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国际贸易教学现状(3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国际贸易教学现状(3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国际贸易教学现状(3篇)

第一篇: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推动英语专业创业人才培养分析

【摘要】随着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各高校积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英语人才,很多高校在英语专业中开设国际贸易的相关课程,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为大学生提高了就业竞争力。然而,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这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专业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将总结现阶段英语专业中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不足,结合英语专业的专业特点探讨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推动英语专业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以达到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加强创业思维及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践教学;英语专业;创业人才

21世纪以来,中国将创业人才培养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近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13处提到“创业”。支持全民创业,为创业提供各种便利,形成专业浪潮,并推出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面对今年历史最高的749万高校毕业生,国家鼓励各高校积极加强创业指导及创业人才培养,以创业带动就业。高校在鼓励全民创业的指导思想下,应积极对所开课程重新进行审视,进行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找到“兴趣点”及拓展创业思维的“创业点”,为英语专业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可行性。英语专业的语言学习相对来说较为单一,随着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大部分高校都将英语专业的语言学习与国际经济贸易结合起来,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也拓宽了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增强了就业竞争力。但近几年国家对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使得高校必须要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改进英语专业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创业积极性的提高,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创业意识。

1国际贸易课程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创业可行性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相关课程,学生不仅具备过硬的语言基础,还掌握了商务的相关知识,将两专业优势集于一身,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英语专业开设的国际贸易课程有《国际贸易与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及《国际贸易业务实训》等,而在学习理论知识以后进行的实践课程更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国际贸易业务实训》课程将之前所学习整个国际贸易流程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分析应用,例如建立业务关系、商务谈判、报关、报检、营销策略等环节,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业务流程步骤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寻找自己的创业兴趣点,为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提供了可能性。在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实践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正因为对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了解,使英语专业学生在接触创业教育时表现的很从容,加强了他们的创业实践愿望。学生将所学语言技能与国际贸易知识相结合,使他们更容易选择创业道路,较其它专业相比具有相当大的专业优势。国际贸易实践课程涉及到营销练习,特别是现在国家提倡的“互联网+”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使得很多同学进行大胆的创业尝试,有的英语专业同学通过网络平台将自家产品销售到国外,积极探索,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创业信心。

2英语专业国际贸易实践课程教育的不足

2.1创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

在发展创业教育中创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至关重要,虽然创业教育在多年前已在大学被提倡,但目前大部分高校近几年才足够重视,有很多高校刚刚在校内创建创业基地,开设创业课程,之前学生只能通过选修创业课程或相关讲座来获取创业的相关知识。很多高校现阶段仍处于创业教育初级阶段,对创业课程建设也处于探索时期,创业课程体系模式单一,创业实践课程不能得到很多的开展等问题一一暴露出来。从我校英语专业同学创业情况来看,除了少数有想法有创新的同学以外,大多数同学处于迷茫阶段,不知从哪里入手。虽然英语专业开设了国际贸易的实践课程,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属于被动接受知识和被动操作基本贸易流程的状态。以《国际贸易业务实训》为例,大部分学生只能通过教师在多媒体教室的讲解学习整个业务流程或通过实验室平台做少数贸易流程案例。因课程模式较为单一,很多细节性知识点不能得到充分练习,不能在实践练习中融入创业知识,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根据实践各环节提出自己的创业想法。

2.2教师缺乏实践创业经验

创业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兴趣,创业基本素养教育和实践教育更是重中之重。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练习只是创业教育的第一步,教师除了传授相关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起到创业启发和引导作用,并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以外的有利于创业意识培养的知识和思路,这对教师的专业及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各高校进行创业教育时都会发现教材匮乏和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这是目前开展创业教育的瓶颈。高校教师虽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但在实践及创业方面基本属于纸上谈兵的状态,看似把创业教育进行地如火如荼,但实际操作方面教师也处于迷茫状态。我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处于积极发展时期,学生和教师的创业兴趣很大,少数同学在教师的引领下参加创业大赛并获奖,但真正能带领大部分同学进行创业研究的教师少之又少。很多高校聘请企业人员及优秀创业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但聘请来的兼职教师教授时随意性较强,没有系统地进行过当教师的基本素质训练,不能很好地达到授课目的。创业不解决创业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无法真正地将创业培养带入高校课堂。

