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周易运行经济学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周易运行经济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周易运行经济学

摘要:周易运行经济学用中国传统的周易学分析方法来研究经济运行,得出与西方经济学有别的中国经济学体系。同时使用周易运行经济学理论解释了政府干预和自由经济的关系,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信息运用等经济学问题,可以预测国别经济未来的走势。

关键词:周易运行经济学;政府干预;自由经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

周易运行经济学按照中国传统的《易经》运行规律,得出与西方经济学有别的中国经济学体系。作者同时使用周易运行经济学解释了政府干预和自由经济的关系、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信息运用等经济学问题,并预测了国别经济未来的走势。

一、从“太极两仪”图说到政府干预

太极两仪分立后,太阳表示总需求太阴表示总供给,整个“太极两仪”图指整个经济,既宏观的经济。而在太阳重心之中的那部分阴就是政府在经济中的政府行为。政府在经济上的政府行为在经济运行上起着节制总供给从而达到调节总需求作用。这里要注意的是凯恩斯的政府干预被分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由政府出台,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出台。周易运行经济学的政府行为是指宏观经济政策,既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也包括行政政策。

政府的这种政府行为是逆经济运行的。政府的行为按政府的需求和供给可以被划分为政府的需求和供给。政府的需求包括:税收、国债和行政政策中有利于政府需求的政策;政府的供给包括:货币发行和控制、公共支出、转移支付和行政政策中有利于政府供给的政策。政府的需求中的税收和国债等的实现都是由市场提供给政府的;政府的供给中货币发行和控制、公共支出、转移支付等的实现解决了市场自行无法解决的超额供给和供给不足问题。

因此,政府在调控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时,一定要遵循这个规律。经济政策制定一旦出现失误,在传导机制的作用下,因为有乘数效应,会造成成倍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发生经济危机。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如果市场上出现超额总供给,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政府供给(如增大转移支付,扩大政府开支等)刺激总需求增长,来达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也可以通过增加政府的需求(如增税,发行国债等)来减少市场的总供给以达到这一目的。但是后者的做法很明显不利于总需求和总供给规模的扩大,所以是不推崇的做法。

如果市场上出现总供给不足,政府可以通过减少政府需求(减税等)来刺激总供给增长以达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也可以通过减少政府的供给(减少转移支付等),从而减少总需求来达到平衡的目的,很显然,后者的做法不利于供需总规模的扩大,所以也是不推崇的。

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是周易运行经济学的基础,进而总需求和总供给规模的扩大就形成了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速度快慢取决于总供需规模扩大的速度,只要总供需保持平衡,快速的增长不会引起通货的膨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和20世纪美国的“新经济”都印证了这一点。

所以说,政府的经济干预是可以无限扩张的,只要能保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并且只要能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政府的无限经济干预是有前提条件的,即信息的无限对称。也就是说,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取决于对宏观市场总需求和总供给信息的掌控程度和分析运用程度。如果政府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过多的干预了经济,就可能对经济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引起经济的危机。

由此看来,西方经济学界关于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的争论也就不再是问题。同时,政府对经济信息的有效运用与否是“太极两仪”时期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

二、关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就是指物价总水平的普遍和持续的上升。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两种:(1)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过多;(2)需求引致;(3)成本推动和结构性失衡引起。这几个原因都和市场上生产的产品不足有关,其本质就是总供给不足。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条件下形成的物价总水平是正常合理的水平。由于总供给的不足,造成总需求相对旺盛,从而造成物价上升。而物价上升又会引起生产成本上升,进而总供给更加不足,物价持续上升,经济就跌入了恶性循环里去。

关于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过多的原因如果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货币发行过多,通货膨胀后,政府只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回笼货币抑制总需求,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即可(注意:排除政府为了还债而新发行的货币)。虽然这样能使通货膨胀率下降,但是对于已经形成的总需求打压,不仅会造成失业人数增加,还会造成经济的衰退。

