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企业核心能力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面对国内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我国企业应积极争取自己的核心能力。而企业要想获取核心能力,最为关键的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来构建核心能力。本文概述了核心能力和技术创新的内涵、特征,并分析了技术创新的模型和机制,最后指出我国企业现面临的问题以及结合技术创新提出对策。【关键词】核心能力技术创新1【Title】TheEssentialCompetenceBasedon【Abstract】Inthefaceofthekeencompetitionofthedomesticandinternationalmarket,theenterpriseshouldstrivefortheircorecompetenceactively.Iftheywanttoobtaincorecompetence,themostimportantistostructurekeyabilitybasedontechnologicalinnovation.ThisEssaysummarizeupthecharacteristicofcorecompetence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thenanalyzesthemodelandmechanism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atlastthepaperpointsouttheproblemofChineseenterpriseencounternowandhowtoapplythetechnologicalinnovationinactualoperation.【Keywords】CoreCompetence;TechnologicalInnovation【文献综述】一、本文的写作目的及现实意义企业是国民财富的来源,而企业自身所具备的核心能力是这一来源的源泉,它支撑着一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利用资源获取财富从而泽被民众。西方国家的强大,正是由于他们庞大的具有世界竞争优势的企业群,而我国企业整体竞争力同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总的来说,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科研经费占总收入的比重及金额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加入WTO后,我国很多的行业都面临着国外跨国公司的严峻挑战,所以当我国企业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及市场环境不确定的加剧时,就必须具备迅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和高效的技术创新能力。从理论上讲,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长生不衰,持续发展和壮大,但有的企业却在竞争中落败?也就是说,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背后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试图从技术创新出发,以模型和机制来研究企业核心能力背后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因素。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企业核心能力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阿尔费雷、马歇尔等的理论中。斯密①(1776)提出企业内部劳动分工决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成长;而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强调企业之间的能力分工,企业内部的能力分工决定企业的成长。马歇尔②(1925)提出了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差异分工,并指出这种分工直接与各自的技能和知识相关。到现如今,对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研究进入繁荣时期,能力观体系逐渐得到完善,主要研究方向是能力的产生、能力的构成、企业内部的能力层次划分、能力的特点等等,它们都是紧紧围绕企业如何才能建立持续竞争优势这个主题展开。其中,核心能力观作为解释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观念,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普拉哈德和哈默③(1990)成为第一个系统提出核心能力定义的两个人,他们将核心能力明确为“组织对企业拥有的资源、技能、知识的整合能力,即组织的学习能力”。而另一位学者里奥拉多.巴顿④(1992)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内部的知识集合,包括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价值规范四个方面,主要发挥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作用”。他们是将核心能力定位在生产性职能层次,强调战略业务单元之间对生产性知识和技能的综合管理能力。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观点,所谓核心能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随后,皮萨罗和肖恩⑤提出“动态核心能力观”。他们认为,动态核心能力是处于企业核心能力结构的最高层,更具抽象性,它使企业在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时,能够迅速整合、建立和重构其内外部资源、技能和能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我国的陈劲、和徐庆瑞三位通过把繁杂的定义和范围加以分析归类,总结出核心能力的主要观点,并将其归结为八大类----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元件构架观,平台观和技术观等。