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思考(3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第一篇:低碳经济创新理念研究
[摘要]低碳经济是一种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理论为核心的发展形态,循环经济与循环模式为低碳经济发展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目前低碳经济发展方向主要是关注新能源生产、低碳化生产。尤其是提倡生活与生产领域的节能、降耗、减排为主要过程低碳化成为目前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过程低碳化强调基于公共行为理念的重大变革。“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中特别指出要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的应用,正确面对全球变暖的问题,秉持正确的消费观念,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产品,将文明、健康、节约的消费模式作为主导模式。因此,在这种全新的战略规划指导下,我国各个地区制度计划或政策计划的重点将会贯彻到生产与生活中。
[关键词]低碳经济;过程低碳化;文化激励
我国在进行经济规划以及相关战略布局时做出了新的调整,通过应用新材料和新能源来进行低碳技术的的革新,低碳技术是我国能够解决能源危机、气候恶化,最终实现经济创新和成功转型的重要举措。低碳生活、生产方式来源于技术创新,而且这种生活和生产方式已经得到了全世界认可。大多数国家都正在进行能源的开发以及新型节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并为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及其他人力、物力。但是从消费领域来看,从人们的生活方式来看待经济发展这个重大的问题,仍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比如大家对于购买汽车的态度与做法、人们对于一次性购物袋的使用、居民住宅的碳排放、生活垃圾的处理等众多的领域,其中增长未见减少,所有这一切站在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有违于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一、理念: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茁壮发展中的新型经济模式,从根本上来说,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包含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多个过程,是一种能效高、排放低的经济模式。在英国能源白皮书上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新概念,进而很多国家也都相继在这个问题上花费了很多时间,提出了有关低碳经济这一新概念的倡议书和行动方针。2007年美国参议院曾经颁布了关于低碳经济的法律,从那时后起就真正确立了新能源这一重要产业的地位。低碳经济的核心就是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将制度作为框架,并以此来进行创新、鼓励高能效技术的发展、节能技术的研发、鼓励正确使用可再生能源,使整个社会的经济面向高能效、低消耗、低排放的模式发展。这种高能效的低碳经济产业链包含了源头低碳化、过程低碳化、末端低碳化。源头的低碳化关键是生活、生产领域所需要的能源供应环节,所以新能源开发是最基本、最基础的,也是最上游的低碳经济,主要是研发并应用清洁能源。例如新兴的清洁能源有:光伏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核能。
过程的低碳化主要是实现生产、流通、生活消费过程以及产物废物过程中的循环发展模式。末端低碳化主要是指对最终所排放的各种废物、废气或者废水进行循环利用以及修复,避免最末端的废弃物排放造成更严重的生态与环境破坏。新能源的技术研发、新能源生产已经融入了各个国家。无论是我国,还是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制定了新能源的相关法规,以期能够在源头低碳化领域得到更深远的发展并占据低碳经济的重要位置。比如我国的清洁能源,太阳能、核电、风能等低碳化产业已经被规划为重要的战略发展之一,甚至有些相关领域有很严重的产能过剩等不良现象。这种策略的重点就是尽早实现低碳化、源头低碳化,另外还需促进过程和末端低碳化,最终实现全局的低碳化发展。
二、实践:
循环经济以及循环社会的行为实践行为主义将更多地关注焦点放在了理论,过多关注行为方式的相关理论研究。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组织和人在生产与生活中,应用改良、优化的行为方式来改变社会结构和运作模式。行为主义提倡行动过程向匹配的理念以及手段进行变革。在实现低碳化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把工作重心放在产业升级转型以及技术创新中,所以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比率、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碳排放管理。这种低能耗的产业发展已经在很多发达国家得到支持与鼓励,这些发达国家在驯化凝集社会层面实施了法律、制度、政策和公共行为的一系列重大变革。
循环经济主要是指依靠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发展回收利用,提高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消费领域以及产生废物的资源循环利用,最终使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实现这一目标在于不断地循环使用这一物质和能量,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这种模式综合利用资源、清洁生产、并融入了生态设计理念、可持续消费理念,把所有的经济互动进行重新整合,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的循环发展经济模式,主张经济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这种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潜意识,所以这不仅仅属于经济学的范畴,而且还属于技术水平、社会领域,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了社会、区域以及企业三个不同的层面。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之上又出现了循环社会的理论,循环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经济发展、生态友好、资源消耗、资源利用都较高的新型社会。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循环社会追求的是5C理念,即:协调、共识、合作、共存以及共荣的发展策略,最终达成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相互协调的利益关系。
实际上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均衡,涵盖了制度设计、行动模式、政策规划、行为方式,能够实现模式的可持续性、绿色与健康状态。不是只重视GDP增长,而是综合考虑了绿色以及幸福GDP,彰显了坚守循环社会的信念。中国、英国、法国等多个国家都相继制定了循环社会的相关法案,用实践来推动低碳经济向前发展,走向低碳社会。
三、创新:
低碳经济发展以及生产方式变革将循环经济及循环社会视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实现生产以及生活中双方面的低碳变革,控制碳排放量最大的领域就是生产过程里面的低碳变革。世界气候大会报告中曾经指出了,到目前为止,碳排放量在生产领域中至少占据了70%。不仅仅是在整个生产领域的生产环节,机械、电子、化工、冶金等这种类型的领域能源消耗问题最为显著[5]。目前,我国的发展状况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发展水平还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每吨煤所产出的效能只能相当于欧盟的16.8%,日本的10.3%。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发达国家的低碳转型的实现要比发展中国家更成功。欧美等发达国家过去曾经经历过很长的初级工业化里程,这段里程体现于工业革命一直到后工业社会。在此期间,煤化工、钢铁等大型制造业占到了主要的比例,全社会所要开展的低碳革命应该在国家以及民族层面上、社会层面上达到共识。尤其是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层面,一定要把低碳化技术贯彻到底,这种新技术在三个方面实现创新。
