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提高执政党驾驭市场经济能力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届四中全会又一次重申了共产党人对执政党执政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在不断总结经验、民主、求实、创新的基础上,适时提高了执政能力和水平,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及时的、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组织保证。在《决定》中提出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容中,提高执政党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是其重中之重。
一、经济发展是执政党执政兴国的第一根基
纵观世界各国,执政党无不把经济发展作为其执政的基础,而且是第一根基。经济发展不好甚至糟糕的国家或政府,其执政党更迭频繁、受到换位的威胁更是习以为常。西方社会党派之间的执政的争斗,无不围绕着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把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福利作为争取民众支持的最常见、最有效的手段。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共产党已领导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特别是近20多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人民的收入提高了,日子殷实了,餐桌丰盛了,欢声笑语多起来了。同时,我们党也在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康中兴旺发达起来。通过我们党的执政经历,向世人昭示了这样的坚定不移的真理:发展才是真理,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有出路,发展经济是执政党执政兴国的第一根基。“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实践证明,新中国成立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不断提高无不与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相关。新中国成立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顺利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坚实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大力推进改革开放,集中力量抓好经济建设,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和波澜壮阔的国内形势,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沉着应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迎接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历经曲折中不断前进,在战胜困难中顽强奋起,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
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同其他经历了数百年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们对市场经济的特点、发展规律及趋势的认识还不成熟,对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还缺乏经验,需要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二、执政党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内涵与主要表现
执政党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就是指执政党运用各种手段、方式与制度,在领导、指挥、调控经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衡量标准就是投入与产出的效率标准,关键是通过必要手段、调动一切力量、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依法行政能力。执政党不是也不应该直接干预经济,党政分开,执政党按照自己的分工去做好自己的事情,依法行事,把抓好党建与国家的繁荣昌盛统一起来,保证执政党执政地位的长久不衰。执政党执政能力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程度,这里的关键并不是取决于执政党控制了多少部门和领域、执政党规模的大小,而是通过执政党的建设,为社会经济的发展铺下了通途,各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在执政党依法行政的体制背景下自由遨游、各显神通,“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二是判断决策能力。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主要表现在对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判断决策上。判断就是能够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经济环境、发展水平、现实问题甚至国际背景,决策就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特点适时提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领导和谋划改革。在驾驭市场经济方面,执政党必须善于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只有善于抓住机遇,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背景下抢占先机,加快发展步伐。中国共产党纵观发展形势,已经提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且要我们牢牢把握这一战略机遇期,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是反腐倡廉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还表现在对市场经济的驾驭效率上,即少投入多产出、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虽然执政效果不能也不可以简单地通过效益来体现,但执政成本却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国家的执政党日理万机,取得些成绩实属不易,如果能得到人民大众的普遍拥护更是难上加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恐怕惟有此道。公务人员不应该成为致富的能手,而应该成为帮富的专家;执政党不应该铺张浪费,而应该精打细算,把钱花在刀刃上。这必然要求执政党加强反腐倡廉的力度、提高反腐倡廉的能力,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新生活的主人,而不是旁观者。实践证明,一个政党若不能以自己廉正无私的形象争取公众对自己的拥护与爱戴,恐怕连执政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谈什么执政能力了。
四是组织行为能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能够万众一心、尤其是执政党的上下级之间、各级政府之间必须步调一致、齐心协力解决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社会生活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诸如各级党组织之间、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失业人员增多,有些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等等。执政党面对这些问题,必须有组织、有步骤地加以解决。不解决束缚经济发展的诸多痼疾,我们就不能迅速发展,不发展又有更多的问题不能解决。加快发展是解决诸多问题的前提,是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重要基础和根本途径,而执政党的组织行为能力是发展的重要保证。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五是观念转变能力。执政党的组成人员必须与时俱进,迅速转变观念,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要提高执政党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广大党员必须善于学习和把握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中心,以效益为目的,以法律为规范的经济形态,与计划经济有着质的区别。要驾驭市场经济,必须认真学习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全面认识市场经济的特点,努力掌握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自觉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则和要求来规范经济行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和快速发展。要围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在想事、谋事、干事上下功夫。
三、执政党驾驭市场经济的“度”的把握(即如何处理党领导经济工作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
执政党驾驭市场经济并不是由执政党的言行来取代一切、统管一切,而是通过执政党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带领和调动广大人民,使他们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和积极分子。这里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好党领导经济工作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问题,即执政党驾驭“度”的把握问题。
从理论上讲,现代的国家管理都与政党的作用密切相关,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政党的存在。政党与政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角色分化的角度来看,它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角色和功能,在任何情况下,政党并不能代替或取代政府来履行政府的职能。一般来说,政党通过它的党务活动,即通过政党纲领的宣传和鼓动、政治家的培养和输送,使它的意志或意志化的人物进入政府领域,以管理政治事务。因此,政党(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的党务职能和政务职能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划分。如果政党组织以政府的角色履行政府的职能,或者政府以政党的角色履行政党的职能,那么就必然会对政府职能的分化和专化带来影响。
在中国,中共中央拥有经济工作的最高领导权和重大经济决策的最终决定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经济立法、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以及重大经济决策,实施对政府(国务院)经济工作的监督;国务院直接做出及实施经济决策,并通过所属的综合及专业机构,以及地方政府来执行。现在,中共中央提出了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问题。“党领导经济工作,主要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地方党委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确保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各项部署的贯彻落实。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方针政策、工作总体部署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经常性工作由政府及其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决策和管理。党委要支持政府依法充分履行职责,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加快转变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活动,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段话强调了要分管什么,政府管什么,党政要形成合力,以党代政、党政不分都不行,同时也重申了政企、政事和政资要分开的要求。这是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重要步骤。这足以说明我们党在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充分把握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取向和规律,对我们党切实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