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对我市农村经济发展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对我市农村经济发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对我市农村经济发展

从2000年以来的三年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虽然保持在10%左右,但年平均增加只有233元,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幅度为18%,年平均增加834元.当前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制约因素。尤其是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促进农民增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双重任务。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可以说难度越来越大,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任务十分艰巨。如何使农经部门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我个人认为:

一、农村工作的重点仍是减负增收

减轻农民负担是我们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政策,税费改革工作全面推开以后,减负监管的任务只会加重不会减轻。通过农村税费改革,我市农民负担大幅减轻,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按照各县核定上报的计税产量、计税土地面积、计税价格、农业税率及附加比例测算,全市改革后征收的农业税及附加,即改革后农民负担总额为5576.5万元,比改革前的2002年的农民直接负担16097.1万元,减少了8539.8万元,减幅达到64.58%。改革后农民人均负担为23.28元,比改革前2002年人均负担67.21元减少43.93元,减幅达65.36%。与改革前1997-2001年五年平均直接负担水平相比,改革后全市农民负担总额比1997-2001年五年平均负担总额18075.32万元减少了10036.04万元,减幅达68.18%,人均负担比1997-2001年五年平均人均负担75.6元减少52.28元,减幅达69.15%。13个县市区和开发区总体减负和人均减负幅度均在40%以上,其中,人均减负幅度最高为壶关,减负79.67%。各县市区按国家和市里的精神,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又进一步降低了税率,在城区、开发区、潞城和壶关四县市区一次性取消农业税后,全市农民负担为2672.12万元,较2003年农民实际承担的负担,减少了2274.64万元,减幅达到了45.98%,人均负担11.16元,较2003年农民人均负担23.28元,减少了12.12元。基本实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村村减负,户户受益的目标。为了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今后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保证农村税费改革各项配套措施到位。如转移支付及时到位。转移支付是确保乡村两级组织正常运转、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需要的资金保障,各县市区只有把转移支付逐月逐项及时下发到各乡村,才能保证农村教育和乡村两级的正常运行。

二是要加强农民负担监督。农经部门应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抓紧完成涉农价格、涉农税收、收费公示工作,加大农村“三乱”专项治理力度,从源头和体制上解决好农村三乱问题。突出抓好“一项制度,八个禁止”和中央“七项减负措施”的落实,完善预算管理、专项审计、负担公开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努力推进减负监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防止从其他方面加重农民负担,出现反弹。

二、管理部门转变职能的关键是服务.

农经管理部门主要职能是通过调整农村生产关系,间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维护农民利益的主要部门之一,但目前农经管理体制存在不适应形势需要,其执法监管职能难以履行。农经系统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今后农经部门要在继续加强三大管理职能的同时积极开展三项指导工作。即加强土地承包管理,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加强农民负担管理,稳定推进农民负担税费改革,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加强集体财务和资产管理,积极推行“村账乡管”和会计电算化管理新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同时要积极探索农经工作的新领域、新空间,进一步加大三项指导工作力度:即指导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产、加、销的一体化经营,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机制;指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帮助农民进入市场;指导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规范管理,为家庭经营提供优质服务。在管理中监督,在监督中提升管理水平。在把部分管理职能转为社会化职能,在创优“三农”工作环境上求突破,着重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管理工作。我市的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总体已经完成,截至目前全市3458个行政村,已经有3423个行政村完成了土地延包工作,占全市总村数的98%。今后的重点是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工作。各级农经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工作制度和管理机制,规范农村承包合同的签订、鉴证和合同纠纷的调解与仲裁,确保各项土地承包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确保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为了解决土地流转的无序问题,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路子,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服务中心”等中介组织。起步阶段先以无偿服务为主,逐步向企业化、市场化方向转变。其服务形式主要是:收集信息、撮合配对、规范运作、完善手续。土地服务中心的成立,可以加快农村土地资源在土地经营者之间的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加快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的进程,提高土地经营收益;由于流转后的土地主要经营高、优、特农业品种,大大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不仅能解决一些田地抛荒的问题,而且可以解除外出打工者的后顾之忧,促进劳动力的转移;引进一些工商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从事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土地使用权流转也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要搞好会计电算化,成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在长治市全面推进,村级财务管理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收入来源渠道和数量减少,村级会计核算相对简单,客观上要求村级财务管理进行创新。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将依托乡镇经管站成立,同时逐步取消各村会计、出纳,每个村只设一名报账员,按月向乡镇会计服务中心报账。在保证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不变,核算主体不变,村民民主理财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乡镇会计服务中心将全面各村的会计账目、财务收支、会计档案和会计信息业务。今后,农业税附加、农业特产税附加和乡镇财政给予的补助,“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集体资产发包收入,集体统一经营收入,投资收益,国家征用土地的补偿费及安置补助费,扶贫、救灾款,上级部门拨款等所有收入和村干部报酬、村办公经费支出、集体生产公益支出将全部纳入到范围,经村民主理财小组签字后,交由乡镇会计服务中心审核。经试点,襄垣县建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后,运行效果十分明显,大大减少了村级干部和经费,从源头上堵住了乱收乱支的口子。我市长治县的会计制试点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农民负担大为减轻。

