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管理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管理

【摘要】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往往陷入实行分权管理和集权管理的两难选择。本文从企业集团的组织架构出发指出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应根据实际情况、一定的原则,采用集权、分权及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方式。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构建;分析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为追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及分散经营分险,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以产权为主要联接纽带逐步向着多元投资主体、前后向一体化、多形式协作联合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方向发展。目前,大型企业集团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单一企业相比,企业集团由于在财务管理对象、管理职能和管理方法等方面表现出的复杂性,致使在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上往往陷入实行分权管理和集权管理的两难选择。本文从企业集团的组织架构出发就其财务管理体制构建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企业集团概念及性质

企业集团是以产权为主要联结纽带,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多法人企业联合体。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包括企业集团核心企业(母公司,即集团公司)以及与之有产权联系的子公司和关联公司。集团公司作为其成员企业的出资人或协作人,依靠对各成员企业的出资比例或协作协议,控制和影响着各成员企业。从组织形式来看,企业集团是介于单一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中间性组织,即准一体化组织,是企业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共享内部一体化组织的规模、范围和分散风险的经济性,发挥协作效应、节约交易成本,实现集团整体价值最大化。

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范围及目标

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不仅包括以集团总部的自身业务范围为对象的管理;同时更重要的是集团公司或母公司作为管理总部对其子公司及其他形式的成员企业进行的管理。同非集团类型的企业一样,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也应包括融资、投资、利润分配以及对它们的日常管理等内容。事实证明,企业集团只有成功地实施财务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对其成员企业的控制,保证企业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

企业集团中集团公司对成员企业的管理与控制力度,应视集团公司与成员企业间的资本关联关系而定。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是进行权益管理的重点,因此管理的力度比参股公司或集团协作企业相对要大。所以,针对企业集团中不同层级成员企业,其财务管控的目标和方法应有所不同。

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构建

构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除应把握基本的原则外,还应根据企业集团组织架构的类型来定位权力的收放程度,以便控制和协调各成员企业的活动,实现有效的财务管理。

(一)财务管理体制构建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1.以企业集团战略为出发点的构建原则。扩张的企业战略,伴随着经营的分权度增大,为使企业集团的资源能真正地聚合在一起并发挥效益,集团总部必须置战略管理于管理的首位,财务管理必须以服从集团经营战略为宗旨来制定自身的财务战略,聚合各种财务资源并充分利用规模优势。因此,其财务管理不同于单一企业,如在融资方面,企业集团应考虑整体的资本结构如何合理安排来制定融资政策,而并非只是从单一企业自身利益出发去考虑。对某个成员企业是实施财务集权控制,还是予以财务决策的授权,取决于集团公司对其的战略选择。

2.适应市场环境及企业自身特点的原则。离开具体环境的财务管理体制,犹如空中楼阁,是不可能有效运行的。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应适应企业自身的特点,没有可以照搬的金科玉律,任何一种管理模式应用于自身时,都应作适应性调整。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要迅速作出反应已成为企业集团成功的关键原因之一。这要求子公司拥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包括更多的财务管理决策权。而随着经济的国际化发展,集中财务管理决策的利益也很明显。因此,企业集团需要根据市场环境及企业自身特点来构建财务管理体制。

3.有控制的分权原则。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着决策质量低、控制过程复杂等弊端;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则有财务控制力弱、约束性差等弊端。实践证明,绝对集权、绝对分权的极端财务管理体制将导致效率低下,而集权、分权适度的结合,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扬长避短。因此,构建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体制应坚持有控制的分权原则,在保证母公司不失控制子公司的前提下,实现集权与分权的适度结合。

4.成本效益原则。任何经济组织都把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作为生产经营的基本目标,构建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体制也不例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节约交易费用,追求最大效益,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构建的根本目标。因而,在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中,应当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它包括组织成本、制度成本,甚至为构建它而牺牲利益的机会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集团的整体经济效益。

5.系统控制的原则。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体制应当形成系统控制格局,对于企业集团而言,要实施对成员企业的有效监控,其财务管理应当是自成体系的,即母公司的财务部、会计部对子公司的财务部、会计部进行指导和监控,子公司财务部、会计部对下属单位的财务部、会计部实施监控。财务会计组织部门通过逐层渗透,形成自上而下的严密控制系统,从而使规模宏大的企业集团有条不紊的运行,通过某些财务权力的集中控制使各成员企业的经营不偏离轨道,实现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