3国际贸易实践推动英语专业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

在国家多次出台创业支持政策的推动下,为了积极配合社会创业人才需求,各高校探求英语专业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至关重要。英语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将面临更大的难题,但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为英语专业创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契机,将国际贸易创业知识与学生英语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寻找创业兴趣点,加强创业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等举措将有利于推动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3.1在国际贸易实践环节中寻找创业兴趣点

国际贸易课程实践中有很多环节,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国际贸易实践有利于提高自身语言基本功及国际贸易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合同洽谈、商务谈判、贸易合同签订及单证缮制等,但对于进行英语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来说,学生更喜欢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实践课程,在这两门课的实践中更容易发现创业兴趣点。在市场营销课程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教授下学习产品销售技巧,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将所学营销技巧应用到实践中去,对于创业之初的大学生来说,掌握产品营销技巧是接触创业的关键,较之其它创业,产品销售更能得到大多数创业大学生的青睐,更能够为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方面提供新思路。目前,国家提倡“互联网+”经济发展战略,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融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电子商务的实践课程为市场营销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创业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拓展市场营销渠道,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新要求。学生在校进行电子商务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3.2加强国际贸易创业实习基地建设

创业基地建设是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必要举措之一。我校已创建了“华航e创空间”,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场地。英语专业学生可以在创业实习基地将所学习的国际贸易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在有机结合,投入到国际贸易环节、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等实践活动中,今后创业基地的规模也会逐渐扩大。创业基地的创立为学生提供了创业支持,增加内部创业机会,使学生在学校就能亲历创业,为今后走向社会后的创业提高了可能性。

3.3加强我校国际贸易创业类师资队伍建设

3.3.1教师全面学习创业知识

教师作为创业教育的知识传授者及引导者在创业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全面系统地学习创业相关知识是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第一步。教师应加紧学习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并及时地将所学内容有效地传授于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兴趣,使学生尽快脱离创业迷茫期。我校英语专业定期为专业安排开发区企业或北京、天津优秀的创业毕业生为教师们进行创业类知识讲授,教师们在学习中受益匪浅,积极地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所学创业知识相结合,提出自己的创业想法,得到企业人员或创业人员的认可后将实际案例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开拓创业思路。

3.3.2国际贸易实践课程

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学校安排国际贸易实践课程教师到企业挂职学期是使教师进行专业实践及快速掌握创业知识及技巧的有效途径。我校英语专业将教师送进廊坊市开发区外资企业,不仅可以将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工作中,还可以在工作中发现实践方面的不足,增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我校选送商务英语及国际贸易类专业教师去企业学习,一般时间为半年到一年,学习归来的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有明显提高,将自己的实践案例讲授给学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兴趣和创业兴趣。

3.3.3积极鼓励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进行真正创业实践

学校应提供部分资金支持鼓励教师们带领学生开展创业项目,虽有风险,但只有真正进行筹划、系统安排才能做到从零开始,一步步地进行,通过一个创业项目使教师能够得到第一手创业资料。真正进行创业实践对于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素质及加强创业人才培养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丁一芳 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外语系

第二篇:双语模式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实践经验及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进一步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考核方式与师资培训改革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促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BilingualEducation)是指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中,部分或者全部使用外语来教学。在我国高校的教学中主要指运用英文和中文进行专业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既区别于语言教学,也不同于专业英语教学。双语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三种基本模式,第一种:简单渗透型,是初级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教学语言为中文,少量渗透英文。第二种:过渡型,教学中中英文两种语言交替使用。第三种:沉浸型,英文为主要教学语言,少量中文补充教学。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核心知识点、惯例公约等都是起源于国外,其前沿知识和最新实践成果目前仍主要来自西方贸易大国。在教学中,必须解读原版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课程的主要内容如合同磋商订立、合同履行、审单制单、交单结汇,每一个环节都需用英语完成;外贸环节的具体操作,也必须使用口头或书面的英语与外商进行磋商沟通。因此开展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教学的有必要性。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不仅可使学生切实掌握本课程专业知识,而且专业词汇量的扩展和阅读能力方面也能得到实用性的锻炼和提高。本课程的双语教学在国贸专业三年级开设,通过前两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学生已具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且绝大多数学生都通过了英语的六级考试,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可以说具备专业课开设双语教学的条件。而且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在国贸专业开设已经有十年的时间,课程建设历史长,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前具备了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的条件。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实践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未来就业岗位所必须的职业技能以及开阔的国际贸易视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能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英语能力的同时,在专业实务具体操作和实际问题解决上能够做到语言无障碍,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实现培养出专业素质高和就业竞争力强的外贸人才。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的分析