而对于技术创新,国际上的技术创新研究已近半个世纪,这其中涉及到技术创新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如熊彼特⑥认为,创新是决定经济周期运动的关键。他认为长周期的根源在于影响较深、实现期限较长的创新。80年代初,弗利曼在进行了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分类:即增量创新、基本创新、新技术体系和技术经济模式的变革。弗利曼⑦的研究已经发现只有“技术经济模式”的变革这类创新才与经济增长有关,然而他还是没有提出技术创新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作用。对于把技术创新提升到能力阶段的理论分析还处于探索阶段。世界银行⑧在其1993年的一份《工业技术发展项目案例研究》的报告中指出:“工业技术能力是企业建立工厂并有效运营、随时间而改进和扩展它、以及来发新产品核心工艺的技能,包括技术的、管理的和组织的”。美国的迪萨⑨(1995)指出技术创新能力应包括:寻找可靠的可选择技术,并决定最适合的引进技术的能力;对引进技术实现从投入到产出的转换能力;引进以适应当地生产条件的能力以及实现局部创新的能力。他概括了技术创新的要素,但他还是忽视了企业开发适应当地的R&D能力以及制定基础研究计划并进一步提高改进技术的能力。而且,技术能力是积累的、渐进的和有差别的,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中国的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而科技进步的贡献甚微。这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已形成鲜明的差距。另外,在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反差。换句话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的排位较之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在世界的排位,要显得相对滞后。“滞后”的原因在于科技和经济的相互分离,以及科技系统内部、经济系统内部的条块分割。根据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势必须进行科技体制的改革,以形成“科技进步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靠科技进步”的机制,从而使科技真正发挥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技术创新是连接科技与经济的“桥梁”。而技术创新的研究就是去寻找“架桥”的理论和方法,并进行“桥梁”的设计和建造。技术创新将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它是产、学、研协同的结果。国内研究者对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动力与激励机制、风险分担机制、信息反馈机制,以及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管理及相关政策环境等问题都进行过富有价值的探讨。与此同时,在中国兴起了一股组织创新热潮,一大批科技园区、开发区、中试基地、创业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R&D机构等应运而生。于是,有关这些新机构的“机制”、“风险”、“能力”、“管理”和“政策”的研究,又得以进一步展开。这些实证的与规范的研究已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了诸多有用的政策依据。三、本文的主要观点及研究方法笔者认为核心能力的定义众说纷纭,哈默的观点虽然最具权威性,但他对于企业外部产业环境并没有考虑。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如果不遵循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或者是不恰当的进入了一个正在衰退的行业,那么这样的企业就很难有强的竞争优势。企业提高核心能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最为关键的是增强企业适应市场的技术创新能力。究竟何种技术、资源或知识对核心能力起主要作用呢?这需要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以及市场的情况来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是:从理论分析入手,结合中国企业实际,利用西方技术创新与核心能力的有益成分,运用规范分析、模型分析和实证分析,对基于技术创新的核心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将涉及到技术创新的模型,以及技术创新的机制。对于技术创新理论方面,笔者构建了2个模型,来阐述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的关系,并从技术创新机制来进一步论述这一概念,笔者把企业的创新机制分为用人机制、利益机制、投资机制和组织机制四个方面,二者四个方面有环环相扣,共同来整合成企业的创新机制。随后,本文提出了现在我国在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产、学、销、研相结合,深化企业本身的改革以及树立市场风险意识来提出对策。注释部分①[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年②[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长1997年③C.KPrahaladPrahaladandGaryHamel.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May-June:79-91.④DorothyLeonard-Barton(1992),CoreCapabilitiesandCoreRigidities:aParadoxinManagingNewProductDevelopment,StategicManagementJournal,Vol.13.⑤D.J.Teece,G.PisanoandA.Shuen(1997)DynamicCapabilitiesandStrategicmanagement,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Vol.18(7),PP.509—533.