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资本经营财务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资本经营与传统的产业经营有着根本的区别,它是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学运动,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随着投资活动的迅速扩张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实践中的资本经营实现了由事务管理向更高层次的价值观理智的飞跃,知识经济时代对财务管理的要求更高、更新、更严,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与实践相脱节,应用中存在很大局限性。因此,客观上要求有一个全新的理念来认识原有的理财思维。
[关键词]资本经营;产业经营;知识经济;财务理念;交易成本;预期收益
资本经营是市场的产物,是由市场经济追求价值“滚动”增值、不断实现利润的增多这种内在本质要求所决定的一种基本经营形式。资本增值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而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因此,实践中的资本经营,给我们提出了较多的问题思考。
一、资本经营与产业经营的区别
资本经营是通过优化配置所能控制的资源进行市场交易,达到资本拥有者利益最优化和资本的增值。因此,它不同于产业经营,内涵上包含着资源配置方法和企业经营方式两重意思。但从资本经营在实际发生过程中的表现来看,企业经营方式是其直接表现形态,而资源配置方法则是它在运作以后所表现的结果。可以看出,资本经营与产业经营有着在经营对象、经营理念以及运作风险上的区别。
1.经营对象不同。资本经营的目的是使资本通过运作得以增值,经营的重点是加速资本流动周转,尽量缩短物资留在企业各环节的流动时间,其最关注的是投资的使用效益和资金的循环增值。然而,产业经营的目的是使资产通过运作得以流转顺畅和保值,经营的重点是具体产品的流动周转,其最关注的是资产的使用效益和资产的循环周转。
2.经营思维方式不同。资本经营通过资本不断流动到报酬率高的产业或部门,获得增值机会而不断增值。其经营是开放式的,在操作上尽可能利用多元化的组合投资来发展自己,精于主业,分流辅业,控制资产闲置。而产业经营注重的是资产增量的投入,对资产的利用和效能发挥较忽视,其经营是封闭型的,总是在既定的范围内自我配套,不愿接受资本流动、可以增值的现实。
3.经营风险度不同。资本经营往往实现资本的多元化,靠多个产业或多元化经营支撑企业,以减少或分散经营风险。而产业经营往往依靠单一型的产品经营,只注重产品的开发和换代。
4.科技思维不同。资本经营以效益为中心,关心的是技改投入的回报率,决不追求无效益的先进技术。产业经营较重视技术的先进性,而相对忽视其经济性。
二、资本经营发展给财务带来的新理念
社会经济组织对经营和知识经济的理念创新,在于投资者的资本是否通过运作得以良好的增值,要求上是能创造出大于社会平均增长水平的回报。资本经营的运转和知识的运用,给财务方面带来更深入的效益理念的进步,其新突破在于:
1.抓住资本内涵价值这个根本,实现由事务管理向更高层次的价值观理智的飞跃。资本作为能带来价值增值的资源,在客观上要求财务方面应有一个全新的理念来认识原有的理财思维,而我们原有的观念是:通过资产的运作,使其发挥产出效益,试图创造出较高的资产收益率。而资本经营的观念突破,则使我们要将一个企业或资本投入项目作为资本运作的对象,按投资的收益回报要求来决定产业经营的深入或退出。
2.符合企业经营综合化、多元化的大趋势。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本经营的被重视或者被企业界广泛运用,将促进社会资本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
3.开阔了经营思维空间,为提高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现在,我国的企业总资本已达到相当规模,每亿元的资本收益率如果提高1%,即可增加收益百万元。资本周转速度加速,也可为社会新增流动资本。搞好资本经营,比活化单个产品或新上一个项目效果更加显著。所以,资本经营将有助于企业确立效益的观念,以适宜的技术和品质,以有效的资本经营方式,取得投资者满意的回报。
4.开创出资本增值新的道路。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国家直接投资到企业的资金越来越少,企业的发展原则上需依靠企业自身。所以,资本经营为企业经营创出实现资本增值的一条新道路。
5.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充分协调好各财务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1)建立多元化的财务主体。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理财主体应进一步细分和多元化,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与企业之间拥有正式的、官方的或契约的关系,包括股东、经营者和员工、政府、顾客等;另一类包括社会公众、环境保护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及所在社区等。这些利益相关者及其财务要求都应当被看成是企业理财的重要内容,其中第一类是最主要的。(2)重新确立财务管理目标。第一,财务目标多元化。知识经济的到来,扩展了企业资本范围,改变了企业资本结构,知识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且人力资本将成为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因此,财务目标不仅要考虑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增值最大化、债务人的偿债能力最大化、政府的社会经济贡献最大化、社会公众的社会经济责任和成绩最大化的财务要求,更要考虑经营者与员工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财务要求。