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通货膨胀进出口贸易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进出口贸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路径总体看,进出口贸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路径有四个:成本路径、国外商品价格的传导路径、货币供给路径和总供给—总需求路径。
(一)成本路径由于我国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源和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进口,因此在进口总额中原材料、燃料、机械设备的比重较大。当生产要素的进口价格发生波动时,就会直接通过成本路径影响到国内。而且根据双重加价原理,我国进口原料和燃料等必需生产要素的价格必然会沿着各自涉及的产业链逐级传递,最终引起整个社会商品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二)国外商品价格的传导路径如果国外商品价格普遍上涨,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一方面,将导致出口量的增加,进而使我国外贸出口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国内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将减少,从而增加替代品,最终导致整体社会消费需求的增加。我国连年出现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主要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的环境下,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市场需求也在急速增加,这种对外贸易出口的增加进一步导致我国外贸出口商品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从而引发整个社会总需求的膨胀。如果不加以调控,有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从我国进口商品的结构可看出,我国进口的绝大部分商品是大宗商品,而生产厂商的生产要素价格或生产成本价格的波动,最终表现为国内商品出厂价格指数的变化,进而作用于国内通货膨胀率。
(三)货币供给路径当一国存在大量长期的贸易顺差并有巨额外汇储备时,国内市场将会有大量的货物出口,中央银行要增加货币投放,达到收购出口所得外汇的目的。这样,就可能造成流通货币过多,易引发通货膨胀。从国际收支平衡表看,我国长期出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截至2013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82万亿美元,再度创历史新高。比2012年末增长了5097亿美元,年增幅也创出历史新高。因为外汇是不可以直接在市场上流通的,所以中央银行为买入外汇需要投放大量基础货币,初始货币会随着外汇占款呈正比增加,随之扩大广义货币的供应量,导致普遍、持续性的价格上涨,影响国内经济的稳定运行,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另外,持续的贸易顺差使中央银行的外汇资产比重持续增加,极大影响了我国货币的实际价值,给多个基础产业部门增加了压力,从而引起这些领域价格水平的上涨。
(四)总供给—总需求路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商品与服务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缓解了通货膨胀对本国产能控制的敏感程度,提高了对全球供求情况的敏感程度。贸易顺差大多代表外部需求的力量强大,与外贸出口需求快速增长并存的是内部需求的相对不足,从而出现外部需求拉动增长、内部需求抑制物价的情况。外贸出口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外贸依存度的快速提高是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显著特征,2013年我国外贸依存度高达46%。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高外贸依存度和高外贸增速将成为常态,与国内生产、消费和国际市场密不可分,依靠国际市场吸收本国相对生产过剩的产品,因此外部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波动,不可避免地会对本国的产能结构产生影响。
二、防范进出口贸易传导通货膨胀的对策
(一)健全价格调节基金制度价格调节基金制度指政府通过一定渠道,筹集一定数量的基金,用于平抑市场物价的制度,是政府调控市场物价的一种辅助性手段,是价格调控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针对部分地区、个别品种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异常波动,及时、准确地采取相关措施,较快稳定市场和平抑价格,安定人民生活。目前,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的突变极易影响我国市场的供求平衡与价格稳定,进而加剧通货膨胀影响。所以,价格管理部门应在借鉴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尽早制定《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办法》,在基金的征收、入库、利用、监管等方面进行规范。
(二)加快对外贸易的结构性调整我国处于国际垂直分工中的低端,依靠的是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这种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不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技术创新,从资本和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目前,虽然世界上很多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但这些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国际原材料价格高企情况下,国内经济势必产生通货膨胀。国际市场也影响着国内的价格指数,我国的价格监测部门除对国内市场,还要特别加强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商品进出口数量与价格的监测及预警工作,根据对国际商品价格的准确判断来制定进出口策略。
(三)大力参与国际期货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原材料价格是由期货市场的交易价格基本确定,我国参与贸易规则制定的话语权有限。我国要继续发展期货市场,推出各种原材料的期货产品,有必要联合国际采购行业组织,通过期货信息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参与国际期货市场,共同抵御国外对冲基金的各种价格炒作。
(四)提高企业竞争力树立本国工业制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我国要加强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调查实施力度;运用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和保障国内相关产业的权利和权益;在限制国外市场力量的同时,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并统一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国内企业的竞争环境,提高整体竞争力。
(五)促进国际合作通货膨胀已成为全球性普遍存在的问题,仅凭一个国家国内的调控无法达到经济平稳的目的,所以国际合作极其必要。对我国而言,人民币升值可能是良策,虽然会产生抑制出口的负面影响,但如果政府能有效降低总储蓄率和私人储蓄率并扩大内需,就会既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又改善经济结构,才能均衡地拉动经济增长。然而,防范通货膨胀的措施本身就会加剧资产价格的上升,即对通胀的预期本身就会加快通胀的到来,央行也应在国际组织的协调下进行合作,有效降低流动性风险。
(六)做好资源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为减弱进口资源价格变动对国内物价造成的影响,我国必须建立资源利用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从粗放增长转为集约增长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期间必然要消耗较多的外部资源。因此,要从全球角度确立外部资源利用的中长期战略,合理利用外部资源。以有色金属为例,短期内我国应建立风险采购机构,以达到利用国际有色金属期货市场,从而降低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对国内经济影响的目的;中期的战略规划是要建立国家有色金属储备体系,如商业储备与期货等;长期要开发并利用其他资源进行替代,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以达到调整经济结构的目的。另外,从粮食的战略规划角度出发,为稳定海外粮食供应需要采取避免长期风险的有效方案,建立新型粮食安全观,针对进口粮食的供应制定中长期方案,并与某些粮食出口大国进行长期合作,形成集外汇储备与战略物资等为一体的综合战略体系。
(七)减轻外汇储备增加对通胀的压力,深化金融改革
1.进一步完善结售汇制度。2012年4月,我国取消了强制性结售汇制度,使人民币过快升值压力有所缓解,增强了人民币汇率弹性,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通货膨胀压力通常出现在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均出现顺差的状态下,由外汇占款增加所引起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造成的。建议实行意愿结售汇与限额结汇相结合制度。一方面,外汇收入可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者卖给指定银行,或者开立外汇账户保留。另一方面,外汇收入在国家核定的限额内可不结汇,超过限额的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分散中央银行之外的外汇,政府可运用政策、媒体等措施达到间接控制国际收支的目的。因此,从有效控制货币供给的角度出发,实行意愿结售汇制与限额结汇制度相结合将更加有利。
2.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首先,完善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还不完善,外汇市场上存在人民币即期开盘价显著背离中间价的情形,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使人民币价格在中间价的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避免大幅度的涨跌。其次,丰富外汇市场参与者,加快产品创新步伐。我国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缺乏市场参与者和可供交易的产品,导致少量资金就可能左右汇率走势。因此,有必要加快主要交易者做市商建设,并不断丰富交易产品类型。
3.健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机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有利于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缓解外资流入流出对我国的冲击。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共同调控,可提高财政部门和央行的调控能力和调控效果,在结构协调基础上实现社会供需总量的平衡,确保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作者:贾博宇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