⑥[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0版世界银行.工业技术发展项目案例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⑦FreemanC.TheEconomicsofIndustrialInnovation.TheMITPRESS,1992⑧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⑨Desai.NewExploratiionsintheEconomicsofTechnologicalChange.1996[1][2][3]就学网声明:本论文采集自某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库,我们提倡参考借鉴,但反对全面剽窃与抄袭,基于此,文中涉及的相关图表已被过滤。参考文献:[1]C.KPrahaladPrahaladandGaryHamel.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May-June:79-91.[2]DorothyLeonard-Barton(1992),CoreCapabilitiesandCoreRigidities:aParadoxinManagingNewProductDevelopment,StategicManagementJournal,Vol.13.[3]管益忻:“培育,强化企业核心能力待划清的10各界限”,《中国工业经济》200年第9期。[4]宁建新:“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合与构建”,《经济管理》2001年第12期。[5]黄群慧:“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与管理学学科的发展”,《经济管理》2002年第20期。[6]王秉安:“企业核心能力”,《管理科学(人大复印资料)》,2000年第7期。[7],陈劲,许庆瑞:“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第3期。[8]高建p著《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9]胡大立著《企业竞争力》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10]方统法:“企业核心能力及其识别”,《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年第20期。【正文】引言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一个令国人十分关注的问题是,中国的企业如何与外国的企业竞争,并在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从根本上说,企业能否在强手如云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强弱。在这个产品和技术更新的如此之快的年代,企业持续竞争的源泉和基础就在于核心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加卓有成效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解决各种难题的能力。针对我国企业对核心能力的问题认识不深、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培育核心能力环境的现状,企业理论和实践界就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引导,提高对培育和发展核心能力的认识,深化对核心能力的理解,增强紧迫感,企业自身也要采取相应的战略和措施,加快培育核心能力的步伐。在这种背景下,核心能力与技术创新应运而生。因为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能力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一、核心能力的内涵以及主要特点Prahalad和Hamel(1990)发表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这一概念。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中特别是关于如何协同不同生产技能及整合多种技术的集合知识,……它是沟通、包容以及对跨越组织边界工作的高度承诺”。[1]本文把现代企业的核心能力理解为一个系统,将其界定为"是一个以知识、技术创新为基本内核的企业某种关键资源或关键能力的组合,是能够使企业、行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现实或潜在竞争优势的动态平衡系统"。核心能力是企业的特殊能力,具有如下一些特征:(资料来源:安德鲁斯:《核心能力战略》,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延展性。核心能力是通向未来市场的大门。有的能力在某一业务部门看来可能算得上是核心能力,但是,如果不能从该项能力衍生出一系列新产品或服务,那么从企业的角度看,该能力就够不上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犹如一个“技能源”,通过其发散作用,将能量不断扩展到最终产品上,从而为消费者源源不断的提供创新产品。如佳能公司利用其在光学镜片、成像技术和微重量控制技术方面的核心能力,使其成功的进入了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照相机、成像扫描仪等20多个市场领域。可见,随着产业、技术的演化,核心能力可能生长出许多奇妙的最终产品,创造出众多意想不到的新市场,它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2、异质性。一个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应该是企业独一无二的,即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至少暂时不具备),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差异性。3、难模仿性。核心能力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积累形成,深深打上了企业特殊组成、特殊经历的烙印,其它企业难以模仿。