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制度经济学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制度经济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起源与框架

新制度经济学属于新自由主义思想中的一枝,与以凡伯伦、康芒斯等人为代表的旧制度学派经济学有区别,与以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现代制度经济学也有区别。他们的重大差别在于旧制度学派往往对主流经济学持批判否定的态度,批驳有余而建树不多;同时,分析方法更接近社会学方法而非经济学方法。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基本赞同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并将这一方法运用于分析制度。所以新制度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区别在于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的不同,而与旧制度学派经济学及现代制度学派经济学的差异则是研究方法的不同。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制度本身以及制度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主要就制度的起源、形成及变迁,研究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产权制度、企业制度以及政府、国家等制度。如科斯所说,标志当代制度经济学特征的应该是,它所探讨的问题是那些现实世界提出来的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的源头应该有两个,一是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和自由主义的理念;另一个就是古典经济学和老制度经济学在制度分析方面的部分观点和思路。总体上看,新制度经济学以制度为研究对象,通过假定制度的选择是有成本的,着重考虑不同的制度安排对经济当事人行为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表现为制度的激励效果和经济绩效。但是,制度是复杂的,并且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对制度的研究也分为不同层次。

新制度经济学的演变可以划分为四条主线:(1)所谓主流的新制度经济学。它起源于科斯的思想和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主要由阿尔奇安、张五常、哈特等人发展,强调契约是经济制度的基本单位,理性经济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选择行为决定了制度的形式和效果;(2)交易费用经济学。它起源于科斯和康芒斯,主要由威廉姆森发展,同样强调契约是经济制度的基本单位,但和契约经济学不同,交易成本经济学假定经济当事人面临有限理性和交易成本的约束,这意味着不存在最优的制度安排。(3)立宪经济学。起源于维克塞尔,主要由布坎南创立和发展,强调契约在政治生活中的基本地位,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类似,假定经济人有限理性,重视当事人的一致同意和秩序的形成与演变的关系。(4)制度演进理论。起源于马歇尔、凡伯伦、米切尔、哈耶克等,由阿尔奇安、纳尔逊、温特、维特等人发展,强调制度如同生物进化论一样,有一个自然演进过程;由于人的无知,制度无法被精确设计,从本质上说,制度更多的是对环境的适应。

二、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主题和方法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内容

1.新制度经济学中的

制度起源

新制度经济学在分析制度的起源时,往往借助于博弈论和交易成本概念以及外部性概念。他们往往运用重复博弈的囚犯困境模型,来论证制度是N人博弈的均衡解。从交易成本概念出发,科斯论证了正交易成本的存在是导致企业制度产生的原因。而广义的交易成本则是导致各种制度得以形成和存在的原因。从外部性概念出发,他们往往强调外部性使有的行为过量而有的不足,为此便需要用制度来使外部性内部化。而制度的功能,也就是为人们的合作创造条件,使交易成本得以降低,外部性内部化,从而减少具有负外部性的行为,增加具有正外部性的行为。

科斯的制度起源理论,交易费用是其核心范畴。揭示了交易费用与制度形成的内在联系。交易费用的存在必然导致制度的产生,制度的运作又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制度和现存技术水平决定了交易和转形成本,二者之和等于生产成本。科斯的《企业的性质》实质上是分析制度(企业制度)起源的经典之作。科斯对企业制度起源的探讨,开创了新制度经济学对其他重要制度起源进行探讨的先河。科斯制度起源理论的另一个独到之处就是其“制度选择思想”。诺思的制度起源理论则认为,制度的作用在于规制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把阻碍合作得以进行的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

