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财务精细化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一级分行财务集中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财务核算层级上移到一级分行,财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强
通过实施一级分行财务集中,将财务核算主体进一步上移至一级分行,财务核算主体由原城市行财务集中改革后的近400个,减少到37个。各一级(直属)分行财务会计部门下设财务中心,作为全部上收财务事项的核算主体和部分财务支出事项的资金支付主体,对其辖属机构报账信息及审批手续的完整性、财务支出的合规性和合理性等进行审查,并负责向被上收行提供记账和集中支付服务。二级分行仅保留财务审查职责和档案保管工作等。支行层级财务人员主要负责受理、审查本行报销单据,采集与财务集中核算有关的其他业务信息等。由此,将支行和二级分行财务会计部门从日常具体的财务核算操作工作中解脱出来,使支行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市场营销和业务拓展,二级分行财务会计部门能够集中精力进行财务预算、决策、监测、分析与控制。
(二)在一级分行层面建立统一的财务集中核算模式
未实施财务集中改革以前,工商银行各层级、各分行核算模式不尽一致。城市行财务集中使城市行、二级分行统一了财务核算模式,一级分行财务集中则在更高层面实现了财务核算模式的统一。具体表现为:
1.统一核算标准。各一级(直属)分行对报账单位报送的电子报账信息、影像或实物凭证进行审查后,按照统一的财务核算标准,对同类支出采用统一的核算科目进行账务处理,从而提高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和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2.统一资金支付。一级(直属)分行财务集中将资金支付管理上收至财务中心,除日常零星小额支出,如职工差旅费、餐费等,由报账单位先支付后向一级(直属)分行财务中心报账并补充财务备付金外,其余如工资性支出、集中采购支出、大额转账支出及营业外支出等均由一级(直属)分行财务中心直接向收款人支付。
3.统一控制模式。按照各类财务收支的资金流向、流量特征,结合财务内部控制和管理要求,对不同的核算流程,实行不同的核算控制模式。同时,对财务核算、对外支付流程进行了整合,做到财务核算与对外支付的一体化处理,即记账成功同时付款,在提高核算支付效率的同时有利于对账管理。
4.统一操作规程。根据一级(直属)分行财务集中改革实施方案,基于财务管理综合系统制订一级(直属)分行财务集中业务操作规程,实现了财务管理要求、标准的制度化、信息化。
(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一级分行财务集中模式下财务核算、反映、分析、控制、管理等功能
为实施一级分行财务集中改革,工商银行按照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理念,立足上市后财务管理的内容和职能,研制开发了财务管理综合系统。系统集集中报账、财务授权、财务审批、归集还原、项目管理、台账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于一体,并与业绩价值管理系统、网点业绩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有机对接,充分满足一级分行财务集中后财务核算、反映、分析、控制、管理等方面的需要。
1.实现远程集中报账功能,为财务集中改革提供强大的业务处理平台。财务管理综合系统实现了跨地区远程记账等功能,被上收行逐级提交规定范围内的财务收支业务的相关资料和电子信息,由上收行财务中心进行集中审查、集中核算、集中支付或补充财务备用金,并以被上收行为单位记载财务核算信息、财务管理信息。
2.加强对财务事项的全方位、全过程控制。财务审批模块实现了对财务审批事项的申请、审批、查询等功能,强化了财务事前控制。授权控制模块支持对单个或多个科目、单个或多个账户的单笔、总额或比例等指标实行过程中的“硬控制”,实现了上级行对下级行财务事项事中控制和管理。项目管理模块对财务开支项目进行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跟踪评价的全过程管理,支持对网点、项目的投入控制和产出评价。
3.实现财务信息的及时归集和有效利用。系统将财务监控科目由原来的三级增加到四级,细化和丰富了财务信息。各级行可利用系统的统计、分析、汇总等功能,对财务集中核算过程中积累的丰富原始信息进行深层次的统计、加工、分析,使大量、分散的财务信息转化为有价值的决策信息,并实现对财务信息的实时监测,从而有效提高控制和决策的及时性。
二、实施一级分行财务集中的重要意义
财务集中是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是强化财务行为控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的内在需要,是优化财务资源配置的前提基础,也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必要条件。
为适应改制上市和建设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要求,工商银行从2004年起开始着手研究财务管理体制改革问题,酝酿通过实行财务集中管理,解决财务核算标准不一致、财务核算流程不统一、内部财务信息不可比、支出行为缺乏有效控制等问题。为此,中国工商银行将财务集中改革作为股改上市优先完成的公司治理机制建设项目提上了全行工作日程。2005年,工商银行在城市行、二级分行全面推行财务集中改革,开始了财务体制改革的探索和试点,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各试点分行财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财务内部控制明显加强。
在全面总结经验和深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工商银行从2007年年初开始着手实施一级分行层面的财务集中改革,以期进一步细化财务核算,强化风险控制,完善业绩评价,优化公司治理。按照一级分行财务集中改革工作方案,工商银行自主研制开发了财务管理综合系统,并制定了相应的操作规程。2007年11月,财务管理综合系统在系统内全面推广使用,标志着工商银行顺利完成了一级分行财务集中工作。
一级分行财务集中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工商银行以财务集中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新突破,也标志着以财务内部控制为重点的公司治理机制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三、一级分行财务集中的实施效果
