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儒家消费思想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儒家消费思想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儒家消费思想

摘要:儒家消费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和生态主张,对当今生态危机的拯救和生态实践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价值。但是儒家消费思想本身还存在一些理论的缺陷与不足,因此,我们在传承其积极生态价值的同时,必须消除这种思想的局限性,使之实现由传统模式走向生态消费的现代转换。

关键词:儒家消费思想;生态内蕴;生态消费;现代转换

当前学术界对儒家思想的研究可谓热火朝天,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对于儒家消费思想的生态内蕴却鲜有学者涉及。儒家消费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张“见利思义”、“宁俭勿奢”“安贫乐道”、“节用以礼”等原则,其中蕴涵着大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智慧和生态主张。本文试图对儒家消费思想的生态内蕴进行探讨,以期全面认识和继承儒家思想的积极因素,让独特的中国文化传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历史养分。

一、儒家消费思想的生态内蕴

中国传统儒家消费思想与仁、礼、义相联系,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和主张,这些智慧和主张有着厚实的哲学、逻辑与文化根基,也正是在这种厚实的根基之上,孕育出蕴涵生态因子的儒家消费思想的奇葩。

1.生态伦理内蕴

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的哲学根基和本质特征,也是儒家消费思想的出发点。古代的儒家学者,虽有“唯物”与“唯心”之分,“理学”与“心学”之别,但是他们大都认为天地是万物和人的养育者,人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人的行为应当遵奉天时,效法天地。孔子吸取《周易》智慧,主张“知天畏天”,即遵守自然规律,将人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自觉统一起来。孟子从“天人同诚”出发,提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未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强调只要真诚无妄,天道和人道之间就能够互动,这是“天人合一”的另一表达。荀子在肯定自然的客观性的同时,提出了“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的观点,他强调“制天命而用之”,主张遵循人和自然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生”(《荀子·富国》)的和谐境界。宋儒张载是古代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学者,他说“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正蒙·干称》)。

推己及人、推人及物是儒家消费思想生态主张的逻辑根基。孔子以“仁”立学,主张仁者“爱人”,用仁爱人之心去“克己复礼”,则“天下归仁矣”。孟子认为“性善”表现为“不忍人之心”,如果将这种仁爱之心推广开去,即可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如进一步将之推广到自然界,即会“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董仲舒提倡“推恩者,远之而大”,他说:“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人?”(《春秋繁露·仁义法》)。张载在此基础上,提出“民胞物与”的思想,他强调,只有当人类把宇宙间的一切生命看成是如同他同胞的生命同样重要,并加以尊重的时候,才能把人的天赋爱心由传统的人际道德向生态道德扩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

天人合一的哲学根基与推己及人、推人及物的逻辑根基,两者互为条件,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了儒家消费思想的稳固生态伦理基础。在两大根基的共同作用下,儒家消费思想不仅把目光投向人类本身,而是关注更广阔自然的领域;儒家消费思想不是以征服自然作为乐事,而是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生态美学内蕴

儒家主张消费生活的品格高雅和精神愉悦,追求在与自然的和谐中达到富于诗意的消费境界。如孑L子的消费生活就非常多样化和唯美化。文化消费中,孔子对《诗经》的评价很高,认为通过《诗经》可以了解鸟兽草木,欣赏大自然的和谐美丽。闲暇消费中,孔子喜欢花,“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论语·子罕》)孔子还喜欢旅游消费,他周游列国,走遍名山大川;他提出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命题(《论语·雍也》),把高尚的人格和山水消费相联系起来;他对曾点之理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大加赞美,这是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物我两忘的美好画面,也是孔子消费审美和人生理想的浓缩。

孟子的家庭日常消费思想中富含生态美学的因素。他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描绘了一个儒家美丽的消费画卷:“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无憾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中之家可以无饥矣。……”在这个理想社会里,农民耕种不违农时,不乱捕鱼,不乱伐树,粮食、鱼鳖和木材都可以尽情消费,人与自然之间呈现一派和谐的生态美。

董仲舒则将消费思想融入天人合一的社会理想之中。他提出“民家给人足”,“民修德而美好”,“风雨时,嘉禾兴”,“民情至朴而不文”(《春秋繁露·王道》),认为要真正实现天下太平,除了人人讲道德,互相友爱,还要考虑风调雨顺、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这样才能够实现“凤凰、麒麟游于郊”的社会理想。这一理想表达了董仲舒的政治追求,也体现出他提倡与自然和睦相处中合理消费的生态美学观。

3.生态节俭内蕴

儒家提倡“宁俭勿奢”,强调在不违背礼制的前提条件下节俭消费,这种消费观在客观上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孔子主张节俭,将节用作为仁人君子日常消费生活的一种美德加以倡导。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即君子吃饭不要求太饱,居住不要求安乐舒适。孔子又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奢侈就显得不恭顺,俭朴就显得简陋;与其不恭顺,宁可简陋。孔子还把“君子惠而不费”作为“五美”之首。据《论语·子罕》记载,一次孔子想搬到九夷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非常简陋,怎么好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他还坚持“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的消费理念,即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节俭而又其乐无穷地生活。