周易运行经济学不提倡上述紧缩经济政策的做法,建议采取刺激总供给的方法,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这样不但不会发生失业剧增,还可以将通货膨胀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是,此时刺激总供给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失效了。如果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虽然能从一定程度上刺激总供给,但是也增加了市场上货币的流通数量,使通货膨胀更进一步加剧,风险过大。所以,此时,就该由有利于总供给增长的行政政策出面来解决这一难题。例如,适当限定生产原料价格刺激企业生产,促使总供给上升。由于对生产原料限定低价,必然引起原料供给不足,企业的供给仍然无法扩大,所以政府必须采取补偿性的生产原料的限价。对生产原料的限价引起企业的供给上升,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并且其规模扩大,政府的税收必然在原定规模上有所增加,而增加的这部分税收就是作为生产原料限价部分的补偿费用。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对生产原料限定价格不宜过低,否则就会引起生产过盛,进而政府的补偿费用也无法支付。

虽然经济可以持续高速的增长,但是持续高速增长不等于持续高速的发展。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会造成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经济基础的不稳定,资源环境的过度破坏和污染。所以建议在经济运行中应当“在全面发展中求合理,合理发展中求速度”,要质量和速度兼顾,更应当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三、经济周期

1873年爆发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其持续时间之长,对经济打击之重,仅次于1929—1933年的大危机。两次危机的共同特点都是价格下跌,破产和失业严重。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受到严重损失。这两次经济危机的原因都是由于总供给过盛而造成的。1873年的经济危机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完善后发生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完成后,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在总需求还没来得及反映时,总供给发生了过剩。从而造成物价下降,企业利润下降,最后企业倒闭,工人失业。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被提高,再加上生产扩大,技术装备优良的垄断的崛起,总供给在信息的不对称下生产量过大,导致了总需求和总供给失衡,从而引起了这场经济危机。因此在“阴阳对立”时期,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因此,所有引起总需求和总供给变化的因素如技术进步、农业收入的变化、战争等都是经济波动的原因。

“太极两仪”时期的经济周期的形成主要看政府对经济信息的加工和政策出台的正确与否。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日、意对军备的扩充就是通过政府的供给形成国防需求,从而达到与总供给平衡,可惜它们在走出经济危机后不应该发动战争,结果造成了比经济危机危害更大的世界性战争灾难。美国在这次经济危机中由于对凯恩斯的政府调控理论的实践,为走出经济危机找到方向,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需求增加,为美国走出经济危机提供了平台,二战帮美国走出经济危机,还帮助美国扩大了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规模,使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强国。

四、周易运行经济学对经济的推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人类无限的需求刺激下,科学技术还会飞速进步,进而会大大提高生产力,使经济的运行发生本质的变化。根据太极两仪图的演变规律来看,太阳太阴大到一定程度后,太阳重心中的那部分阴会不断扩大,太阴重心中的那部分阳也会不断扩大,最终由太阳、太阴重心部分的阴、阳取代原来的太阳、太阴,并且在新的太阴太阳的重心部分也会衍生出新的一部分阴和阳。

将这一演变规律印证在经济运行的发展变化中,如果在一个国家之内,政府的国有计划经济和自由经济平分经济市场,也就是自由经济和政府干预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并且当国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其内部也会出现用于节制国有经济的事物。如果是在国际范围之内,就应该出现一个国际经济组织来协调平衡整个世界经济,在国际经济组织中会慢慢形成一些新的经济元素来制约国际经济组织的政策实施。

太极两仪时期促进一个国家经济运行形成的关键因素便是国家垄断和信息对称。国家垄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经充分展现了它强劲的生产技术和高效的创新能力。现在国家调控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的原因是:(1)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规模还未达到;(2)目前市场经济体系下能合理完成资源的配置,而国家垄断缺乏信息指导,反而无法合理分配;(3)国家垄断在具体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上还不成熟,不适于现在应用。

信息对称是另外一个促进国有经济形成的关键原因。信息对称有几个优点:(1)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2)使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3)使社会生产更加有效率;(4)使企业、政府在决策时,大大降低了失误的概率。

所以说解决国家垄断和信息对称是实现国别经济运行的关键,要实现它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由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下形成的寡头垄断,最后在时机成熟时,政府再将其收为国有,从而进入国有和市场并行的经济时代。

参考文献:

[1]王志伟.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4.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77.

[3]余斌.关于两种教条主义的进一步分析[G]//吴易风,等.马克思主义视角中的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45.

[4]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

[5]胡代光.当代西方经济学是“真科学”吗?[G]//马克思主义视角中的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2.

[6]蒋自强,张旭昆,等.经济思想通史:1-4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周易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