新制度经济学探讨了产权、企业和政府这些重要制度的起源。在他们看来,产权起源于资源稀缺性及由此而引起的无产权的稀缺性资源在使用上的负外部性(即公有的悲剧),而产权起到了保护稀缺资源的作用。而由于正交易费用的存在,不同产权制度具有不同的经济绩效。良好的产权制度能产生有效的激励,促使人们从事生产性活动,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差的产权制度则作用相反。他们认为产权制度的变迁大致有两个阶段,首先是建立排他性的产权制度,然后是建立可转让的产权制度。他们强调政府在建立和维持一种产权制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通常用交易成本概念来说明企业制度的起源。科斯论证企业是人们为了避免过高的市场交易成本而建立的制度。科斯的交易成本概念是比较狭义的。张五常在拓宽交易成本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论证企业不过是用要素间的交易来取代产品间的交易,其目的是为了减低交易成本;阿尔钦等人则从团队生产、监督问题、剩余索取权等方面论证了企业制度;还有人从契约的不完备性所可能引发的高昂交易费用来论证企业制度。总之,企业制度的出现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不是与这种交易成本相联系便是与那种交易成本相联系。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政府的起源是由于政府在行使强制力量方面比庄园、社区等组织具有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它可能是平等公民的契约的结果,也可能是一部分人力图掠夺另一部分人的结果。而政府的功能就在于为国民提供博弈的基本规则,建立和维持特定的产权制度及其他各种重要的制度,降低国民的交易成本。政府在创建和维持特定的产权制度和其他重要制度时,受到多方面的约束,往往不能提供最有效率的制度。从公民自由、经济发展诸种目标来看,没有政府是不行的,而有了政府一

??表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旦处理不好目标之间的关系,又会造成很多麻烦。尽管统治者时常具有谋私利的倾向,但此种倾向受到竞争的遏制。

2.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变迁定义为制度的替代、转换过程。他们一般把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种基本类型。新制度经济学在分析制度变迁时,往往采用需求——供给和成本——受益分析方法,把制度变迁分为需求诱致型与供给主导型。认为影响制度需求的主要因素有要素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化、技术进步、市场规模以及宪法秩序。而影响制度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宪法秩序,社会科学知识的存量和发展,新制度设计成本及预期的实施成本、文化背景,以及上层决策者的利益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在分析制度变迁时提出了制度均衡与非均衡的概念,指出了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现象。所谓制度均衡是指人们普遍满意于既定的制度,没有改变的意愿这样一种状态,是一种行为均衡,是指制度的供给适应制度的需求。而制度非均衡是指相反的状态,它是指制度供给不足,即人们所需要的制度不能适时被提供出来。而制度变迁被认为是对于这种制度非均衡的一种反应。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是指制度变迁的方向往往依存于原有的制度,从而使一种变迁方向会在变迁过程中不断强化。路径依赖现象往往被用来解释一些国家何以处于长期落后状况,其低劣的制度何以能长期保留,更有效的制度何以长期不能形成。产生路径依赖的原因则被认为是过高的变轨成本,即从一条路径转变到另一条路径的成本,它包括设计成本、学习成本以及原有制度路径上既得利益集团的损失。

3.制度、产权与国家理论

国家是最大的制度供给者,在有效制度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制度体系中,产权制度是最基础的制度。诺思认为:“理解制度结构的两个主要基石是国家理论和产权理论。”①国家理论“关键的问题是解释由国家界定和行使的产权的类型以及行使的有效性。最富有意义的挑战是,解释历史上产权结构及其行使的变迁。”②国家理论与产权理论有着内在的联系。离开产权,人们很难对国家做出有效分析;同样的,离开国家,人们也无法对产权进行有效分析。

由于人类受其自身生长能力和生存环境的约束,只有通过交换即交易这一基本活动获得经济效益和安全保障,而产权是交易的基本先决条件,产权结构的效率引起经济增长、停滞或经济衰退。国家则规定着产权的结构并最终对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此外,由于约束行为的衡量费用很高,如果没有思想信念约束个人最大限度追逐利益,会使经济组织的活力受到威胁。因此,意识形态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是一种节省时间精力的工具,有助于实现决策过程简化并使社会稳定和经

济制度富有黏合力。

产权制度是制度集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以至于形成了产权经济学。主要研究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的生产效率、产权制度的效率比较、产权制度的演进。中心问题就是:只要存在交易费用,产权制度就对生产和资源配置产生影响。如阿尔钦所说的:“本质上,经济学是对稀缺资源产权的研究……一个社会中的稀缺资源的配置就是对使用资源权利的安排……经济学的问题,或价格如何决定的问题,实质上是产权应如何界定与交换以及应采取怎样的形式的问题。”重视产权和制度问题拓展了研究范围,提高了产权及其制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

新制度经济学把国家视为一种组织。如诺思所说:“国家可视为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在扩大地理范围时,国家的界限要受到其对选民征税权利的限制。”③揭示了国家与产权的内在联系。同样,诺思指出:“国家理论关键的问题是解释由国家界定和行使的产权类型以及行使的有效性。最具有意义的挑战是,解释历史上产权结构及其行使的变迁。”也揭示了国家的内在矛盾。在此有诺思悖论“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认为经济衰退的根源。”新制度经济学是把国家置于一种“矛盾状态”中来分析国家在制度变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