第一,与工业生产动力系统相关的低碳设备更新。众所周知,生产动力系统需要用点、热、气节约化,需要高能效设备定期更新、改造、升级,因此一定要上升到国家技术层面实现改造的高度。地方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国家层面技术升级、财政支撑体系要完善,以此为基础实现动力系统的升级改造。
第二,原材料在加工和使用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生产设备、节能增效系统需要得到改进。整个加工工程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中间环节,加工中所需要的能量以及碳排放是整个生产领域中主要的排碳环节,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加工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通过信息科学技术、科学工艺流程改进实施节能减排。
第三,生产领域中的包装以及物流环节需要低碳化创新,产品的各种包装材料、设计以及产品的物流,需要考虑可再生的包装材料、设计,一定要找到低能耗的材料。
四、生活方式的变革以及低碳经济发展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低碳生活方式就是指社会中的每一个组成成员、或者是不同的个人以及群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约束和制约中,最后实现了能够满足自身所需要的行为特征或者是全部的活动形式。从狭义的角度来讲,低碳生活方式主要是能够细入到生活领域的种种行为细节,包含了物质消费、家庭生活活动等细微的方面。日常中,生活方式可以简单地体现在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也可以当做是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能够表现人特殊生活习惯、风度以及气质的各项内容。在生产作业方面,低碳生活主要表现为技术和设备的低能耗、低排放,导致恶劣环境的根源就是人类无节制的消耗资源并时刻污染着环境。只有通过低碳的生活方式才是可持续的、环保的生活方式。然而在国外这种低碳化的生活方式屡见不鲜。低碳饮食之道是生活方式的一种新变革。素食主义在我国可能还是比较新鲜的词汇,但是在国外是一种非常流行的饮食文化,这个概念的主要核心就是指绝不使用来自动物身上的原料所制成的食物。低碳生活的社会营销拓展方面。如今,低碳环保型主要是白领阶层引导的新生活方式,借此,加快低碳经济生活的社会拓展营销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只有通过非常有力度的、非常有策略的实施社会营销手段,才可以早日实现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化。
结语
低碳经济不仅仅只是全球性这种宏观概念的价值观,体现了个人、企业、社区以及每个国家的诉求。这种全球性的将低碳经济必将会有一天彻底实现。我国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坚持走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因此在这个道路的引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我国广泛应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等多种措施,尽最大的努力将污染降到最低,做到经济与环境双赢。“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中特别指出要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的应用,正确面对全球变暖的问题,秉持正确的消费观念,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产品,将文明、健康、节约的消费模式作为主导模式。因此,在这种全新的战略规划指导下,我国各个地区制度计划或政策计划的重点将会贯彻到生产与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李昌玉,孟奇勋,周中林.低碳经济下新兴市场国家节俭式创新实践及其政策意蕴[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24):94-99
[2]宋刚.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2):23-24
[3]胡玲玲.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碳金融工具的创新与应用[J].对外经贸实务,2016(1):55-58
[4]张鸿雁.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城市可持续创新战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75
[5]孙菲,郭鹏飞,罗杰.中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现状及对策———基于黑龙江省的调查[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6]杨继利.低碳物流与绿色、逆向、循环物流之对比分析及启示[J].商业经济,2016(4):34-36
作者:甘曦之 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
第二篇: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战略对策
摘要: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个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量也日渐增加,在能源消耗的过程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加速了全球温室效应的步伐。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一个重大的进步就是以低排放、低污染以及低能耗为基础的低碳经济。目前,国外已经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方式针对低碳经济采取了措施战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环境污染严重且能源短缺。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低碳经济;战略;对策
目前,全球变暖的恶劣环境使发展低碳经济变得刻不容缓。所谓低碳,指的就是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要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所以,为了有效地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并且维持生物圈合理的碳平衡,就必须降低生态系统碳循环系统中的碳通量,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增加碳源绿色替代能源、减少碳源的使用以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最终使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实现与改善。本文就是分析介绍了我国低碳经济的战略与对策,并且希望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
1.低碳经济的概念
所谓低碳经济,指的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之下,通过科学技术与制度的不断创新、产业转型以及不断开发新能源等多种手段实现一种绿色生态经济模式——“三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三高”(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一场全球性的能源革命,涉及价值观念、国家权益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低碳经济是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谐发展实现双赢局面为目的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2.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世界各国掀起了一场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绿色生态发展浪潮,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目前我国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发展性的。我国对于高碳能源的消耗量在逐年增加,并且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这对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增加了许多压力。
