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国有经济规模合理区间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国有经济规模合理区间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国有经济规模合理区间

对于当前我国的国有经济,理论界存在着许多模糊的认识,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就是否定国有经济,市场经济与国有经济互不相容,因此,改革应当大幅度降低国有经济的规模,国有经济规模越小越好;另一种极端的观点则认为,改革以来国有经济规模越来越小,这样下去会动摇到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从而最终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本文以工业部门为例,在对我国国有经济规模演变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评价,并对我国国有经济规模的合理区间进行分析。

一、我国国有经济规模的演变轨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有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与之相适应,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也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先后出现了两次方向相反的变化过程。下面描述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发展阶段(详细数据参见表1):

表1国有经济规模演变

┌────┬──────┬────────┬───────┐

││工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工业经济中的国│

│年份│总产值│业工业产值│有经济规模│

││(亿元)│(亿元)│(%)│

├────┼──────┼────────┼───────┤

│1952│349│145│41.55│

├────┼──────┼────────┼───────┤

│1957│7.4│378│53.69│

├────┼──────┼────────┼───────┤

│1962│920│808│87.83│

├────┼──────┼────────┼───────┤

│1965│1402│1263│90.09│

├────┼──────┼────────┼───────┤

│1970│2117│1855│87.62│

├────┼──────┼────────┼───────┤

│1975│3207│2601│81.1│

├────┼──────┼────────┼───────┤

│1978│4237│3298│77.84│

├────┼──────┼────────┼───────┤

│1980│5154│3916│75.98│

├────┼──────┼────────┼───────┤

│1985│9716│6302│64.86│

├────┼──────┼────────┼───────┤

│1990│23924│13064│54.61│

├────┼──────┼────────┼───────┤

│1991│26625│14955│56.17│

├────┼──────┼────────┼───────┤

│1992│34599│17824│51.52│

├────┼──────┼────────┼───────┤

│1993│48402│22725│46.95│

├────┼──────┼────────┼───────┤

│1994│70176│26201│37.34│

├────┼──────┼────────┼───────┤

│1995│91894│31220│33.97│

├────┼──────┼────────┼───────┤

│1996│99595│26173│36.32│

├────┼──────┼────────┼───────┤

│1997│113733│35968│31.62│

├────┼──────┼────────┼───────┤

│1998│119048│33621│28.24│

├────┼──────┼────────┼───────┤

│1999│126111│35571│28.21│

└────┴──────┴────────┴───────┘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

第一阶段,从建国初期到1956年,属于我国国有经济的形成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前,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各根据地政府都有一些由自己管理的公营经济,主要是为战争服务的军事工业和后勤性质的工业。这是全民所有制经济的雏形。但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在建国初期,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国有经济从无到有;而在经过民族资本的改造后,国有经济占我国国民经济的比重迅速上升,其占国内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26.2%逐步上升到1952年的41.55%,进而上升到1957年的53.69%,占据了绝对优势。

第二阶段,从1956年到1978年,这段时期是我国经济大波动时期,先是“”及随之而来的全面调整等曲折和波动,进而是“十年动乱”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极为严重的破坏。尽管如此,由于“左”的思想占了上风,使得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展趋向于全面提高国有经济比例。国有经济产值占国内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呈抛物线趋势,从1952年的43%猛增到1958年的89.2%,上升到1966年的90%后,以1966年为顶点;此后呈平缓下降的趋势,从1967年开始下降,在1967到1975年的九年间始终保持在80%以上,到1978年下降为77.84%。

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非国有经济开始得到很大的发展,并逐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改变了过去我国国民经济那种片面强调国有经济比重的所有制结构。从70年代末期以来,国有经济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由1980年的75.98%下降到1985年的64.86%,到1990年下降为56.17%,1999年下降到28.21%。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过去的二十多年当中,国有企业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如从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间,国有企业的数量增加了24300家,同期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年均增加20.5%。因此,我国国有经济比重的下降,并不是因为国有经济的绝对规模缩小了,而是因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速度远快于国有经济,从而导致了国有经济比重的相对下降

二、对我国国有经济规模演变的评价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启动工业化进程,只能依靠国家的力量,调动全国的资源进行重点建设,从而缩短经济起飞的时间,因此建立大规模的国有经济是必要的。但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进展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国有经济在制度效率方面不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此时,政府理性的选择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缩小国有经济规模;但从以下方面考察,目前我国国有经济的规模仍然偏大,明显超出了我国国有经济存在的合理界限:

