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语文教学学生倾听培养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语文教学学生倾听培养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语文教学学生倾听培养

[论文关键词]倾听素养培养语文教学

[论文摘要]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倾听”分学段地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了“倾听”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为了更有效更充分地发挥“倾听”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把握“倾听”的具体内涵及语文教学中的状况、培养和提升学生倾听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倾听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升的。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也是新课程的理念。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跃而不失有序。那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倾听素养:

一、以身作则,榜样激励

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尊重、理解和接纳学生。对学生关怀备至,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用心聆听学生的心灵之语。即使学生的回答离题万里,教师也不应该立刻否定他的答案,要善于发现其中的闪光点,赏识他的独特思维。对学生的错误,要和颜悦色地点拨和指正。总之,对学生要多一分宽容,少一分斥责,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受到感染,得到熏陶,并以教师为榜样,尊重理解他人,认真倾听他人的声音。

二、端正倾听的态度

有效倾听的前提,是正确的倾听态度。倾听态度的端正与否,直接影响到倾听的效果,从而也会影响到沟通的有效性。钱理群教授说,倾听的态度与方法,首先要求并培养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倾听、容纳一切不同声音的博大情怀。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在倾听对方时,一定要专注于对方的思考、目标和感觉,要让学生懂得,在倾听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以一种真诚和平等,宽容和诚信的态度去进行倾听。具体说来要培养“四心”:专心,无论是教师还是同学的发言,都要专注并听清发言人的每一句话;细心,在倾听的过程中,仔细认真地辨别对方发言内容的正确与否;耐心,不随便插嘴,等听完发言人的话,再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意见;虚心,无论发言人是谁,也不管是多么糟糕的发言,都要以谦虚的态度去认真倾听。只要师生共同努力,一定可以端正倾听的态度,提高倾听的效率。

三、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很多时候,学生不能倾听不是不想倾听,而是教师的讲话没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导致注意力分散,所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学生倾听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就语文课堂教学来看,教师要尽可能把课上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往往还能灵活运用语文教学语言,很好地把握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艺术性。不管是导入语、启发语,还是提问语、体态语,他们都力求新颖、巧妙、激趣,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睛和耳朵。另外,要注意板书的设计,在注意板书的教育性、科学性的基础上追求板书的审美性。一个优秀的板书可以让学生得到一种美的感受,而不由自主地去倾听教师的分析。同样,在日常谈话中,经常涉及一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提高倾听的质量。

四、进行有效倾听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倾听也需要训练,教师应坚持以严格的倾听标准要求学生,使每一堂语文课中实际进行的语言交流都能成为学生倾听的自然的有机组成。还应该把听的训练渗透到课内课外的语言实践中,比如晨间的谈话倾听,有关新闻广播的收听等。听后复述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实行的一种方式。听后复述可以调动有意识听记的积极性,提高倾听的素质,是训练听知注意力、听知记忆力以及检测听知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师可以请学生复述刚讲过的内容或同学的回答,这是一种随意的抽测。也可以进行课文的听力训练,考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和理解能力。只要类似的训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生的倾听能力会有所提高,就能有效把握倾听的内容。

学生倾听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教师的努力,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学生自己的努力。首先,要尊重每一个发言者。以往有些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就很认真听讲,并积极思考,而对自己不喜欢的老师的课,则漠不关心或肆意捣乱。同样,如果发言的同学在班级中享有一定的威信,那么他的发言容易得到许多同学的重视,也能吸引同学的注意力,甚至能够得到多数同学的认可和赞同。虽然小学生还不能对事物进行理性的评价,但是也不能太主观,否则对事物就会缺乏客观的认识。倾听他人的发言,是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一种表现。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受他人尊重。其次,要努力培养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有目的、又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在课堂上,有意注意可以让学生把精力指向老师的讲解和其它学习目标,排除与学习无关的不利影响,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学习与实践,并把自己的活动高效率地保持下去。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事物真正接纳的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潘涌.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