3.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挑战
世界各国开始意识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时,作为世界大国的我国,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将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努力抓住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机遇。然而,发展低碳经济仍给处于发展中的我国带来许多巨大的挑战,这些巨大的挑战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存在矛盾、高碳源产业结构制约着我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我国整体的科学技术水平落后,对于低碳技术研发的能力不足、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合理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我国公民低碳意识太过薄弱,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存在着许多的认识误区。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
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程度,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同时,也有利于化石能源消耗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且能缓解我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面临着的巨大压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可以避免我国在国际贸易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成为众矢之的,所以我国应坚定不移地走发展低碳经济路线。也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
1.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由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起点与其他发达工业化的国家是不同的,因此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借鉴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深入地调查研究我国国情,制定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找到新竞争优势与经济增长点。
2.优化能源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但是煤炭资源是有限的,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推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政策,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另外,国家应该针对二氧化碳的排放征收相应税额。这个手段可以激励企业或者个人通过各种手段降低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强替代绿色能源的竞争力,减少对污染性染料的消耗,促进替代能源的使用。
3.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推进低碳技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低碳技术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无碳技术,即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生物技术以及开发利用智能电网技术;二是减碳技术,即是高碳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三是去碳技术,就是碳的捕捉与封存技术。将产、学、研三者进行结合,使用外部的资源进行技术创新。总之,我国必须重视研发和创新低碳技术,提高我国的低碳技术的整体水平,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三、结语
我国低碳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就是要对消费能源的产业结构进行适当地调整,从而使能源消费的总量当中煤炭等高碳染料的比重可以得到极大地降低。同时,还必须节约使用能源以及资源,使能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并且提升其利用效率。鉴于低碳经济发展在我国的重要性,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促进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
作者:吴志锋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第三篇: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
摘要:近年来,全球极端性天气频繁发生,世界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问题,国际社会纷纷强调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以清洁能源技术为依托,鼓励发展新型能源和清洁技术,是一种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能够有效地解决长期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温室气体排放的迅猛增长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分析我国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制约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低碳经济的提出过程和基础理论,指出低碳经济的内涵和特征。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主要从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展开论述。第三部分借鉴其他国家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做法,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第四部分针对上述主要制约因素,制定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失衡产业结构、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和完善政策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模式;制约因素;对策
1低碳经济概述
1.1低碳经济的内涵
英国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但对这一概念并没有作出明确的定义,学术上对“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的形态还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模式有所争论,但始终没有得出一个权威的结论。目前学术上对于“低碳经济”的解释最为人们所接受的是鲁宾斯德教授的观点,他将“低碳经济”定义为:“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是指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引导,提高节能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高效节能技术,实现低污染和零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绿色化和经济化发展道路的一种经济模式。”本文所讨论的“低碳经济”以鲁宾斯德教授的观点为基础,研究技术和制度手段,来实现科学高效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
1.2低碳经济的特征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它与以往的经济模式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主要有三个特点:经济性、技术性和目标性。