特别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我国,能在财务目标多元化下,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起人力资本的利润分享制度,使企业经理及职工的个人收入与企业的盈利、他们个人资产积累与增长和企业长远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更有利于强化其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财务责任社会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既要考虑资本投入者的财务要求,又要兼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时的财务要求,并在这两种财务要求之间谋求均衡。这样,既有助于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也有助于其在社会大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6.强化风险管理,促进竞争与合作统一。(1)强化风险管理。首先要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时调整财务人员适应新环境的知识结构,使他们能够具有及时发现风险、防范风险的能力。其次,要充分利用信息网加强调查研究,运用科学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预测,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减少或避免因投资失误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损失。(2)促进竞争与合作相统一。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由于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均越来越快,这就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但信息的网络化、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又必然要求各企业之间相互沟通与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因此,企业财务人员在做财务决算与日常管理中既要善于抓住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从容应付风险的挑战,趋利避害,又要灵活处理和协调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竞争与合作相统一,以增强企业自身及其他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使各方的经济利益达到和谐统一。
三、资本经营中的财务问题
资本经营的展开,会不断地以其特有的经营方式进行,而现代企业经营中伴随着运营的实际问题较多,其中的财务问题和财务理财思维更是令人深思。
1.关于企业兼并中存在的财务问题。企业在实施兼并行为是一定要考虑兼并成本和与其受益。企业兼并成本是指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实施兼并所要承担的全部费用。且广义的兼并成本包括投资的机会成本。预期收益是企业预计的资产在未来一段时间可带来的收益。
(1)关于企业兼并成本或兼并交易价格。兼并并非是将一个企业“白白”送给另一个企业。现在许多企业提出“零兼并”,即不付出一分钱就可以把兼并的企业拿过来。所谓不付钱的“零兼并”,其实附带着其他的条件。这个附带的条件往往包括被兼并企业债务的承担、员工的安置,等等。实际上对于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着兼并成本的问题。事实上,兼并方在考虑实施兼并行为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除了兼并本身所需花费的费用外,还有连带的其他费用,比如:安置被兼并企业员工的支出、投入被兼并企业的生产启动资金,等等。因此,当兼并价格过高,兼并方就会考虑放弃兼并。只有当他认为比投资新建项目更经济、更划算,才有可能选择兼并。
(2)对兼并资本的预期收益。兼并与其他投资行为不同的是,不仅兼并方要考虑资本的预期收益,而且被兼并方也要考虑资本的预期收益。这就是说,兼并是一项双方企业或资本拥有者的行为,而不是单方面的行为。出于不同的对市场收益和企业自身发展策略的要求,兼并方和被兼并方对资本收益的预期是不同的。因此,兼并双方一定会出现讨价还价的谈判过程。财务对于资本收益的预测能力,都会成为兼并是否成功的关键和制衡力。
2.无形资产的估量问题。在企业的资本经营中,往往会遇到一方是先进技术的拥有者,而另一方是希望投入该技术领域的资本投资企业。按国家有关技术入股的规定,对获得国家或省级新产品技术的拥有者,原则上可以在新设立企业的股权中拥有不高于35%的股权。而如何对先进技术的现值认定,又是双方在合作前期财务主管或首期谈判代表必须考虑并且坚持的关键要素之一。当然,国家在每个国家级开发区所在地一般设立中性的产权交易所,试图论证技术的价值。实际上,企业进入或取得该技术的代价,内部是有上限的,财务策划往往决定该项目未来效益的大小和资本预期收益水平。
3.资产剥离的资产评估与市场认可价格差距的问题。在实际资本经营工作中,较难处理的问题较多,其中比较棘手的问题是经过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的资产价值往往与市场认可价格存在较大的差距,对财务处理往往是“掩人耳目”的。如某企业进行部分资产的拍卖,委托某资产评估机构对该项资产进行评估,经过评估,出具资产评估报告:该项资产账面净值为5.76亿元,评估价值为3.15亿元。而拍卖行报出的拍卖底价为2.88亿元,最后一企业以2.98亿元拍得。从实际操作情况看,财务上出现几个较难解释的问题:(1)拍卖资产企业的财产贬值如何进行账务处理?(2)评估机构的评估价值又说明什么?(3)拍卖价值低于评估价值,企业对评估机构又如何看?
