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西部落后省份出口贸易发展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出口商品结构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大类,初级产品是指未经加工或因销售习惯而略作加工的产品,是尚待进一步加工或已经简单加工的产品。工业制成品是指经过复杂加工的工业产品和商品。相应地,出口商品结构可以分为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两大类[2][3]。由表2可知,贵州出口贸易方式是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初级产品出口为辅,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在80%左右,从1996年~2010年总体上有上升的趋势,2010年比重已达到83.8%;初级产品的结构在20%左右,从1996年~2010年总体上有下降的趋势,2010年比重已降至16.5%。
出口商品的要素密集度本文将1990年~2010年贵州出口的初级产品全部划分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将工业制成品中的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珠宝、贵金属及制品,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机器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象、声音的录制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精密仪器及设备、钟表、乐器及其零附件,艺术品、收藏品及古物全部归类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其他所有产品归类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根据图1,按照出口商品的要素密集度分类,在2002年之前贵州省出口的产品中是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总额与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总额相比,领先优势并不十分明显。从2002年开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总额开始占据绝对大的比重,到2010年为止,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总额已经远远将其它两类产品的出口总额远远抛在了后面。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总额在2004年~2007年间是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总额的,但在2008年~2010年间,已经逐渐被劳动密集型产品所赶超。
出口市场区域贵州出口产品已遍及世界6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贵州商务厅公布的“2010年全省商务运行简报”显示,2010年贵州占出口总额前10名的国家和地区是印度、美国、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泰国、伊朗、韩国、巴勒斯坦、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出口累计占全省出口总额的67.9%。而从各大洲的角度来看,根据表3,亚洲市场凭借地域优势,历来是贵州产品出口的最主要市场,所占比重保持在65%左右,吸纳了历年贵州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其次是欧洲和北美洲市场,历年分别吸纳贵州出口总额的10%以上;再次是大洋洲,历年吸纳贵州出口总额的6%左右;最后是非洲和拉丁美洲市场,历年分别吸纳贵州出口总额的2.5%左右。
出口主体多元化贵州省出口贸易主体由国有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构成,但国有企业一直在贵州省对外贸易中占据“领头羊”地位。自2006年以来国有企业进出口比重始终保持在75%及以上,并呈现出比重逐年增大的趋势。2006年,贵州省国有企业进出口12.17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5%;2007年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17.62亿美元,占全省的77.52%;2008年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26.2亿美元,占全省的77.6%;2009年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18.52亿美元,占全省比重80.3%。2010年全年,贵州省国有企业进、出口增幅均高于全省总体水平,进出口完成26亿美元,同比增长40.4%。其中,出口15.7亿美元,同比增长43.6%,占全省出口总额的81.8%,较去年增加了12.8个百分点。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随着贵州省经济增长率的波动,自身的增长率也呈现出波动的态势,但出口总额总体上是上升趋势。2010年贵州省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出口比重下降,比重分别为5.5%和10.1%,较去年分别下降7个百分点和6.4个百分点。三资企业2010年全年进出口1.7亿美元,同比下降6.2%,其中,出口1亿美元,同比增长7%;私营企业进出口3.1亿美元,同比增长31.1%,其中,出口2亿美元,同比增长36.3%;集体企业出口增长迅猛,出口4,975万美元,同比增长103%,但比重与2009年基本持平。