1.就国有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言,目前我国国有经济规模明显偏大。国有经济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为了校正市场缺陷。在市场经济不发达、市场体系不够完善时期,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失灵现象比较多,发展国有经济可以使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相对大一些;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趋于健全,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尤其是直接干预的必要性就要相对下降,更多的是使用间接宏观调控手段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市场迅速发展,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不断强化,许多在传统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失效产业已经得到正常的发展。这时候,以前部分由政府配置资源的行为可以完全由市场来替代,这就必然要求政府逐渐退出某些不适合其继续管理的领域。但事实上,一方面,目前我国国有经济仍然在许多市场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占据绝对优势,为其他经济主体只留下很小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许多行业,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已经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的经济主体。这些说明,我国国有经济的供给已经大于需求,只有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规模,使国有经济的供给与需求趋于平衡,才能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2.从产业分布来看,我国国有经济点多面广且分布过宽。据统计,1998年末,在我国608个工业小类行业中,国有企业涉足的达599个,占98.52%,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涉足的达533个,占全部小类行业数的87.66%从资产分布来看,我国国有企业拥有资产总额为134780亿元,其中基础产业中的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为56722.4亿元,占42.1%;一般生产加工业、商贸和服务业等行业中的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为78057.6亿元,占57.9%。甚至在一些明显不适合政府经营的竞争性行业如家具制造业、塑料制造业、皮革制品、服装、制鞋、食品加工等行业,国有经济仍占有一定的比例。从产业组织结构来看,我国共有23.8万家国有企业,其中大型企业约占4%,中型企业约占14%,小型企业约占82%。从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来看,在23.8万家的国有企业中,国有独资企业为21.4万家,占89.9%,以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合作企业为主要形式的多元投资主体企业为2.4万家,只占10.1%。这表明我国国有企业布局明显违背了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资本结构的基本要求。

3.从国际间的比较尤其是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来看,我国国有经济规模明显偏大。从表2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八、九十年代国有经济发展的高潮时期,发展中国家国有经济产值占GDP的比重平均为10%左右,发达国家始终未超过10%;从投资来看,发展中国家平均为20%-30%,最高不超过50%,发达国家国有企业投资比重则平均为6%左右。在这两个比重上,我国不仅大大高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

附图

图1国有经济规模的演变

三、我国国有经济规模的合理区间

在西方发达国家,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只需社会总资产10%左右的经济力量就足够了。我国国有经济规模过大,大大超过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及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所需的必要量。那么,研究并制定一个合理的国有经济规模的区间,便成为事关提高制度效率、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由于影响国有经济规模的因素很多,因而一个国家国有经济规模的最优不会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而应当是一个区间。其中,在一些行业必须实行垄断经营或者至少要占绝对优势,从而国有经济规模的下限主要由这些行业而定;而在另外一些不必要实行国家垄断经营或者国家不必要占绝对优势的行业,国家应当逐步退出,国有经济规模的上限主要视这些行业及已经确定的下限而定。

表2国有经济规模的国际比较单位:%

┌────────────┬──────────┬───────────┐

││占CDP的比重│占国内投资的比重│

│├────┬─────┼─────┬─────┤

││1985│1991│1985│1991│

├────────────┼────┼─────┼─────┼─────┤

│按经济发展程度分│││││

│发展中国家│11.7│10.2│25.3│17.9│

│工业国│││││

││4.6││6.8│6.2│

│││-│││

├────────────┼────┼─────┼─────┼─────┤

│按收入水平分的发展中国家│││││

│低收入国家│13.8│13.0│33.3│30.0│

│中等收入国家│10.7│9.3│21.8│14.3│

├────────────┼────┼─────┼─────┼─────┤

│若干国家│││││

│英国│4.4│1.9│9.7│4.2│

│美国│1.4│0.6①│3.3│4.2│

│巴西│9.1①│7.7②│24.0│11.0│

│印度│14.1①│13.6②│43.6│40.0③│

│韩国│10.4│10.2│18.1│8.9│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官办企业问题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注:①为1987年数据,②为1990年数据,③为1989年数据。

(一)我国国有经济规模的下限

为了确定一个合理的国有经济规模的下限,首先我们必须确定在哪些部门需要国家实行垄断经营或者是国有经济要占绝对的优势地位。根据国有经济的产业定位,在工业部门中国家必须实行垄断经营或者国有经济必

须占绝对优势的产业主要包括采掘业和一部分制造业。其中,采掘业是基础产业,是社会再生产的上游产业,这一行业决定着其他行业的发展速度;同时采掘业也属于垄断性行业,进入壁垒非常高,因此必须实行国家垄断经营。制造业中的烟草工业和医药工业是比较特殊的行业,其他如电力、蒸汽、自来水生产和供应、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都是高壁垒行业,且都是能源、原材料工业,因此也需要国有经济占绝对优势地位。

其次,为了计算出国有经济规模下限的数值,我们可以通过历年来上述需要国有经济占绝对优势地位的部门的工业产值占我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进行推算。图2显示历年来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及竹材采运业、烟草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医药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煤气生产和供应业、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这16个工业部门中的国有经济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通过表3的数据和图2显示的16部门国有经济比重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按照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律,要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工业化的发展阶段,我国国有企业产值在国内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限可以定为15%左右,如果用简单加权平均法(∑每年16工业部门国有经济比重×每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每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则我们计算出的国有经济规模的下限为17%。