(1)经济性“低碳经济”作为当代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经济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发展不能跳出市场经济的框架和要求,必须以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为指导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低碳经济。第二,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在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而不是通过牺牲人民的生活水平片面地发展低碳经济。
(2)技术性“低碳经济”的技术性主要表现在环保技术方面,为了达到降低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的目的,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提高绿色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普及率。
(3)目标性“低碳经济”的目标性指的是将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集中在低碳资源和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减少方面,以减少全球气候变化为宗旨,通过对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控制,使其排放量处在不超过一个相对稳定的排放水平,从而使人类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以求更和谐长久的发展。
1.3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
“低碳经济”理念强调革新现有的能源技术并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这一理念在全球环境恶化的现实背景之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环境问题突出的中国来说,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出发点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保护生态环境。低碳经济倡导保护环境、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理念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发展低碳经济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有利于改变中国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地快速发展。
(2)有利于构建节约型、友好型社会我国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资源的利用率较低造成经济效率低下。因此,构建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节约型发展模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经之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合理科学地配置资源,保持经济各环节有效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构建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并已提入“十二五”规划中。
(3)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在全球变暖问题的解决上持有积极的态度,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提出来的,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全球变暖问题应对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减轻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发展新型环保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发展低碳经济模式能够有效应对全球变暖问题。
2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
2.1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党和国家的政策为发展低碳经济奠定政治基础自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呈现一片和谐的气氛,2010年政协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从这一点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也采取许多重要的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充分证明了我国政府努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和毅力,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政策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2)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为发展低碳经济奠定经济基础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多年的时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每年以7%的平均速度增长,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基础更加雄厚,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低碳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效率的提高、节能技术的改进等,会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对于我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节能减排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共享使温室气体逐步减少,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一定的基础和技术支持,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为发展低碳经济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2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目前我国正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发展都不太均衡,特别是生产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使得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发展,而高科技产业的比重偏低,一次能源消耗量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就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我国能源结构的布局呈现出“煤炭丰富、石油缺乏、天然气少”的格局,这种能源布局结构加快了我国由“高碳”向“低碳”经济转变的步伐。在过去的20年中,我国虽然一直努力致力于发展新型节约能源,但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结构的布局仍然没有改变,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到,在世界一次能源结构图中,原煤占30.3%,而中国的原煤占一次能源的70.4%,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而再生能源的比例为4.5%,远远低于世界水平的23.7%,因此,中国发展清洁能源的道路任重道远。
