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粮食市场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粮食市场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仅要立足于粮食形势的发展,更要立足于粮食市场上的基本国情。我国粮食市场最基本的国情是:粮食市场是一个大市场,但这个大市场却是由数量众多、规模很小、素质不高的市场主体组成的,这使得整个市场表现出严重的同步性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市场的稳定和效率。粮改应设法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认为,解决同步性问题的主要办法是改革市场主体,重点是改革国有粮食企业。以大城市粮食加工分销系统跨地区收购、兼并、重组和改造粮食大县的粮站粮库和其它收购网点,走大型化、集团化、品牌化和一体化的路子,则是一条现实的改革途径。

(正文)目前,我国粮食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粮改方案的设计应立足当前情况和我国粮食市场上的基本国情,寻求既能应对不同粮食形势,保持市场稳定,又能稳步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和现代化的新途径,特别要防止因粮改方式和步骤不当,引发大的市场波动。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供各方参阅。

一、1993年的经验:粮改方式步骤不当诱发市场波动

2003年下半年以来,粮食市场几次出现不稳的迹象,粮价似乎存在某种较大的上涨压力。我们不应当阻止由于供求关系趋紧所形成的价格上涨的压力,因为这正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实现途径。但是,应当看到,我国现今的粮食市场机制是极不成熟的,市场机制本身常常夸大这种压力。粮改方式步骤不当也有可能通过改变市场机制运作的既定方式,主观制造出更大的上涨压力,从而引发大的市场波动。1993年的粮价波动基本就是这种情况,应当引以为鉴。

1993年4月,粮价开始出现上涨势头,11月秋收后反而急速攀升,一直持续到1995年11月,涨势才结束。在25个月里,大米价格上涨了136%,小麦价格上涨了109%,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从种种情况来看,这次粮价上涨并不完全是由粮食短缺引起的。据统计,粮食总供给1990~1992年平均每年为4.44亿吨,1993至1995年平均每年为4.58亿吨,而2000~2002年平均每年只有4.60亿吨。所以,从供需总量10年间的对比来看,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粮食供给是不少的。

1993年粮价大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粮改方式和步骤不当。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采取“统一政策、分散决策、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方针放开价格和放开经营。但在实际改革过程中,地方积极性很高,没有“逐步推进”,而是一下子放开了。对于“放开”的贯彻落实,实际上是放开不管,自由经营。粮站、粮库等基层粮食企业各自为战,自主决策;个体粮贩自由经营,随便进出。这种格局引发了严重的市场混乱。一是使粮食购销衔接出现混乱。我国粮食系统是通过行政关系连接起来的一个自上而下覆盖全国的网络。改革之前,购销关系主要通过粮食管理系统衔接,放开不管相当于割断了这一连接链条,打破了原来的购销关系,但并没有随之建立新的购销关系,使购销衔接出现混乱。二是导致了严重的市场主体同步性。完全放开后,粮站粮库等大量基层粮食企业开始独立经营。这些小企业,过去大多只是根据上级要求收粮管粮,经营素质不高,驾驭市场能力较弱,面对变化的市场无所适从。在市场趋紧的传言诱导下,它们一哄而上,纷纷惜售和抬高价格。再加上大量农户的同步行动,造成粮价在粮食并不十分短缺情况下急速攀升的严重后果。三是导致了粮食市场管理失控。改革之前,粮食企业购销活动受到各级管理机构的协调,政府对市场的控制比较容易实现。完全放开之后,国家一下子失去了直接控制手段,专储粮的投放效果又为市场主体同步性所抵消,一度导致了市场失控。1993年的经验表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立足我国粮食市场上的国情,充分考虑我国粮食市场本身潜在的不稳定性,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才能实现粮食市场上的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协调统一。