表3需要国有经济保持绝对优势地位的工业部门国有经济规模变化及国民经济发展

┌────┬──────┬────────┬────────┬───────┐

││工业总产值│16部门国有经济│16部门国有│国民经济发│

│年度│││││

││(亿元)│工业产值(亿元)│经济比重(%)│展速度(%)│

├────┼──────┼────────┼────────┼───────┤

│1993│48402│11420.40│23.59│13.5│

├────┼──────┼────────┼────────┼───────┤

│1994│70176│13265.36│18.90│12.6│

├────┼──────┼────────┼────────┼───────┤

│1995│91894│14116.10│15.36│10.5│

├────┼──────┼────────┼────────┼───────┤

│1996│99595│14947.40│15.01│9.6│

├────┼──────┼────────┼────────┼───────┤

│1997│113733│15865.63│13.95│8.8│

├────┼──────┼────────┼────────┼───────┤

│1998│119048│24108.33│20.25│7.8│

├────┼──────┼────────┼────────┼───────┤

│1999│126111│19068.79│15.12│7.1│

└────┴──────┴────────┴────────┴───────┘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而得,其中1998平16部门工业产值包括规模以上非国有经济工业产值。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采用的是CDP增长率数据。

附图

图216部门国有经济规模变化与国民经济发展变化

(二)我国国有经济规模的上限

在所有37个工业部门中,除去上述16个工业部门外,在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印刷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塑料制品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及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服装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革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机械制造业等行业,国有经济都没有必要占绝对优势。其中许多行业如饮料制造业、工艺美术品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基本上可以全部转为民营,因为这些部门都具有赢利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其规模经济性进入壁垒处于中、低度等级,资金需要量壁垒除机械工业外也都处于中、低度等级。这就说明,这些行业不具有垄断和规模经济的特点,因而没有必要由国家来经营。国家退出这些行业,可以使这些行业的经济运行和发展更有效率。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估算出另外21个工业部门中国有经济需要保持的比重,把这一比重加到上面已经计算出的国有经济规模的下限上,即可计算出国有经济规模的上限。

表4不需要国有经济保持绝对优势地位的工业部门国有经济规模变化及国民经济发展

┌────┬──────┬────────┬───────┬──────┐

││工业总产值│21部门国有经济│21部门国有│国民经济发│

│年度│││││

││(亿元)│工业产值(亿元)│经济比重(%)│展速度(%)│

├────┼──────┼────────┼───────┼──────┤

│1993│48402│10428.62│21.55│12.5│

├────┼──────┼────────┼───────┼──────┤

│1994│70176│11796.49│160.81│12.6│

├────┼──────┼────────┼───────┼──────┤

│1995│91894│11756.43│12.79│10.5│

├────┼──────┼────────┼───────┼──────┤

│1996│99595│12051.72│12.10│9.6│

├────┼──────┼────────┼───────┼──────┤

│1997│113733│11719.56│10.30│8.8│

├────┼──────┼────────┼───────┼──────┤

│1998│119048│42569.11│35.76│7.8

├────┼──────┼────────┼───────┼──────┤

│1999│126111│16178.82│12.83│7.1│

└────┴──────┴────────┴───────┴──────┘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而得,其中1998年21部门工业产值包括规模以上非国有经济工业产值。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采用的是GDP增长率数据。

附图

图316部门国有经济规模变化与国民经济发展变化

通过表4的数据和图3显示的上述21个工业部门国有经济比重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按照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律,这些不需要国有经济保持绝对优势地位的工业部门只要保持国有经济比重达到10%~15%左右即可。因此,我们在这里同样运用上面的简单加权平均法计算在上述21个工业部门中国有经济的比重,计算得出的结果为:

∑每年21工业部门国有经济比重×每年国民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每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15%

所以,最后我们计算出的国有经济规模的上限为32%。

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有经济规模,在发达国家中,西欧的国有经济最发达,一般在国内生产总值的7%~15%之间,有些国家在高峰时期高达20%;国有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更高,平均在20%以上。发展中国家的国有经济规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导致国有经济的发展非常不平稳,但从总体上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国有经济规模要大于发达国家,多数国家平均在12%以上,一些国家国有经济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因此,参照国际上国有经济的发展规律及目前我国工业化的发展阶段,把我国国有经济规模的区间定为17%~32%是合理的。

【参考文献】

[1]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学习辅导讲座[M].北京:人民出版社和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王金存.政解难题—世界国有企业比较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郑海航.国有企业亏损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4]金碚.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使命[N].经济参考报,1999.

[5]戚聿东,张天文.我国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目标刍议[J].中国工业经济,1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