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生态文明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生态文明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生态文明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行,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日益开始恶化,因此为了我们人类自身的考虑,也应该要注意环境的保护,走生态文明的道路。世界各国都很注重生态文明的发展,其中日本环境保护工作世界瞩目,分别分析了日本和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并对此做出了比较。

关键词:中国;日本;生态文明;循环经济

1生态文明的内涵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扬弃,强调将其人类的指挥成果应用于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减少对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促使在良性的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它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2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不容忽视,中国政府之前也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期,“循环经济”这一术语就已经出现。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的发展还是处于探索和初步发展阶段。

(1)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节约战略,它追求的不是简单地降低资源消耗,而是提高资源效率。围绕提高资源效率,我国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比1980年下降了65.5%;每万元GDP取水量比1980年下降了84.7%;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值为1985年的14.6倍;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总值为1985年的12,4倍,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2)国家近年来加大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力度。首先是加强宣传。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新闻单位加强了对循环经济概念、思想的宣传。二是组织试点示范。我国在三个层面上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企业层面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在工业园区创建生态工业园,开展循环经济省、市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效。1996年张家港市成为我国第一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同时也积极发展清洁生产。

(3)从法律法规和政策上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制度环境。1983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的决定》,提出了把“三废”治理、综合利用和技术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并采用能够使资源、能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污染物排放少的工艺替代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工艺等要求。

我国近几年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但是《清洁生产促进法》是一个“软”法律,缺乏强制性。2004年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也增加了循环经济的思想和内容。2005年6月21日总理主持的国务院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已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性文件。

(4)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形成于我国先秦的天人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老庄的顺应自然、不可对自然无节制地采取行动的思想;孔子的性与天道之说,以及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的重主体、仁学、自修之天人关系说等;另一方面,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以节俭为值得彰扬的美德。我国自从2004年10月开始,就在上海举行第一次的年会——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连续三年都召开了有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会议。2007年11月“2007中国循环经济论坛暨中国与欧盟循环经济论坛”在杭州举行。在此次论坛上指出,政府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力,政府要充分发挥支持、引导、督促作用,通过规划、法规、政策等的制定和实施,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造条件;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力,企业是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主要是靠企业来实行的,没有企业的小循环,也就无法实现区域的中循环和社会的大循环,从而也就失去了整个循环经济的根基}公众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力,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政府的倡导和企业的实践,更需要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推动。

3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

日本本身是一个小岛国,其国土面积有限,自然资源部丰富。但它确是一个资源消费大国,因此经济发展所需资源、能源的绝大部分依靠从国外进口。日本一直采用焚烧和最终填埋的方法处理废弃物,但因土地有限,面临最终填埋严重不足的挑战。资源、环境问题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摆脱困境,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以从经济内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以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生存环境的改善,这是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1)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确立了从生产和消费源头防止污染的“管端预防”战略,节能降耗的经济结构基本形成,为建立循环型社会打下了基础。日本发展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开展工作。首先是企业层面,日本企业从60年代开始着手研究开发清洁生产技术,申请国际环境认证。其次是区域层面。通过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形成生态工业园区。再次就是产业层面。主要通过建立社会静脉产业,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环路。(2)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正式开始了循环经济型社会法律体系的建设。日本循环型社会的法律体系,采取了基本法统帅综合法和专项法的体系模式。其法律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基础层面为基本法,即《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第二层面为综合法,即《废弃物处理法》及《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第三层面为为根据各种产品性质的制定的专项法,包括《容器与包装物再生利用法》、《家电资源再生利用法》、《建筑材料再生利用法》、《食品资源再生利用法》、《绿色采购法》及《汽车资源再生利用法》等。三个层面的法律互相呼应,构筑了循环型社会的法律体系。

(3)日本推进相关社会教育来促进循环经济社会的建立。日本在循环经济与社会的建设中非常注重教育功能的发挥。1971年1月8日,日本政府设立环境厅(现为环境省)。1975年,原“全国中小学公害对策研究会”更名为“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研究会”。通俗的说,环境教育就是为了创造使人类子子孙孙能够继续生存的更好的环境的教育活动。日本学校在开展环境教育活动中,重视增强学生关于对于自己身边环境的关注程度,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判断的能力,使学生确立参与构造良好环境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积极态度。此外,日本非常重视运用各种手段与传媒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宣传,以提高国民关于实现零排放和地排放的环境意识。

(4)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战略的评价检讨机制来保证循环经济的发展。该机制对循环社会的实际发展成效、遇到的问题以及潜在的不足之处进行评价和检讨,从而确保日本循环社会的发展战略成功达到预期的目标。为了确保循环经济的计划着实开展,日本制定其中央环境审议会每年对循环型社会的发展成效进行评定,并听取来自国民和社会各界的意见,相关政府部门要自主开展工作成果及问题经验总结,向政府主管部门汇报,其结果通过年度报告——《循环型社会白皮书》——每年向社会公布。

4中国与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比较

日本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无论是发展战略还是技术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日本与我国的比较,来改善我国的发展循环经济的状况,使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有一个质的提高。综合上面中国与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我国与日本的发展不同。

(1)中国发展循环经济起步比日本晚。日本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时候注重找到源头,从生产和消费源头来消除污染,这为后面措施的实施打下了基础。之后日本系统性的开展循环经济的发展。它分别从企业、区域、产业全方位的采取策略,注重废旧物的循环利用。

(2)在制度构建上,我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和经济政策不够健全,造成经济主体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不高,使得循环经济的发展缺乏有力的保障;而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健全了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做到点、线、面全方位的法律保障。

(3)日本发展循环经济注重全民教育,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它通过宣传鼓励日本公众参与循环经济,主要内容包括防止过量包装,尽可能的减少包装垃圾,引导市民正确购物和消费。中国虽然在历史文化中都包含有环境保护的意识,但是没有形成一个全民的行动意识,致使环境保护的体系不够完善。

(4)日本有一套循环经济发展实施的评估系统,十分注重措施的进展及效果,并可以通过检测评估来进一步改善所施策略,及时调整并推行与当前经济运行相适应的方针、战略。

5结语

通过对中国和日本生态文明(以循环经济发展为例)推进的比较,可以明显的看出,我国与走在世界环境保护前列的日本的差距及问题所在,我们可以从日本的经验中得到一些启示,使我国的生态文明之路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