例如:索尼公司产品创新特别是小型化的能力;松下公司质量与价值的协调能力;海尔公司广告销售和售后服务的能力;科龙公司无缺陷制造和销售产品的能力等。4、难替代性。由于核心能力具有难以模仿的特点,因而依靠这种能力生产出来的产品(包括服务)在市场上也不会轻易被其它产品所替代。核心能力由于具有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因此不易被他人轻易占有、转移或模仿。任何企业都不能靠简单模仿其他企业而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应靠自身的不断学习、创造乃至在市场竞争中的磨练,建立和强化独特的核心能力。5、价值的可变性。在市场上,这个10年前的核心能力到现在可能就变成了一般能力。例如在70和80年代,以每辆车的次品率为指标来衡量汽车质量,无疑是日本汽车公司的核心能力。西方汽车公司花了10年多的时间才缩小了与日本汽车对手的质量差距,但到了21世纪,以每辆车的次品率为标准的质量已成为各个汽车制造厂的必备基本条件。这种变化在其他行业也到处可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当年的核心能力会变成后来的基本能力。质量好、上市快、服务快捷,这些曾经都是公司优异水平的试金石,现在在许多行业已成了普遍存在的优势。p二、技术创新的内涵、特点以及我国企业的现状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2]在20世纪初期提出了创新理论以后,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广泛的重视。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强弱已经是决定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源,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企业的创新活动。他将创新定义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使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即把一种从没用过的关于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到生产体系的过程。这种创新组合包括:引入一种产品或一种新产品的特征;引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取或控制原料的新供应源;实现任何一种新的工业组织。在这五种创新当中,笔者认为前两种属于技术创新的能力对于企业来说更为重要,也将重点论述。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来源,因为企业竞争力最重要靠产品竞争里来体现,而技术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支撑。另外,技术创新的建立可以使企业的管理机制、组织结构都是学习型和创新性的。从而把技术创新的做法制度化,使整个公司形成一种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氛围。对于技术创新的长远好处,波特[3]曾指出:“企业技术的变革将导致持久的竞争优势。”笔者对技术创新的定义为“它是指由技术的新构想,经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技术创新有以下的特点:(1)技术创新是基于技术的活动。“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的区别在于基本手段,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经济、技术、社会活动中,存在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它们都可能产生商业价值,但为避免混淆,还是宜将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区别开为好。这并不是说技术创新不涉及管理、组织、制度的变动。相反,技术创新往往要有相应的组织、管理甚至制度的变动相配合,但在概念上应将其涵盖的范围加以限定,不将其所设计的全部内容包含在所定义的概念之中。(2)技术创新所依据的技术变动允许有较大的弹性。在所给的定义中未强调技术突破,允许将技术的增值性变动包括在技术创新的概念中,在概念的外延上,不仅包括新产品、新工艺,也可以包括对产品、工艺的改进;在实现方式上,可以是在研究开发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创新,也可以将已有的技术进行新的组合。(3)技术创新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概念。技术创新不是纯技术活动,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活动,从本质上说,技术创新是一种经济活动,是一种以技术手段,实现经济目的的活动。因此,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商业化,检验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商业价值。对于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据资料显示[4],在纺织行业中,2000年欧洲化纤业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为3.1亿欧元,其中用于特殊高技术纤维的开发费用超过销售额的5%。而杜邦公司仅1999年的研发费用就达16亿美元,占其销售额的6%。反观中国的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则存在研发投入明显不足的问题。1998-2000年,中国大型纺织服装企业的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依次为:0.57%\1.01%\0.38,其平均值为0.65%,远远低于国际惯例中的2%(保证生存)与5%(保证领先)。对于医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弱是中国大型制药企业与世界大型制药企业相比最大的差距,也是最致命的差距。目前中国生产的化学药品中有97.4%是仿制品,整个生物制药行业基本上以仿制为主。2000年中国制药12强的研发费用之和不到1亿美元,尚不及1995年GalaxySmithKline一家公司研发费用的零头。