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旧工业建筑低碳改革后的评价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1评价指标体系
(1)影响因素为了对旧工业建筑(群)再生利用社会影响因素进行更好地筛选,采用网络调查、现场及档案馆查询、实地访问、观察记录、勘察测绘等方法,对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沈阳、成都、武汉、青岛、天津、中山、大连、珠海、吉林和温州等22个城市进行了调研,调研城这些旧工业建筑(群)普遍存在着布局分散、场内凌乱、用地比例过高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城市更新中急需改造和清理的主要对象之一。由于经济、技术及价值观念等因素,我国在城市的开发过程中对旧工业建筑多采取拆迁方式,较少进行社会影响后评价,国外盛行的旧工业建筑改造性再利用的思路,在国内规模较小,方法也不够完善,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闲置的旧工业建筑(群)若能得到充分的再生利用,会在带动区域经济、增加社会效益、提高国民收入等方面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评价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项目所在地区居民就业的影响,项目所在地区收入分配的影响,项目所在地区居民生活条件和质量的影响,项目对所在地区受益者的范围及其反映,项目各方面的参与状况,项目对所在地方社区的发展的影响,项目对所在地区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的影响,项目对所在地区弱势群体利益的影响等。
(2)指标构成结合旧工业建筑(群)社会影响后评价的内容及对该类项目的自身特点,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构建旧工业建筑(群)再生利用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
1.2评价方法
社会影响评价方法应以定性和定量结合,并以定性为主。本文在要素评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矩阵分析法,它根据多目标规划原理,对每一项评价指标确定一个满意值和不允许值,以满意值为上限,以不允许值为下限,计算各指标实现满意值的程度,并以此确定各指标的分数,再经过加权平均进行综合,从而评价被研究对象的综合状况,具体步骤如下:(1)将评价目标分解为若干项目,将评价项目分解成若干评价因素,如表2所示,第一列和第二列显示了某旧工业建筑(群)再生利用社会影响后评价的指标和权数,拟划分为5个等级。
2案例应用
2.1项目概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教产业园是在西安建大科教产业公司于2002年通过竞拍形式取得原陕西钢厂的基础上改建的,园区位于西安市幸福南路,总占地面积65.5公顷。该区段工厂较多,绝大部分效益不佳,所以园区周边环境较差。西安建大科教产业公司在对周边环境充分调研及对西安市总体规划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该项目的实际情况(陕西钢厂已破产多年,厂区厂房高大、数量较多,主要是要解决2000余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等),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教学、科研及技术方面的优势,吸纳社会资金共同投资开发,欲将该园区打造成以教育、科技、商业居住为主的综合性科技产业园区。园区规划由教育、科技、商业及生活三大园区构成,以教育、科研和商业为主体构架,并配以相关的产业、生活设施,整个园区分三期建成,一期主要为教育园区的建设,工程开工于2002年12月,到2004年9月主体部分已基本完工。作为可教产业园区一期项目的教育园区,经过近10年的建设和完善,园区中绿色盎然、道路整洁、建筑面貌焕然一新,且配套齐全。目前已发展成可供1万余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校园,校园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到处呈现出勃勃生机。园区在对原有旧工业建筑资源充分调查及检测的基础上,进行了有选择的拆除和改建,对原有的旧工业建筑根据其新的使用功能进行了大胆、新颖的设计,赋予其时代气息,同时部分旧建筑及原来旧貌也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以显示其历史进程。表3列举了主要的改造工程概况。表3所列工程项目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一号、二号教学楼工程,是教育园区建设工程的核心项目,其分别由原陕西钢厂的一扎车间和二扎车间改建而来,共计建筑面积超过30000㎡。工业厂房改造为教学楼在国内尚属首例,无先例可循,且原厂房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排架结构单层工业厂房,部分构件及屋面等部位已经老化,而改建为教学楼相当于在推到原四周围护墙体之后,在原来的厂房中建了一个没顶部结构的两层框架结构,给设计施工带来极大困难和挑战
2.2项目评价根据教育园区的基础资料,结合对该旧工业建筑群再生利用特点的认识和实践,在收集相关资料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邀请相关专家对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分,并用因子分析法确定系统的权重。结果说明该旧工业建筑群再生利用项目的社会影响较好,值得推广和借鉴。
3结论
应该看到旧工业建筑(群)再生利用广阔的发展前景,大力提倡对旧工业建筑(群)进行再生利用。旧工业建筑(群)再生利用建设完成投入运行之后,除了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外,还要考查项目的社会影响是否良好。文章分析旧工业建筑(群)再生利用对所在地区社会影响的效果,只有采取措施防止和减少拟建项目可能带来的不利社会影响,使旧工业建筑(群)再生利用的论证更加充分可靠,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从而促使社会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并体现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精神。
作者:樊胜军蒋红妍李慧民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