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生语文审美学习困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当代社会的种种功利思想,致使语文课堂失去了原本的美,也给学生的审美学习带来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其表现和成因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审美
1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
在现实的语文教育中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是忽视人文性,注重工具性。
1.1应试教育观念冲击着语文的审美化学习过程:
首先,在观念上,高考成绩的功利化追求普遍存在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个体中,尽管课改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但由于就目前而言高考还是一种比较公平、选拔性考试,所以我们始终都没有摆脱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搞教育的弊端,这也必然造成一种社会氛围,就是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其实都是以高考为指挥棒进行日常的学习活动。这也令语文学习在学校教育中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大多学生很注重理科和英语的学习,而忽视语文学习。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升学的压力不仅影响到学生,同样也影响着他们,功利化的心理使得老师的教学活动往往以追求高分为目的,而忽视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这就使得原本应该充满美的语文课堂变得重工具轻人文,重解析轻感受,重知识轻情感,从根本上削弱了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其次,语文试卷和评判都缺乏美感。语文高考应该具备科学的选拔功能和正确的导向功能。但在实际考试中阅读题也好,写作也好,普遍存在答题模式量化,讲求条条框框的现象,高考的考点无疑成了平时教学的指挥棒。
1.2教学的程式化导致语文审美化学习举步维艰
(1)教学内容陈旧:
自新课改以来,虽然全国各地所使用的教材就有若干种,而且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对课文也都予以了大胆的改革,但很多地区或学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并不是依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来选取内容的,讲授的篇目大多还是旧教材中的东西,原因是教师熟悉这些内容,而一些新的含有大量的人文色彩,能够达到美育目的的新内容却被忽略掉,这种做法自然导致语文教学不能与时俱进,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
(2)教学方法模式程式化: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僵化、呆板、教条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以知识为第一对象而不是以学生为第一对象的,没有主体的参与和建构,缺乏个性的解读,更谈不上精神的充盈和性灵的启迪。在分析课文时,不同的文体也都几乎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分析鉴赏模式,学生自己独立面对文学作品的时候依然不能找到很好的切入点,自然也不能真正欣赏“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1]。此外在具体解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还往往忽视艺术的创作规律,主观臆测,使主题政治化,人物脸谱化。只有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复杂性,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主题,继而形成对于人生的思考。
(3)教学评价单一:
目前的教学越来越强调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所以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开始注意到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但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牵挂着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所以教学评价之美也就都被放到了次要的地位。此外目前对于教学结果的评价也比较单一,各个学校基本上都是以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有的学校还经常将这种考试的量化结果公布于众,自然在学校内部甚至是社会上都形成了一种观念就是“得高考者得天下”,这也就导致教师功利化的追求,在日常的教学中忽略对于审美化教学的追求,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而注重知识的讲授与分数的提高,使得学生对语文课越来越失去兴趣,最终远离语文课堂。
2“浅阅读”对语文教学美的消解
“浅阅读”现象的发生首先在于学生自身阅历尚浅,心智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其次还在于《课标》与考纲相脱节。尽管《新课标》中对于学生认真研读文学名著有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各地的《考纲》与高考试题中并没有被给予充分的重视,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对文学名著的考察涉猎最多的也就是2007年的福建高考题,其他地区和省市鲜有涉及,这种现象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对于文学名著的“浅阅读”,使学生远离传统,远离美。再有,浅阅读的发生与“快餐文化“的兴起有着必然联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快餐文化逐渐产生并日益发展壮大,人类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当前在社会中快餐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比如在面对经典时,《名著速读》深受读者喜爱,网络的图文与文字的信息无所不在,人们几乎不需要仔细阅读甚至是“零阅读”就可以搜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虽然可以提高阅读速度,适应现代化的节奏,但是说到底却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后果就是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作品的实质,使阅读呈现肤浅性。这种快餐文化,具体到语文课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缺乏创造力。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我们看到很多教师使用课件上课,但事实上在欣赏课件的时候,学生基本上都是一览而过,并没有真正的感受思考,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快餐阅读对中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表达能力的下降,欣赏力和想象力的退化,思维的感性化和肤浅化”[2]。其次,影响教学方法的实施。语文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话语交流,情境模拟,合作探究,生成提升等。语文课堂正是师生之间通过这些方法,以文本为中介,以话语的形式展开的交流互动,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而快餐式的阅读影响学生对于文本的深入感知,自然也就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使得课堂变得呆板僵化,没有活力。再次,导致审美主体品味的世俗化。我们发现随着多媒体的使用,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不再集中于对于文本的解读,而是在于对于图片的欣赏,比如在讲授《红楼梦》时,有些教师通常喜欢将金陵十二钗的工笔画和判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这的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课堂貌似生动热闹,但是热闹的背后我们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往往是画上女子的美丑与否,而不是判词的内容,对于人物的命运自然也无从思考,更不要说去思考曹雪芹所要反映的广阔的社会问题了。我们不禁要追问,学完《红楼梦》,学生究竟了解了什么?社会中以娱乐化、消遣化、商业化为目的的快餐文化,使得学生的品味世俗化。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书简[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2]俞玉滋,张援.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1840-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刘家毓 单位:锦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