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经济学理论创新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经济学理论创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经济学理论创新

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关键在于与时俱进,这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什么是“时”?既然要与时俱进,时就要搞清楚,否则就没有标准,没有依据,或者把时搞错了,就会胡进、乱进。(2)什么是“进”?即根据现在的已明确的时去进什么?也就是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3)如何“进”?这是方法论和道路的选择问题。

一、关于什么是时

我国目前已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既然是新的发展阶段,就要有标志性的东西。这个标志性的东西,就是把握什么是时的关键。我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个标志性的东西有两个:一是入世的挑战,二是新经济的挑战。这对我国来说是进入新世纪的两场深刻的历史性革命,从而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入世对中国来说不是简单的对外贸易问题、对外开放的程度问题,而是要上升到一场革命的层面上去理解,是一场深刻的体制革命。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个体制是什么?我们一直在探索。加入WTO以后,按照WTO的规则,我们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上要逐步与国际接轨。这样一来,首先参照系出来了,如按照透明度原则,政府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就要发生改变,过去许多很难废除的与市场经济不符的法规、图章一下子取消了;按照国民待遇原则,过去不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的领域就必须开放了,等等。其次是时间限制也出来了,按照规则,我国要在5年的过渡期内逐步接轨。这样,改革的方式就要从过去的渐进式转向激进式。三是入世对经济全球化的参与,就使改革的动力从过去的内部动力转向内部动力与外部压力的结合,而且外部压力会越来越大。可见,入世所带来的体制革命使我国的改革出现了全新的特点。

新经济或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初见端倪,预示着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已经来临,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我国仍未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而且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也必须面对新经济或知识经济的挑战,所以我把其概括成中国要在一个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这样一个三元经济的框架里面去发展。我们在这样一个新经济或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我们不能迅速赶上去的话,中国1840年的悲剧就有可能重演,现在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以及长达10年的经济停滞就有可能重演。所以摆在中国人面前的发展环境受到巨大的约束和挑战;而且中国作为一个尚未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国家,在资本、劳动力素质、技术、管理、产品、品牌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的情况下,与发达国家同步发展新经济更是难上加难。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很多人讲,中国的企业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比,人家的好比是航空母舰,我们的顶多只是一个小舢板,如在平均资产规模等方面,我国大型企业与世界500强相比,有约100倍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样和人家在世界市场上、甚至在入世后的国内市场上竞争。所以新阶段新格局讲的就是在这样一个非常残酷的竞争局面下,在非常不利于我们发展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去发展,如何去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因此,三元经济的发展战略就会改变过去二元经济的发展战略;入世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战略也会改变有限开放下的发展战略。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目前正面临着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从而成为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特点和需要解决的全新课题。

二、关于什么是进,进什么?

既然我们把入世带来的体制革命和新经济带来的产业革命看作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变化,那么,就要依据这一新特征、新变化所产生的新要求,解决什么是进,或进什么的问题。我认为,从主要的方面来说,什么是进,就是要处理好以下六大关系。