(2)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优化,但是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主体地位的状态仍未改变,根据统计年鉴可知,见表1,从2004年~2013年,我国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从7.4%下降为4.4%,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从51.7%下降为48.0%,第三产业从40.9%上升为47.6%,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仍在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虽然也很快,但是总量上仍然落后于第二产业。(3)政策体制建设不完善虽然我国从1998年开始就制定了一系列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于促进能源的节约利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并没有针对如何发展低碳经济给出指导意见和金融支持。低碳行业自身所具有的回报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相对于传统的行业,低碳经济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种种因素使得低碳经济在发展过程缺乏资金支持。就低碳行业目前的融资方式而言,主要有风险投资、债权融资以及低碳企业的内部融资。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统一的碳交易体系和碳交易市场,政策的制定也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3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概述
3.1英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先驱
2003年,英国政府就能源问题颁布了白皮书,首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该白皮书中详细地介绍了英国政府在减少能源污染、保护自然资源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整治措施,同时也加大了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监管力度,是英国政府在能源保护和环境污染方面的一大里程碑。此后,英国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多个能源保护法案,2006年7月英国政府通过了《能源回顾—能源挑战》法案;英国政府也制定了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中长期减排目标(如图2),该法案的实施也使得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二氧化碳等高能耗气体排量做出法律规定的国家。英国政府为了建立节约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在财力物力方面给予发展新能源技术和开发新能源以大力支持。同时鼓励居民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更加注重环保和节约,养成良好的节约和环保意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英国的一系列做法对于应对全球性的气候变暖问题和摆脱持续低迷的世界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2欧盟:大力推行低碳经济
欧盟对自身的经济发展有着清晰的布局和合理的规划,欧盟各成员国对于发展低碳经济也有着各自的目标。在欧盟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规划策略下,各成员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自从欧盟成立以来,保护环境、较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保障欧盟自身能源安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等方面都一直是欧盟切实关心的问题,欧盟推行低碳经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2005年成立了欧盟碳排放量交易体系,对于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为欧盟各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2)在欧盟的能源结构方面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2007年建立了关于新能源研究体系的综合性发展计划,范围涉及风能、电能、太阳能和碳封存等多个相关产业,制定了一系列的能源安全政策和措施,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等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实现欧盟各成员国的可持续发展。
3.3美国:对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在布什总统时期,美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由于因国内各大利益集团都不愿接受节能减排所带来的美国经济放缓这一后果,布什政府退出了《京都协定书》,但是在节能环保、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美国并没有无动于衷,也做出了许多努力。布什政府拨款58亿美元用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问题,同时基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主动承担在应对全球变暖和能源粮食安全方面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政府实施了“绿色新政”,加强了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和发展力度,使得美国经济逐渐向低碳经济转型,不仅有助于解决美国民众的就业问题,而且对整个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4日本:积极构建低碳社会
日本政府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解决能源危机和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推动发展低碳经济。
(1)加强能源方面的立法。近年来日本政府不断出台新的能源政策法案以适应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2008年5月和6月,日本通过了《能源合理利用法》和《推进地球温暖化对策法》的修正法案。2008年6月,通过了《通过推进研发体系改革强化研发能力及提高研发效率》。2008年10月,日本决定在国内正式施行碳排放交易机制。
(2)加强对重点行业的节能。日本政府通过委托专业的节能机构对企业的节能状况进行有效审计和监督,对于不能完成政府节能减排目标的企业,不定期地向社会进行公布,并责令其改正。
(3)重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日本政府深刻地认识到节能减排和解决气候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只有加强合作,进行节能减排技术的共享,才能真正实现全球节能减排问题和气候问题的解决。
4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4.1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新能源如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发展非常迅速,为了避免由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高污染、高能耗等问题,我国要积极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这一观点已得到全国人民的一致认可。对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提高碳排放的成本。在市场经济下,提高生产成本的方式使得高碳行业无利可图,自然就会减少高碳行业的生产经营,从源头上降低碳的排放量。
二是要调整结构,推进低碳产业链的形成。处于低碳产业链上端的是产品的设计和技术研发,处于产业链下端的是低碳产品的消费市场的形成,产业链的完整可以让处于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利可图,从而使得低碳产业发展壮大。
三是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例如在传统的建筑业,采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的生产,降低GDP的碳强度。
四是要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国家发展纲要中,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政策支持。将发展的天平倾向与环境保护,即使是牺牲经济增长速度也是值得的。有了政策的支持,对于淘汰落后的产能和推进生态经济的发展就会更有利。