(二)财务管理体制构建选择

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体制按照集权与分权的程度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集权型、分权型、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针对不同企业集团的组织架构,笔者认为在直线职能式结构的企业集团中应采用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控股及参股公司结构的企业集团中应采用分权型的财务管理体制、事业部制结构的企业集团中应采用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

1.集权型在直线职能式结构中的应用。在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中,子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业务和产品等往往同母公司存在横向一致性,如煤炭企业控制的以煤炭生产为主的子公司。母公司在人才、技术、财务、管理等方面有较高的资源优势,所以,为实现集团主业的发展目标,保持母子公司经营活动的一致性,应采用集权型的财务管理体制。母公司把经营权限特别是决策权集中在集团最高领导层,总部通过职能部门对子公司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履行投资中心和利润中心职责;子公司是成本中心,只有日常业务决策权和具体执行权;集团公司实施集中管理,子公司完全接受母公司的领导。因此,无论是在财务战略、财务预算的制定与实施,资金的筹集与分配,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还是在收益的分配上,都由母公司集中管理。在此种体制下,管理层级明确,管理跨度大,母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可以动员集团的各项资源,促使集团整体战略的贯彻与实施,避免集团扩张造成的失控,降低财务风险。

2.分权型在控股及参股公司结构中的应用。在控股及参股公司结构中,母子公司经营的业务和产品一般存在前后向一体化的特征,产权关系形成的原因大多是为满足稳定的上游原材料供应、下游销售渠道的畅通及交易的经济性。如煤炭企业控股及参股煤化工企业,氧化铝企业控股及参股铝钒土矿生产企业等。母公司在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资源相对匮乏,如果过分强调集权管理,难免会陷入外行领导内行的误区。所以,在此种组织结构下,应采用分权型的财务管理体制。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母公司经营及财务管理政策通过子公司的董事会去贯彻实施,监督和控制比较间接,子公司的自主权相对较大。调查发现,一些从行业主管机构转变而来或由政府捆绑而来的企业集团、实行多法人制的集团或是实行多元化战略的集团往往采用此种控制模式。子公司保持了较大的独立性和自由度,这对提高子公司的经营积极性具有积极意义。

3.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在事业部制结构中的应用。在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中,企业集团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按产品、部门、地区和顾客划分为若干事业部,实行集中领导下的分散经营,较适合采用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在此体制下,母公司拥有财务战略规划,计划控制、重大投资决策、利润分配权,是投资中心。而按产品性质和市场特点(地区)成立的事业部可以在最高决策层授权下享有相当大的经营自主权,可以计算事业部本身的营业额和费用,并据此计算利润,因而是利润中心;有些事业部是投资中心;事业部下的子公司则是成本中心,在本质上是一个在统一经营战略下承担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生产经营单位。公司总部有专门的统筹部门,负责对各事业部进行授权,监控各事业部的经营活动和绩效,在事业部之间配置经营资源,并制定战略,对各事业部的经营方针、销售利润和资金调度进行统一决策。这种体制适应了组织规模扩大,信息中心向下偏移的趋势,但总部控制难度加大,方式更为复杂,而且往往要在增强财务监控的成本与收益之间进行艰难的权衡。它是目前国际上大公司普遍采用的主流形式。

综上所述,分权型的财务管理体制要通过公司治理机制来实现,所以母公司对子公司管控的难度大一些,特别是在国有资产产权不清晰、所有者缺位的情况下,缺乏来自出资者的强有力约束,也使得管控的难度加大。就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式来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成本增加,组织运转效率降低,但是这种高度集权的控制,至少降低了分权制下集团成员的各自为政、盲目扩大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欠佳、财务风险无限放大的失控局面。在目前的中国国情下,集权还是非常需要的。当然,集权下的分权是更为完善的控制模式。但是这种控制模式必须与一定的内外环境、竞争对手、社会文化相协调,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企业。

主要参考文献:

[1]汤谷良]企业财务管理[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王斌]企业集团组建与运行中的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刘志远]高级财务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安东尼·戈文达拉扬]管理控制系统[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