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台陆服务贸易比较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台陆服务贸易比较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台陆服务贸易比较分析

本文作者:董微黄素贞林畅陈玉玲范玲佳庄佩芬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服务贸易的产业结构:近年来,祖国大陆服务贸易发展更加均衡,结构不断优化,但进出口仍然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部门,而在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等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处于竞争劣势。表1显示,2009年运输服务、旅游服务位于两岸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前三名。大陆运输和旅游出口分别占其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18.3%和30.9%,合计占49.2%;运输和旅游进口也分别占其进口总额的29.5%和27.6%,合计占57.1%。这表明大陆的服务贸易仍以传统服务产业为重,新兴服务贸易发展滞后。2009年台湾的第一大服务贸易出口项目为其他事务服务,金额为161.3亿美元,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51.6%,旅游服务与运输服务则分别为第二大与第三大出口项目。目前,两岸服务贸易有一定的互补性,但随着大陆服务贸易的发展,两岸服务贸易的竞争性有增大的趋势。

服务进出口的市场分布:祖国大陆对东盟的服务贸易在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后发展迅速:在服务业投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等领域,东盟已成为祖国大陆重要的服务贸易出口市场;与东盟在海运、航空运输、金融服务、建筑工程服务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已成为祖国大陆服务贸易进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地区服务贸易进出口市场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国大陆、日本以及一些欧洲国家等。但2010年台湾的服务贸易市场份额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陆占其进出口市场的第一位,超过美国。从总体上看,大陆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市场分布较广,而台湾的市场分布较窄,两岸服务贸易市场分布各有侧重,竞争性不强。

两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选取的指标主要是国际市场占有率和RCA指数(又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通过计算两岸的运输业、旅游业以及其他服务行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RCA指数,比较分析两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1.国际市场占有率。一个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小最终将通过该产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来体现。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出口的产品在国际出口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该指标数值越大,则该产业的产品国际竞争力越强,也就是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

2.RCA指数。RCA指数是指一国(地区)的某一商品或服务出口额占该国(地区)出口总额的份额与世界该种商品或服务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份额的比。该指标可以用来反映一国(地区)的某种商品或服务在整个世界市场中的地位。RCA指数用公式可以表示为:(略)。

(二)两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测算

表2显示了分行业计算的两岸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大陆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及其他服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远高于台湾,但二者的运输服务差距明显小于旅游服务,即台湾在运输服务上有相对的优势。从年度变化趋势来看,除了2009年运输服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有所降低外,大陆各服务行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有上升的趋势。但台湾各服务行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有下降的趋势,只有2009年台湾旅游服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有所上升。以上分析表明,大陆服务业竞争力在加强,而台湾服务业竞争力在衰退。表3显示了分行业计算的两岸服务贸易的RCA指数测算结果。在运输服务方面,祖国大陆的RCA指数都大于0.8,在2007、2008年甚至大于1,说明大陆的运输服务具有显性的比较优势,而台湾的RCA指数虽然也都大于0.8,但几年来该指数在变小,说明台湾的运输服务竞争优势在减弱。在旅游服务方面,大陆的RCA指数都大于1,同时在2005、2006、2007这3年中还大于1.25,说明大陆的旅游服务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台湾的旅游服务指数在2009年之前虽然都小于0.8,但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说明台湾在旅游服务方面的国际竞争力虽然较弱,但却在提升之中。在其他服务方面,大陆的RCA指数大都在0.8左右,表明大陆其他服务的竞争力并没有显性的优势,而台湾的RCA指数都大于1,说明台湾在其他服务上有显性的优势。

以上分析显示,两岸服务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二者在运输服务上的竞争力较接近,但是在旅游服务上大陆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在其他服务上台湾的竞争力具有比较优势。大陆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在不断提升,而台湾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在弱化。

两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一)生产要素

波特把生产要素分成初级和高级生产要素。其中,高级生产要素对于提升一国(地区)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有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台湾在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上相对于祖国大陆具有比较优势,突出表现为台湾拥有一批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劳动力、相对充裕的资本积累、先进的技术和企业家才能以及科学的管理等[6]。大陆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旅游、运输等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服务领域,在全球服务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通信、咨询等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行业,大陆仍处于起步阶段,表明大陆主要依赖于初级生产要素。从高级生产要素的拥有和使用效率上看,大陆处于劣势,这也是制约大陆资本、知识密集型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1]。

