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企业财务管理变革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通过企业制度和企业行为所体现的对员工、商务伙伴、客户(消费者)、社区、国家履行的各种积极义务和责任,是企业对市场和相关利益群体的一种良性反应,也是企业经营目标的综合指标。它既有法律、行政等方面的强制义务,也有道德方面的自愿行为,包括:
(一)企业的经济责任
企业的经济责任是企业传统的、基本的责任。
(二)企业的法律责任
企业的法律责任包括: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照章纳税和承担政府规定的其他责任义务,并接受政府的干预和监督,不得逃税、偷税、漏税和非法避税;企业对本企业职工的福利、安全等方面承担义务;企业对消费者在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方面的承诺等。
(三)企业的生态责任
企业的生态责任要求企业一方面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另一方面企业要承担治理由企业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相关费用。
(四)企业的伦理责任
企业的伦理责任是企业对社会慈善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责任。
(五)企业的文化责任
我国处在经济转轨时期,许多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念尚未完全树立,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劳动合同问题、劳资纠纷问题、生产安全与职业健康问题、工时和加班问题、社会保险问题和妇女权益保障问题等。现阶段,我国企业需要加强社会责任教育与规范,引导企业良性市场行为,增强企业对SA8000的适应能力,走持续发展之路。为倡导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正确评判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增强企业经营决策的可行性,面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强烈挑战,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各种利益关系的焦点,必须作相应的变革,从“股东至上”型财务管理模式转变为“利益相关者合作”型财务管理模式。要实现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就必须对企业的财务目标、财务治理、财务政策、财务评价、财务报告和平衡计分卡等内容加以变革。
二、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企业财务管理的变革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认为,财务管理环境构成了财务管理的起点,财务管理目标构成了财务管理的导向,财务管理目标要根据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因此,在承担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企业理财目标的选择应当直接反映这一环境的要求。
所谓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和协调财务关系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它决定着企业利益协调的基本方向。传统的理财目标可以归纳为: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综合现金净流量最大化、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多种描述。这些理财目标各有优劣,学界对此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基于社会责任观视角的企业理财目标当属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指企业的财务活动必须兼顾和均衡各方利益,使全体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尽可能达到最大的满足。所谓利益相关者,一般是指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管理者、供应商、顾客甚至企业所在社区、社会公众在内的、所有与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后果有利害关系的群体。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守市场竞争规则,利益相关者各方所应得到的最大利益,而不是相关者各方都必须均等得到最大的利益。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起相应的财务治理机制。
(二)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的变革
企业财务治理机制是指各治理主体为了维护其产权权益,基于一组契约关系,对企业财务行为施加有效控制和积极影响的一套制度安排。它直接关系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和有效率。在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导向下,必须在企业财务方面建立起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相结合的财务治理模式。
企业财务的共同治理机制,就是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企业财权安排能够平等地对待各利益相关者,它取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对称性。企业财务共同治理机制的内容主要包括:1.共同的财务收益分享机制。即为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的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都应该从企业财务收益中获得相应的报酬。2.共同的财务决策机制。一方面通过采取累计投票制度、表决权行使制度和股东诉讼制度等制度安排,在股东大会中建立相互制衡的议事机制,以抑制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保护中小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另一方面通过在企业董事会中建立共同的财务决策机制,来保证各利益相关者都有平等机会参与企业财务决策,其内容应该包括股东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银行董事制度、员工董事制度、政府代表董事制度等。3.共同的财务监督机制。即主要通过在企业监事会中建立共同的财务监督机制,来保证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行为实施有效监督,包括股东监事制度、银行监事制度、员工监事制度、政府代表监事制度等内容。
企业财务的相机治理机制,就是在企业处于非正常经营或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下,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受损失的利益相关者能够掌握企业的财务控制权,以改变既定的利益分配格局。它取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状态依存性。由于相机治理机制主要是对企业内部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因此企业财务相机治理机制的内容包括股东的相机治理、债权人的相机治理、职工的相机治理、客户和供应商的相机治理等。这些相机治理的基本原理是:当企业出现销售收入持续下降、股利持续低水平、资产负债率过高、内部人道德风险严重、环境污染、产品和服务质量低劣等不良情况时,某些利益相关者意识到其利益将会受到损害,就会通过相机治理机制(如破产机制、产品市场和控制权市场等)来要求重新分配企业财务控制权;当这一请求得不到满足或效果仍不满意时,就可以通过法律制度来获得在财务控制权安排中的支配地位。
(三)企业财务政策的变革
社会责任观视角下,企业财务目标的重新定位必然要求企业财务政策发生相应的变革。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要选择比较稳健的财务政策等,如选择比较稳健的资产结构、融资结构、债务水平、信用政策和股利政策等,以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2.要兼顾企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也就是说,在考虑企业经济责任的同时,要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例如,在投资政策方面,不能只对股东有利的项目进行投资,还要对环境保护、员工的工作条件和能力、产品的安全与质量、支持慈善事业等社会责任进行投资,即社会责任性投资(SRI)。SRI是一种基于环境准则、社会准则以及金钱回报的投资模式,它通过投资者对财务、社会、环境的三重考虑,作出投资决策,这三重考虑在SRI中被称作投资的三重盈余(Triplebottomline),因此SRI又被称作“三重盈余投资”。SRI理念从三重盈余出发,综合考虑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使用多种策略滤除那些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不佳的公司股票,促进公司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而为投资者和社会带来持续发展的价值。在融资政策等方面,不能只考虑融资的成本,还要考虑融资的风险、资本结构的变化对企业价值以及相关利益者利益的影响。在利润分配政策方面,不能只考虑股东的利益,还要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和债权人的权益保障以及职工长远发展和树立社会公益形象的需求。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从各利益相关者那里获得各种专用性资产和良好的经营环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财务评价的变革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以企业经济责任分析为核心,忽视了企业的法律责任、生态责任和伦理责任等分析。这种忽视不但使依赖于现行财务分析指标结果决策的相关决策不科学,而且带来企业可能因没有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而被停业整改甚至终止经营的巨大风险。与企业相关的不同利益主体为了满足各自不同的经济利益,依赖于不同的信息给与决策支持。这一点在相关的理论界和实务界已取得共识。这种共识形成了以分析企业经济责任指标为核心的现行财务分析体系。
