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企业财务管理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企业财务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根据当前的财务分析状况,从财务人员对财务分析的认识、财务分析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财务分析的结果运用以及与同行业之间的比较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当前财务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以上分析的问题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制度的改革起到了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财务分析;问题;建议

一、引言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对企业一定期间的财务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的重要手段。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及资产管理水平并判断企业的发展趋势,从而为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财务分析还可以正确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全面反映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效的财务分析可以在企业管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受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制约,财务分析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认识这些问题并加以改进是财务分析者的努力方向。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会人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利用会计资料进行财务分析评价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使财务分析不能在企业发挥应有的作用,且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还很落后,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二、当前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问题

1.对财务分析的作用认识不够,分析的目的不明确。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的领导只重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而忽视财务管理,或者只注意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变化,而没有真正把财务管理与分析工作当做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没有认识到财务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从而不善于通过财务分析来全面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影响了财务分析的开展及其作用的发挥。在财务分析的目的上,往往也不是为了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而是强调满足领导需要或满足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2.对财务分析本身的认识太片面。即仅仅把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环节,仅仅是计算加工若干个财务数据或将指标提供给领导等,这些都是很狭隘的。实际上财务分析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且财务分析绝不单纯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应由财务部门同企业生产经营各部门,对各生产经营部门在经营中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

(二)技术问题

1.财务分析人员所依赖的资料具有局限性,使财务分析失去可靠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企业以会计报表为核心的会计资料常常被人为包装,其中既包括会计人员在不违反会计规范下对会计报表进行的修正,也包括一些企业为自身利益无视会计法规而提供的虚假信息,由此为依据作出的分析结果较大程度上与客观实际不符,从而使财务分析失去意义。

2.财务分析过程过于片面,分析的对象过于狭隘,往往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主要表现在:(1)重客观分析,轻主观分析;(2)重成效分析,轻教训分析;(3)重事后分析,轻事前预测;(4)重盈亏分析,轻资金分析;(5)重定期分析,轻专题分析;(6)在分析中注重资产总量而忽视资产质量;(7)注重盈利能力的表面分析,而忽视长期以来形成的潜亏分析。

3.财务指标的构建缺乏内在的逻辑性。财务比率的构建应当重视分子、分母之间的逻辑关系。但目前财务分析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很少重视这方面的逻辑关系,不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些特点构造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指标,致使一些分析结果根本不能反映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4.财务分析没有深入实际,处于公式化、表面化的状态。有一些企业财务分析没有渗透到财务收支和财务成果的各个业务活动中去,只是就数字谈数字,以致把财务分析变成表格、数字的说明;虽然也有人提出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措施,但却没有紧密结合实际工作。所以,这种分析很难起到对实际业务活动的指导作用。

(5)面面俱到,主次不分,没有抓住主要矛盾。财务分析报告内容繁多,可以从中分析的项目很多,但在全面观察、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应当针对经营期内主要问题作重点分析,不能面面俱到,鸡毛蒜皮什么问题都写,但都写得不深透。财务分析提供的信息琐碎、零乱,企业的决策措施也就很难抓住要害,做到恰到好处。

(三)素质问题

1.财务分析人员对一些财务指标缺乏理性的分析。财务分析本身并非是解决问题的答案,而只是发现问题的一个过程。而我们财务分析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通常只是将分析结果与一些常规标准进行比较,没有对这些问题本身进行分析,结果导致滥用一些标准。

2.财务分析人员素质不够高,不适应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要求。目前,财务管理正朝着战略财务管理的方向发展,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分析的知识和方法,对企业各项业务活动有全面了解,具备财务分析的基本能力外,还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有些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缺少搞好财务分析的能力;有的不深入实际,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搞财务分析,这必然影响财务分析工作的开展和分析质量的提高。