二、我国粮食市场上的国情:严重的同步性问题

在我国,粮改不能采取“放开不管”的办法,其原因在于我国粮食市场是一个极不稳定和脆弱的市场。市场脆弱和不稳定的根源是市场主体存在着严重的同步性倾向。

(一)我国粮食市场主体的状况

我国粮食市场主体主要包括农户、消费者、国有粮食企业及个体私营粮商。目前,农户大约有2.44亿户,其中,种粮农户估计约1.7亿户(按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0%估算)。国有粮食企业总计43259户,其中,购销企业24519户,购销企业的主体部分是直接面对粮农的乡镇粮站和粮库。这些企业掌握的商品粮因地区和时期不同而不同,在粮食主产区估计在70%~90%左右。其余商品粮源为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和个体私营粮商所掌握,其数目尚难准确统计。商品粮的消费者则是5亿左右的城镇人口和一部分不种粮的农户(例如渔民等)。在上述市场主体中,除农户外,对我国粮食稳定供应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乡镇粮站和粮库。对这些企业的改革不仅会影响企业本身,也会对我国粮食市场态势产生重要影响,因而是粮改的核心问题。(二)我国粮食市场主体的同步性问题

任何市场都有同步性问题,但如果市场的同步性比较严重,就会损害市场效率和市场稳定。所谓同步性,指的是当供需形势发生变化时,市场主体倾向于采取一致的供给行为或需求行为。我国粮食市场上的同步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各类市场主体预期同步性。当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时,农户、个体私营粮商、国有粮食企业和消费者等主要市场主体,对市场前景的预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②市场供给同步性。当粮食紧张时,供给方同时减少销售,抬高价格;当粮食宽松时,又同时减少库存,扩大销售。③市场需求同步性。当粮食紧张时,需求方同时增加购买,增加储备;当粮食宽松时,又同时减少购买,减少库存。

应该说,市场主体在供需形势发生变化时,采取同步行动,本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但在我国粮食市场上,同步性问题表现得太过严重,超出了市场平稳运行的容许范围,破坏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一是同步性极易发生。由大量素质较差的小型市场主体组成的大市场存在着一种“自我证明”机制:如果市场传言认为粮食短缺,则不论实际是否短缺,只要大家都相信短缺,都会减少销售和抬高价格,市场就会营造出“真正的”短缺,这种短缺反过来又“证明”了传言的正确,并易形成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实际粮食供给变化不大,都有可能通过市场传言诱发出较强的同步性。二是同步性起动速度较快。市场主体的同步性依赖于市场氛围,市场氛围一旦形成,那么,不论它和真实的粮食供求状况是否一致,都会迅速成为众多缺乏正确决策能力的小型市场主体的决策依据,要卖都卖,要不卖都不卖。在价格表现上,往往说涨就涨,起动很快。三是同步性暴发强度较大。因为市场主体数量很大,即使每一个市场主体的同步性反应不大,但是,所有市场主体的反应加在一起就会很大。例如,虽然单个农户减少粮食销售影响较小,但是,近2亿种粮农户共同行动就会对市场产生很大影响。单个粮站粮库等粮食企业的惜售行为微不足道,而几万个粮食企业的同步行为就会对市场产生严重影响。四是同步性涉及范围广。同步性一旦暴发,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扩散十分迅速,局部的市场同步性问题很容易发展成为全局的市场同步性问题。

(三)我国粮食市场主体存在严重同步性倾向的原因

我国粮食市场是一个涉及几亿农民、几亿城市居民、数万个粮食企业的大市场。但是,市场主体发育不完善、规模小、素质低、数量大,市场机制效率低,再加上监管能力不足,宏观调控滞后,这是导致市场主体的同步性问题比较严重的根源。

一是市场主体发育不完善。近2亿种粮农户户均种植规模狭小,市场信息不灵,当粮食形势变化时,他们往往参照左邻右舍的情况行事。构成我国粮食供销基础的2.4万余家乡镇粮站粮库,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长期以来只是习惯于收粮和管粮,大多数缺乏认识市场的能力和经营能力,处于极度不完全信息状态中,在经营中往往以市场传言作为决策依据,容易一哄而上,一哄而下。

二是市场机制效率低。市场机制在传导市场信息过程中,有时不能真实反映供求的实际情况,这也与粮食市场主体素质低、规模小密切相关。规模小、素质低的市场主体认识市场的能力不足,容易“跟风”,由这些主体组成的市场上极易创造出“虚假”的市场氛围(虚假的过剩或虚假的短缺),容易诱发本不该发生的同步性问题。相反,经营素质高的大型市场主体有能力认识市场,其经营活动往往建立在经营战略的基础上,其经营行为对供需变化的反应就比较准确,不容易“跟风”。由这些市场主体组成的市场,效率就比较高,不易产生“主观制造”的同步性。