1.企业经济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反映企业对不同利益集团的经济责任财务分析指标主要有:
(1)企业对投资者经济责任的指标,包括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每股股利、股利支付率等。
(2)企业对债权人经济责任的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等。
(3)企业对政府的经济责任指标,包括销售利税率、资产纳税率、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等。
(4)企业经营者的经济责任指标,包括资本增值额、投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率等。这一切表明,现行财务分析是企业经济责任财务分析,并以企业完成经济责任的好坏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2.企业法律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这类指标主要是评价企业履行法律责任的情况,主要包括:(1)小时工资率。(2)工资支付率。(3)法定福利支付率。(4)社保提取率。(5)社保支付率。(6)资产纳税率。(7)税款上缴率。
3.企业生态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依据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设置反映企业持续发展的指标,包括:(1)单位收入材料消耗量。(2)单位收入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3)材料用废率。(4)单位收入耗能量。(5)单位收入耗水量。(6)单位收入排废量。(7)环保投资率。(8)单位收入研发费。
4.企业伦理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该指标体系主要评价企业伦理责任,包括:(1)员工人均年教育经费。(2)单位员工利润。(3)单位员工利润增长率。(4)员工工资增长率。(5)就业贡献率。(6)捐赠收入比率。
5.企业其他社会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此指标体系评价企业其他社会责任的执行情况,包括:(1)职工劳动生产率。(2)社会贡献率。(3)社会积累率。
(五)企业财务报告内容的变革
专门研究环境会计的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博士、高级审计师肖振东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报告内容的变革要求主要体现在社会责任会计领域,最主要的是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研究。社会责任会计应当反映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企业收益方面的贡献。任何一个企业组织首先要获得财务上的盈余,可持续地生存下去,才有可能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因此,收益目标是企业效率和素质的全面检验,它既是一个财务目标,又是一个社会目标,因而应该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加以反映。
2.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人力投资不仅对于提高职工素质有重要的意义,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企业招募录用、技术培训、改善劳动保护和职工福利等等这些举措都能恰当地反映出来。
3.对所在地区的贡献。由于企业享受着所在地区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电力等,它也应该对本地区作出应有的贡献,包括依法纳税,提供就业机会,对本地区公益事业提供财力、人力支持等。这些行为对于提高企业形象、促进企业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应当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予以反映。
4.改善生态环境的贡献。企业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环境的污染。企业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如污染、资源浪费,对环境的保护如财务上所反映的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支出及实际取得的成效,都应该成为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的重要内容。
5.反映提供产品和维修服务的贡献。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除去前述四项内容,还需要反映企业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如产品的使用效能、耐用期限、安全性等,顾客的满意度、广告的真实程度也应在报表中加以反映。[(六)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的变革
平衡计分卡体现的“以战略为中心”的观点其实隐含着一个前提条件:企业需要关注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只包括股东、员工与顾客,而其他利益相关者(供应商、政府、社区等)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是无足轻重的。这显然反映了过去经营环境下的那种思维方式。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能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企业战略必须随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平衡计分卡对其他关键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忽视在当今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对企业而言是一个严重的缺陷。应将所有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加以考虑并进行监测,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并为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鉴于此,应将平衡计分卡原有的四个维度改变为五个维度,即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社会责任,由这五个维度形成新的因果链条(见图1)。社会责任层面主要是考核企业与社区及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本文选取了总资产税费率、捐赠额占销售收入比率、就业效果和环境保护四种指标。其中,总资产税费率和捐赠额占销售收入比率指标从社会角度对企业贡献作出判断;环境保护指标和就业效果指标反映企业对社区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并相应设计出社会责任层面绩效评价的内容(见表1)。
【参考文献】
[1]颜剩勇,刘庆华.企业社会责任财务分析指标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5).
[2]张兆国.企业财务管理变革: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会计之友,2008(25).
[3]赵明.国外社会责任性投资的现状分析与借鉴价值[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4]樊行健,颜剩勇.基于企业相关利益者和社会责任的财务分析[C].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会计学术年会论文集(上),2004.
[5]卜海涛.社会责任如何通过财务报告披露[N].中国财经报,2005-7-29(6).
[6]李昕,祖峰.平衡计分卡与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设计[J].商业时代,2007(29).
【论文关键词】社会责任观财务管理变革
【论文摘要】在社会责任观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各种利益关系的焦点,面临着强烈的挑战,企业的财务目标、财务治理、财务政策、财务评价、财务报告和平衡计分卡等方面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企业财务理论和实务必须作相应的变革,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将极大地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充分发挥它在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推动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