4.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
我国长期形成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在对传统行业的调整方面实行经济发展的集约化战略,推动高能耗和高污染行业向高效节能环保方面转变。淘汰落后的产业,对工业企业的内部产业结构进行有效调整,优化升级传统产业结构,充分利用高效清洁能源。加强对重点高碳产业的改造,加强节能减排力度,落实减排责任,温室气体“零排放”,促进产业结构的“低碳”转型,这些都是推动生产、调整产业结构的必要手段。与发达国家居民大量的碳排放不同,我国碳排放量的70%都来自于生产领域,这一点在工业生产中特别明显,我国的许多行业的生产链都是从原料直接到产生的一次性生产过程。想要改变这一不利的局面,必须对目前我国的产业生产方式进行转变,采取循环性的生产方式和节约型的增长方式。
4.3加强科技支撑,加大资金投入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发展低碳技术的根本途径是自我创新,特别是对技术的创新,革新现有的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节能减排效率。积极突破技术瓶颈,提升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等清洁技术,将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新技术作为我国国家能源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提高能源的实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都离不开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企业作为市场的一大主体,要抓住国家扶持低碳技术研究开发的重大机遇,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开发利用,加大对低碳技术的资金投入。企业在促进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方面,鼓励出台一些能源开发和技术研发的措施,例如对低碳技术的研发人员实现入股奖励,专利入股,管理入股及经济成果入股或分配股权的形式,以提高低碳技术研发人员的研发热情。加强对企业研发人员的技术培训,吸收消化所引进的先进技术,丰富我国低碳技术的内涵,以早日突破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的瓶颈。
4.4建立法律体系,加强制度引导
(1)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法律制度是经济快稳定发展的保障,任何社会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体制和法律的保障,低碳经济也不例外。近些年,为了健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我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法规,但是这些法规在实践中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作用并不明显,这些政策法规就其本身来说是好的,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的复杂性使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法规没有及时按照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完善和补充,逐渐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此,要加快相关法律的立法并对现行的法律进行完善和补充,使其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使发展低碳经济有法可依,约束整个社会的行为,真正实现低碳经济。
(2)加强节能减排的制度引导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由之路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唯有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前提是符合我国国情,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向低碳型方向转变,明确各方利益关系和责任,实施低碳责任制,明确责任人。政府应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确定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规划和发展目标,也应确立领导干部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绩效考核目标,力求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只根据GDP的增长情况来对官员的政绩进行衡量的局面,更多地用低碳经济的指标去衡量当地经济发展的政绩。对于政府官员,努力提高国家机关干部的低碳意识,宣传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意义。对于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事前全民听证制度、事中及时沟通制度和事后及时公示制度,并具有明确的问责制度,多种制度的协调和引导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5结语
低碳经济是减少生态环境破坏、降低社会经济成本、恢复全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其实质是实现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严峻挑战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产生的概况、现状、意义以及对各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主要经验的研究,阐明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及迫切性。针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最终提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总体对策是:中国必须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促进能源的可再生以及新型能源的开发使用,继续不断研究发展低碳经济的新技术,推动我国低碳产业的发展,使我国企业在碳排放指标等方面具有真正的国际竞争力,使中国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青.世界的“低碳发展”之路[J].上海人大月刊,2010(4).
[2]金涌,等.低碳经济:理念•实践•创新[J].中国工程科学,2008(9).
[3]邢继俊,黄栋,赵刚.低碳经济报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4]唐笑飞,鲁春霞,安凯.中国省域尺度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J],资源科学,2011(33).
[5]余泳泽.我国节能减排潜力、治理效率与实施路径研[J].中国工业经济,2011(5).
[6]卞相珊.从国际气候谈判看中国低碳经济转型[J].政法论丛,2011(3).
[7]程维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
[8]程恩富,王朝科.低碳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海派经济学,2010(10).
[9]周慎.试论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J].经济师,2010(7).
[10]杨志,陈波.碳交易市场走势与欧盟金融全球化战略研究[J].经济纵横,2011(1).
[11]韩坚,周玲霞.碳金融结构转换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J].苏州大学学报,2012(4).
[12]穆献中.中国低碳经济与产业化发展[M].北京:石油出版社,2011.
[13]周茂荣,石红莲.低碳经济时代气候变化的中国应对[J].生产力研究,2010(8).
[14]莫文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及策略[J].广西社会科学,2010(7).
[15]陈新平.低碳财税政策[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
[16]陈柳钦.低碳经济:新的经济发展模式[J].节能与环保,2010(4).
作者:王吉哲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2014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