1.教材选择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教材选择是难题之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偏重于业务具体操作和外贸环节问题的解决,是实务系列课程的基础课程。国外原版教材大多偏重理论,并且和我国外贸实际操作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不符合我国外贸业务的实际情况,不适用于目前的教学;而国内学者编写的英文教材,专业知识介绍笼统浅显,业务实际操作的指导不够具体,语言使用的精确性把握也不够精确,所以也不适合教学。目前我们选择的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周瑞琪主编的《国际贸易实务》(英文版),同时推荐学生参考吴百福或黎孝先编著的国际贸易实务中文教材。这样在教材方面,既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有准确的了解和思考,又在专业知识全面性和实际操作技能方面又能得到一定的弥补。同时还向学生推荐一系列书目,比如张亚芬《国际贸易实务与案例》,张建华《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赵立民《进出口业务操作》等,使学生不仅在理论知识上有全面的掌握,在实际操作和案例解决的方面也有一定的技能和分析能力,对以后就业于外贸行业有一定的帮助。据近两年毕业学生的反馈,90%以上的同学对教材和书目的选择表示满意,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的应用有较大的帮助。

2.教学语言的使用

课堂上英语与母语的使用比例为多少是双语教学中的重要问题。英语讲授比例过高,学生会过多注重语言而忽略了专业知识的内容,没有达到基本专业知识学习的教学目标;但大量使用中文进行解释,会浪费大量时间,也难以达到双语教学的目标。在目前双语教学模式上,我们采用的是过渡型的教学方式,但在中英文使用的比例上灵活地按照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对于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的讲授,采用中英文交替讲解,使学生对概念能有个准确的理解,打好专业知识的基础,这部分教学英语使用比例为40%左右;对于合同条款内容的讲授时,适当提高英文的比例,只对一些难点和重点部分采用中文进行解释,这部分课堂英语使用比例达到60%;对于交易磋商以及合同履行内容的讲授,特别涉及到单据的制作,函电的往来时,基本上使用英语,引导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这部分课堂使用英语比例达到90%以上。而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课堂讨论等内容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灵活调整语言比例,让学生较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3.案例双语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了解国外文化以及前沿知识。国际贸易小案例文字简短,内容精炼,涉及的知识点不多,适合初学者分析和处理;大案例篇幅长,信息量大,内容综合性强,对初学者难度较大。因此,在双语案例教学中,在单个章节的学习中,我们先分析小案例,学会用基本理论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外贸问题和纠纷,主要目的是掌握分析的方法;到学期中期,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并且分析能力也有提高后,适当引入大案例,引导学生从复杂的现象和数据中寻找问题的本质,深人思考,多方面分析,并形成独到的见解,逐渐培养学生基础知识与实际综合运用的能力,提高解决外贸实务中复杂问题的能力。

4.实践性教学环节

目前实验课程安排在大四的上学期,课时是34课时。在实验平台中设置了多个具体的外贸业务,学生可以在一个仿真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切实体会进出易的全过程,通过演练学生能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国际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体会国际贸易控制成本和利润最大化的思路,掌握商务谈判的基本沟通技巧,以及熟悉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与业务流的运作方式。目的是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在演练中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90%以上的学生认为对以后的外贸就业有一定的帮助。但课时比较有限,而且和实务课程,函电课程在时间上的做不到无缝衔接,因此还需要在教学安排上做一定的调整。

(三)教学反馈

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5%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有开设双语的必要,认为既能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又提升语言沟通能力,92%的学生希望后续课程如报关实务,国际结算等课程也能进行双语教学。在期末考核中45%以上的学生成绩优良,可以看出本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是有接受度和一定的成效的。

三、“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启示与改革

(一)学校要加强对双语教学的重视

双语教学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执行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沟通,因此在学校层面一方面必须明确双语教学在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大资金投人与课题建设方面的扶持;另一方面在教学制度管理上,需要建立一套专门的双语教学规章制度来详细规定双语教学及考核方式。管理部门不能只是简单地规范教学和考核中使用语言比例,而应给予教师一定的权限去根据要学生的不同外语水平、专业基础和需求适时调整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案,并且对于双语教学的评价标准也应不同于非双语教学的标准。我国迄今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双语教育模式,因而学校应该给予教师双语教学探索的机会,以及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机会,这样才能激励双语教学达到培养具有英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要减少学生的为难情绪,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首要解决的问题。1.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合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比如国际商务函电、国际结算、报关实务等课程之间的衔接要紧密,引导学生建立起对整个知识体系的兴趣和认识。2.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多进行启发式教学,增加师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程中,在课后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互动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练习和思考空间。3.课堂上教学语言应该按照学生语言的能力和专业知识的难度灵活调整,只有学习者的语言沟通水平没有障碍,才能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4.还可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关竞赛,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制单大赛和国际商务谈判大赛等,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增加实战经验。