在汽车行业,中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发展水平很低。在研究开发上,入围世界500强的汽车企业的科技开发费用平均占其销售额的5%以上(基数很大),零部件企业的开发费用平均占其销售额的6%-8%。而中国汽车企业的最高开发费用比例不到2%,平均仅为1%左右。在产品寿命周期上,国外的汽车公司一般为36个月,有的甚至缩短至24个月,而中国汽车企业的开发周期持续时间很长,难以满足汽车市场的变化要求。创新能力差异导致产品结构不合理,整体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差。中国汽车在可靠性、节能、动力、尾气排放等方面与国际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平均值总比例比国外同类车重10%—50%。电子行业,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目前只是全球的一个加工组装基地。在软件、集成电路等基础产业领域,在彩电、移动通信等主要产品领域均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从材料、元器件、专用设备到产品关键部件都依赖于从国外进口,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成果总的来说不多,进入产业化阶段的高技术产品相对更少。国际上许多大公司为保持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都在研发上投入巨额资金。发达国家电子工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在3%以上。仅1997年IBM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就达48.68亿美元,占总营业额的6.2%,惠普、摩托罗拉、英特尔公司分别达7.2%、9.2%、9.4%。还有很多世界500强公司的该比例超过10%,如微软公司为16.9%,德州仪器公司为15.8%[5]。即使是2002年中国电子百强企业在研究开发上面的投入平均也只占销售额3.8%。三、技术创新的实证模型及机制技术创新是形成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最为关键要素。离开技术创新,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技术创新是一个过程,它包括从技术上新的产品、工艺或系统的创造,到设计、生产、第一次使用以及扩散等一系列活动。在这种过程中,不仅能够产生独特的企业技术能力,创造出具有成本优势的好产品、好服务;也能提高设计人员、生产人员、维护人员、营销人员的各种学习能力,形成独特的、他人难以模仿的无形资产。这些“产出品”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正如斯蒂格里茨[6]所认为的那样,某一组织内部知识及其成员分享或隐藏的能力,决定着一个公司或一个产业或一个国家的竞争能力;植根于公司职员心中的那些隐含知识基础已成为一个公司竞争优势的基石。进行技术创新,企业不一定会形成核心竞争能力,但是,不进行技术创新,企业不可能形成竞争能力。技术创新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尤其是针对核心技术的创新。缺乏独占性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有可能在市场上做大,但在产业分工中却很难处于有利地位,也很难做强,更不可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韩国某些企业从世界500强中出局,就是例证。国内有些企业过去曾经辉煌一时,现在却销声匿迹,同样是因为缺乏基于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能力。以下将从对我国企业基于技术创新的核心能力进行分析。1、技术创新模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意义在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出关系的改善,即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换言之,用创新的技术投入替代稀缺资源,以较低的成本和快捷的速度实现企业所期望的目标。技术创新过程是十分复杂的,从抽象意义上说,技术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化,但具体分析又要经过若干步骤。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一般经过发明、创新和扩散三步骤。谢勒则认为,技术创新要经过发明、企业家职能、投资、开发等四个阶段。借鉴熊彼特大企业模型[7]和罗森宝提出的技术创新“链环-回路模型”[8],以及根据中国大中型企业实际提出本文的“全程技术创新模型”。本模型的内涵:1,企业技术创新以科学和技术(内生和外生)为基础,以市场为前提;2,市场信息输入在“a”结合点上,表明企业获取信息的经济性或效益的目的性;3,“R&D”是“非线性”,表明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性;4,“↑↓”表示企业技术创新时刻捕捉市场的动态,以达到整合的目的。5,“b”表示来自创新利润有一部分再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即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应成为企业习性;6,技术创新投资的位置表示投资是技术创新的根本物资保证。2、技术创新机制对于技术创新的机制,我国的韩中和(2001)在他的《企业竞争力》提出了用联盟机制和利益机制来创建技术创新机制。本文除了这两个机制外,还提出了用人机制,投资机制机及组织机制来论述技术创新机制。⑴用人机制。人力资本是公司价值创造的主要因素,也是技术创新的根本因素。企业的技术创新关键之一是选好人、用好人,这样既可以加速创新的速度,又可以尽量避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和损失。⑵利益机制。所谓技术创新的利益机制是指对那些对技术创新最出贡献的员工在利益分配上给予即时恰当的奖励。国外跨国公司对核心技术人员普遍采用了股权、期权等激励形式。此外,有一些跨国公司如美国3M公司采取了对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的人员不追究其责任这样的措施,使得他们的技术创新速度和效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并被媒体称为“世界上最富创新意识的公司”。