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4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它既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又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策略,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阅读概括能力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群文阅读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多篇相互关联的文章,这是一种新的拓展学生阅读的教学方式。群文阅读可以合理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恰当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和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有效丰富学生的阅读,让学生读得更深,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为学生终身阅读与发展打下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地采取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实现原生态、多层次、全方位的语文能力培养。
一、依据单元主题,进行深入开发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通常每一单元的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其开发空间非常广阔。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时,可围绕单元主题进行多元开发。以教材的单元主题为基准,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补充,使学生对该单元的话题产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认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知识教育的同时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针对单元主题开展群文阅读主要采用“五步教学法”这种模式,即:主题回顾——阅读概览——片段分享——精彩赏析——主题拓展。学生在回顾课内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需要对几篇拓展阅读课文进行整体把握,通过小组合作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片段分享”是课堂的主体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开展民主、互动、多元的对话,让学生一同分享阅读心得,营造浓厚的团队读书氛围,提高个体与群体阅读素养。在这里,学生的感悟无论是深刻还是肤浅,都是属于他们的独特感悟,教师都应予以尊重,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能把课文讲得过于深刻,而更多地是关注学生多元的理解。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设置一定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赏析,一般有价值的话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作品的整体把握;二是产生于学生的认知冲突或矛盾点;三是文体特征及作者的表达风格;四是链接学生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有了课堂上的例子,再组织学生在课外进行“主题拓展”阅读,通过课堂内外的相互结合,学生的阅读水平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二、寻找文章关联,巧妙萃取文章
群文阅读教学中,首先是要选好文章,围绕一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这给了教师选择材料、组合材料、呈现材料极大的自主权。如何确定群文关联的主题,恰当地选择一组文章,是教学目标、学生培养目标达成的关键,也是课堂成败的关键一环。教学前,我们应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学生思想状况、学习水平、能力训练重点等要素,预设群阅读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从文章内容等方面多角度出发确定主题,从文章内容、作者、题材、人文内涵、语言形式、表达方式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萃取文章,进行科学搭配,注重层次与整体效果,使文章的选择更趋合理,更好地为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提供服务。文章选择切忌贪多不消化,一般在一节课中安排五篇左右的文章即可满足阅读教学需求。
三、有序呈现文章,深入理解主题
群文阅读相对于单篇阅读,其最大的优势,就是突破了传统阅读文章形式、主题单一等问题,使学生可以在最佳时机举一反三,进行拓展性阅读,加深对主题的认识。由于文章数量较多,既不能一篇一篇孤立地呈现,也不能把多篇文章无序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一下子感觉无所适从,无处着手阅读。需要将这些文章按照一定的顺序呈现给学生,才能达到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可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按照篇幅由短到长、语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主题层层深入的原则呈现文章。这样一来教师易教,学生易学,可操作性强,学生在有序的文本共读中掌握群文阅读、生活化阅读的方法,对群文主题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准确,还可以学到不同作者的表现手法。这样的阅读效果,是单篇文章阅读根本无法企及的。
四、发现群文异同,升华阅读主题
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在“求同”阅读的基础上,发现群文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品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是依据不同点对群文进行品析。所谓“求异品析”,就是要利用群文的“同”和“异”,从面和点上去完成群文的品读和赏析,在“面”上“同”的基础上,去发现“点”上的“异”,用“点”上的“异”,去深化和丰富“面”上的“同”;进而对阅读主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实现主题认识的升华。在指导学生进行“高尚”一单元(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进行群文阅读时,通过“求同阅读”后,引导学生在认识“高尚”主题的基础上,去细致品读和赏析文本中的重点句段,重点分析几篇课文中主人公高尚的不同之处。学生通过深入的探究、品析,发现了文中主人公时代背景、当时面临的情况、做出高尚行为的动机、目的等都有不同,通过集体互动交流,学生对“高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五、强化方法指导,提升阅读能力
阅读群文不仅能让学生多方面、深入地感受同一主题,更是对学生进行各种阅读方法的指导练习,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极佳机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习得方法比获得知识更重要,阅读方法的掌握对于今后学生的自主性更具普适性,因此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必须强化阅读方法的指导和练习。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一节课要阅读多篇文章,用得比较多的是默读和略读、浏览,这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阅读方式,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这些快速阅读的策略,初读课文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读文后对文本内容用关键词句进行概括;再读课文时跳读、扫读,把重点词、句、段划出来读一读,强化学生的阅读感受。同时群文阅读教学不能局限于单篇文章阅读时的字词句的理解,更应侧重从这组群文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整合信息,综合思考,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概括、归纳等能力。群文阅读教学中,由于文章体裁、表达形式、语言风格、作者等的不同,信息量丰富,思考的空间更大,教师更应渗透质疑讨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学生进行讨论,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群文阅读不仅仅是让学生多读几篇文章,要实现群文阅读更大的教学价值,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总结经验,不断探寻开展群文阅读的策略,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性。
作者:程军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关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广大语文教师已经把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和探索的主要对象,要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有效果。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转变教师教学理念,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场地,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学工作的保障。小学语文课堂是培养小学生品格、修养及情操的重要阵地,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高低,还关系到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离不开兴趣,特别是小学生,对外界事物比较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这就需要小学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在《述而》中就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当学生进入“愤”的心情时,教师“启”,当学生进入“悱”的心情是,教师“发”,这样的教学效果最佳。传统的教学工具已经不能满足于当今的课堂教学,比如,在教四年级上册《观潮》这一课时,如果仅仅让学生看到一张静态的挂图,然后让他们想象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和气势。但对于北方没见过江水的学生来说,他们无法想象。既然不能身临其境,理解是可想而知了。如果播放钱塘江涨潮时的视频,效果肯定非同一般。所以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听一段钱塘江潮来时的声音,让学生先学会听,让他们说一说听着这潮水的声音,会想象到一幅怎样壮观的画面。然后再放一段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录像,让学生能够耳闻目睹,感受钱塘江大潮来时的汹涌波涛,相信学生会更有兴趣去学习这一课。语文课堂上,我还经常让学生当“小教师”,上台领读,教同学生字等,每两周还要评出“朗读之星”“发言之星”。正是这些“榜样”,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模仿对象,激励着他们不断进步,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各个争当榜样。