(一)建立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提升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通过实施一级分行财务集中改革,上收财务核算层级,有效分离财务核算与财务管理职能,工商银行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全透明财务管理体系,即“决策分析层→管理控制层→核算操作层”,克服了由于资源分散、监控力度不够所导致的财务风险问题,有利于及时发现风险、控制风险。同时,依托财务管理综合系统,建立了一套多层次、全方位、手段多元的风险控制体系,能够根据财务核算和管理要求,对不同层级、不同机构、不同事项、不同环节、不同岗位分别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并根据顺序递进的流程控制原则,实现事前审批、事中控制、事后监控的全过程电子化管理。此外,在控制手段上,系统支持使用科目控制、授权额度控制、台账条件约束、项目管理功能等多种手段对风险进行预警、拦截,实现不同的控制目标和控制要求。
在财务集中模式下,一级分行能够有效提升财务风险防控能力。一方面,通过集中支付加强对资金支付的控制,提高资金支付风险防控水平。一级(直属)分行财务集中改革后,资金支付管理上收至一级(直属)分行财务中心。除日常零星小额支出外,其余如工资性支出、集中采购支出、大额转账支出及营业外支出等均由一级(直属)分行财务中心直接向收款人支付。一级分行集中支付后,集中支付账户由原城市行财务集中改革后的近400个减少到37个,缩减了10倍,大大提高了资金支付控制力,降低了资金支出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核算的集中化、一体化处理,能有效降低核算过程中的操作风险。一级(直属)分行财务集中改革后,财务账务由财务中心集中审查、核算,同时记账与支付实现一体化处理,有效保证了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可比性和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此外,集中支付账户与财务往来账户的对账为财务核算的准确性提供了有效的监控手段。从2007年底对账情况看,全行对账率接近100%,基本保证无未达率,有效控制了操作风险。
(二)实现了全面费用预算控制,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费用资源是银行经营和创造价值的重要支持与保障,费用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实现。通过一级分行财务集中改革,工商银行建立了全面费用预算控制机制。一是实现了费用总量预算控制与分项目预算控制,在编制营业费用总量预算的同时,对于对业务持续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修理费、租赁费、宣传广告费等,根据经营环境、经营目标、发展潜力等因素,分项目制订预算标准,使经营投入与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相适应。二是在向各经营单位进行费用纵向分配、实行预算控制的同时,将营业费用横向分配到各管理部门,实现了分机构费用预算与分部门费用预算相结合的矩阵式预算控制。三是构建了费用标准管理的基础平台,为确定合理的费用支出标准,制定标准化的费用预算模型,实现费用标准管理提供了基础。
全面费用预算控制体系的建立,促进了资源配置的一体化管理,提升了资源配置的全局性和科学性。总行、各一级(直属)分行掌握了大量实时、详细的第一手财务信息,在解决财务管理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同时,能够有效利用信息集中、数据共享的优势,对辖属机构费用支出按项目、机构、部门、层次等进行多维度的专项分析,为资源配置提供丰富的依据,从而充分发挥营业费用预算的保障、激励、引导和约束作用,增强资源配置的全局性和科学性,提高投入产出效果。因此,一级分行财务集中的实施,必将促进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提高全行价值创造水平,推动实现“每一项资产都讲收益,每一项负债都讲成本,每一项投资都讲回报,每一项创新都讲求投入和产出,每一个机构都讲求经营绩效”的价值管理目标。
(三)完善了财务监控手段,强化了财务支出行为控制
通过一级分行财务集中改革,完善了财务监测手段,提高了财务监测水平,进一步强化了财务支出行为控制。
一是加强了对财务核算、资金流向、审批流程、财务授权等环节与过程的监控,有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各分支机构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制度由“软约束”向“硬控制”转变,防止政策传递过程中的信息衰减与偏离,提高了制度执行力,保障了制度的落实。另一方面,监控手段的完善,也增强了各分支机构的自我约束能力,有效抑制了各种不合理的开支冲动,有力地防范了高投入低产出、投入无产出等现象。
二是依托系统,总行在全行范围内、各分行在辖属范围内可对财务账户余额与发生额变化情况、报账业务数量、账务处理情况、薪酬发放情况、资产摊销情况、每笔业务处理情况、每个支行每笔财务资金的动态等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对财务备用金账户资金、财务集中支付账户余额与流向进行实时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并可通过数据再加工,深入查找各分支机构管理、操作上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三是依托财务系统的自动预警功能,可对科目变化、参数调整、应收应付款管理、报账信息退回等重要监测事项按预设条件进行提示,提升了财务监测的自动化水平,有利于提高财务支出行为的控制质量与效率。
(四)再造财务流程与核算体系,进一步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
财务流程与核算体系的再造从操作、管理等各个层面提升了工商银行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使工商银行的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了一个飞跃。
1.实施差别管理。对不同特点的财务支出区别规范审批权限与审批流程,将管理要求细化到各个环节和流程。同时,综合考虑经营规模、管理差异等因素,实行有区别的权限、标准管理,提高管理精度。
2.优化操作流程。在财务核算的同时进行成本费用在部门、机构、产品间的分摊以及财务信息的收集,大大丰富了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同时,通过整合财务核算与支付流程,加强核算信息与支付信息的一一匹配,便于进行明细管理。
3.细化核算科目。财务核算科目由原来的三级科目管理增加到四级科目管理,核算科目数量为原来的100倍,核算精细度提高了7倍。
4.强化过程管理。财务中心可以对已传递到财务中心和未传递到财务中心的所有报账业务进行全面、详细的统计,从而动态管理各行报账情况。
以财务管理综合系统为平台实施的一级分行财务集中改革,是工商银行财务改革乃至经营改革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对工商银行财务内控机制建设和财务管理体系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公司治理机制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工商银行将根据管理需要和实际情况,适时推行区域性乃至全行性财务集中改革,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财务集中,为建设现代一流商业银行提供更加坚实的财务管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