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对外贸易形势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对外贸易形势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对外贸易形势研究

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出口呈高开低走态势。2011年,全省进出口3093.97亿美元,首次超过3000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出口规模也首次超过2000亿美元,达到2163.60亿美元,增长19.9%;进口930.37亿美元,增长27.3%,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7.4个百分点。同全国及沿海主要省市相比,我省出口规模列广东、江苏之后居全国第三位,增速在沿海主要省市中位列第三(列福建、山东之后),低于全国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进口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4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平稳增长,加工贸易比重继续下降。2011年浙江省一般贸易进出口2418.40亿美元,同比增长24.4%,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8.2%;同期,浙江省加工贸易进出口532.33亿美元,同比增长9.2%,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7.2%,比2010年下滑2个百分点。出口方面,2011年,我省一般贸易出口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出口规模达到1765亿美元,同比增长21.7%,占总出口比重达81.6%,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高出全国水平33.3个百分点;浙江加工贸易出口360.37亿美元,同比增长9.2%,占总出口比重进一步下滑至16.7%,大大低于全国水平(44%)。民营企业表现突出,中小企业经营压力较大。

从经营主体看,尽管内外部环境趋紧、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但浙江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转型加快,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外贸策略,企业竞争力、开拓市场及抗风险能力日益增强,进出口增速明显快于其他主体。2011年,民营企业出口1293.73亿美元、进口399.45亿美元,分别增长24.8%和32.1%,分别高于整体增幅4.9和4.8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出口占比进一步上升至近60%。同期,国有企业出口增长15.9%,进口增长22.4%;外资企业出口增长12.3%,进口增长24.4%。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出口增速明显低于民营企业和全省总体水平。新兴市场贸易继续快速增长,市场多元化趋向明显。2011年,我省对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出口增速较慢,比上年增长15.4%和14.7%,分别低于全省平均增速4.5个和5.2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我省对香港地区出口比上年下降7.8%。受日本灾后重建需求拉动,2011年我省对日本出口同比增速达26.4%,高于全省平均增速6.5个百分点。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继续显示较大增长潜力。2011年,中国对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三个金砖国家合计出口额195.08亿美元,同比增长31.3%,高于整体增幅11.4个百分点,占外贸比重9%,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

中国对东盟出口额同比增长34%,高于整体增幅14.1个百分点,占外贸比重6.8%,高于去年同期0.7个百分点。机电类、纺织服装类产品平稳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增速偏低。2011年,全省机电类、纺织服装类产品分别出口921.05亿美元和602.5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4%和21.1%。机电产品出口增速略低于全省总体水平,其中船舶出口比上年下降10.2%,对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影响较大,剔除船舶产品,其余机电产品出口比上年增长19.1%,与全省出口平均增速基本持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55.23亿美元,同比增长5.4%,大大低于全省总体水平。出口主要商品中,增长较快的有成品油、铝材、集装箱、轴承、钢材等商品,出口同比增速均超过30%。贸易摩擦涉案数量创新高,涉案金额略增。2011年,我省共遭遇贸易摩擦案件93起,涉案金额为14.08亿美元,涉案数量超2009年金融危机时水平,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6%,涉案金额与去年同期相比略增3.5%。其中反倾销62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12起,337调查5起,反规避3起,特保措施2起。浙江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中,美国发起19起,土耳其发起13起,印度发起11起,巴西发起8起,欧盟、加拿大各发起7起,澳大利亚、泰国各发起案件5起,阿根廷发起4起,印尼发起3起,墨西哥、南非发起2起,俄白哈关税同盟区、哥伦比亚、秘鲁、台湾(地区)、摩洛哥、韩国、埃及各1起。

2012年浙江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做好今年的外贸工作,需要对形势有准确的预判,采取正确的应对举措。我们认为,一方面,今年外贸发展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制约外贸稳定发展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浙江外贸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经过努力仍然有望实现平稳增长。从宏观经济环境看:一是世界经济基本面脆弱,但不会出现严重衰退。从目前情况看,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放缓,不确定性和脆弱性在放大。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主要有:欧洲主权债务风险上升、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全球性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新兴经济体增势趋弱、中东问题等非经济因素干扰不断增多,等等。鉴于以上问题,全球增长前景黯淡,世界经济增速可能长期低位徘徊,并面临严重的下行风险。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数次调低了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将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4%下调至3.3%。