三是市场主体逐利动机强。粮食是一种商品,经营粮食以追求利润为目标是理所应当的。但粮食又是一种特殊商品,在紧急情况下,经营粮食又不能完全以利润为目标。这就要求粮食市场主体必须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而我国粮食市场是由大量、小规模、素质低的市场主体组成,这些规模小、素质较低的市场主体常常缺乏社会责任感,在我国粮食市场上表现出过强的逐利动机,加重了市场的同步性问题四是粮食市场监管能力弱,宏观调控滞后。粮食市场主体数量过大,给市场监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旦粮食市场紧张,贩粮的个体私商就会大量涌入,管不胜管。另外,宏观调控力量不够,市场预见能力不足,导致宏观调控滞后。在粮多时,担心库存太多,不敢多收。在粮少时,担心库存太少,不敢多销。这也是使粮食市场上同步性问题比较严重的原因之一。

三、粮食市场上严重同步性问题的危害

我国粮食市场主体的严重同步性倾向对粮食市场绩效和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很大的危害。

第一,危及粮食市场稳定,影响市场效率。在市场主体存在严重同步性问题的情况下,粮食市场的稳定性就会很差。所谓“放大”效应,其根源是同步性问题。即使粮食实际缺口并不大,在大量供给者同步惜售和需求者同步增购的推动下,也易形成很大的“虚假”缺口;反过来,即使粮食过剩并不多,在大量供给者促销和需求者减购的推动下,也易形成很大的“虚假”过剩,从而诱发与实际供求关系不相称的价格大幅波动。而且,由于市场主体数量太大,在叠加效应的作用下,一旦价格发生波动,往往来势很猛,很难控制。它破坏市场稳定,影响市场效率。

第二,增加了宏现调控的难度。市场主体的严重同步性限制了宏观调控的作用。从理论上看,当粮食供大于求时,多收粮食,增加储备,可以阻止粮价暴跌;当粮食供不应求时,投放储备,可以阻止粮价暴涨。但是,在同步性问题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粮食储备往往是“看起来多了,用起来少了”,因为到底保有多大规模的储备,才足以有效应对市场波动,完全取决于其时发生的同步性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当时的实际情况。

第三,影响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粮价是物价的基础,粮食市场不稳必然会对整个物价形势产生严重影响,干扰整个社会经济机制的运作效率。同时,粮食市场波动也会改变消费者的预算约束,从而会对总需求产生影响,并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例如,当粮食出现紧张时,大量的消费者同步增加粮食购买,一方面会导致粮食需求的突然扩大,另一方面会改变消费者在其它方面的开支,从而会对总需求产生重要影响,并改变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

四、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路

我国粮食市场上严重的同步性问题,使市场容易出现剧烈波动。在当前形势下,需要寻求一条既能保持市场稳定和可控性,又能防范同步性倾向的新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途径。改革的思路是:通过“管放结合”控制市场化进程,保持市场的活力和稳定;采取跨区重组方式推进企业改革,促进粮食流通市场化及现代化;通过加重消费城市的责任实现产区和销区的利益平衡;通过加强微观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提高国家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其中,企业改革和加强市场的可控性是这条改革思路的核心。

(一)采取“管放结合”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途径

放开不管,实质上是将粮食供应的责任完全交给了近2亿种粮农户和几万个乡镇粮站(库),并有可能失去价格政策手段,存在导致市场发生剧烈波动的危险。但完全管住,又会增加政府负担,影响粮食流通活力。“管放结合’可以将粮食企业改革和建立有效、稳定的粮食市场统一起来。“管放结合”就是在政府严格管理之下将粮食流通稳步推向市场,“放”的程度取决于对国有粮食系统和企业“改”的程度,优先于“改”而不是优先于“放”,“改”好了才“放”。“管放结合”,并不是简单地有“管”有“放”,而是根据企业改革的程度,决定“放”的程度;“放”了也不是放开不管,而是将“鸟笼”做大,使其更接近现代市场机制的规范。采取粮食经营资格认证制度是一种有效的“管放结合”的办法。即一面加速国有粮食系统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一面根据这一改革和重组进程,通过资格认证的方式改善粮食市场的竞争结构,控制“放”的程度。从而实现企业改革、市场改革和粮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