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资本主义是促进生产力发展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资本主义是促进生产力发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资本主义是促进生产力发展

在我国理论界,传统观念一直认为,资本主义自进入垄断阶段以来,资产阶级通过一般垄断转形到国家垄断的调节,以达到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目的。我个人认为,这只是从宏观上进行剖析,过于笼统,应该进一步从微观上予以分析,才能做到较深入的论证。

马克思说:股份公司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93页。)。资产阶级就是运用股份公司这一形式,不断扬弃已经陈旧的资本组织形式,来达到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关系,以促进生产力,这种调整不会触动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却能在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中,不断地推动着资本主义向前发展。

早期资本主义,由于生产力发展有限,企业想要发展,只能在个别的分散的生产同一类型产品的小型企业之间进行合并,企业或者在同一部门里以小吃大,或者把许多小公司合并成少数几家大型公司,以达到对某一部门垄断地位,这就是横向兼并所形成的托拉斯组织形式的股份公司,这种托拉斯生产关系能够扩大企业规模使社会生产进一步社会化,可以使企业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投资费用,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19世纪下半期,在美国东北部地区,从奥尔巴尼到布法罗之间,原有11条各自独立经营的互不衔接的属于中小企业家控制的小型铁路公司,效率低,速度慢,成本高,更不能进行统一的连贯运输。大资本家范德比尔特以其强大的资本实力,把这11条分属不同企业主的小型铁路公司进行了横向兼并,组成了一家大型铁路股份公司——纽约中央铁路股份公司,并增加了五条铁路线,把这些分散的小型铁路线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统一的纵贯美国东北部的运输干线。这家铁路公司通过大量横向兼并,形成了运输干线,铁路运输量大幅度增加,成本急剧下降,利润迅猛增长,公司很快就兴旺发达起来,成为一家庞大的铁路托拉斯组织股份公司。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统一干线的形成,方便了地区运输条件,加速了地区商品流通,有力地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经济繁荣。

可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托拉斯组织形式要进一步发展,已不能适应生产力水平的需求,逐渐变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19世纪下半期的美国,在各个垄断集团基本上分割了美国大陆铁路网的势力范围之后,铁路企业为了扩充实力,继续进行横向兼并,就出现了平行运输,交叉运输、迂迥运输和返往运输等一系列不合理运输,大大降低了铁路运输的效率,托拉斯股份公司就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这是美国铁路运输早期衰落的原因之一。

由于早期的美国资本主义,地区割据严重,开始修建铁路时,有实力在美国大陆兴建统一线路的公司为数有限,大部分是各家公司划地分割。后来,实力强大的铁路公司兼并一些衰落公司,逐步把分割的线路连成一线,形成了越来越多的统一铁路线,很快超过了应有的合理限度,这些超过原有限度的平行铁路线带来了不合理运输,造成很大浪费。如美国南方太平洋铁路公司原来势力范围主要在西海岸,后来把势力伸向南部,把华盛顿州的波特兰和得克萨斯州的新奥尔良连接起来,不久又兼并了海岸系统铁路公司,把铁路延伸到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形成横贯大陆的统一线路,一跃而为美国第三家最大铁路公司,把原来属于其它铁路公司的运量抢夺过去,造成不合理的远距离平行运输,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资本主义利用股份公司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本组织形式的变换,是通过大量纵向兼并形成的康采恩股份公司,垄断组织通过康采恩把一个部门的原材料和动力燃料的开采,产品各个工序的制造,副产品的加工以及运输、销售和金融等再生产环节组成一个统一体的联合体,这个联合体能使技术改造有可能实现,能减少商品流转的中间环节,有利于组织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竞争能力。因此成为公司进行资本集中的重要手段。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第二次兼并高潮期间,康采恩就成为股份公司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措施。20年代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发展较快,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进行大规模纵向兼并形成庞大的康采恩股份公司之后产生的。

20年代初,美国美孚石油公司通过大量纵向兼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具有完整生产体系的联合企业,控制着勘探、开采、冶炼、运输和销售等所有再生产各个环节,该公司拥有的石油和天燃气蕴芷量大部分分布在众多的亚非拉国家,在20多个国家设有数十家冶炼厂,拥有近百艘油轮,进行往返运输,它的销售机构更是遍布全球,在世界燃料市场上经营着近万个加油站,成为当时美国最大的康采恩之一,不仅使该公司长期垄断着美国石油工业,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整个石油工业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专业化和协作关系的出现,这种“大而全”的康采恩组织形式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予以进一步调整。于是,一些部门的庞大的联合企业为在零部件和工艺加工专业化生产基础上进行整体装配所替代。