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和下行风险增加,势必对浙江外贸稳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如国际市场需求不振、经贸摩擦形势更加严峻等。另一方面,世界经济总体保持稳定,短期内不会出现严重衰退,国际市场需要可望保持基本稳定,我省外贸出口仍有较好的发展空间。作为世界经济的最大经济体,美国经济2011年各季GDP环比增速持续上升,个人消费及就业率等主要数据有所改善;欧盟第二轮总额共1300亿欧元的救助希腊计划已获批准,主权债务危机风险有所缓和;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维持在快速增长的区间。二是经济增长面临放缓的压力,但宏观经济有望保持稳定。2011年我国GDP增长9.2%,较上一年回落1.2个百分点,GDP增速呈逐季回落的态势,经济体制改革也有所滞缓。国内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相互叠加,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主要内外风险与挑战包括:通胀压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抑制经济泡沫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难题,国家经济增长面临放缓的压力。三是浙江经济面临转型挑战,但也面临发展机遇。2008年以来,浙江经济运行的要素环境与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2011年,浙江GDP同比增长9%,增幅低于全国0.2个百分点,在全国仅高于北京和上海;浙江面临的资源要素制约更加明显,局部地区出现产业空心化倾向、民营企业资金链紧张、用工荒、用电荒、工业用地紧张等问题;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向中西部倾斜。浙江经济进入转型期,已有的发展优势需要巩固和再造,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能否成功转变,已成为未来浙江经济兴衰成败的关键。从微观经济环境来看,企业总体经营环境趋紧,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营压力进一步增大。

主要存在六大难题:一是融资难度加大。在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偏紧的形势下,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环境进一步恶化,资金短缺问题尤为突出。半数以上的企业表示融资出现困难。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贷不到款或授信额度不足;另一方面,贷款利率偏高。企业目前所获贷款额度,一般采取“现金+银行承兑汇票”打包方式获得,其综合年利率比基准利率高得多。此外,银行还要求企业保持一定的存贷比,要求购买理财产品,要求苛刻的资产担保+企业相互担保,部分民营企业还遇到银行抽贷,个别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导致“跑路”现象发生。二是招工用工困难。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问题比较突出,同时缺工现象向欠发达地区蔓延,部分企业开工不足,企业不但对接大单、长单持谨慎态度,连在手订单也面临不能按时交货的风险。大部分企业反映劳动用工成本上升较大,过去三年制造业普通用工成本几乎上涨一倍,而且流动性上升,目前企业职工的月流动率在8%—12%之间,而较为正常的情况则应在4%—7%之间。三是出口订单减少。

据“浙江省外经贸运行监测系统”数据显示:自去年二季度以来,重点联系企业中出口订单开始逐月回落的态势明显,去年年底以来我省出口订单景气指数一直处于微弱景气状态,明显弱于年初一直在较为景气区间运行的情况。预计2012年一季度将延续2011年底的态势,出口增速继续下行。四是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仍然较大。今年人民币有进一步升值的压力,预计仍将继续缓慢升值。据调查,在当前外贸企业担心的若干重大问题中,人民币汇率名列榜首,汇率的稳定成为企业的殷切期盼。人民币升值客观上提高了出口商品价格,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出口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汇率不稳也使得交易双方预期不明,为防止汇率风险而推迟或减少减小订单。五是“电荒”等问题仍将持续。2010年以来浙江电力供应几乎没正常过,2011年夏季用电高峰期,浙江省启动有序用电C级方案,即全省错避峰负荷300万千瓦。

到2011年9月初,用电缺口仍达200万千瓦,众多中小企业仍处于拉闸限电状态,“开三限一”、“开五停二”,而被限电最多的就是中小型民企,不少企业反映生产节奏完全被打乱,合同完不成,开工不足,工人工资还得照付。据省能源局分析,2012年浙江高峰时段的电力缺口将达到900万至1000万千瓦。六是大宗原材料高位波动。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反映,2010年棉花价格高企,一度超过36000元/吨,2011年棉价大幅“跳水”,目前仅在22000元/吨左右,令纺织企业损失上升。类似情况也出现于光伏、农产品等行业。大宗原材料大幅波动给我省外贸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2012年浙江外贸预测与对策建议通过政策扶持稳市场。对外贸易的发展离不开财政政策的引导和推动,金融危机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外贸的扶持力度,对企业有效应对危机、稳定外贸出口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历年的外贸政策发展脉络来看,存在忽冷忽热的问题。外贸出口形势好,出口退税税率就可能下调,各种支持力度减少,甚至有些原定的政策不到位、不落实;而一旦外贸陷入低潮,各级政府又紧急启动,上调出口退税率,增加扶持资金。这种政策的频繁调整,不利于企业形成一个稳定的预期,也容易诱发国际贸易摩擦,如出口退税政策本身是国际惯例,是世贸规则允许的,由于频繁调整,也被西方国家指责为一种变相补贴,甚至国内也有很多误读,以为企业出口就是赚国家出口退税的钱。当前,广大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普遍反映形势比金融危机时还要困难,我们必须保持财政扶持资金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外贸企业营造一个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努力增加开拓国际市场专项资金额度,并积极研究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争取订单。要认真做好出口信用保险工作,努力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积极通过展会拓市场。面对当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我们一定要继续坚持“能展尽展、全力促展”的工作方针,通过参加各类展会争取更多订单。要积极培育境外自办展。目前我省已成功搭建了浙江出口商品大阪交易会、迪拜交易会、越南交易会等境外自办类重点展会平台,在整体推动浙江产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要继续扩大范围,争取在中东欧、南美、非洲等地区培育自办展,推进市场多元化。要积极做好广交会等国内重点展会工作。继续积极向商务部争取保持广交会展位,不断优化展位结构,提高品牌类展位数量,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参展条件和机会。

