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探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企业发展的日趋成熟,加强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防范风险的发生是企业健康长久稳定发展的保障。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内部控制不仅是企业加强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更有利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建立和实施高效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为企业的投融资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对财务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完善性、全面性和安全性提供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企业要规范、稳健的经营和发展就必须构建相应的财务会计内控管理机制。本文就如何强化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探讨,分析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文章首先阐述了财务内部控制的内涵,结合企业的现状,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树立内控意识、内部监管体系、内部控制体系,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企业;监督

引言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进行风险防范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优化企业治理结构,规避经营风险,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就要建立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可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决策质量,帮助企业找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优化改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管理风险,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一、财务内部控制的内涵

内部控制指是由董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是生产经营业务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系。是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是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部各种形式管理控制的总称。企业的规模越大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要求越高,内部控制也就成为衡量企业管理的标志和经营管理的基础。财务内部控制是与资金活动相关的控制,是保证企业经营采取的必要措施。企业的全部资金管理是由财务部门负责,财务部门对企业的资金支出、资金的流动情况进行整合、核算,根据资金的使用及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编制财务报告,合理保证财务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财务报告的信息完整真实,资产安全得到保证,提高企业经营的有效性,风险得到防控,使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1]。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一)提升企业资金的安全性,防范风险。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企业财务工作能够合理开展的依据和机制,使企业各部门在实施中能更加规范、顺畅、合理。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保障资金支付工作规范,运行过程中资金合理规划,确定资金收付环节人员的职责,使工作人员的职责和职权能够相互监督,确保企业资金运行的安全性,避免财务风险。

(二)提升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率。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使财务部门业务开展更加规范,便于财务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企业其他部门按照相关的规定准备资料,减少财务部门工作的任务,在降低工作强度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三)避免违约风险的存在。确定财务控制制度明确认识不同的工作内容,符合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工作内容进行开展,不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则要阻止,有效规范财务工作的内容。企业内部各部门可以根据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相互监督,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违规的发生[2]。

(四)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决策水平。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提高企业财务人员处理各项财务数据信息的水准,保障财务工作的质量,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为企业的投资方、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精准的财务信息,帮助管理人员提供符合企业发展的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参考数据为企业制定最优化的投资计划。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缺乏,职业修养亟待提高。近年来,很多企业都把目标放在多元化业务模式的发展上,过分重视业务发展而忽视内部控制工作。对内部控制仅仅认为是个别部门及岗位的职责,对监督和检查流于形式。企业的整体管理程度不足,建立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没有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和需求,控制制度趋于形式。财务人员缺乏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与学习,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完善性,不能建立完善有效地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企业的财务人员仅是账务和报表处理人员,内控意识淡薄,不能也无力解决企业业务运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现过于重视核算工作业务,产生人为判断的偏差,对财务工作缺少严谨的审核流程,因而使企业的资金安全性存在隐患。

(二)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1.财务制度及流程不完善。大部分企业已建立财务资产管理及相应的流程体系,而有些企业预算、重大资产采购以及相关投融资的制度和流程还不完善。企业的内部岗位缺乏合适的权限约定,财务风控部门权限低,使审批流程和决策机构缺少相应的制约和监督,企业的投融资活动不能得到有效监控。有些企业虽然构建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制定的制度缺乏适应性,使企业不能将其应用,导致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能调整升级[3]。2.风险评估机制缺失。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实施需要全体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执行,需要重点考虑发挥内部控制的效用,财务工作人员对潜在的风险了解不足,部分人员不重视流程控制,忽视业务流程管控,对重大项目没有利用历史数据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企业存在对往来账款的风险认识不够,很少对往来账款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对往来账款进行管理。使账款账目不清,不仅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还可能会造成企业资产的损失。风险管理部门主要以合同条款审核,内部流程搭建化为主,风险识别工作也是以经验判断为主,很多企业尚未建立能够对选定目标进行风险评估的分析团队,财务部门也未能运用运营数据对目标进行识别风险的分析[5]。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必要因素,是进行事前、事中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它要求企业能够准确识别并分析与目标事项相关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3.预算管理不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对资金有一定的限制和把握,但缺乏相应的资金管理条目和预算审核,对审核没有相应的约束制度。企业出台了控制制度,但缺乏相应分监督措施,未明确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以及考核的具体条例。有些企业虽然开展了预算管理工作,但尚未建立起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仅仅停留在财务人员的编制上。预算与实际执行偏差较大,预算数据不能为企业进行预算控制、考核和决策提供依据,不能通过全面预算来强化内部控制并做出调整,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很难实现。4.财务报告信息不真实。企业未按国际或国内会计准则制定会计政策、编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目标是从事中到事前管理的发展,事后控制的出现是对事前、事中控制的检验。事后控制只对会计核算的“结果”进行监督,事前在核算及业务处理中,是否全面严格地执行有关制度,事后控制从所提供的核算资料形式上进行审验或接受事前反映的结果是否确实。粉饰报告,误导使用者,财务报告数据失真是企业经常存在的问题。5.信息及数据渠道需要完善企业重要财务信息的收集效率低下,内控与财务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使内控部门提交的报告更多的是经验的判断,缺少必要的数据支撑。财务人员应向相关业务人员报送与业务有关的应收、应付款项的余额,账龄和风险分析等资料。企业由于没有设立相关的收款、报销等时间规定,财务人员不便于与相关人员进行往来账款的清对和计划方面的交涉,不能做到向主管领导定期汇报往来账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风险分析报告和解决往来账款可能存在问题的方案。企业不能进行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比较,不能定期进行核对工作会造成往来账款的不准确,因而缺乏全面的管理与经营,数据财务信息化系统缺乏相互连通性。

