《语文教学与中华的命运》中指出:“中学语文教学,正是要进一步磨砺中华的少年人对中华语言音形义尤其是语法形态的敏感性,使一代新人在时空观中获得更清晰的时空感和条理感,获得更清晰的表达人类尤其是中国人最精微美妙的义理与感触,从而具备更完善的思维模式。而中学的语文教学正是奠定一个中华人在这方面的语文根底的最关键的阶段。”可以说,语感是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
另外,语感培养不但是学习语文的需要,更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有专家把人类知识的构成用金字塔表示,如下:
→表示尖端知识
→表示专业知识
→表示文化知识
→表示语言文字
金字塔形象地说明掌握语言文字越牢固、越丰富、越扎实,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尖端科学知识越有可能。而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来源于语感的培养,因此,培养语感可以说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张志公先生说:“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敏捷准确的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将成为每个人的需要。”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五六十年代提出的转换生成理论也强调人类自身的语言感受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最根本基础。可见,语言水平决定了语文水平,语言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一个人思想水平、科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高低。而语感是语言能力的“纲”,其它都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既不举,目亦难张。所以说,语感培养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第二、注重语感培养符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汉语言文字有什么特点呢?据季羡林先生分析,“西方的思维模式以分析为主,中国的思维模式以综合为主,因此西方语言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中国的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在古代研究汉语语法的书几乎没有。古代汉语由于没有形态变化,一句之中,字与字的关系有时难以确定,可以有多种解释,灵活圆通,模糊性强。学习和理解这种语言,不能靠语法分析,而主要靠语感,靠个人的悟性。……不过现代汉语的综合性依然存在,因而模糊性依然存在,多义性依然存在。学习汉语,还得重视语感。”(季羡林《汉语与外语》)汉语这种“偏重心理,略于形式”的特点,特别重视言语主体的心理因素。因此,《标准》不主张系统讲授语法修辞等知识,但在第四学段的目标中提出:“了解基本的语法常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其指导思想是,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运用,应该促使知识向能力方面转化,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三、运用新课标理念,加强语感训练。
第一、培养语感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体现人文性。
《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感、语感,关键是“感”,这个“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作为客体的语言文字刺激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而产生的心理反映。这种心理反映就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之后产生的共鸣,这就是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魏晋南北朝时的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指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这段话中的“言”指语言文字,“象”指事物等,“意”指意境。它揭示了语言、事物、意境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领略文章的意境,感受文章蕴涵的感情,必先“寻象”;要“寻象”,必“寻言”(即语言文字的品味)。阅读如此,写作也是这样,即所谓“情动而辞发”。夏丐尊曾说:“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在此。”这正说明,一个人具备敏锐的语感,加之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就能获得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和创造力,从而得到熏陶感染,以至创造。
我们从另一角度也可以看出,大凡名篇佳作其光耀之处,首先就是作者人格的伟大体现。孟子“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就会觉得“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杰交游”,“今观其文章”,就会觉得“其文疏荡,颇有奇气”。这种感悟是极其微妙,极其巨大的。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也自然与作者展开对话,自然也会受到作者伟大人格的影响。
当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有差异性的,它受到一个人的志趣、学识、经验、语言素养,临时的情绪等的影响。夏丐尊曾说:“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可见,语感取决于人的直觉,与人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以及文学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和想象、联想连为一体。这证明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再也不能做支离破碎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