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各个环节上相对落后、协调能力差,现有科研成果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在创新能力上严重不足,吸收、转化能力受到制约,资源浪费严重——最终使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在世界交流日益密切、新经济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健康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形势显得十分紧迫。
一、构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模式的选择
国外高新技术模式发展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建的第一个科学研究园区。自此,高科技发展的各种模式呈燎原之势迅速成长。期间虽经历了70年代石油危机带来的低潮,仍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60-80%是科技进步推动的,其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已达30-40%。
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模式很多,并且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动态的过程。如美国在里根政府时期采用竞争淘汰、长远规划模式,在克林顿时期则是政府参与扶持、军民结合和重点规划模式;日本先期是采用发挥技术贸易及开发机制的政府参与模式,后期则是发挥自主创新机制的政府参与模式;韩国在前期是引进消化的模式,后期则开始变更为政府扶持式的自主发展模式;巴西则奉行前期的技术引进模式和后期合理控制下的协调发展模式等。
根据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各个阶段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根据国外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我们提出了我国官、产、学、研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模式,我们把它叫做“协同互动式”。
(一)构想
根据前述,我们试着为“协同互动式”下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协同互动式”是指高新技术产业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科研机构和学校、企业等);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引导为辅;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含量、创新水平和盈利能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达到领先世界,甚至超一流水平为目标;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协同互动的一种开放式组合模式。它具有均衡性、持续性、创造性、开放性、加速性等一系列特征。如图所示:
附图
在图示中有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1、图示中双向箭头表示主体双方的作用是相互的,体现模式的互动性。2、图示中方形边框表示“协同互动式”模型的范围。其内为模式内生变量,其外则为外生变量,和我们目前的经验不一样,注重外在影响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的必然要求。3、市场机制。市场机制表现为一个自由的态势(其没有被圆圈住),含义是它要作用于整个系统内部,存在于每个阶段、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主本内部以及主体之间的各种活动之中,体现了以市场机制为主体的调节方式。4、宏观环境。宏观环境应是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但是,模式中政府仅仅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一个行为主体,将其与宏观环境相剥离是为了更有效地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宏观环境所包含的内容重要而且众多,具体地讲有政府法规、金融体系和总供求等几个方面。5、将高校和科研机构分开列示。这里将它们分开是为了强调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区别和各自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代表的发展阶段。6、将企业放在模式的中心。深刻的含义是指企业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单位,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也应处于核心地位。归根到底,一切科研成果的最终转化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都是由企业来完成的,因而企业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可以作为一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一面镜子。7、模式有一个潜在的假设。那就是我们的一切高新技术成果只要符合市场的需要,也就是满足高新技术产业模式的几大特性,都应该能够在市场上得到价值肯定。在现实中,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70%-80%。当然,我国仅15%左右是因为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没有面对市场的客观需求以及我们在产业化过程中“哑铃型”的发展模式使得中间环节成为转化的瓶颈,从而阻碍转化的顺利进行。
(二)主体的功能分析
我们在这里研究的实现是指协同互动式中各个主体的功能,只要其功能实现,协同互动式的功能也就实现了。
1、企业。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核心,一切科技成果的最终实现都是在企业中进行的。首先,独立于科研机构和高校之外的企业通过转让方式获取科技成果是如此。其次,科研机构和高校甚至个人自身消化利用科技成果,最终仍是利用自己已有的公司来达到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实现转化的目的。第三,以前国防科研机构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在国家的指令下完成,没有纳入市场的轨道,在“军转民”的情况下,它们正式进入市场,进入产业化也必须要依托企业为生产的载体:美国的国防高新技术产品就大多在私营企业里生产,然后出售给国防部的。高新技术的信息和发展也多从企业里反映出的市场情况而得到一些说明、指导。一个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也会在竞争的压力和利润的驱动下努力采纳、利用、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
2、国家。在这里国家的功能分为两块,一块就在前面所提及的营造健全、合理的宏观市场环境(包括法律、法规、金融、保险、供求等),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日、美乃至欧盟国家在宏观经济环境建设上都给予高新技术产业以大力支持,这也是他们能在世界独占鳌头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就是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起到的宏观指导作用,这不但体现在国家政策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研发对象,同时在R&D经费方面上有重大区别。
