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科技企业内部控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科技企业内部控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科技企业内部控制

[摘要]探讨了高科技企业的特点以及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高科技企业风险管理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科技企业发展迅速,它们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

但是,随着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其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内部控制不健全或根本不存在。因此,如何完善和有效解决我国高科技企业内部控制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高科技企业的特点

高科技企业是以科技人员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其在生产经营上具有显著特点,包括:(1)技术上的先进性。高科技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其往往通过持续的高强度的研发活动或者战略联盟、战略性购并与整合,来保持自己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2)高投入性。一方面,一项科技成果从最初的创意、研发到最终进入市场实现商品化,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源。另一方面,并购及整合同样需要高投入。(3)高风险性。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其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4)高收益性。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活动一旦取得重大的创新成果,就能够给其带来超越竞争对手的技术上优势,市场上的先动优势,甚至一定时期的市场独占,从而使高科技企业获得极高的收益。(5)高成长性。高科技企业持续的、高强度的技术创新活动,能够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从而使其具备了极高的成长性。

高科技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内部控制设计和要求也有其独特性。

三、高科技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控制环境薄弱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贯彻。目前,我国高科技企业控制环境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各个方面:

(1)首先是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很多高科技企业治理结构存在各种问题,包括:产权界定不清、结构封闭,股权流动性差;所有权经营权不分,权利制衡机制缺失;股东本位的理念根深蒂固;激励约束机制不全,人才流失严重。

(2)高层管理者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高科技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对企业有关内控规定不以为然,认为经理负责制就是“自己说了算”,以个人控制来代替内部控制。

(3)组织机构设置缺乏合理性。很多高科技企业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科层机构设置,因而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另外,同级各部门之间也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沟通不灵敏,协调性差。

(4)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尽管很多高科技企业都提出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宗旨,但对企业文化实质及其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作用知之甚少,很多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

2.风险意识缺乏

同一般企业相比,高科技企业面临着更高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然而,很多高科技企业没有形成风险意识,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这种情况,使得一些高科技企业很难适用正在加速改变的内外部环境,也加大了其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的难度。

3.控制活动体系不完善,执行也存在问题

目前,很多高科技企业中内部控制活动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这首先表现在内部控制活动体系不健全,将全部的内部控制活动体系视为业务规章制度。一些高科技企业受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理,自我防范、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控制制度的完善让位于业务的发展,以致既定的内部控制失控。其次,偏重事后控制而忽视了事前的控制。

4.信息流通不畅,沟通存在障碍

很多高科技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采集制度。这首先表现在收集的信息极不完整,更重要的是,这种零散的不完整的信息还分布在不同的部门,以及不同的员工手中,从而使得这些信息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另外的一些高科技企业,尽管设立了专门的信息部门和内外部信息网络,但是这种信息网络并没有发挥完全的作用,信息流通不畅,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依然存在。

5.内部监控乏力

当前很多高科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与监督、检查不力,考核、奖惩力度不够。一些高科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检查流于形式,稽核的范围有限,以偏概全,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对执行得好坏也缺乏一个赏罚有度的奖惩制度。有的企业虽然也设有一些奖惩制度,但没有完全制度化。另外,在相当一部分企业中,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体系不健全。各职能部门之间、各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各职能部门自成体系、各自为政。

四、完善高科技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1.理论创新,构建企业内部控制新模式

以COSO报告为基础,结合知识经济时代以及高科技企业特点,针对高科技企业内部控制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构建了如图所示的企业内部控制新模式。

在内部控制新模式中,虚线的椭圆代表了核心内控,其由五个要素所构成,即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以及内部监控。

其中,内控环境指构成企业内部的控制氛围,是影响核心内控其他要素的基础;风险评估指对企业内控有影响的内部风险,以及外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控制活动是指对风险评估所识别,以及确认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信息沟通规定了企业如何识别、捕捉和交流经营管理所必需的各种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而内部监控则对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进行动态的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和提高。

虚线椭圆中心的“以人为本”,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在高科技企业中,知识和信息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从而使得拥有知识、信息的知识员工成为企业构建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因此,核心内控所有要素的设计与执行都必须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2.考虑全面,重新构建和修订企业多边契约

随着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调整、重构、创新成为高科技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因此,高科技企业可以利用此契机,根据本身的实际情况,精心考虑,修订和重新构建合适的企业多边契约,即根据其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参与企业治理各方所拥有资本特征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理模式,以最大限度地协同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为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基础。比如,有条件的高科技企业,可以采用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可行方式,以获得员工对企业目标与利益的高度认同,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把内部控制转化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最终促进内部控制即企业目标的实现。

3.遵循原则,构建核心内控制度

高科技企业在构建核心内控制度时,必须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首先是合法性原则。其次,是全面性与系统性原则。第三,是以人为本、权责明确、奖惩结合原则。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拥有丰富专业知识和信息的知识型员工是其竞争成败的关键。因此,必须根据各岗位和部门的职能与性质,结合考虑员工具备的能力及其职业发展计划,妥善配置人员,明确各部门及人员应承担的责任范围,赋予其相应的权限,并落实相关的奖惩办法,以激励员工,实现内控目标。第四,坚持内部牵制原则。第五,坚持成本效益原则。第六,要坚持信息反馈原则。通过在内控实践活动中反馈回来的信息,不断地完善和修正控制活动体系,使之达到内部控制的目标。最后,是结合自身实际的原则。在全面了解和分析企业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