(二)需求

同有形产品相比,服务贸易的消费者直接参与了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服务贸易更依赖于需求。20世纪90年代,台湾实施了被称作是推动服务业扩大外需的“第二次外向型革命”[7],目前台湾服务业生产总值占岛内GDP比重已超过70%[2],但是服务业内需的导向特征仍未改变。近年来,台湾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失业增加以及消费扩张力减弱,制约了服务市场的购买力。同时,台湾岛内的产业快速外移现象使得服务对象逐渐流失、市场需求萎缩[8]。祖国大陆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人均收入不断提升,居民喜好多样且追求差异化服务,有效地推动服务贸易的多元化。另外,大陆具有“境外消费”的先天服务贸易优势,由于大陆的历史、人文景观等对各国(地区)颇具吸引力,成为大陆扩大服务贸易的重要途径[9]。

(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祖国大陆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快,更多的外资服务企业以更大的规模进入到更广泛的经营领域[9]。同时,持续高速增长的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另外,大陆的一些制造性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开始向服务性企业转型,进一步增强了核心竞争力。与之相反,近几年台湾对外经济的宽松鼓励措施促使岛内先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大量外移,接着是重化工业和电子产业也陆续外移,甚至IT产业的主力与核心产品也纷纷向岛外加速转移,岛内的服务业缺少强有力的后劲,使得台湾服务业近几年来发展缓慢,有的部门甚至在走下坡路[8]。在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方面,大陆更具优势。

(四)企业的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

服务贸易竞争潜力的发挥,要求服务企业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度和集中度,以及合理的管理制度。从整体上看,大陆服务业的开放时间较短,开放范围受到限制,行业存在垄断,导致大陆服务业滞后发展[1]。另外,大陆服务企业普遍存在重价格竞争、轻服务质量,重竞争策略、轻竞争战略的倾向。台湾发展服务业经验丰富,其“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与服务行为,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台湾企业不断地在传承“服务”的真谛,“不断创新”、“建立员工的向心力”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成为台湾服务企业成功的不二法则[8]。

(五)机会

大陆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全球产业结构升级、国际投资倾向于服务业,推动世界服务贸易稳定快速增长。在ECFA早期收获计划的服务贸易方面,祖国大陆承诺对台实施更加开放的19项政策措施;台湾承诺对祖国大陆进一步开放研究与发展、运动及银行等9个服务行业[9]。ECFA的签订,为台湾服务业发展带来机会,使台湾服务业投资成为新的热点,有助于台湾吸引本地及外来投资。

结论及启示

两岸服务贸易均有一定的竞争实力,但各部门竞争力状况存在差异,整体竞争力不高。加速两岸的服务贸易合作,有助于实现两岸的优势互补,推动整体技术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一)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势互补

大陆服务业的初级生产要素相对丰富,但缺乏与其高速增长和发展相匹配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与资金实力雄厚、依赖技术密集型的台湾服务业相比,在创利效率上有一定的劣势。两岸应充分利用大陆丰富的劳动以及资源密集型生产要素,同时配合台湾服务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制度[10],实现专业分工,使双方从中获取互惠贸易和投资利益的最大化,开创共赢局面。

(二)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两岸应认清各自的优劣势,经验互鉴,进一步优化大陆的产业结构,并促进台湾产业结构的转型。大陆应充分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同时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发展;台湾则应不断优化其服务产业,由技术密集型优化为资本密集型,实现其服务产业的转型,扩大优势产业的规模效应。

(三)落实ECFA商谈的成果

ECFA的签订使两岸服务贸易向质变迈进。两岸可通过共同开发重大项目等方式实现共同利益的连接以增加经济上的互信,进而累积政治互信[7],并将两岸经济合作纳入各自的经济规划与政策之中。两岸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制定和完善两岸服务贸易发展和合作的指导政策,对长期合作进行规范和定位,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服务贸易标准化体系,提高业界的合作意识以及共同发展意识,提高合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从微观层面提高服务业合作的规模和成效。在未来的ECFA的商谈中,两岸还应该寻求更加平衡的开放。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家庭服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药学服务与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海军军医大学

药学实践与服务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海军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