今年商务部计划对广交会摊位分配进行调整,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对近年来外贸增长快的省市倾斜,在广交会摊位数量难以进一步增加的情况下,可能会对已有存量进行调整,我省一直是广交会摊位大户,高居全国第一,首当其冲,可能会丢失部分摊位,我们要未雨绸缪,改进广交会管理,完善广交会展位管理办法;进一步扩大块状经济抱团参展,提升展位形象。同时,要继续组织好华交会、消博会、义博会、东盟博览会、亚欧博览会、中西部博览会等其他境内重大国际性展会的组织工作,力争取得好的参展效果。要积极组织参加境外各类展会。加强展会的分类分层指导,做好参展企业、参展商品、目标市场细分管理。要从招展、布展、展后评估等方面加强领导、认真组织、细致执行,并为参展商提供良好的服务,努力提高参展实效。积极转型升级立市场。入世10年,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大国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浙江外贸出口也位居全国第三,但开发和创新能力不足,存在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国际竞争手段比较单一、外贸结构发展层次较低、外贸主体竞争实力不足、外贸产品议价能力较弱等问题。要推进浙江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就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我们要把出口基地和出口品牌建设作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工作抓手和工作突破口。

出口基地在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外贸结构方面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下一步要继续加大力度,逐步形成国家、省、市、县(市、区)四级出口基地梯度发展模式。积极开展各类出口基地的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提升我省块状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在品牌培育方面,我省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各级政府都积极推出出口品牌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走自主品牌建设道路,广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品牌保护意识和质量意识不断增强。各级政府要继续做好国家级、省级、市级出口品牌的培育工作,大力培育有区域特色的出口产业品牌,推动出口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强境外营销网络建设抢市场。充分发挥境外营销网络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优势,通过建立地区性营销中心、并购海外销售渠道、开设品牌连锁店、设立售后服务站等多种方式推动商品“走出去”,改变经贸办事处为主的营销网络建设格局,加快推进境外营销机构转型升级。按照市场化运作,有选择地到有关国家和地区建立浙江产品展示贸易中心,使之成为我省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的桥头堡。引导拥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双自”重点龙头企业建立区域营销中心、开设品牌连锁店、设立售后服务站,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加强与国际大型零售商、目标市场本土零售商的合作,建立符合企业自身产品特点的较为系统的境外市场营销机构体系。要利用境外营销网络建设,引导浙江水平以更高附加值抢占海外市场。积极应对摩擦保市场。从世界贸易发展是来看,世界经济下行,往往伴随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增多。

预计未来我们将会面对更加严峻的贸易环境和形势。贸易摩擦并不可怕,个案的输赢亦属正常。面对贸易摩擦,积极应对无疑是必由之路。我们不仅有温州打火机企业抱团应对欧盟CR法案的成功案例,更有通领科技应对美国337调查和美国企业恶意知识产权诉讼典范。在应对贸易壁垒过程中,企业是主体,政府是后盾,行业协会则是政府与企业的纽带,要增强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构建起中央、地方、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四体联动”的国际贸易摩擦应对机制,维护企业和行业的合法权益。继续做好外贸运行监测分析,定期监测3000家重点出口企业在手订单、出口价格、企业运行状况和企业家对出口趋势判断等方面情况,密切关注政策调整对我省外经贸企业的影响,外贸出口综合景气指数,有效引导企业。

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欧盟、美国和日本历来是我省的传统出口市场,要坚守,要深耕,市场一旦丢失,要再重新进入会更加困难;要继续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开拓中东、拉美、东欧、东盟等新兴市场。加快扩大进口促平衡。浙江进口贸易与全国和沿海主要省市相比也有一定差距,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我省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导向,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扩大我省进口,促进贸易平衡。要强化政策激励,加大政策支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进口贴息等进口鼓励政策,做好进口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工作,充分调动企业进口积极性。要加强对经济结构和市场需求分析,确立我省进口贸易发展重点。积极培育进口主体,扶持一批进口龙头企业,形成专业化大型进口企业集团。加强进口贸易平台和载体建设,充分利用广交会、华交会及跨国采购大会等已有平台,积极搭建和培育进口商品交易中心等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