1.与国际接轨同中国特色的关系。加入WTO后我们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要和国际接轨,这没有疑问。但这有两个问题要解决。第一,与国际接轨,并不意味着照搬别国的现成模式,虽然市场经济并不具有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但它的形成仍然是在特殊的国情和文化背景下。这里就要考虑中国的东西是什么。我们和国际接轨,如果放弃自我,完全按照美国或日本的模式,最后只能是死亡一条路。因为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是可以沿着别人的模式完成工业化或现代化的。所以中国特色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改革的模式、发展的模式是什么?过去我们讲中国特色关键的问题是公有制问题,那么加入WTO后国有经济的比重、定位以及职能是什么?这些东西都值得探讨。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几乎都有数量不同的国有企业,他们对国企的定位、国企的职能,应该说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有共同的一面,但也有差别的一面。中国也不例外,我们建立国有企业既有市场经济一般的要求,但还要看到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作为一个尚未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国家,它对国有经济的要求是什么样子,特殊性在哪里?例如,日本和韩国,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迅速工业化的时候,他们的国有企业的数量是不断提升的。为什么他们到了上世纪80年代实现现代化以后才开始民营化?这就需要作很深入的研究。又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果简单地理解与国际接轨,就把西方已经证明是成功的企业制度移植到我国就行了,其实不然,西方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移植到东方文化背景下能否成功,仍然是一个需要验证的问题,在华人社会,至今还没有一个西方现代企业制度成功的案例。再如,企业管理,我们通常都在说要引进西方的管理,但外资企业甚至成功经营跨国公司的老总们到中国来经营企业却往往是不成功的,这正是外资企业纷纷更换中国人做老总的基本原因。因此,与国际接轨并不是照单全收、照章办事。第二,入世与国际接轨,也不是简单地服从和遵守。国际规则,特别是WTO的规则,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制定的,我国加入WTO,并不是简单地服从,而是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为我国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在WTO的原则框架下,寻求有利于我国发展的运作模式也是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2.理论引进与理论创新的关系。我们和国际接轨后首先一个问题就是大量引进西方经济学。引进西方经济学没有问题,因为任何国家的经济学的发展包括中国经济学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世界文明的大道。但在引进的过程中怎样处理好理论引进与理论创新的关系?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一个关键。可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西方已有的理论框架往中国套,指出中国的不足,然后提出政策建议。实际上这又是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那就是对西方经济学的教条。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问题上,我们要反对两个僵化:既不能僵化地教条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也不能僵化地教条地理解西方经济学。引进不是为了模仿,而是为了创新,引进是手段,创新即建立中国经济学是目的。如果没有引进,就谈不上消化、吸收、创新;因为毕竟西方经济学是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我国离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有10年的时间,不成熟的实践就不可能孕育出成熟的理论。但如果只有引进,到此为止,那就是食洋不化,也就不会有中国经济学。所以如何去创立中国的经济学,即符合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这正是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核心所在。

3.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改革与发展是我国经济生活的两大主题,但这两大主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彼此的关系是不同的。在实行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我国一直把改革放在中心的位置上,即是用改革统揽全局,用改革促进发展这样一个基本思路,应该说这是非常成功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入世挑战和新经济挑战的来临,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初步建立,发展的问题就成为第一位的问题。因此,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在战略安排上就需要适时地从以改革为中心转向以发展为中心,这在“十五”规划里已明确地讲到这一点,即把发展作为主题,把改革作为发展的动力,和科技并列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可是目前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随着我国改革与发展主题地位的互换,中国经济学就要从过去的“改革经济学”转换为“发展经济学”,当然这个发展经济学是一个大发展的概念,而不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所以,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就不再是改革的框架或制度变迁的框架,而是发展的框架。但是,从发展框架来看,由于新经济所带来的产业革命,以往被推崇为指导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二元经济理论或发展模型也将失去足够的解释力,取而代之的将是三元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新经济或知识经济)的发展模型或理论框架。这就是说,中国经济学的主线将发生历史性的改变。创立三元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将是中国经济学的巨大创新,也是经济学的一个顶尖课题。

4.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是三元经济理论框架中一个最基本的关系。应该说,以信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将对传统工业、对整个一套经济体制是一次彻底的革命。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悲剧发生的原因就在于无视西方兴起的工业革命,从而没有完成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所以现在对新经济革命的出现,中国如果跟不上这辆战车的话,那1840年的悲剧就可能重演。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就面临着双重的任务:工业化和信息化。这实际上就是要探讨我国在三元经济的框架内如何去完成发展,因为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理论都是探讨的二元经济的发展,即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关系,而现在则要把新经济部门加入进来,在这三个部门之间如何完成劳动力的流动、资本的流动;如何重新认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市场实现、政府作用;如何推进金融制度的创新、企业制度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等等。通过这样一些研究,揭示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工业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先导的运行机制,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互动中实现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5.城乡关系。曾强调中国的头等大事就是农民,农民问题不解决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不了。我国经过50多年的发展,其中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新的发展阶段上,农民、农村、农业即三农问题又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消费不足,是导致我国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现在的农民问题是中国走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的问题。在这个新的起点上,中国必须解决农民问题,不解决农民问题中国的经济永远没有出路。所以说句不好听的话,中国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消灭农民”。那么,如何消灭农民呢?如何来构架城乡之间一个新的通道?这就成为解决中国问题的一个核心问题或首要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推行“农民市民化”、“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在这“三化”中关键的又是“农民市民化”,但农民向城市转移又受到我国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制约,因而如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就成为“农民市民化”的首要前提。