⑶投资机制。技术创新需要充足得资金,因此建立有效的投资机制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充分的投资保证建立在两个前提条件上:a,充足的现金流;b,投资政策取向,即研发投资占企业投资的比重。一般而言,充足的现金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经济效益好;二是通过有效的资本运营在股市募集资金或引入风险资金。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一般研发投资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5%以上,行业先锋企业有的达到20%。⑷组织机制。一项技术创新,有效的组织是另一个重要保证,它能够使创新人员有效发挥各自的智慧,同时保证整个创新过程的效率。目前各国企业普遍采用三种创新组织:一是矩阵式组织和项目经理负责制,被称为创新团队。这种团队通常是已被列入商业计划和市场计划的创新组织。二是风险团队,风险团队是用来在组织内部授予自由创造能力的最新技术。风险团队往往被配给独立的场所和设备,以便不受组织过程的约束。笔者认为理想的方式是设立一个创新部门,这个部门实际上完全拥有权力为公司任何部门设立新的风险项目。这种风险团队保持较小规模,以便拥有自主权,不出现官僚主义。可以说一个风险团队是一家大公司内部的一家小公司。对于大型企业,新型风险团队将富有创造力的人从官僚体制中解放出来尤为重要。三是横向联系结构,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志是对顾客需求的更好的理解和对市场的准确把握。这离不开为实现技术创新而进行的组织设计包括三部分:部门专门化、跨边界和横向联系。以下是对企业面临的组织内部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环境的关系图[9]:环境组织环境对于专门化,由于新产品的开发的关键部门是研发、市场和生产。这三个部门相互区别,并拥有适合自身专业化职能的技能、目标和态度。专门化就是要将这三个部门中的人员高度胜任自己的任务。对于跨越边界,这一内容意味着新产品所涉及的各部门与外部环境的相关部分保持密切的联系,其中研发部门的人员与顾客需求要保持密切的联系,他们倾听顾客的意见,分析竞争产品和分销商的建议,在这基础上进行的研发才更加有效。对于横向联系,这一部分意味着技术、市场和生产人员共享构思和信息。研究人员向市场部门提供有关新技术开发的信息,并验证其开发是否适用于顾客。市场人员同顾客不满意见和信息给开发部,一再新产品设计中使用。因为新产品必须适用生产能力以使成本不会过高,所以来自研发和市场的人员要与生产进行协调。一项开发新产品的决策最终将是三个部门的联合决策。公司正越来越多的使用跨职能部门团队来进行产品改进,从一开始就确保一种高水平的沟通与协调,职能的不同增加了新产品开发的信息种类和数量,使得新产品设计能适应顾客需求,并设法避免制造和营销的问题。四、我国在技术创新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1、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一点,国内许多学者都提出了中肯的分析。其中高建(1999)指出中国企业与国外相比,R&D经费投入差距大;一体化专业效益差;以及创新研究过于关注“科技推动”。除了这三点之外,笔者认为企业不大愿意冒风险;企业的研发以及中间试验环节与市场及生产脱节也是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重要解决的问题。第一,在创新主体—市场中的企业普遍“缺席”的情况下,许多政策选择难以奏效。因此,技术创新研究如果仅仅限于研究“架桥”方式的话,是很不够的,还需研究原有科技、经济体系的“搭桥”需求,研究促使其自觉“架桥”的机制,以及如何去降低“架桥”的风险和成本。由此,才能找到从制度上确保创新主体到位的途径。第二,企业不愿意在技术创新中的风险融资中冒险。风险投资公司只能解决有限的“激进创新”的风险分担问题,而大量的渐进创新和工艺创新(这些对中国尤为重要)却不一定要风险公司的介入。弗里德曼说,美国为数不少的高风险的技术创新活动“几乎一成不变地是由几个人来提供资金的,他们以他们自己的资金或者他们的亲戚朋友业的资金来冒险”。事实上,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如果不进行创新活动那才是件冒险的事。第三,中间试验环节与市场及生产相脱节。至于中间试验,它却是创新必经环节,但把它“实体化”为一个基地,是否就是一种优化的选择?现实中的不少中试基地,往往成为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结构,其结果甚至与初衷相悖,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何在呢?企业建立R&D机构当然不失为必要的选择,但问题在于不少企业的科技人才仍处在闲置状态。在某些高科技园区,真正的高科技也并不一定“热门”,这又是为什么?第四,迄今为止我们已提出过不少“一体化”命题,如产学研一体化、技工贸一体化等,但关键在于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一体化并使它又能体现出社会分工的专业化效益。第五,一些创新研究往往具有“科技推动型”色彩:给定一项技术,然后去研究小试、中试、批量生产乃至市场销售等各环节面临的问题。也许更重要的是另一种模式:即从企业出发、面向需求的创新研究,可能更适用于市场的发展。2、对策探讨(1)必须“产销学研”相结合,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是一个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生产,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的动态过程,它包括技术发明的开发、试生产到产品的市场营销等阶段,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必须构建技术创新体系,这就要求“产销学研”相结合,充分发挥国内外科技力量的作用,使营销、生产部门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实现充分的双向交流,形成以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商业化为目标,以资产为纽带的优势互补、共存共荣、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销学研”一体化的新格局,这是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我国曾提出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方针,国内外学者近年来不断提出“产、学、研”结合的问题。