二、多媒体的有效运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引领学生走入语文天地,为学生开启一扇文学之门,使他们能在语文世界里遨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叶圣陶《瀑布》这首诗时,瀑布的景象是雄伟壮丽的,但是,诗中所提及的瀑布的声音“叠叠、阵阵”;瀑布的景色“珍珠的屏、白银”,还有那“如烟、如雾、如尘”,如果仅仅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仅凭文字和图片根本无法让学生感受瀑布的声势和美姿。此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信息进行图、文、声的综合处理,向学生展示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江西的庐山瀑布等,同时配上课文朗读录音,刺激学生的视、听觉神经,让学生领略瀑布的美。语文教学丰富多彩了,语文课堂就会鲜活起来,就会绽放异彩。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一堂有生命的课,不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说教,而是师生“问”“答”的互动。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一是与教师思想的交流;二是从教师那里得到肯定,从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所以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不仅是学生对课堂内容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加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十分重要,一个经过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往往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就能起到有的放矢的功效,唤起学生的注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及时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从而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语文教师要研究语文课堂提问技巧以及策略,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提问的实效性,优化课堂结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示教师的教学魅力。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分层提问的原则。对于优等生来说,太容易的问题无法刺激他们的思维,不利于智力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来讲,过难的问题让他们备受压力,从而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因此,教师要灵活设计课堂问题,可针对同样的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也可针对同一问题,要求学生在答题的深浅度上有所区别。
四、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新课程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大胆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其实,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呈现出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语文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问题),深入开展自主学习,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有时,学生的拓展延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准备话剧表演。在课堂教学中把文学作品改为话剧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进入到文章的情景中去,在小组内进行故事复述,理解课文的文学性。从课堂的实效性来看,学生记得牢,巩固较好,理解深刻;从课堂气氛来看,学生兴趣浓,热情高,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作者:杨霞 单位: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天生炕分场学校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策略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其教学效率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关系着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从三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探究,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各学科的教学都发生了变化,小学语文也不例外,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变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手段替换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堂看似活跃、热闹了,但实际上这只是表面现象,课堂教学效率并没有大幅度提升。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两方面:一是部分语文教师错误理解新课程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等于放任学生在课堂上为所欲为,让学生自由讨论并不等于随意畅谈,这种错误理解只会扰乱课堂纪律,阻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二是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表面看来是使用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实则为了确保教学顺利运用的仍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是生硬地插入了一些提问、讨论,并未对整体教学起到多大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任何知识都需要兴趣,尤其是小学语文,作为一门以传授学生语言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学科,很多知识学习起来都比较枯燥乏味,更需要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巧妙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导入这一环节中应想方设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入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创设悬念,抓住学生心弦,让学生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也可以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价值,产生学习的愿望,还可以利用故事、谜语导入新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组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好胜心强,不甘服输,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他们的这一特点,组织和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如成语接龙、朗诵比赛等,这些活动能充分满足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需求,激起他们比、追、赶、超的欲望,使他们保持最佳状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三)创造成功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学生更是如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时机,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并抓住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从而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更愿意、更努力去学习。当然,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从教学实际出发,合理选用,就一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实践也表明:学生的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在参与学习活动中实现自我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愈能在教育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能动力量,调整、改造自身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但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并未达到这一要求,要么过度给予学生自由,要么仍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教学。显然,这两种方式都不可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际上,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那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一方面,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由课堂主演变为课堂导演,由课堂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如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合作讨论,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将课堂还给学生并不等于放任学生不管,教师只是由课堂控制者变为了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仍要起到点拨、启发、引导、监督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保驾护航。