20年代以后,庞然大物的福特汽车公司康采恩联合体已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企业组织形式,其因循守旧,不思改革,生产就逐步缓慢下降。与此同时,通用汽车公司把原来的联合企业形式进行了组织调整,打破了联合体的格局,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专业化与协作关系,生产很快有了突破性发展,在短时期内就赶上并超过了福特,执美国汽车工业之牛耳。

不管是通用还是福特,由于长期来企业机制运转主要依托于康采恩组织形式,这个统一程度相当高,时间相当长的康采恩,虽然在经营管理上经过专业化经营改造,但痼疾难返,后遗症难治,以致直到二次大战后,很难与日本汽车公司相抗衡,通用的资产额是日本的丰田和日产两家汽车公司的总和,而在汽车生产成本上却远远高于这两家公司,是世界上汽车生产成本较高的生产厂家,这是康采恩组织形式后遗症所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垄断组织继续采用托拉斯、康采恩等组织形式来调整生产关系已不足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他们不得不改弦易辙,另寻出路。一些大型公司兼并了多部门企业,把一些互不关联的部门凑合在一起,进行多样化生产和劳务,形成一个多部门生产的混合体,这种进行多部门经营的多样化企业称之谓混合联合股份公司。这种混合联合股份公司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资本组织形式,是资本主义企业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采取局部调整生产关系的一种措施。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每个部门的垄断程度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过这一界限,企业家拥有更多的资本就不可能在本部门内实现资本化,不可避免地使资本流向别的部门,哪里有利可图就流向哪里,哪里利润高,就会集中更多的资本,于是,混合联合股份公司就在这种流动中得以形成。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新部门、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涌现,谁能控制这些日新月异的新兴技术,谁就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获取高额利润,所以,企业纷纷向新兴产业部门渗透。战后,出现的计算机、宇宙航空、半导体、激光等部门利润高,发展快,成为企业趋之若鹜的部门,钢铁、纺织、铁路等部门纷纷转移阵地,这样,混合联合股份公司就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

混合联合股份公司的这些有利因素,对当时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经济大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资本集团采用了这种混合联合股份公司,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结果。

但是,时隔不久,混合联合股份公司的消极因素日益显露出来。

大规模混合兼并导致企业规模十分庞大,管理体系非常杂乱,流通费用迅速增长,非生产人员比重提高,货币市场上资金漂泊无定,影响资金市场的稳定,加剧了生产、市场和资金的不稳定性,从而造成更大范围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对整个经济起着消极作用,延缓了经济的发展。

一个股份公司原来经营的部门和行业,有着熟练的生产技能,畅通的流通渠道,有保证的销售市场,一旦进入新的领域,生产过程不熟悉,打进新的市场,需要与原有市场保持者进行争夺,难以与之抗衡,很难适应新市场的需求,从而生产下降,利润减少。

整个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长期滞胀局面,对西方经济是一次沉重打击,它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从深层次去找原因,正是微观经济出了问题,企业组织内部机制运转失灵,多样化的混合联合股份公司暴露出来的矛盾对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到了20世纪80年代,混合联合股份公司日益严重的后果,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从《美国统计摘要》提供的官方资料可以看到,80年代美国兼并高潮实际上是对混合联合股份公司大力调整时期,1986年是80年代兼并高潮的高峰年,与1980年相比,企业的兼并数增长了2.8倍,而舍弃卖出的兼并数为13.6倍,舍弃卖出原来多样化经营的兼并活动比整个兼并行为要大上5倍之多(注:美国商务部普查局:《美国统计摘要》,政府出版局,华盛顿1990年版,第534页。)。

通过80年代股份公司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原来一些与本企业生产毫无关联的生产部门进行了舍弃,企业结构予以合理化,企业生产效率有了一定程度提高。摩根·斯坦尼公司经济学家约翰·保罗斯对美国制造业企业调整后劳动生产率状况研究的结果,1973-1980年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6%,1981-1986年调整后的劳动生产率上升到3.7%(注: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兼并浪潮》,1987年会汇编,第41页。)。通过80年资本组织形式的大调整,为美国企业内部机制运行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就是90年代美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微观经济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飞速增长,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其生产资料占有形式社会化进行了又一次重大调整,出现了跨国公司这一资本组织形式。跨国公司这一股份公司形式之所以迅猛增长是诸多因素决定的。