3.不了解业务经营情况,缺乏对局部与全局关系的把握。企业资金随着经营活动而不断变化,企业经营状况必然在资金变动中反映出来,所以要分析企业资金变动,就必须熟悉经营状况。在大量的分析报告中,往往只讲资金变化,不讲业务活动对资金变化的影响,把互为影响、二者一体的经济事项隔离开来。产生这种情况,在于财务人员缺乏对业务经营的了解,无法从资金变化中判断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评价经营业绩。

4.缺乏财务分析报告写作功底。在错综复杂的资金活动中,不能熟练的运用专门技术对复杂的财务活动及其成果进行分类解剖分析。因此,出具的分析报告不严谨,或前后矛盾,或不能自圆其说。另外,财务分析报告是根据分析产生的结果,经过综合整理写成的文字报告。好的分析报告,应当是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还要点出要害、说理充分、通俗易懂,而不是纷繁复杂,或者只简单排列几组数字,缺少实际价值。

(四)财务分析的结果在实际运用中存在问题

1.财务分析的结果与实际运用相脱节。财务分析的目的是找出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但许多企业在好不容易组织力量把财务分析做好之后,并没有将分析的结果用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其结果是,既浪费了企业的有关资源,也使财务分析人员产生失落感,进而影响了员工参与改善企业攀营管理的积极性。

2.在利用财务分析结果时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多方面的,企业经营状况也是多方面的,财务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也应是多方面的。一些企业在将财务分析结果用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时,往往只重视分析结果的一个方面,而较少重视和考虑另外一个方面,其结果是,企业运用财务分析结果进行的决策,使企业好不容易从一个极端中逃脱出来,又陷入另外一个极端。

(五)缺乏同行业水平间的比较,尤其是与国际优秀行业之间的比较

由于企业难以得到同行业乃至国际优秀行业的相关比较资料,因此,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分析只局限于自身各期相同比率的比较或与计划指标的比较,很难判断出企业在行业竞争者中的地位,因此,将一个企业与类似企业和同期行业标准相比是非常关键的,忽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企业在财务分析时,往往不考虑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处于成长阶段还是衰退阶段,一律都套用同一种或几种评价指标,事实上,在企业寿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不同财务业绩计量指标的重要程度会发生变化。

三、对策探讨

针对以上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作者建议搞好财务分析工作应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首先,企业领导要把财务分析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来认识,在企业中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制度,并通过分析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其次,财务管理人员要认识到搞好财务分析是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最好途径,要努力搞好财务分析,不断提高分析质量,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2.企业应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制度。以制度来规范企业财务分析工作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举措。尽管一些企业目前已建立了财务分析制度,但还很不健全。首先,在企业中应设立专门的财务分析岗位,配备专门的财务分析人员;其次,应在制度中明确财务分析的目的、任务,明确财务分析人员的目标和责任;再次,应在制度中明确对分析工作质量的要求。不论是方法的选择,还是指标的确定,企业应有科学和统一的规范。

3.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财务分析要在报表资料齐全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企业财务人员要充分运用多种科学分析方法,为企业提供有理有据,富有说明力和建设性的财务分析报告。要经常深入实际、经过调查、发现经营中的簿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分析要有的放矢,讲求实效,针对性强,反映问题直截了当。

4加强事前预测分析,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企业会计要从以往的事后反映和监督的旧框框中解脱出来,开展事前预测和决策。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关系到企业的命运。决策的制定来源于科学的预测。会计人员要用准确的资料,科学的方法作业会计预测,当好企业的参谋。

5.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不断适应财务分析工作的要求。如前所述,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财务分析岗位,培养专门的财务分析人员,既要注重培养其基本的财务分析能力,以及对内及对外报表等财务分析数据来源合理修正的能力,也要注重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6.政府应创造条件为企业定期提供国内同行业乃至国际优秀行业的比较资料,使企业的财务分析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到较可靠的结果。

四、结语

总之,加强企业财务分析工作,提高分析质量,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使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为企业投资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