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层出不穷,其中多媒体因具有直观性强、传输速度快、容量大的特点而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它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但纵观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多媒体的使用情况却不容乐观,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教师罔顾新课程改革,完全将多媒体弃之不用,仍以自己讲授为主;二是部分教师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盲目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甚至满堂灌;三是部分教师所设计的多媒体课件过于华丽,有喧宾夺主之嫌。那么,如何才能将多媒体有机融入语文课堂,使其真正为语文教学服务呢?首先,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把握好文字、图片、视频的比例,避免学生眼花缭乱,将注意力集中于图片、视频本身,忽略其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其次,教师应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既不能满堂灌,也不能整堂课都不使用,应在学生兴趣减小、思维受阻时及时切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再次,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多媒体,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使用多媒体,有的只需要教师讲解即可,这样教学的效果可能更好。总而言之,教师应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多媒体真正服务于语文教学,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语
小学语文既是一门语言学科,也是一门基础课程,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更高的教学效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必须不断学习、探索、研究,采用新的教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使小学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汪凯明.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教育革新,2010(12).
[2]赵利贵.探究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成功:教育,2012(3).
[3]王海玲.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6).
[4]吴延香.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3).
[5]梁小花.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4(4).
作者:张常飞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罗城乡中心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保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地读,并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兴趣教材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与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动是分不开的,上课是关键。上课目标明确,学生易于接受,复习起来也就比较容易,听课收获大,做作业就顺利,就能很快掌握所学知识。教师要在课前深入研究教材,在上课的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贴近生活,富有情趣,使学生乐学、善学,使学生获得进步和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而言,提高小语课堂教学效率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正确把握和使用教材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范祥善在《国文教授革新之研究》中说:“宜善用教科书而不为教科书所用。教科书,死物也。教授国文,舍而弗用固不可,用之不当,其害立见。善教授者,一时间内,变化多端。务使儿童对于教科书,若醴泉之甘美,而郯郯有味。能触类旁通,增长见识,启发思维,则是上乘。故以教科书为文字之借径则可,以儿童为教科书之奴隶则不可。”语文教师在课前应深入研究教材,正确把握教材,超越、发展教材,恰当地使用教材,使语文教学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使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还要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展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各种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兴趣是动态的,只有在活动中兴趣才能发挥其对认识和活动本身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组织各种语文活动,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重视新课导入的趣味性。上课一开始教师就要以趣引入,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导入,把课堂教学变成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活动,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开端引趣的方式有猜谜语、设置悬念、讲故事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表演、游戏、竞赛等活动。通过游戏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使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相互帮助,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由于小学生具有很明显的争强好胜的心理倾向,在课堂上适当组织竞赛活动可以作为激励手段,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朝着目标努力,学生的思维会更灵敏活跃,从而加速知识内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教学对话较多的课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三、潜心读文本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前提
学习语文离不开读书。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使学生真正领悟文本的内涵。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及课文特点等,站在学生的角度,确定每节课的语言训练内容和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解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再次,课内外相结合,教师要让学生广泛进行课外阅读。教材中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学生只有经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提高语文能力。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课外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读的书籍,拓展阅读空间,让学生多阅读名家名篇、自选读物、即时读物等,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四、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坚持以“朗读”为切入口,多法配合,优化组合教师在教学课文时要改变以往的纯分析式的教学方法,要以朗读为主线,以读写训练为主要手段,在朗读过程中进行字词句篇的训练,从而达到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目的。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初读感悟,通读全文,了解全文的要点,要读得正确、流利。其次,精读领悟,强化诵读,注重感悟,以学生的读为主,教师要适当讲解,以帮助学生领悟文章内涵。再次,积累迁移内化知识,积累字词句,好的语句要在课堂上当堂背诵,通过造句、仿写等使所学的知识内化迁移。
(二)创设情境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多创设情境,巧妙地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融入到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多媒体为教师创设有声有色的语文教学情境提供了方便。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合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进行激励性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发表见解、课堂练习等,教师要给予及时而积极的评价,以激励为主。教师要用充满关爱、信任与期望的语言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通过这种激励性评价能够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和获得成功的愿望,促使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建龙,王云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5(2).
[2]崔峦.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加强语文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7(12).
[3]高贵忠,任京民.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1).
作者:芮建红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罗城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