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教融资财务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针对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因扩招而导致的资金短缺现象,在分析中美两国高校融资渠道的基础上,根据美国高校融资的成熟经验,对我国高校融资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建立高校募捐机制;大力发展股份制办学;推动“银校合作”新局面和组建教育基金。
一、目前我国高教融资渠道分析
(一)政府投入
这种方式是我国目前高校融资的主要来源,包括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校的经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服务,肩负着培养国家急需高级人才的重任,政府作为直接、最大的受益者,对于高等教育就有了“社会责任”,就必须为高等教育的发展筹措经费。不论高教如何采取多渠道融资,政府都应该是高教最主要的投资者,都不能减少自己作为主要投资者的责任和义务。
(二)学杂费
自1998年开始在非市场的前提下向广大在校大学生收费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费标准一直在大幅度提高。学费提高的主要原因,除政府对高教投入不足外,还由于高教成本被滥支或者被过高估计。由于我国学费增长的速度远快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不但很多农村居民难以承受较高的高教收费,就是收入较高的城镇居民对负担高教收费也倍感沉重,这也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
(三)企业对高校的资助
改革开放以来,各大学打破传统的办学模式,积极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路子。这样不但增强了大学的物质技术基础,改变了其闭门研究的沉闷气氛;也加速了企业改进生产设备的步伐,为提高企业生产率提供了物质基础。这种产学结合模式主要有:高校通过技术市场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企业出资在高校建研发中心;高校出智力,企业出资本共建合资企业等等。
(四)社会捐赠
我国高校在社会捐赠这条路子上面起步较晚,目前就是北大、清华、浙大、南大等国内成立较早的著名高校建立了捐赠机构。相对比国外高校,我国高校的社会捐赠管理工作不够专业,规模小,同时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政策支持。尽管高校在对待社会捐赠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社会捐赠收入已经显现了它在高校建设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补充作用,因此我们应尽快完善其相关基础工作建设。
二、美国高教融资渠道分析
(一)政府资助与拨款
美国政府对高教的资助与拨款可分为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的资助与拨款。其中联邦政府的资助拨款由拨款、贷款与合同款、研究与发展中心的资助三部分组成。联邦政府的拨款大部分给了公立院校,贷款和合同款的流向比较均衡;研究和发展中心的资助更多的是给了拥有高水平科研人员的私立高教机构。州的资助和拨款更多的是用于本州的发展,其贷款和合同款相对公平的分配给本州的公私高教机构。地方政府资助主要用于中小学教育,用于高教的比较少,但是其作用仍不可忽视。
(二)学杂费
美国的学杂费除了包括狭义的学费外,还包括:住宿费、膳食费及申请费、注册费、学生活动费、停车费、成绩单费等各种杂费。学杂费是美国私立高等院校最重要的财源,在私立高校各项收入中居于首位。1980~1981学年占36.6%,到1992~1993学年已上升至41.2%。相对私立高等院校昂贵的学杂费,公立院校的办学经费由于主要来自政府的拨款,所以学杂费收费相对较低。1980~1981学年占12.9%,到1992~1993学年也仅仅是18%。
(三)捐赠收入
捐赠收入是美国高教的一个重要经费来源,尤其是对私立院校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募捐的数量越来越大,其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常见的募捐形式有:现金捐赠,增值证券捐赠,不动产所有权捐赠,有形资产捐赠,延展捐赠,寿险捐赠,信托捐赠,企业对等认捐等等。捐赠收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费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加强了高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有一举两得之功效。
(四)美国企业与高校的合作
美国的大学不但是传道授业的场所,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高校与企业在科研上的合作获得了更多的经费以供研究之用,这一合作有利于增强大学的物质技术基础,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解决了部分大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安置问题。美国的公司企业从利用基础科学以解决新的生产实践和提高生产的知识密集角度出发,对与大学合作科研也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对美国政府来说,竭力支持双方的科研合作,企业增加了对大学的科研资助,减轻了政府的一些负担。
三、美国高教融资对我国高教经费来源的启发
(一)建立高教募捐机制
结合我国具体社会、经济和文化特点,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教多元化投入机制,创立我国高校募捐机制,实现高教多元化。一是应该在高等院校内部设立募捐发展办公室,其领导者直接对校长负责。这样就可以使得募捐有专人负责,开创了募捐的渠道,就可以保证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二是从事募捐工作的人员职能应专业化。募捐的效果主要和募捐人员的素质相关。一所大学募捐宣传的质量和力度,募捐计划的吸引力等等都要通过募捐工作人员体现出来。所以要使募捐工作人员职能专业化。三是募捐形式要多样化。目前我国高校募捐形式主要是现金捐赠和有形资产捐赠这两种,形式单调,使得资金来源狭窄,捐款渠道不畅。因此有必要开创募捐新形式。
(二)大力发展股份制办学
近年来,高校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校数持续快速增长,尤其是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经费和发展这一矛盾越来越突出,仅靠政府投资高等教育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因此,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高等教育,鼓励企业,个人及其他社会力量,通过控股、参股形式投资办教育。通过股份制办学有利于筹集资金,有利于所有权与办学权的分离,有利于完善学校的自我约束机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竞争、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现高教产业化,是解决高教供需矛盾、推动办学体制改革,开发民间教育投资潜力的重要途径,是我国高教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推动“银校合作”新局面
一是要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上为“银校合作”清除障碍。在“银校合作”过程中,还没有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对银行进行监督;各银行在高校市场争夺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竞争的苗头;有些银行业不能及时归还贷款。种种情况要求我们要重新审视“银校合作”,积极完善其法律法规。二是转变思想观念,扫清“银校合作”思想障碍。高校长期以来一直靠政府拨款办学,缺乏“谋生”能力,因此面临资金困境时,要从思想上改变“一等、二靠、三要”的态度,积极利用金融渠道为自己“谋生”。真正把高等教育纳入市场轨道,让其真正参与市场运行。三是从体制角度改革“银校合作”。“银校合作”使得银行将原来为企业服务的机制应用于高校办教育,高校则由原来与财政部门打交道变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打交道,这里面肯定有不适应的地方,这就需要通过体制改革来解决这些矛盾。银校双方都要转变观念,对规章制度、服务方式等方面加以改革,推动“银校合作”事业的发展。
(四)建立高校基金制度,组建教育基金
通过建立高等教育基金制,可以逐步改变我国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附属地位,使得高等院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可以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使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由行政干预逐步转变为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可以促使政府在拨款上面向公平、透明和效益的方向发展。在这些方面,美国高等教育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成功的例子。高教基金制的建立要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及其他改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协调一致,配套进行;建立国家高教管理基金委员会,将中央一级财政预算中的高教投资和事业性经费划拨给国家高教管理基金委员会,由其分配;各省高教管理基金委员会的建立要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分期分批进行,不搞“一刀切”。
参考文献:
[1]祁连校.美国企业与大学科研合作的形式及其作用[J].决策借鉴,1995,(01).
[2]刘军,黄梅.美国高等教育募捐机制对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多元化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9,(01).
[3]徐玉斌.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浅析[J].教育与经济,2000,(03).
[4]李福华.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比较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2,(02).
[5]胡瑞文,陈国良.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2,(05).
[6]孔喜梅.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现状及解决途径[J].郑州大学学报,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