生产和资本国际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国际分工深化的结果。各个国家的企业都力图用跨国公司这一组织形式,通过世界市场机制,利用他们的先进科学技术,丰富自然资源,雄厚的资本势力,多种人力资源以及优势的市场条件等,把一国再生产过程转移到世界上有利可图的地方去,并以此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社会生产的发展,资本积累的增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控制在少数资本集团手中,国内已有投资市场均已瓜分完毕,争夺国内投资市场竞争极其激烈,所费代价相当可观。与此同时,再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本日益增长,形成巨额货币资本。这样资本集团国内投资场所相对狭小与日益增长的货币资本之间的矛盾,使得资本集团手中的巨额货币资本越来越多地在国内找不到有利可图的场所,其结果必然是把资本输往国外,寻求可以获得高额利润的国家和地区,于是跨国公司应运而生。

国际经济关系最初是以交换使用价值,获取比较利润为主,主要形式是各国之间的贸易。随着各个资本集团纷纷进入世界市场,对世界商品市场分兵把守,彼此割据,争夺世界市场的斗争日趋激烈。在争夺世界市场斗争中,资本集团为了维护本国市场不受侵犯,广泛采取贸易保护主义,设置了重重贸易壁垒,商品输出受到阻碍。为了打破这一局面,资本集团采取跨国公司形式,越过东道国的关税壁垒,更多地采用资本输出办法,在国外直接投资,从而占领东道国的市场,并与其它国家资本集团进行争夺。

每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劳力、技术水平有各自的特点。跨国公司一方面能充分运用本国资源,调动本国技术优势,进行合理配置资源,另方面,能利用本国不足的其它国家的资源,借助国外的廉价劳动力,先进技术,达到节约社会劳动,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同时,世界各地区按照本国本地区的生产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不仅使各国资源、劳动力和技术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还使用专业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易于提高技术水平,采用先进技术。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商品、资本、科技、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的速度日益加快,规模迅猛扩大,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以及互联网迅速扩及全球,把全球各个国家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资本集团有可能克服空间障碍,操纵数千公里以外的复杂的设备,把分散在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最优条件组合起来,使得成本低、利润高、市场范围大、协作范围广,这样,在客观条件上具备了规模宏大的有显著跨国性质的资本集团。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得以长期稳定发展,跨国公司功不可没。资本组织形式向跨国公司转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跨国公司转形推动了经济发展的同时,把资本主义原有的国内矛盾转换成为全球范围的矛盾,激化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各国之间出现了既协作又分工,既联合又争夺,既垄断又竞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这就加强了各国之间矛盾的复杂性。生产与资本国际化的深化,加强了各国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联系与矛盾,使各国在生产和金融领域等方面的斗争日益尖锐化。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迅猛增长,传统产业日益衰落,经济的发展,结构的调整,使得各国资本集团经济利益矛盾加剧,在世界经济形势大变化的条件下,各国资本集团实力对比发生了明显变化,有的集团经济实力迅速膨胀,有的资本集团实力处于不利地位,逐渐衰落,各个集团为了扩大势力范围,保住自己实力地位,都采取了一系列战略转移,跨国公司的发展进一步激化了这些矛盾。

当前,各国资本集团增强国际竞争实力以达到国际垄断为目的,集团利用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个强大的一体化组织,在不断增长实力的基础上,加强垄断实力。各个资本集团都具备强大的实力地位,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激烈竞争,如果不进行规模庞大的资本积累,扩大自己资本实力,就不能立足于世界市场,就不能取得优势,就有被对手打败的危险,也就不能保住自己原有的资本,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因此,跨国公司的扩张进一步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的斗争。

跨国公司是资本集团为了对外经济扩张,攫取最大限度利润,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形成生产、销售网,控制所在国家的经济的一种国际化资本组织形式,这一组织使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蒙受许多经济上的损失。跨国公司使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上依附境地,为外国资本所控制,资源受到掠夺,不能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把污染工业转移到这些国家,使发展中国家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受到毒害;发展中国家的单一经济模式难以摆脱跨国公司的制约,使得发展中国家经济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局面。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所作所为,进一步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跨国公司股份组织形式所带来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它却使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出现了新的趋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冲突呈现出新的特征,整个世界难以安宁。