3、学校和科研单位。它们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动力,这是因为将学校和科研机构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前期阶段,为企业阶段的产业化提供关键的智能支持。这是高新技术产业化中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一环。有了它们的“造血”功能,企业在高新技术的发展才能后劲十足。
4、市场。市场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前面阐述模式时已经明确说过,模式中一切行为主体和行为都应以市场的标准进行(国家的财政政策除外),即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这样才能真正肯定每一个主体的所有权,从而在转让中得到利益回报,以利润的方式刺激其研发的动机,不仅补偿其研发的费用,保证再生产的进行,所获得的利润将能促进科研开发的加速进行。
5、宏观环境。宏观环境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因素。姑且不论“十年动乱”使我国错过了60-70年代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发展的“黄金时期”,在现阶段我们科技立法和税收政策的发展滞后也成为了一个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金融体系和保险机制,尤其是风险投资制度严重滞后更是延缓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度。
6、国际交流。国际交流是高新技术产业国内市场的扩展,这是因为: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市场和原料可以从国外市场获得,从而可能降低成本,从市场化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全球大市场资源配置的问题;第二,高新技术的发展各有优势,通过国际的交流我们可以能够获得国际上先进或较为先进的技术、设备,可以进行国际合作开发和研究——至少可以把握住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上的发展进度和方向,找准研究的切入点和差距,为本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三)特点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协同互动式”作为一个健康、有效运行的模型,以下特点可谓其应有之义。
1、均衡性。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不能偏重于任何一个方面而忽视其它,否则极可能导致短期或者中长期发展的瓶颈制约。“协同互动式”既不像日、德战后重应用轻基础,又不像许多西欧国家重基础轻应用,更不是我国传统高新技术发展的“哑铃型”模式。在“协同互动式”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具体商品化阶段在市场机制和宏观作用下是同等重要、相得益彰的。它们都能得到应有的保障和符合本阶段发展的支持。
2、持续性。马克思说资本的循环形式是“时间上继起,空间上并存”,同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任何一个阶段或者主体的缺少都有可能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中断,这是导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落后于人的重要原因。我国60-70年代十年浩劫科研几近中断,错过了国际高新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机”便是教训。有鉴于此,协同互动式中特别强调了研究主体和阶段在市场自发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组织下的“联动效应”,各研究阶段成果为下一个阶段所用,下一个阶段信息又及时地反馈,促进其改进、发展和创新。当然,这不是说每一部分都一成不变,在特定目标和特定环境中,产业化主体选择取向也有变化,这在进一步模式中加以讨论,这里不再赘述。
3、创新性。协同互动式中激励和约束机制都相当健全。市场和竞争的有效作用将使创新个人和单位以极高的热忱和紧迫感投身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新是模式的生命之源,它的直接体现便是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而创新的直接目的是要为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或者其他效益,而不是为创新而创新。因此,这种创新具有了先进性和适用性的特征。
4、开放性。“协同互动式”不仅通过各行为主体与外界联系,整个系统作为一个整体都直接与外界联系。开放的特性使其具有真正的生命力,开放的过程不仅可以扩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方向,把握时展的脉搏。借此还可以吸收高新科技成果,吸引高新科技人才以为己用,从而使自身系统更加优化、效率化。事实上,高新科技愈是先进的国家其开放的程度便愈大:美国作为世界高新科技的领头羊,9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从亚洲吸引资金2500亿元,联邦政府不但支持企业雇佣外籍科研人员,鼓励企业与外国进行联合科研,还与外国政府达成诸如智能制造系统(IMS),光电子和民用产业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协定。
5、加速性。同时,“协同互动式”的加速性是由其均衡性和持续性所衍生而成的。知识积累的一大特征便是具有加速性,它的持续积累使得基础科研积累迅速增加,创新功能得以加速进行。同时,系统内各部分良性循环为其提供有力保证。也就是说,前四个特性为加速性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从全球看,进入20时机后半期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频繁便是整个世界系统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的有力左证。
当然,协同互动式作为一个完善的系统还有其它特性,如收益性。但是只要具备上述几个特征,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再详加讨论。
二、协同互动式模式的构想
我们从以上所阐述的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学校在市场和宏观环境共同作用下的模式是一个完备的发展模式,它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一个普遍概括,具有研究方法、机制设立等方面的指导性意义。不过,我们平常所看到和接触的却是这种模式的进一步表现形式,这些形式更适应现实经济生活中高新技术发展的不同特征和需要,更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协同互动式行为主体在研发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将之进一步分为:企业主体型模式,科研机构、学校主体型模式和国家主体型模式三种。
(一)企业主体型。即企业通过自身的需要和高新技术提供的可能情况,来确定自身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和发展项目的方向。在这里,企业自身有可能通过自身的科研机构获得高新技术来源,也可通过市场获取高新技术信息。企业主体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直接经济来源将主要依靠市场交换以及风险资金的投入,因此,企业必须是拥有很强经济实力、完善的发展机制和长远规划,否则是不可能或不愿在这方面投入巨资的。从企业主体型高新技术的来源,我们又可以将其分为:“企业自创型”,“校企或研企联合型”,“市场购入型”。