三是要建立农经信息服务体系。集中力量解决《长治农经网》平台功能升级、农经信息网络延伸和农经信息员队伍建设三件事,启动百乡千村万户上网工程,实现县里有农经信息平台,乡里有网上信息服务,农民会上网查阅信息。

三、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是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目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尚处在初始阶段,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80个,会员45225个,现有资产7140万元,人均收入2755元。其中政府部门牵头成立个数39个,村委会牵头成立337个,龙头企业牵头成立27个,专业大户牵头成立77个。总体上看,规模比较小、服务功能比较弱、经营管理水平比较低,还存在许多不符合市场经济规模要求和农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亟需加强指导和规范。为此,长治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意见》(长办发[2004]19号),文件明确指出各级农经管理部门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业务管理和指导部门。

为了提高管理水平,今年十月份,我局组织我市农经系统干部42人到山东寿光市考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寿光市把蔬菜生产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项目,提倡一乡一品,实现规模化经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使全市的蔬菜生产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三个中心:一是全国蔬菜集散中心,二是全国蔬菜信息交流中心,三是全国蔬菜价格指导中心。通过各种专业协会的组织运作,把农户、市场紧紧联系在一起,引导客户、车辆到村、到田间收购蔬菜,这样既减轻了农民运菜到市场卖的劳动压力,又为客户提供了最新鲜的蔬菜。如何借鉴外地经验,使我市的合作经济组织发挥作用?

1.要积极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优势绿色农产品为基础,营销大户为主体,按照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建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力争总数达到1000个,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闯市场能力,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闯市场的现代农商。规范和完善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农经部门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和管理。使专业合作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形成“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活一片经济”的新局面。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积极培育农民经纪人。据调查,全市农民经纪人有13588人,年交易量860805吨,年交易额193477万元。采取政策引导、行业指导、市场主导的办法,把广大农村中头脑灵活、善于倒腾农产品的农民培养成经纪人,力争每个村至少培养30个,全市达到10万人。

3、加强领导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造宽松的环境。“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难点问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再有三年全国将全部取消面向农民征收的农业税,国家还不断要加大对农业的直补和扶持,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如何深层次研究和落实党中央关于对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尤其是县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要像抓项目一样抓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采取四大班子包乡镇,职能部门包协会的办法,加快发展农民各类经济组织。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后,乡镇政府以往的“催粮要款”,已将成为历史,农村干群关系也趋向协调,乡镇政府要从本乡镇实际出发,选准项目,发展农民合作经济,要像大包干初发展扶持专业户、重点户一样发展各类协会,以往习惯的“包村连户”制度,也要转变为“包协会带农户”制度。另外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乡镇干部要迅速提高带领农民进市场的本领和技能。我认为乡镇工作职能的分工大体可以分为三个“三分之一”:一是由三分之一的领导和日常工作人员主持家里工作,完成上级政府交办的任务;二是由三分之一的领导和人员外出闯市场,保留工资,带头推销当地农副产品,为农民排忧解难,解决多年来“管春种不管秋收”的老大难问题;三是由三分之一的领导和人员深入农村,参与帮助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以往的包村转变为包企业、项目,把有头脑、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调动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办法,把不同行业的农民用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各自发展经济专长,达到“成立一个协会,带起一批农户,富裕一方百姓”的目的。如今的民办企业,大多数是在80年代农村的专业户和生产户基础上发展壮大的,这些乡村民办企业为解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我市农业大市的实际情况,要大幅度快速增加农民收入,还必须尽快发展各类协会,充分调动千家万户的积极性,让农民进入市场,增加收入,这是新形势下搞好农村工作的重大课题。各级财政、民政、工商、税务等部门,要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的文件精神,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为农民提供各类优质服务,为全市“创环境,调结构,全面建小康”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