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跨国公司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跨国公司资本组织形式与横向兼并形成的托拉斯资本组织形式相结合,组成新型的规模庞大的国际托拉斯股份公司组织形式,是资本主义在当代世界经济形势下,运用新的生产关系调节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社会经济的发展周而复始,事物发展过程仿佛是向原来方向回归,但是,它们都是在更高层次上的重复。当今国际托拉斯股份公司是在20世纪初托拉斯股份公司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后者是规模小,主要在国内,而前者则规模庞大,具有跨国性质大型股份公司。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新产品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包罗一切科学领域的创新,不可能在一切科学领域里保持领先,同时,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地位,又必须在科学技术方面占据优势地位,而企业之间尖端技术的转让不是轻而易举的,一家企业要想在同一类产品提高本企业产品的档次,在技术上更上一层楼,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跨国兼并手段,获得对方企业所有权,增强垄断势力,并掌握最新尖端技术,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了新的矛盾与斗争,各种力量对比在进行大幅度调整与重组,各个资本集团实力对比发生了明显变化,有的集团经济实力迅速膨胀,有的集团处境困难,实力相对削弱,各个资本集团为了保住自己的实力地位,都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性转移。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一轮兼并浪潮就是一次势力范围重新组合的战略性兼并,资本集团通过横向兼并机制在同一部门同一产品同一市场上,在世界范围内组成新型的国际托拉斯股份公司,增强垄断实力,加强集团地位,分割势力范围。当时美国《商业周刊》杂志封面文章的标题就是,“为了争夺霸权而竞争”,“大些、大些、更大些”,“美国正进行新一轮大公司时代”,其目的在于“扩大规模,控制市场,迎接内外竞争的挑战”(注:[美]《商业周刊》,1995年9月11日。)。根据欧盟官方资料,自90年代以来在欧盟跨国企业兼并中,有一半以上的兼并活动都是在同一部门同一行业内为了扩充垄断势力而进行的横向兼并(注:欧洲共同体委员会:《竞争政策报告》,布鲁塞尔1995年版。)。美国竞争理论专家迈克尔·波特认为衡量一个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指标,就看它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的份额。

美国飞机制造业一向雄居世界之首,波音与麦道两家大型飞机制造公司控制着世界市场大部分份额,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资本集团为了打破美国的垄断,与美国飞机制造业相抗衡,联合起来组成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在德国生产机身,美国生产机翼,西班牙生产尾翼,最后在法国总装,把欧洲飞机制造业各国优势统一组合起来,形成强大攻势,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对美国两大飞机制造公司咄咄逼人的竞争势头形成了很大威慑,美国飞机制造业称霸世界的地位遭到了动摇,波音与麦道两公司老板清楚地知道只有联合起来、予以合并,增强实力,优势互补,才能维护自己的实力地位。这两公司的兼并是争夺飞机制造业全球霸主地位的严峻斗争,它不仅在美国引起极大反响,而且在欧洲更引起朝野震惊,在这场事关国家命脉的斗争中,欧盟委员会亲自出马予以干预。面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欧洲空中客车积极采取措施,与合并后的波音展开了针峰相对的斗争,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原由4家公司组成的1家联盟组织松散公司,目前合并为一个组织紧密的经济实体,成为新型飞机制造国际托拉斯组织,进一步发挥联合优势。

在汽车工业方面,形成新型国际汽车托拉斯股份公司更是引人注目,1998年全球范围内的汽车工业大兼并,是争夺世界汽车工业势力范围,又一轮新的兼并德国的欧洲最大汽车公司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兼并美国3大汽车公司之一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意义深远。在一个经济部门里通过兼并形成全球性垄断地位的国际托拉斯,波音和麦道的兼并是一个典型,但这次兼并是在一国范围内进行,而奔驰兼并克莱斯勒走在一个经济部门内跨越两个发达国家的特大型跨国公司的兼并,是突破单枪匹马,独来独往传统兼并的一次创举,是资本集团组成特大型国际托拉斯股份公司,用新的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有52家大型汽车公司,到90年代末,只剩下20多家,有人估计本世纪前10年,全球性的跨国汽车国际托拉斯股份公司可能只剩下10家左右,说明资本集团利用这种特大型国际托拉斯股份公司来调整生产关系还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但这种发展趋势将会带来一系列不可预测的严重后果。

***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来,始终都是处于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中,(垄断前由于矛盾不突出,调整也不明显),资产阶级在各个历史时期,变换不同资本组织形式的股份公司,调整了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时,经济就发展,当社会经济还来不及或无法改变股份公司形式,来适应生产力性质,进行调整时,经济就呈停滞状态,两种趋势同时并存,相互交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就这样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向前发展。然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是不可能解决的,最终必将由资本主义胎胞里孕育着新的社会形态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