1、“企业自创型”。即企业的高新技术来源于企业自身内部科研机构的开发和创新。在这种模型中,企业同时作为高新技术源和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行为主体,省去了科研成果的中间转让环节,产业化过程相对简单和迅速,保密性也较强。但是,企业自身需要很强的科研实力,灵敏高效的信息系统和决策系统。现代国内外很多大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自创。它们的新产品开发和推陈出新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很多依赖转让技术的企业和部门。
2、“校企或研企联合型”。即高校或者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开发高新技术,它们可是由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出技术、企业开发,建立股份公司的形式;也可以是企业在研发时就将自身实验室与高校、科研机构交流合作,获取更好、更快的研究成果。显然,这种方式也一样省去了技术成果的交易环节,显得方便快捷,而且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将具有更加强大和可靠的智力支持,对企业的发展十分有利。由于联合开发的科研成果不需要支付直接的现金,而以长远的未来收益权作为交换,这对实力较差的中小企业和国有企业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等在未来利益的驱动下也是十分乐意豢养一只“会下蛋的鸡”而不是出让科技成果获得“一篮鸡蛋”。这是一个双边互利的格局,至于具体联合方式和股份分成则靠它们自身的博弈了。
3、市场购入型。即企业通过市场购入的方式获得高新技术成果并加以产业化。当然,可以从别的企业购入,也可以从科研院校购入,甚至可以购入个人的发明专利。通过这种方式企业有较大的选择范围,虽然要支付一定的转让费,但成果的转化率和实用性一般会很强,高新技术的跨行业度也很大,创新性强,因此对扩张型和多元化进程中的企业有重要作用。当然,通过这种方式高校、科研机构和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收入,促进科研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模式在引入时要注意其先进性和消化、吸收、改进工作的进行。估计今后这种方式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流。
(二)科研机构、高校主体型模式。即高校、科研机构不但成为高新技术源,也成为高新技术产品生产行为的主体。科研机构、高校的一部分科研成果或者很有开发潜力却不为外界所认同,或者具有长远的极大的发展前景,高校、科研机构自身能开发,预期收益会很大,转让很不经济等。因此,高校科研机构要自己设立公司来开发自己的项目。这种方式固然有高校、科研机构的智力支持,但是资金来源和公司运行机构独立性等问题亟待解决。从短期来看,这种公司能得到国家的一些政策优惠,可能发展较好;但是,其与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关系却始终是发展的一个暗疾,要想充分发展,必然最终走向脱离高校、科研机构之路。当然,它们由于历史的渊源是可以保持一种较为亲密的交流、互动和融合的关系的,这对企业和高校都十分有利。这样一来,它便极可能蜕变成企校或企研联合型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三)政府主体型。即政府在高校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处于一种主动和宏观计划地位,在R&D经费的安排和使用上亦处于一种主导地位。前面已经阐述了政府作为宏观环境的维护和健全者,应该具有诸如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介定产权、制定市场交易规则等功能,更重要的是政府应作为单一的经济行为主体出现,担负自身的一定功能。
政府财政的来源是纳税公民的付出,因此政府应更多地从国家安全、国民福利等角度考虑其支出,又加之政府R&D的支出时不考虑经济上的直接回报的。因此R&D经费的使用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直接、巨大、长远的影响。总的说来,政府主体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投资高、风险大,企业无法独立承担的项目和领域。包括像农业以及几个行业共性的技术等,它们尽管潜在利润高,但是存在较大的创新风险,创新者寡,光靠市场组织将无力承担巨额的资金,政府的介入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②基础科研。基础科学的研究本身决定了其长期性和利益不直接性,它靠的就是R&D经费的投入。但是基础科学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必须对其所需的经费和条件予以支持才能真正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良性循环。换个说法,教育、科研的经费应该主要由政府承担,而且随经济的发展应该是呈递增状态。③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关键技术是保障国家目标实现的动态发展的先进技术群。它的快速突破将对国家安全和经济繁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合理的安排有利于把握世界高新技术的先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④国防科技领域。国防科技领域是直接关系国家安全的高新技术领域。世界虽然走向和平和发展的主旋律,但是仍然不安宁:霸权主义仍然虎视眈眈。我们的国防科技理应由政府来投资开发。当然,强调军民两用性企业的发展是国防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它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民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为企业创收,减轻了政府单一投入的巨大负担,对国防高新技术的发展十分有利。
我国应尽快将政府在R&D资金的使用上转变方式。重点是针对上述行业的领域进行投资,而其他科研发展所需的资金尽量让市场经济调节予以解决,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和速度。当然,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还有其他特殊情况,比如个人的发明专利通过风险资金投入而创建高新技术企业。成都地奥的成长便是属于此类。在欧洲国家也是有法律支持个人创新的。这客观上要求市场体制的健全和宏观环境,尤其是风险投资的建立和健全。不过任何一种情况和模式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离不开整个体系良性运转这个前提。我们之所以将其分成各种具体的小模式,是强调行为主体各自在不同情况下承担不同的责任,在自己不同的重点发展对象,而不是说在具体模式中行为主体可与其外部不联系或者联系疏远。相反在各具体模式中的主体应该积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才能真正发展,而分析的结果亦表明,整个系统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联系紧密,同等重要。
【参考文献】
①陈昭锋,黄巍东著,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政府行为创新,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
②范柏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法律环境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③蒋永穆,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模式选择及其措施,软科学,2000第1期
④蒋永穆、陈敬贵,高技术商品价值得决定与实现,经济学家,2002.1
⑤程桂云,美国国家创新系统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0.2
⑥吴志怡、尹利军等,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市场机制研究,技术经济,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