4.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对于经济发展和经济绩效来讲,制度至关重要。它比技术更重要,可以说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经济绩效的首要因素。乔治·A·阿克劳夫把制度安排的缺失看作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约束。资本主义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没有成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没有启动资本,而是因为没有能够长期促进和保障资本积累的法律制度环境。制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过去人们大大低估了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主要是一种制度上的差异,制度瓶颈使发展中国家的各种要素难以通过市场机制的有效配置。经济发展实质上是更有效地利用资源的制度变迁的过程。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相比,更有利于解释长期的、持续的经济发展,解释为什么有些国家发展,而有些国家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建立的新经济史学,对历史上的一些重大经济事件提出了全新的看法。例如指出英国的圈地运动实质上是现代农业制度的前奏,而非单纯是一场羊吃人的大悲剧;强调英国产业革命并非是技术进步所导致的,起码不能把技术进步看作是源头,而应当把制度变迁、新型产权制度的出现看作是产业革命的源头;以为西方世界的兴起主要依赖于产权制度变迁,而产业革命只不过是这种产权制度导致的后果。最惊人的是美国的经济学家福格尔提出的关于美国黑奴制度是一种高效率制度的观点,其立论的含义无疑是强调评价制度的优劣不能单从经济效率一个角度。

(二)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两种主要的研究思路是:第一种研究侧重于在假设特定的制度下私人部门的治理结构的不同选择。第二种研究不再认为制度是既定的。对这一研究感兴趣是确定在各种不同制度条件下制定安排对在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产生的效果,以及解释随着时间的变化制度环境发生的变化。(Klein,1999)

新制度经济学是基于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假设。新制度经济学采用主流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以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假设作为基本假设前提。他们承认个人的目标函数是效用最大化,但对于效用的内涵,他们进行了拓宽,把诸如利他主义、意识形态等非财富目标纳入了效用函数。他们尤其看重利他主义动机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有预测将会发生的每件事和选择最优行动方式的能力。所有的这些都在他们一眨眼的功夫中完成并且是没有任何成本的。”这一假定与现实生活是不相符的。“不确定性是指由于不能预测世界可能呈现的所有状态,行为者不能准确判断自己行为期望大小的一种状态。”(Klein,1999)他区别了不确定性和风险。HerbertSimon(1995)认识到完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是没有意义的,并引入了有限理性的概念。关于有限性,他们强调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个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认识能力的有限性,这两点导致人们的有限理性。而由于理性的有限,便诱发了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这种行为倾向往往表现为搭便车行为和钻空子行为。交易成本的概念是与有限理性紧密相关的,这是因为如果从传统的完全理性概念出发,交易成本只会是大于零的。这样,交易成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交易成本越高,市场交易行为就越少。交易成本引入政治市场,结果发现它比普通的商品市场更易于出现无效率的状况,因为在政治市场上人们相互的交易对象与个人对自己的承诺保持诚信相比更难测度。

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实证研究方法。解决新制度经济学的问题,识别制度和确定其相关性能力是关键。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假设之一是内部制度和外部制度相互协调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在分析内部制度和外部制度的关系时,逻辑上优先考虑的第一步,是分析他们各自的一致性。再次,使用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比较制度分析是经济学家试图识别替代性制度安排对各种利益变量的影响,并对他们进行相互比较的分析方法。比较制度分析通常是进行横向比较,并着重比较过去的制度。它放弃了社会最优的概念,只将现实状态与其它现实的状态相比较,而不是与理论上最优的结论相比较。它不侧重于最优化配置,而是对各种制度安排下的潜在动机和由此产生的结果引起的协调成本感兴趣。需要用交易成本来检验制度质量。还存在着实验室实验的方法。实验室实验是认识内部制度的相关性的一种方法。在实验室中对有用的制度创新进行理论检验有利于更好地修正制度设置的预期结果,并指明未知的负效应。而且制度创新要通过不断地试错来进行,实验室实验可以视为遏制负效应的附加平台;发现实验室中的负效应,放弃某些制度变革建议中的设想,这对社会来说可能是成本最小的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