(三)开展双语教学方式多样化

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要积极实行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改革,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互动式教学、训练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重视国际贸易实务系列课程的全方位建设及各门课程之间在知识内容方面的衔接性,使学生将双语课程的知识与其他相应课程知识融会贯通来思考。同时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突出以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比如在讲授进出口合同的履行的内容时,可以进行实训模拟,让学生扮演进出口的各种角色,用英文进行贸易谈判模拟,给学生提供交流和表达的机会。还可以进行大案例的课堂讨论,大案例问题涉及方面广,信息数据复杂,初学者不太容易抓住要点和主题,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先筛选出合适的大案例,让学生用英文在课堂上讨论,通过适当的引导,师生一起分析处理大案例,以此来提高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因材施教,双语并行

根据克拉申“输入假说”的理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因此使用第二语言输入的内容,如果在语言上就难以理解,则达不到专业知识的学习目的;而输入的内容,如果在语言上没有障碍,还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才能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在双语教学中不应单一刻板地拘泥于双语的比例,而应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个体的外语水平、学习兴趣并结合课程内容的深浅制定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案,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去逐渐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实施分层次教学,让学生自由选择不同层次的双语教学。

(五)考核方式的改革

目前的双语课程没有对考核的方式做出特别的规定,考核的主要方式还是传统的书面试卷,只是规定出卷的语言上英文要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对于双语教学来说,这样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根据双语教学课程的特性,考核要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灵活运用笔试、口试、闭卷、开卷等多种考核方式。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考核中,学生的外贸业务沟通能力可以通过综合业务口试来考核;大案例的分析能力,可以通过学生团队合作完成书面的报告来考核;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的掌握情况则可以通过书面试卷来测试。这三部分可以分别占比20%,30%和50%。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发言、团队的参与状态也都可被计入成绩,使成绩构成多样化,以此来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考核方式才能更好体现双语教学的目的。

(六)双语课程的师资培养

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和深造也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双语教师除了要有专业的外贸知识,还要有较强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双语教师培训,可以走体验———探索———提高的模式,通过体验发现问题,探索去解决问题,再通过多渠道的培训和深造去提高。高校首先应提供双语教师语言培训的机会,进入语言学校或到国外学习语言;其次应该进入外贸企业进行职场培训,达到从理论到实践的融会贯通;还可以多举办专家学者的教学研讨活动,探索与国际接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适应外贸实践的需要。通过国际贸易实务双语的教学实践,我们获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也发现了诸多的问题和困难,只有通过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完美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出既有扎实的国际贸易理论实务基础,又具有开阔的视野,面向国际市场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楠.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当代经济,2008,(5):148.

[2]黄蓉,易露霞,安研贞,李忱.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案例教学探讨[J].中国人才,2010,(11):244.

[3]龙国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评析[J].改革与开放,2011,(2):174.

[4]吴妍琳.“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8):96.

作者:戴晓芳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第三篇:国际贸易实务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针对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国家贸易实务》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问题;对策

2014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意味着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更多对国际贸易的参与。对于经管类专业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尤为重要,但是《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很强实践性特点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往往会忽略和学生的交流,造成课堂气氛单调、沉闷和程式化。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过于繁杂。《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结算、国际运输与保险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为完成教学内容,传统教学大多按照书本的知识体系来组织教学,首先从解读国际贸易合同条款来分析国际贸易业务的一般流程,而后再讲授业务磋商和合同履行,如此势必造成学生难以准确把握真实外贸进出口业务的运作程序,难以在教学中锻炼学生实际分析问题、教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手段相对落后,很多教师仍旧沿用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教学手段,学生早已对其产生了主观情绪的抵抗,无法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二是仍旧存在机械化的“灌输”教学,教师的教学主动性过高,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并且严重制约学生的开拓性思维;三是教学气氛死板,国际贸易教学由于理论知识要求较高。

