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国际贸易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国际贸易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国际贸易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外贸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逐年递增,有经验、懂业务、能创新的外贸人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相应地,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也成为热门专业,每年吸引大量的学生进入该专业学习。但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很多毕业生并不能在外贸行业找到理想的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实际工作需求不相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外贸行业脱节,培养的毕业生不能满足外贸行业对人才的需要。这说明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还存在问题,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就必须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对目前的课程体系进行创新,以适应外贸行业的发展变化。

一、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不足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三个方面。其中,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国际金融、外贸专业英语、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实务操作五个主要课群。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英语课时不足,学生英语能力差

英语是国际贸易中使用的通用语言,是交易双方进行沟通的桥梁,是国际商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目前,虽然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英语在将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但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英语课时偏少。学生花费大量课余时间用在英语的学习上,但是自学时缺少教师的指导,没有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的条件,再加上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不如重点本科院校学生扎实,导致高职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无法满足将来工作的需要,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就业。

(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

国际贸易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业务类型和交易形式层出不穷。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更新很快的学科,教学内容必须根据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目前的教学内容远远跟不上外贸业务的发展,教材内容相对比较落后,不能及时反映外贸行业的最新变化。

(三)课程实践重视程度不够,设置不合理

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作为一种职业教育,更加强调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虽然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课程体系研究中反复提及,但是在实际教学上,学校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并没有把实践教学放在课程体系的重要位置。实践课程所占课时比例较低,学生在实践课程上投入的精力不够;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节;在实践教学的实际组织过程中,经常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学时随意被挤占。(四)课程的考核不够科学全面课程的考核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引导督促的作用,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应该能够充分体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的侧重点。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考核还是以理论考试为主,课程结束之后采取试卷答题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考核还不够科学全面。一是试卷的题目类型不够灵活,考试内容不能充分反映实际工作对理论知识的要求;二是实践课程的考核成绩比重较低,没有突出实践工作的重要性;三是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一般采取笔试成绩、课题论文、平时表现等作为考核指标,对外语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等没有体现。

二、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一)优化课程结构

增加英语教学的课时。针对当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英语能力普遍不能满足外贸业务需求的实际情况,应增加英语课时,加强英语的教学力度。一方面加强基础英语教育,夯实学生英语基础,突出听说能力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在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部分课程用英语授课,如外贸单证、外贸合同等课程。通过开展双语教学等方式,提升学生在外贸工作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将来就业和参加工作作好准备。突出实践教学的比重。实践教学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国际贸易专业开展的实践教学主要采取课程案例教学、仿真软件模拟、实训基地实践和毕业实习等方式。当前实践教学多数安排在一门课程理论知识讲授完成之后或毕业前夕,实践时间较短,学生很难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首先就是要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开展实践锻炼。另外,还要加强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和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的有机结合。

(二)更新课程内容

首先,针对课程结构的调整相应地增删课程内容。随着英语课时的增加,扩充原有大学英语教材、经贸英语教材、国际金融英语教材等的内容,并适当增加一些双语专业教材。而对于课时被压缩的一些课程,如会计学、统计学等理论性太强的课程,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精简,突出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防止照搬本科院校的教材。其次,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更新。一些专业教材多年沿用,甚至十多年没有大的变化,其中经典理论在教材中占较大比重,而近几年出现的新理论却没有及时写入教材,教材内容与外贸行业发展不相适应,应该根据外贸相关趋势的变化及时更新教材的内容。

(三)创新课程考核方式

对国际贸易专业的考核方式进行创新。改变目前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丰富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并将考核与考证相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推动学生能力素质全面发展。随着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的比重也逐步加大。只有采取灵活有效的实践考核方式,才能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有效地推进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将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结合起来,把国际贸易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构建与外贸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融合起来。例如,在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报检员、报关员、国际货运等全国外贸职业资格证的考试中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相关课程可以加分或免考,也可以作为选修课的学分。

(四)丰富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这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可以多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互动教学法是指教师确定讨论主题,让学生就某一国际贸易方面的问题进行课堂互动讨论。教师在旁聆听,适当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引导,最后教师对课堂讨论进行总结,补充学生观点的不足之处。案例教学法是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从实际案例的运用中了解相应的知识内容。任务式教学法是指将学习的内容设置成一个任务,然后布置给学生,学生带着任务进行探索式的学习。情景模拟就是将国际贸易的实际案例搬进课堂,设置国际贸易课堂情景,让学生亲自扮演情景中的各种角色。多媒体教学法就是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图像、视频、声音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课程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在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更新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着力培养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与外贸企业实践,熟悉真实的外贸业务流程,增强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能力。吸收“双语型”教师,创造开展双语教学的条件,针对一些专业课程鼓励教师尝试双语教学,既传授学生业务知识,又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请外教开课。不但请外教讲外语课,而且最好还能请外教开设部分专业课,这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大有好处。

(二)改善教学条件

虽然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国际贸易专业一些开展实践教学的设施还不完备,不利于开展实践教学。有的没有足够的资金,缺乏基本的实践教学条件,有的缺乏实践教学场地和实施教学的仪器设备。需要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加大相关的软硬件投入。购置仿真软件,建立仿真实验室,方便开展模拟教学,为学生进行模拟操作训练创造条件。与外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毕业实习和教师进行实践锻炼提供工作岗位。

(三)完善规章制度

完善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为促进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必须对教学质量进行科学评价,构建和完善评价体系。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包含学生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学校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以及企业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在学校学习期间,由学生和学校对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管理等进行评价。在企业实习结束时,由企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素质进行客观评价。学校根据教学质量的评价及时调整完善课程体系,促使课程体系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建立教师的实习制度。对讲授实务型和实践性较强课程的任教老师,在该门课程任教之前,首先应该到相应的工作岗位实践一段时间,接触真实的业务流程,熟悉外贸实际,避免空谈理论。其次,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到外贸企业工作,甚至创造条件脱岗锻炼半年或一年,及时更新教师的业务知识,防止授课时脱离实际、纸上谈兵。

作者:周道 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