6.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邓小平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过去我们理解的科学技术往往就是自然科学,而不包括社会科学。所以江总书记针对这一状况,最近多次讲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样重要”。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理论创新。把社会科学提升到第一生产力的高度上,关键在于要探索社会科学如何成为生产力,如何在生产力方面发挥作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创新的问题,还要提出一个理论转化的问题。我认为“社会科学如何转化为生产力”是目前一个最新的课题。我们提出的很多新思想、新观念、新的经营技巧等通过一个什么样的通道转化为生产力、变成真正的生产力?在这个问题上,社会科学其实与自然科学是一样的。科学技术如果只是一种理论、一个专利放在那里,而不产业化、市场化,同样也不会转化成生产力,从而也就不是生产力。同样,社会科学如果只有理论创新,而没有创新成果的转化,也不会成为直接的生产力。所以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成果如何转化、如何产业化、如何市场化,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是社会科学成为第一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非常关键的一点。

三、关于如何进?

面对经济学在新的发展阶段上出现的一系列全新课题,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就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如何推进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即如何进,我认为,首先要解决价值观的问题,即从理念上把握三个方面:第一,“三个代表”中讲的始终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我认为非常重要。中国的核心问题就是发展,不发展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所以如何进的问题首先就是要确立生产力标准。就是说,经济学的理论创新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是胡进,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就是要代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这包含了三个方面的规定。一是对生产力标准的规范。某项创新可能在某个地方某个点上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如果违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话,这个创新就是不可取的了。这就是说,生产力标准是有限制的、有条件的,并不是在任何一个事情上、任何一个小的地方上、任何一个局部上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东西我们都可以用,而是必须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二是经济改革的支持度。谁来支持改革,这是改革的动力源泉问题。只有让大多数人支持改革,改革才有可能向前推进,也才能取得成功。要让大多数人支持改革,改革的理论与改革的政策就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三是谁来发展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是谁。只有代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协调不同利益阶层的利益关系,才有可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参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第三个问题是文化。我强调的是适合于中国文化的东西。因为任何的理论创新都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包括西方的经济发展、西方的经济学理论、西方的成功经验都是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东方的文化、中国的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我们只能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去创新,如果大多数人民群众根本不接受就没法创新。当然,文化本身也需要创新,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否定,它还有一个继承的问题。我坚信:中国文化永远不会被别的什么文化所同化。所以,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必须要考虑到中国文化的适应性,防止一些水土不服的东西。

其次,解决如何进的问题还要明确落脚点。落脚点我觉得就是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解决的不是别国的问题,而是中国自己的问题,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再次,在如何进的问题上,还要有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道路。既然我们的落脚点是实现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和中国经济的发展,那么,我们所能选择的只有理论与中国实践结合的道路。这包括两点:第一,从实践中检验理论,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检验和对西方经济学的检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的指导理论,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的理论,是活的理论,她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发展。西方经济学是在西方文化和制度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就需要接受中国经济实践的检验。适用的我们用,不适用的我们同样不能用。第二,从实践中去提升理论。中国经济学是一门全新的理论体系,她不可能从逻辑的推演中建立和发展起来。因为中国经济学必须从中国的实践当中去提升,去总结,去概括,方法就是个量分析、数量分析、实证分析、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等。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学的一个非常艰苦的基础性工作,不从大量的案例当中去提升去总结就不可能有中国的经济学。所以我讲的方法和道路问题,实际上就是实践的问题。

最后允许我引用中国的一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结束语。我一直非常推崇这句话。读书是我们必须读的,你连理论都没有,你还去检验什么理论,发展什么理论,新的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但光读书不行路,理论就是无源之水,理论就不会发展,就不会创新。所以要既读书又行路,这是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