(三)教学缺乏实践性训练。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务操作性,所以除了理论教学之外,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当前的实务教学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实务操作上都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动手能力都比较弱。很多高校的国际贸易实务用于实践的硬件设施薄弱。学生不能体验外贸业务中商品进出口的操作过程,如在签订合同、审核信用证、填制相关单据、报关和防范商业风险等方面都缺乏实践经验。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下,学生动手能力差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外贸行业的就业机会。(四)考核考试方法简单。传统的评价方式最常见的是闭卷笔试。由于受出题题型、考试时间、试卷幅面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考核一些死记硬背条条款款的概念、术语、简单理论、问答、计算,题型呆板。这种评价模式导致的结果是,在教师和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期末轻平时、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的倾向。

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开展国际贸易技能竞赛。国际贸易技能竞赛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社会活动,竞赛的内容紧扣当前高校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专业竞赛不仅激发了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实践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参赛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符合国际贸易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还能促进国际贸易教学的改革,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二)更新课程内容,注重知识融合。第一,适当的引用国际教材。虽然我国加入了WTO,但是国内的贸易环境,与国际形势存在着一定差异。教材的编撰者,多是以国内规则为主体,导致现行教材与国际环境不符合,影响学生对于国际贸易的认识。采取国际教材,可以更好的实现国际接轨,与时俱进地把国际贸易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政策纳入教学内容,改变过去单一理论知识讲解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更广博的知识基础和视野,也使学生的知识更加动态化,同时,外国所使用的教材,多已经完成了丰富的实践,正符合我国急缺人才的需求,也可以减少短期内理论编撰无法与时俱进的问题。

(三)加大实务、实验类课程的比重。国内高职院校对国际贸易课程的设置普遍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缺少实践机会,国际贸易业务能力较低。国际贸易新形势要求培养具有较强的处理贸易争端与贸易纠纷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增设WTO规则等重要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法律与规则,当外国对我国发起贸易争端时,也可按照这些规则进行处理,争取更好的权益。具体到教学,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实验教学软件,开设进出口模拟实验课程,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购买此实验教学平台;二是加强与外贸企业的联系,学校应建立几个相对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将学生带出去,到实际工作单位参观学习,让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有机会亲自了解和认知外贸业务的实际工作过程,使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高职院校教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师大多是具备较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的经济学硕士或博士,他们一般是从学校毕业之后直接进入高校从教,没有外贸实践工作经历,缺乏国际贸易实务的实战经验,在实务课程的讲授上大多只是教材知识的常规讲解,知识相对陈旧,不能很好地结合贸易实践来分析,导致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较差。如果要达到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一只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第一,学校应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是根本,一个教师只有立足讲台才能站稳脚跟,科研是动力,促进教师学术水平的进步,也才能将更新的知识、观念传输给学生,做到教研结合,教学相长;第二,学校应鼓励老师积极外出学习,如提升学历层次、交流访问、参加专业研讨会议等,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新动态;第三,教师应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挂职锻炼,熟悉了解国际贸易实务流程,促进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更好地向学生传授适应社会需求的国际贸易知识,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国际贸易新形势的国际贸易人才。

(五)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虽然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中,并不要求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学术科研中,不过,为了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的便利,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降低科研时间成本。在加强教学与科研的联系方面,首先高校应该建立相关机制,使学生具备参与的调解;其次是教师调解课题内容,帮助不具备学术能力的学生,也可以完成部分科研工作;三是开展随机课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参与所学知识的小型课题;四是鼓励学生独立学术研究,并指导发表学术论文,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重视课外交流,改善考核方式。互动式教学方式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课后的交流对于互动式模式实施的成功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开课之初,任课教师要将自己的联系方式、邮箱地址及时地留给学生,以便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地向老师咨询。具备网络教学的学校,任课教师要将大纲、教案、练习题等内容上传至网络课堂,通过网络互动,加强任课教师与学生的课外交流。课外交流有助于教师不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对教师互动式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查漏补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此外,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对于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考核往往只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引入互动式教学方式后,对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考核就要充分考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将学生的平时表现与最终考核成绩相结合,要将学生课外活动中的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测评结果纳入考核中来,要综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案例分析能力、社会调查能力、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合理公平地给出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

参考文献:

[1]刘德光,黄传荣.互动式模式在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中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36)

[2]任晓娜《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2011(4)

作者:魏章友 单位:常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