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事业单位财务改革分析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由于体制、意识以及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较弱,在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人员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和监督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文章试图探求其问题所在,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以问题为立足点,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意识缺乏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且事业单位很多领导不懂得财务管理方面的政策、法律和法规,有的领导看不懂会计报表,不懂得应用会计信息分析财务状况。在经营运作中是不可能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的,一些领导干部财务管理观念淡薄,部分财会人员对违反财经纪律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造成领导干部腐败现象严重的后果。
(二)财务人员素质偏低,内部控制机制尚不健全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由于缺乏后期继续教育的动力,许多财务人员财务知识落后,不能适时、及时地补充新的会计、财务知识,因此在工作中往往不能进行理财创新,制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在事业单位中,会计人员通常身兼数职,疲于应付,本应互相牵制的工作或者检查与被检查的工作有时由一人担任,内部控制活动流于形式,财务人员之间碍于交情或面子上的原因使得内部控制程序执行大打折扣。
(三)预算管理薄弱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保证,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事业单位活力的前提。但是一些事业单位对预算编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视预算,并非是为了加强财务管理而进行预算,而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搞形式主义。有的预算不科学、严谨,编制远远脱离实际,使预算成为一纸空文。一些单位未将应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统一纳入单位预算,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为争取预算资金,一些单位拿着资金找项目,高标准编制预算,使预算编制方法本末倒置,歪曲了预算编制的目的。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支出审批制度不严格,随意改变预算,巧立名目发放奖金,提高补贴标准,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专款不专用”的现象经发生。预算资金用尽后,又随即申请追加预算,致使预算编制无法发挥其作用,影响了预算的权威性。不少单位年终决算与预算脱节,反映不出预算的执行情况,无法体现预算的计划控制作用。许多单位事中也没有制定有效的控制制度,事后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不够详细,对以后年度预算的指导性不强。
(四)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在固定资产购置方面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的认定体制,采购和投资的公开透明度不够,有些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界定和分类不清,导致管理起来缺乏统一依据;一些事业单位财产清查制度不健全,多年不进行实物盘点,财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在使用中财产丢失、损坏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账物不符;财产管理权限不清,表现为部门之间调用资产不办理转移手续,财产报废不办理相关手续。一些事业单位为了工作方便,常将办公用具、工具、生活用具等配备给个人或部门使用,却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使用人在调动或离职后或部门撤销后也不交还,最后成了账有实无的虚资产,造成部分资产流失。
(五)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从内部看,不少事业单位缺少内部制约和监督,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一些单位内部控制系统不健全,领导不够重视,在设置机构时未设审计岗,或虽然设置了岗位,却由不懂财务、审计的人员担任审计或者财务工作,审计职务不分离使内部审计监督质量无法保证,导致事业单位在内部监督方面缺位。从外部看,由于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的关系不明确,存在正常利益关系之外的利害关系,使得主管部门监管功能缺失,直接导致了基层事业单位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境地。因此,缺少了内外在有效监督的事业单位便为所欲为,各种违规现象无人监督管理。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更新观念,深化对财务管理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一切管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应把观念从原来的粗放型管理转到适应公共财政的要求上来,对事业单位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提高理财能力上,即运用科学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财政管理手段,按照事业单位保障轻重的类型,规范资金的运作,提高到位率和使用效益。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职责是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参与经济事业计划管理。必须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应当树立起新的现财观念。必须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不断进行财务创新,使事业单位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其次必须牢固树立经济效益观念,在筹资、投资及资金的运营上都要讲究投入产出比,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效益最大化。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充分、最优化的利用,并使投资项目的经济评价建立在全面、客观、可比的基础上。
(二)加强财务人员管理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分为准入管理、业务能力及职业道德管理以及考核评价管理。首先应提高财务人员的准入门槛,提高财务人员的征途素质,对于在职的财务人员应该加强后期教育和培训,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财务改革也迫在眉睫,因此财务人员应该能够不断提高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中的财务制度和环境。其次应该建立财务人员的绩效考评制度,根据财务人员完成工作的质量进行考核,并建立奖惩制度,推动财务人员不断提高,更好为事业单位服务。
(三)强化预算管理加强和深化预算管理,做到科学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全面监督预算执行过程,及时总结预算执行结果是非常必要的。应该改革预算方法,将各部门的预算细化,将预算的绩效作为预算资金利用效率的指标,衡量预算资金使用的好坏程度。从而引导有限的预算资金向资源配置有效的部门或单位流动。单位还应当根据单位自身特点建立健全预算控制制度,健全凭证记录,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加强监控。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是预算管理中的必要环节,没有预算考核机制,就没有实行预算控制的动机。预算考核就是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总体评价,是预算控制和预算纠偏的基础,同时又为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提供条件,是预算体系中重要的环节。事业单位应以预算结果为基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对预算执行者实行“优必奖,劣必罚”提高预算执行者的积极性。
(四)建立健全内外部财务监督体系首先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法规体系,国家应针对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出台一批相关的会计规范,以保证事业单位监督工作有法可依;其次要认真执法,会计人员要知法、懂法,善于运用法律进行财务监督,做到执法必严;最后要建立量化的财务监督模式,使事业单位的监督内容具体化、明确化,有一个界定的标准和衡量的尺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关量化的财务指标应通过全体员工的充分讨论,使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目标一致,双方都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应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制度执行的重要保障。超级秘书网
因此,事业单位领导应重视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专职人员的配备。内部审计可以涉及到单位业务的各个方面,如执行情况审计、财务收支审计、效益审计等,以确保揭露事业单位内部潜在的风险。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事业财务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性会进一步显现,事业单位应该转变观念,重视财务管理活动,从人员、制度等方面入手,找出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改革和优化,以使失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适应经济发展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目标的实现。为了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必须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办法及具体项目的财务收支细则,必须符合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制定的改革越细、越切合实际越为在实际操作中便于检查与监督;加强财政税务、审计、法律等知识,指定财务队伍知识化、专业化、法律化水平,真正做到真实有效地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力度,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真正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以适应事业单位的改革的需要。应当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解决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有的问题和现象,逐步完善我国现有的财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体系在事业单位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任莉芬.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若干思考[J].宁夏党校学报,2006(5).
2、张靖.浅议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金融经济,2006(12).
3、张洁.关于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探讨[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