这些提法都是对的,但现在看来似乎不够了,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综合效益为中心,不是以成果为导向,以学术为中心。因此,市场营销既是技术创新及其组织形式——“产、学、研”的出发点,又是其落脚点,理所当然地是检验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组织形式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如果避开、绕开市场营销谈“产、学、研”一体化,必然导致:缺乏目的性、方向性和终极性;实施起来仍然会与市场脱节,还会堕入“为生产而生产”、“为生产而科研”的泥潭或怪圈中(固然“生产”是科研和技术创新的一种需求,但它不是最终需求);即使生产出的产品堆积如山,仍未转化为经济效益,反而造成极大的浪费,科学研究亦是如此。(2)企业应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自20世纪以来,技术进步方式发生了两方面彼此关联的重要变化:一是R&D活动的体制化,致使组织替代个人成为科技进步的母体;二是R&D活动的企业内部化,致使企业(而不是大学或独立研究机构)掌握了社会大部分R&D资源,逐渐成为技术知识的生产主体,而不只是劳力制品或商品的生产主体。近20年来,尽管产学研之间技术合作的重要性有了明显的增长,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作为技术知识生产主体的地位并未改变,企业内部的R&D,进而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依然是企业捕捉创新机会并获取创新所需要的技术知识的主导组织形式。经验研究证明,[10]有关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运用的经验调查与分析都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1)在企业运用于创新的知识中,大约有2/3来自企业内部的R&D努力和现有的专门技术能力,余下的1/3来自企业外部;(2)从企业内部获取的知识主要与R&D和设计相关;(3)来自企业内部的那部分知识,约有半数是企业员工在R&D、设计、生产和销售活动中通过组织学习集体地获得的,另一半则是纯粹的个人知识,是个人先前所受教育和工作实践的产物;(4)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学术机构和政府实验室的更有价值的贡献,不是具体的样品设计与开发,而是其发现的新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技巧。事实上,技术创新虽然包括技术行为,但由于它成功与否的标志在于产品的市场实现程度,所以,技术创新更重要的一个属性,是经济行为。这就决定了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正如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是构筑在企业基础之上一样,走向市场经济的我国要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也必须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使研究机构成为企业的所属部分,由企业主体决策投资、决策管理,而研究机构则为企业服务、为市场服务。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应该是技术创新的重中之重,是建立技术创新机制成功与否的关键。(3)树立风险意识,建立风险机制技术创新是一种风险性活动。风险可能会导致技术创新项目失败,但收益与风险的对称性又可能给技术创新带来高收益。对于这一点,我国的吴贵生[11](2000)指出,风险与收益具有某种对称性、不确定性与确定性互寓这两点特征以及对技术创新的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除了这三点之外,还有风险状态下的进退两难、风险的时间性及科技保险与风险出售的关系值得企业重视。在复杂的风险因素作用下,技术创新的风险是一种矛盾运动,从而使得技术创新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风险具有突发性。具体而言,它有以下方面的一些特点:①风险与收益的对称性。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创新的风险与收益之间呈现某种对称性,即高收益项目具有高风险,而低风险项目一般只能带来低收益。②不确定与确定性互寓。不确定性是风险之源,但不确定性之中存在确定性的成分,企业要防范技术创新风险,也就必须从不确定性中寻找和把握其中隐含的确定性,将风险减低到最小。③风险状态下的进退两难。“进”,指的是企业主动进行技术创新;“退”,指的是企业“望技生畏”而却步。企业从事技术创新存在风险,但企业如果不从事技术创新则将面临被市场淘汰乃至破产的更大风险。因此,风险,既是陷阱,又是安全屏障。④风险的时间性。超前与等待的矛盾在于超前开发就会市场需求不明、相关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知识不足,技术难点多而面临很大风险,但一旦成功则可抢占市场。若是等待,可能风险小,但若运作不当,亦可能滞后被动。与此类似,渐进式与跨越式的创新也具有上述特点。⑤科技保险与风险的出售。保险是应付风险的必然手段。但值得注意的是,科技保险并不能消除风险,而只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风险补偿。在科技创新中,企业若要少承担一份风险,则需在下述的某一方面做出牺牲:在风险—利益机制作用下少承担一份收益;为减少风险承担而付出一定的成本。⑥技术创新的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据统计,技术创新的社会收益远远大于企业收益,而且,具有潜在市场的产品的领先者,其市场投入可能会出现一家投入多家收益,而收益者又成为竞争者的现象。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市场经济实践,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完整的创新风险机制,诸如科技保险、风险基金等,国家往往只投资于重大的基础的科学研究项目。