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哲学教学改革探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哲学教学改革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哲学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目前高校哲学教师教学的现状不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上缺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环节上缺乏科学的设计;教学效果上缺乏必要的重视。要改变这些状况,就必须对现行的哲学教学进行深入彻底的改革。通过对哲学教学的改革,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哲学教学改革探析

哲学是充满智慧的学问,掌握哲学不但能锻炼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而且,能够推动人类在认识世界的同时,更好地改造世界。既然哲学这么重要,在大学里,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运用哲学观点吗?这就涉及到哲学教学质量的问题。那么,当前哲学教学在高校的现实境况如何呢?以下是笔者对哲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所作的简要探析。

1目前高校哲学教师教学现状

1.1教学理念上缺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我们一般认为大学生不但思想活跃,而且有很强的问题意识,但现实情况恰好相反,学生几乎很少积极主动的向教师提问;对教师的提问更多地采取避而不答的态度;有的学生过于迷信教材,排斥教师提出的不同于教材的观点。学生问题意识缺乏与进入大学之前的应试教育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面对这种情况,很少有哲学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大部分教师仍按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学,这种做法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1.2教学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首先,部分哲学教师经典著作阅读较少。为了能把每一个原理讲深讲透,教师必须了解每一个原理的出处及来龙去脉,所以作为哲学教师,要熟读吃透经典著作。其次,部分哲学教师自己都不能真正把哲学理论研究深、研究透,不能揭示出其理论价值和生命力所在,哲学课的实用性不可能体现出来,哲学课必然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再次,教师对相关科学理论的掌握较少。要想哲学有强大的说服力,就要借助相关的科学理论,因为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3教学环节上缺乏科学的设计

哲学教学状况的不尽人意,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够科学。具体表现在:有的教师根本不考虑教学内容和课程本身的特点,过多的关注师生问答方式这些形式上的东西,或者只选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其结果是不但学生缺乏问题意识,而且主观能动性也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有的教师为了课堂气氛活跃,过度关注班级当中思维较为活跃爱发言的几个学生,这固然可以帮助这些学生提高自身,但是这种做法很容易使课堂上不爱发言的学生形成自卑感,人为造成课堂学习氛围的两极分化。

1.4教学效果上缺乏必要的重视

首先,大学扩招后学生数量急剧增长,而教师队伍却没有多大变化,造成师生比例严重失衡,在这种背景下很多院校只能选择大班授课或特大班授课,这种大班授课教师很难实现师生互动,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其次,由于哲学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较多,很难抽出时间深入的搞科研或者外出进修、交流,水平和能力趋向于停滞不前,这也影响教学效果。再次,有的哲学教师讲课内容过于专业化,对于不是本专业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2推进高校哲学教学改革的若干举措

2.1在授课理念上,注重师生互动思考

下课铃一响,一堂课结束,许多教师认为授课到此告一段落,应该画上圆满的句号了,但笔者却认为下课铃响不应该是上课的结束,从某种意义来说,更应该是上课的继续和延伸,授课结束前教师应该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在授课过程中,相当多的教师过多地关注把授课内容讲清讲透,忽略师生思考的互动性,笔者认为讲清讲透固然重要,但引导学生独立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够终身受益,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做到师生互动。一个很好的做法是教师可以在每个学期的开始,把合作学习的要求提前布置给学生,准备期间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后半学期每节课拿出一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汇报演讲,这种方法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在授课内容上,进行针对性的专题教学

目前高校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基本上沿用的是前苏联的那套框架,体系和思维方式较陈旧,这种体系和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再加上教师为了与大纲一致完成教学任务,讲课势必面面俱到,实效性很难体现。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础,但不应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保持教学内容完整的前提下,对于那些容易理解或者与教学目标联系不紧密的内容可以有选择性的讲解,甚至可以让学生课下自学,对那些重点和难点可以进行专题教学。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选择性的补充教材以外的知识,甚至可以选择有争议性的社会性事件,这种做法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加强学生辨别大是大非的能力。

2.3在授课环节上,以问题为牵引

哲学课是引发人思考的一门课程,不应以讲授为主,哲学教师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深入研究,让“问题”成为哲学教学的牵引,改变用事例证明哲学观点的传统教学方法,这是提升哲学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所在。教学中突出“问题”,坚持以实为本的做法必然能够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活力和重要性。面对“问题”,迎刃而解,学生从中可以磨砺意志、锻炼思维、增长知识,还能激发理论创新。即使有的教学内容教师认为用讲授的方式授课效果更好,也应该对所讲哲学问题的答案持开放态度,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创新。

2.4在授课效果上,重视社会调查和实践

大多数学生学习哲学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的过程中只求会背哲学观点,根本不会运用,更不会求解来自社会生活的课题,因而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目的不是练记忆力,而是要提高辨证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这些能力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在哲学授课中应增加社会调查环节,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对各种现实问题能够做出正确的分析。

参考文献:

[1]谢文成.近年来哲学教育改革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2.

[2]唐庆民.哲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探索[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

[3]陆国栋.关于大学教学中若干要素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9.

[4]姚利民,曹霞,黄书真.高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

作者:孙丽红 李美娜 郑智 单位:武警后勤学院 武警天津市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