孟子也倡导节俭,反对浪费。他说:“贤君必俭礼下,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即贤明的君主必需做到认真办事,节省用度,礼贤下土,向百姓征税应有一定节制。对于过度消费的后果,孟子以牛山为例,“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也”(《孟子·告子上》)。曾经繁茂秀美的牛山因遭人类过度消费的侵袭最终成为光秃秃荒山,孟子对此深感痛惜,他总结说:“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要求人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消费。

荀子虽然对财富的获得满怀自信,但在消费上仍主张节俭有度,他说:“强本而节用,则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荀子还论述了生物对生态环境的选择标准:“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川渊枯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荀子·致士》)生态环境美好,飞禽野兽会争先恐后到那里去生活,而一旦环境恶化,那里的鸟兽就会选择离开,这样本来恶化的生态环境则进一步成为蛮荒之地,后续消费也就得不到保证。

4.生态规范内蕴

儒家主张在协调好和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满足人的消费需要,这些思想落实到实践的层面,便成为一种具体的保护生态的行为规范。孔子喜欢钓鱼和打猎的消费生活,但他只用竹竿钓鱼而不用网捕鱼;他只用带生丝的箭射鸟,而不射杀巢宿的鸟。因为用绳网捕鱼不管大鱼小鱼都会一网打尽,而射杀归宿的鸟就会毁坏鸟巢,把大鸟小鸟一巢打尽。孔子还把孝的伦理行为联系到保护生物,认为不以其时伐树,或者不以其时打猎,不仅残害生物,还是不孝的行为,应该加以反对。

荀子强调对自然界的消费利用,要“制天命而用之”,要“适时”而“有节”,不能违背自然界的生命规律,乱砍伐、乱捕杀。他提出“以时顺修”(《荀子·王制》),还强调“时禁”的重要性,“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不天其生,不绝其长……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此外,荀子认为保护生态是全天下老百姓共同的大事,“高者不旱,低者不水,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熟,是天下之事也”,因此人人在消费活动中,都应遵循生态规范。

董仲舒要求人类合理消费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和谐。他把自然资源分为“可食”资源(如粮食、蔬菜等)和“不可食”资源(如矿藏、煤炭等),主张对“可食”资源要保持天天都食,尽量多的消费,以不辜负“天为之利人”的这种大自然恩赐;而对“不可食”资源则要多加蓄养爱护,节制消费,使之用之不竭,取之不尽。因此,人类应该发扬“最为天下贵”的精神,积极主动地爱护好大自然,做到“下长万物,上参天地”(《天地阴阳》),始终做到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

二、儒家消费思想的现代转换

儒家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追求物质消费、精神消费、文化消费和生态消费的统一。随着人类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这一古老智慧日益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巨大启迪价值。1998年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他们庄严向世界宣布:“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然而,产生于华夏农业文明时代儒家消费思想,虽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了独特的文化解释,但它只是一种最原始、最基本的消费观,本身还固有一些严重的理论缺陷,如:缺乏科学的论证和系统的分析;要求压抑人们正常的消费需求;强调牺牲个人消费和个人利益等等。这些都与现代生态消费的价值导向之间存着矛盾或冲突,完全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和消费问题。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文明是在不断挑战应对中发展的,一种文明应对挑战的能力正是这个民族和文明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最高点,理性地反思儒家消费思想,在吸纳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去其糟粕,推陈出新,使儒家消费思想的生态内蕴完成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

“生态消费是一种绿化的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它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当今世界环境恶化,人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人们站在哲学的高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进行系统分析,对人类消费行为的合理性进行深层次的反思,终于认识到生态消费是人类消费模式的最佳选择!因此,我们在传承儒家消费思想生态内蕴的同时,必须吸收当代文明的优秀成果,使之实现传统模式向生态消费的现代转换。

1.从传统思想向现代科学转换

中国儒家消费思想富含大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内蕴,这一思想在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知识背景下,既有其自身优势,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是由儒家消费思想产生的农业文明的时代特征决定的。农业文明时期,经济结构单一、偏重农业,对自然的依赖性较强,儒家消费思想缺乏对自然复杂结构的深入探索和科学论证,只能依靠感性认识和经验的积累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形成自己的消费思想。而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的主体的能动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消费思想的形,成不仅是主观认识问题,更是科学技术问题。因此,由儒家消费思想走向生态消费,首先应有一个时代背景和知识体系的转换问题。