省内各地区出口状况贵州省各地区出口在地区之间不平衡发展日趋严重。以2010年为例,贵阳市对外贸易呈扩大态势,而六盘水、遵义、安顺和黔南州出口所占比重均有不同程度萎缩。2010年,贵阳市进出口25.2亿美元,同比增长53.2%,高出全省总体水平17.2个百分点,比重为全省的80.3%,较去年增加了9.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1%,占全省出口的75.1%;六盘水进出口3.2亿美元,同比下降15.8%,比重为全省的10.1%,较去年下降了6.1个百分点;遵义进出口1.8亿美元,同比增长18.5%,比重为全省的5.7%,较去年下降了0.9个百分点;安顺进出口0.6亿美元,同比下降12%,比重为全省的2%,较去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黔南州进出口0.4亿美元,同比下降22.4%,比重为全省的1.3%,较去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黔东南州、毕节和铜仁虽然占比不到全省1%,但进出口均持增长态势,分别增长75.9%、720.3%和9.9%;黔西南州2010年全州完成进出口总额339万美元,比重为全省的0.1%,同比下降46.4%。[4]
出口贸易周期波动性
本文的出口贸易波动性是指贵州省历年出口贸易总额环比增长率的波动性。自1979年以来,贵州省出口贸易总额环比增长率呈现出较明显的波浪式波动,总体波动幅度较大,呈现出多个波动周期,既有短周期也有中长周期。下面利用增长率直接法和HP滤波法分别对出口环比增长率呈现出的短周期和中长周期进行分析。
(一)采用增长率直接法对短周期分析
增长率直接法是直接用实际增长率来测定变量的周期波动,这是分析经济波动时通常采用的方法。由周期波动理论可知,“波谷—波峰—波谷”法或者“波峰—波谷—波峰”法是可以判断一次完整经济周期的两种方法。以“波峰—波谷—波峰”法作为判断一个完整的波动周期的依据,则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波峰—波谷—波峰”法将1979年~2010年贵州省的出口环比增长率划分为9个基钦周期,基钦周期又叫短周期或商业周期,平均波长为3年~4年。
(二)采用HP滤波法对中长周期分析
HP滤波法最初是由美国的两位学者开创并应用于经济周期的研究,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宏观经济数据的平稳性研究中。总的来说,HP滤波方法在测定经济时间序列中长期波动趋势中作用较为显著。[7]由图3和表5可知,1979年~2010年的出口环比增长率可以分为两个朱格拉周期(又叫中周期,是一种为期9年~10年的经济周期)和一个库兹涅茨周期(又叫长周期,是一种为期15年~25年,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两个朱格拉周期分别是:1979年~1986年,共8年,其中包括1979年~1982年和1983年~1986年两个基钦周期;1987年~1994年,共8年,其中包括1987年~1991年和1992年~1994年两个基钦周期。一个库兹涅茨周期是1995年~2010年,共16年,其中包括1995年~1997年、1998年~2000年、2001年~2004年、2005年~2007年和2008年~2010年五个基钦周期。
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简称TC指数)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可以用此指数来衡量某种出口商品的相对竞争力状况。该指标数值介于-1~1之间。TC值越接近于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TC值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当TC=-1时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TC值越接近于1则表示竞争力越大,当TC=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贵州省初级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表明贵州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竞争力逐渐变薄弱,在2003年之前TC指数一直大于0,表明出口产品贸易竞争力较强,出口大于进口,但2004年之后TC指数一直小于0,表明出口产品贸易竞争力较弱,出口小于进口。贵州省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总体呈现出一个先降后升的趋势,但其TC指数一直大于0,在2006年之后保持在0.47之上,表明贵州工业制成品贸易竞争力还是较强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总额要大于进口总额。
研究总结及对策建议
(一)研究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贵州省出口贸易发展存在以下特点和问题: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发展滞后,这种贸易格局的缺点在于不能够充分利用好贵州资源和劳动力丰富、要素成本低、制造业基础较好的优势,也不能获得加工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尽管贵州省出口的产品中主要是工业制成品,但需指出的是近年来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绝大多数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资源密集型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低,不利于贵州省出口贸易的长远、均衡发展。贵州省出口市场区域、出口贸易主体和出口地区结构均不合理,使得贵州省出口贸易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的风险系数变大,一旦主要的出口市场、出口主体和出口地区出口贸易不景气,就会严重影响贵州省的出口,因此出口市场区域、出口贸易主体和出口地区结构亟待优化、合理布局。出口贸易总量总体上升,但有长短期的波动,这种波动既有国际经济大气候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出口产品贸易竞争力总体不强,其中初级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尤为低下,不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大。
(二)对策建议