4.股权投资中的股权定价问题。一般来说,股权交易的定价原则上以企业历史成本价格核算的净资产价值来确定。因而,在资本经营实施过程中,有以下情况摆在面前:(1)投资方对被投资方的前景估价,投资方看中的是未来的发展机遇或地理位置,或者资产存量的实用价值,或者人员、技术、区域性优惠政策,等等;(2)对被投资企业的股权确定就成为财务依照投资理念来确定股权的上限价格,如投资某一家银行,其股权价格的确定就成为综合资本经营效益的判断标准;(3)接受投资方与投资方理财观念的差距,也是造成在股权估价上分歧的主要因素。
5.进入资本市场运作的财务问题。随着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局面的明朗,社会经济组织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和操作能力增强,这便对财务方面提出较多的运作问题。虽然中国证监会对社会经济组织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资金进入股票二级市场有着严格的规定,且对“炒作”和投资以入市购买与出售之间的时间来判断,这给财务工作者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资金投资股票市场会出现以下现象:(1)资金来源应能证明是自有资金。(2)在资金投资于某证券品种控制的时间与资本经营的效益原则背离时,为规避“炒作”风险而丧失收益的机率大大增加,使投资活动变得无法控制。(3)会计核算上由于未将市值引入核算(上市公司除外),一般的企业在造成时点上的亏损时,如采取不出售的“技巧”,这一亏损就不可能让企业的股东(投资者)了解掌握,更谈不上对经营班子的经营能力进行评价。
四、资本经营中财务问题的对策思考
资本经营的具体形式较多,如企业兼并、企业收购、企业合并、企业联合、股份制合作、托管制、企业破产和租赁,等等。当然,它在促进企业存量资本的盘活、实现资本价值的保值增值、推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促进生产经营的集约化增长方面的作用较明显,但其在运作中存在的财务问题,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1.关于企业兼并成本问题,应与被兼并企业未来可能预计的收益进行比较,承担或接受被兼并企业的资产和“零”价格,财务更要关注债权的回收可能。通过律师函、资产和账务的审计等形式予以确定,且考虑未来介入债权回收的成本。
2.对兼并资本预期收益的认识,如单纯从事产业经营,而不进行管理上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规划不实施,财务将会难以预计。
3.关于无形资产的估价,从目前来看,只有在进行企业间合并、合资等情况下才会出现,其在财务方面尚无任何历史参照。双方和中介机构的议定,却成为最后的股权组成部分,财务在参照物上几乎没有,是否符合效益原则,变得无所适从。因此,财务上要从整个资本结构的构成来确定无形资产价值在企业股本结构中的比重和预计收益的可能。
4.资产剥离评估与市场差距如何解决,必须是将市场价格作为公允对比价格,在会计准则中加以规定。
5.股权定价,从实际操作上是贯彻了市场原则,经营理念和今后操作收益的把握是财务应该控制的上限因素。
6.进入资本市场运作的财务问题,财务上对资金的合法性问题应采取现金流量走向的监管和资产负债率的控制。对现在的一般股票投资行为,应注重投资性的策划,而避免投机性的行为,内部设定止损点,风险与收益同时共存的思维要在制度上加以确定。
参考文献:
[1]黄艳玲,沈可宏.经济资本管理的优势[J].山西财税,2005,(10).
[2]方克德.树立智慧资本是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观念[J].交通企业管理,2007,(1).
[3]唐现杰.商业企业经营资本运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商业会计,2007,(1).
[4]赵元豪.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策略[J].辽宁经济,2006,(12).
[5]王开良.重庆企业跨国投资与资本运营研究[J].特区经济,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