我们应从当代视角出发,在对儒家消费思想的生态内蕴进行全面发掘、整理的基础上,向西方现代和后现代科学学习,借鉴其系统论、自然科学论等科学方法,对儒家消费思想进行批判性的诠释,使之与现代的社会状况和现代人的消费意识、环境意识相契合,实现视角的更新和时代的转换。如果说近代学科的分化(专门化)体现了学科发展由边缘走向中心的趋势,那么当代学科的综合化则体现了学科发展由中心走向融合的方向,它表现为具体社会问题的探讨和解决的多学科化,许多重大社会问题,包括生态消费等的探讨和解决都需要综合多学科的知识,_汇集多学科专家的智慧。因此,我们要将各种先进的中外理论与实践进行彼此融合与会通,特别是要利用现代高科学技术手段,来补充传统儒家消费思想的不足,发挥其在解决人与自然对抗关系中的作用的同时,努力促进人类的消费思想实现从传统形式向现代科学的转换。

2.从约束需求向鼓励发展转换

儒家消费思想提倡“宁俭勿奢”、“安贫乐道”,要求人们压抑正常的消费需求,来维护社会和自然的利益,实现人与人、人道与天道的和谐。它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种静态的和谐,实质是通过对个体身心的约束和对个体利益的压抑,把人的消费水平限制在维持仅生存的范围之内,而不是创造性和生产更多的物质财富来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儒家甚至把促进经济发展、消费进步的科学技术看作引导人们追求功利、败坏世风、引人堕落的“奇技淫巧”加以反对。这种思想对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推动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消极影响,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精神障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处于一种相对稳定、停滞不前的状态。生态问题也很难得到最终解决。

现代我们所提倡的生态消费,是在发展经济前提下的一种动态消费。它主张人们正确生产和合理消费,将满足人们今天的需求和明天的需求、现代人的需求和未来人的需求统一在一起;鼓励人们开发自身潜能,创造丰富多彩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不断发展的正常需求,并通过发展,克服全球的经济竞争和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双重压力。同时,生态消费要求消费产品本身是生态型的,即绿色有机环保商品;要求消费产品的生产过程是生态型的,即生产工艺、生产过程无污染;要求消费过程是生态型的,即使用和最终报废处理过程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损害。

3.从强调内在修养向重视法律规范转换

儒家消费思想认为和谐是整个宇宙存在的基本状态,冲突只是偶然现象,不会破坏事物发展的完整性。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消费的抑制,调整和消除人与自然的冲突与差别,从而保持宇宙的和谐状态。因此,儒家主要关心个人的道德修养,鼓励“仁与智”的理想人格,要求个体通过内省的方式实现道德不断超越,从而调节消费关系,实现消费的生态性。这种强调内修的思想一定程度上,限制人们的过度消费,有利于自然的保护和社会的发展。但是,其过分强调和依赖统治者个人的道德修养,而忽略了完善的政治、法律制度的作用,不免带有理想化色彩,也很难真正实现。

在倡导、推行生态消费思想和模式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内在修养,又要注重法律在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作用,建立强制性的法规约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为生态消费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法规体系建设已经迈出了巨大的步伐,但是在我国尚属新领域,生态消费的立法和制度建设方面亟待加强。我们应重点做好两点:一是要继续建立和健全环保法律和法规体系,让法律制度为治理与预防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规范我国各类经济主体消费行为的生态化,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二是要完善市场经济相关制度,建立政策、信息、资金和服务支持体系,形成生态消费的利益驱动机制。内在修养与法律规范,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法治治近,德治治远;法治治身,德治治心。只有将儒家思想注重内在修养的积极价值,融入当前我国法治的建设中,才能培养人们的正确消费意识和规范人们的消费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平共生。

4.从强调整体利益向实现全面发展转换

儒家消费思想的生态内蕴与“天人合一”的思想紧密相连。说到天人合一,人们习惯于用“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行解释,其实这是一种误读,因为“天”在古人心中并不仅仅指生生不息的自然界,还指具有道德意义的人格神,是伦理之天、道德之天、宗法之天、自然之天的结合。儒家消费思想生态内蕴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将圣人道德提高到天的高度去加以佐证,再下移到人之内心加以完成。天人合一就是人克己去私、与天理天道合而为一的过程,也就是强调个人是整体的一部分,整体利益绝对高于个人利益,要求牺牲个人利益、约束个体消费,来保证整体利益实现的过程。这种观念适应了农业社会的需要,但它忽略了人作为一个具有个体性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不利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的相悖。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全人类的发展从每一个个体的发展中表现出来,社会的整体和谐必须以个体的幸福感为前提。正是基于这个理念,近年来我们更加关注人民的生存状况。此外,我们倡导的生态消费并非是一种纯粹物质上的追求,还表现在精神上的需要,是一种高尚的生活品质,如生态旅游、生态住宅建设,都注入了这样的精神内涵。因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的生态消费观,才能够协调好人与自然、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激发社会的活力,保持社会和谐、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