随着我国走向市场经济,随着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我国也必须建立起配套的相关的风险机制,鼓励和刺激社会资金流向技术创新主战场。结束语正如本文开头所说,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对企业来说不言而喻,这就需要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去研究和实施。而笔者认为核心能力的构建要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本文对核心能力的内涵以及有关的技术创新进行了阐述,从模型和机制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探讨,以及针对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随着我国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建立适应市场的技术创新与核心能力的结合将成为热点问题。而对于技术创新中的风险性回避、不确定性分析、技术改进措施等也都是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探讨的是一些企业技术创新的普遍规律,但对某个具体产业或企业的特殊性并未给予重视。另外,对基于技术创新的核心能力还仅仅是个定性的探讨,旨在为企业提供一种战略思想和观念,但如何将其量化,增强其衡量性,将是更具挑战性和实践意义的系统工程。注释部分:[1]C.KPrahaladPrahaladandGaryHamel.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May-June:79-91.[2][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0版[3]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中译本),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1版[4]刘小玄著《中国企业发展报告(1990—200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5]江淮:《世界500强启示录》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6]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经济出版社1999年[7]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第14—16页。[8]S.KlineandN.Rosenberg:“inR。londonandN.Rosenberg(eds):ThePositiveSumSrategy.Washington,D.C:NationalAcademyPress,1986,第275—305页[9]胡大立著《企业竞争力》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10]陈伟著:《创新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11]吴贵生著:《技术创新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参考文献】[1]C.KPrahaladPrahaladandGaryHamel.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May-June:79-91.[2]李显君著.《国富之源制企业竞争力》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3]杰里.温德p赫内米.麦尔著《变革未来企业》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4]芮明杰袁安照著《管理重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5]胡大立著《企业竞争力》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6]管益忻著《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创战略管理新纪元的第一选择》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p2000年1月版[7]管益忻著:“培育、强化企业核心能力待划清的10各界限”《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0期[8]宁建新:“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合与构建”,《经济管理》2001年第12期[9]黄群慧:“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与管理学学科的发展”《经济管理》2002年第20期[10]赵怀周刘益:“核心能力观的动态性内涵解析”《经济管理》2001第10期pppppppppppppppppppppp[11]高建p著《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12]刘世锦杨建龙:“核心竞争力:企业重组中的一个新概念”《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2期。[13]贺晓刚:“企业可持久竞争优势”,《经济管理》,2002年第4期[14]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中译本),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1版[15]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中译本),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1版[16]加里.哈梅尔、普拉哈拉德合著:《竞争大未来》(中译本),北京,昆仑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17]李海舰聂辉华:“企业的优势来源及其战略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9期。[18]李建明张永伟:“中国大企业培育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