1.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贵州省资源和劳动力丰富、生产要素成本低廉、制造业基础良好,省内经济环境适合发展加工贸易,另外目前东中部地区承受着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经营成本快速上升的压力,产业开始向西部省份转移,因此要抓住此机遇,积极承接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加工贸易。
2.优化出口产品的类型近年来,贵州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越来越高,这是充分利用了贵州省劳动力较丰富且价格低廉优势的结果,但随着贵州省经济的迅猛增长,省内劳动力价格也“水涨船高”,这使得贵州省正在逐渐丧失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省内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开始向其他经济发展更落后且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地区、国家转移。这种情况对贵州省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正越来越大。因此,为确保贵州省出口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贵州省要优化出口产品的资源禀赋结构,扩大资源、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有序降低遭受“反倾销”等贸易壁垒较严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同时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逐步摆脱企业生产对大量劳动力的依赖。
3.巩固和拓展海外市场、加快非国有企业和非省会城市出口发展目前,贵州省出口市场过度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并且过分依赖临近的亚洲市场。贵州省出口市场的这种格局容易对出口产生以下两方面不利影响:主要出口国家或地区经济发生衰退会对贵州省出口贸易产生严重不利影响,譬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占据贵州省出口市场超过“半壁江山”的亚洲各国、地区经济发生不同程度的倒退,造成贵州省出口贸易连续几年的大衰退,直到2003年其出口总额才恢复并超过1997年的出口水平;还有就是2008年美国“次贷风暴”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贵州省主要出口市场国家经济不振,也对贵州省的出口产生了较严重的冲击,因此为规避主要贸易伙伴地区经济波动对贵州省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需要采取市场多元化战略。还有目前贵州省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对外来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各种技术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对贵州省出口贸易构成了较大的威胁,贵州省出口区域过度集中的弊端已经日益凸现出来,因此立足于推动贵州省出口贸易发展的长远需要,贵州省要在继续巩固既有出口市场的同时,主动调整出口贸易主要对象国家或地区的结构,增强出口对象结构的合理化,即要大力开拓其它海外市场,提高在周边的中亚、俄罗斯、西亚以及拉美、东欧、非洲、大洋洲等市场的出口份额,同时注意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质量。扶持加快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出口,以适度降低国有企业的出口比重,在资金和政策支持范围上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中小企业、集体企业积极“走出去”开拓海外出口市场,帮助它们培育优质出口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一批贵州私营企业、集体企业的出口品牌,以增强品牌竞争力。加快六盘水、安顺、遵义、毕节、铜仁、黔西南、黔东南和黔南州出口贸易的发展,以平衡和缩小省内各地区出口差距。建议中央、省级政府和各市州出台相关刺激、鼓励政策,在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及融资方面向以上地区进行适度倾斜,同时积极为以上地区的出口企业搭建出口平台,提供出口的信息咨询、出口服务,刺激区域内企业的出口欲望,降低外贸门槛,提供进入国际市场的平台和商机。还要积极为区域内的企业联络海外客商,为企业提供出口的海外渠道。
4.稳定出口贸易的增长,减少波动促进出口市场区域、出口主体、省内各地区出口结构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稳定出口贸易的增长,优化之后当面临某一处的出口不振时,其他地方的出口就可以有效缓解其对全省出口带来的消极影响。对国际出口形势进行提前的预测,对可能出现的经济贸易“寒流”等不利形势提前准备,提前制定保增长、促增长的措施,制定灵活的经贸政策,在资金、税收等方面对出口企业进行扶植,必要时政府可以出面为企业出口宣传、找销路,力争平稳出口贸易的增长,避免出口的大幅跌落。[10]
5.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出口竞争力目前贵州省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总体不强,与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出口的绝大比重、科技含量偏低等因素相关,因此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时注意发挥加工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鼓励大型跨国公司在贵州省设立研发中心、科研机构,加快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扩散,在参与全球分工的过程中学习掌握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最终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赵亮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