(三)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内部控制理论认为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包括企业管理部门指示得以执行的程序、制度,还包括对整个控制活动的监督。内部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发挥着重要职能,企业内部控制机构由于定位、独立性、审计范围、人员等原因的还不能发挥其内部监督的作用,特别是在内部审计中将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与监督作为经常性项目的很少,因而就无法保证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第一,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企业内部出现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第二,不能对财务管理及经营工作进行有效监督,未设立审计委员会、内审部门等监督机构,从而不能发现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对运营工作进行有效规范。

四、解决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

(一)企业从管理层要建立严格的内控意识。企业从管理层要建立严格的内控意识,培养具有较高素质水平的财务人员。企业内部通过培训等方式组建专业水平的财务风控团队,定期培训交流,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企业上下都要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主要作用,鼓励财务人员用真实、准确的财务数据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分析,给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方案。

(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流程及内部控制机制。1.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及流程管理为了有效提升企业财务工作效率,企业需要构建符合企业实际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保障企业财务部门相关工作流程、工作核心内容、潜在风险的合理性。保障财务管理流程的有序进行,使得各项工作都能得到有效管控,都能落实到位。企业完善财务、资金、预算管理的授权制度,依据制度确保财务制度渗透到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用到相应的流程或机构,对相应制度及流程能即时调配调整。通过授权制度合理进行审批权限,对每一项资金的出入都有相应的监督和制约,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生的风险对企业的影响。2.建立风险评估机制由财务和风险管理部门广泛收集数据,对目标进行必要的识别和分析,对往来账款中存在的问题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后果要按不同性质的问题进行评估,不只是识别、还要建立,分析和管理相关的风险应对机制[5]。对不同等级客户实行不同的程度和方案,可制定客户信用等级客户资质,对应收款项、偿还能力以及财务状况等指标进行评估。3.建立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编制主体、控制方式、调整方式等要素,按照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方式编制完成预算,定期出具财务分析报告,严抓考核,对预算系统的企业可实行控制,将预算支付审核控制在事前,减少预算单据超预算的情况。4.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信息沟通渠道的建立,利用系统完成财务及经营信息的收集与传递,使管控部门能根据相关的数据及时对外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技术发展的形势下,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结合企业现状建立内部控制信息通道,实现内部岗位的联通。对业务权限进行设置,实施授权审批制度、会计系统控制、预算管理制度、运营分析等相关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让资金监督、业务管理、审批权限相互分离,不相容职能相互牵制,各项资金进行有效控制,达成企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通过内部信息管理,利用信息系统的快速传递,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质量。通过信息渠道的管理,对风险评估达到预防识别风险的管控,使内部信息化的风险具有防控能力。加强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企业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相关业务部门定期进行交流、相互配合、上传下达,做好账款的管理工作。[4]财务部门要联合内审部门关注财务、会计报告和财务信息披露可能存在的问题,保证信息的质量可靠。5.以监督保障积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在审计委员会下设立内审部门,定期对企业职能及经营部门进行日常专项审计,给予审计部门授权使其能够客观公正地对企业各项事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发现运营中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5]对企业各项事项进行总结与评价,全面对内部控制工作设计与实施,涉及企业的业务活动以企业的全面评价为基础,重视重大业务活动和企业高风险的防范,对组织机构和管理职能中的业务进行优化审计和内部机制的调整,加大内审力度,审计机构的设置应保证独立性和权威性,内审的重点转向内部控制中的测试和监督,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对企业财务制度工作流程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优化以强化内部监督对企业管理的规范作用[6]。

五、结语

本文根据财务管理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企业应该重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自我评价、审计内部控制制度报告。对公司自身内部控制实施是否符合要求,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可以充分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提升企业经营质量,保障健康持续的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管理风险,还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控制的进一步完善。运用风险管理理念,将内部控制与审计监督相结合,创新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管理流程的控制和措施的实施,降低控制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对企业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强化管理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将内部控制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作者:马海琴 单位:北京清华大学紫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