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科技资源现状管理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资源现状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科技资源现状管理

科技资源是科技活动的基础,是创造科技成果,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素的集合。广义的科技资源包括科技财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科技信息资源4个方面,狭义的科技资源则限定在科技人力资源和科技财力资源上[1]。科技资源具有高增值性和长效性两个突出的特征。

1科技资源的现状特征

1.1科技投入绝对值增长迅速,但相对值停滞不前

近年来,我国对科技的投入不断增加,无论是对研究与开发(R&D)活动投入的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是逐年递增的。1997年,我国R&D的投入为481.9×10[8]元,比上年增加77.2×10[8]元;2000年为897.7×10[8]元,比上年增加218.8×10[8]元[2](表1)。

表1研究与开发经费变化情况

Table1Outlayofresearchanddevelopment

(×10[8]元,%)

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经费348.7404.7481.9551.1678.9897.7

GDP0.50.60.640.660.81.0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6]

虽然近年来我国R&D活动投入的绝对值是逐年增加的,但与经济实力增长相比,则R&D投入的相对值呈相对下滑和停滞不前的态势[3]。1989年至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达到22.31%,同期全社会R&D投入的年增长速度为14.6%,两者相差7.71个百分点。1989年以来,我国R&D/GDP一直徘徊在0.7%左右,1993年降到0.62%,尤其是在1995年和1996年,R&D/GDP持续下降,只有0.5%和0.6%,1999年回升至0.8%,2000年升至1.0%[1]。这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较快,但对R&D的投入相对不足。

1.2R&D的人力资源居世界前列,但财力资源居世界落后地位

9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人员总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表2),在1996年~2000年的5a间,全国科技机构增长20.5%;科技活动人员净增28.7×10[4]人,增长10%;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增长比例较大,净值12.7×10[4]人,增长率达23.2%。1997年我国在世界上46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排名中,科技类指标名次差异较大(表3),R&D人力资源居第4位,而R&D财力资源居第37位,其他指标位于20位~30位,综合排位第20位[4]。这说明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居世界前列,但财力资源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

表2我国科技活动人员及科技机构数

Table2Numberofpersonsandinstitutionsforscienceandtechnologyresearch(×10[4]人,个)

项目19961997199819992000

科技机构数2361022531221512222328461

科技活动人员290.3288.6281.4290.6319.0

科学家与工程师54.858.948.553.167.5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6]。

表3九国科技国际竞争力状况排名

Table3Statusofinternationalcompetitioninscienceandtechnology

美日芬德法加意英中

类别拿大

国本兰国国大利国国

R&D财力资源129341319737

R&D人力资源131556819144

技术管理状况711120169461424

科学环境状况11347316412629

知识产权保护状况2121367141229

科技国际竞争力综合126349351420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4]。

1.3科技资源来源结构单一

长期以来,我国科研力量、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R&D投入中政府投入约占2/3;近年来这种单一结构形式有所改变,政府投入降到1/4左右(表4),但与国外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偏高[5]。这种方式在科学事业初创阶段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后期面对日益加剧的国际技术竞争,单一的科技经费来源会限制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造成我国科技资源来源结构单一的因素有两个:一是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开发机构与生产企业处于分离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科技建设面向经济的进程,使得政府所属研究开发机构占去了大部分的研究与发展经费,而这些研究开发机构的科研潜力又得不到充分发挥;二是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经济实力还没有发展到能直接投身较大规模科技开发活动的程度,为了使科技实力能有相应程度的提高,由政府出面投资,建立各类研究机构,开展各种所需的研究开发及其他科技活动就成为一种必然现象。

表4全国科技活动经费筹集

Table4Fundfor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tivities(×10[8]元,%)

附图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6]。

1.4科技资源内部结构失衡

R&D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研究组成,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是科技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问题。2000年我国基础研究支出44.8×10[8]元,应用研究支出147.1×10[8]元,试验开发支出705.8×10[8]元,分别占研究开发总支出的5.0%,16.4%和78.6%[2]。从比重来看,基础研究支出所占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15%~20%,而试验开发支出所占比重偏大。1997年我国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人员总数为83.15×10[4]人,其中基础研究人员7.2×10[4]人,应用研究人员25.27×10[4]人,试验开发人员50.68×10[4]人,分别占总数的8.6%,30.4%和61.0%,也是基础研究比重偏低,而试验开发比重偏高。这与国际通常的基础研究超过50%相比相差甚远[6]。

在基础研究内部,工科所占比重过大。1996年,我国高等院校研发课题经费中,工程与技术领域占74.7%,自然科学领域占12.7%,农业科学领域占4.4%,医学科学和其他科学领域分别占5.6%和2.5%;课题项目数综合大学占13.1%,工科院校占50.9%,农林院校占8.3%,医药院校占20.1%,师范院校占7.1%,其他院校占0.6%;研发人员中,工程与技术领域占40.0%,医学领域占26.3%,自然科学领域占19.1%。可见,我国工程与技术领域是研发机构科技活动的主要领域[5]。

1.5科技资源的区域分布差异较大

我国科技资源在地区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其分布态势与我国的经济分布态势大致相同,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和西南逐渐减弱的规律。根据科技资源的分布态势,可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未包括台湾省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划分为3个类型区(表5)。

表51997年中国科技资源的区域分布

Table5RegionaldistributingofscienceandtechnologyresourcesinChina

附图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6]。

第一类型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山东、广东10省市,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面积93.36×10[4]km[2],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0.0%;人口4.2×10[8]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3.4%。该区是我国科研重点分布区,1997年科研院所数、大中型企业所属技术开发机构数、高等院校所属开发机构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3.4%,53.0%和58.2%,科技经费筹集额和支出额分别占全国的63.8%和64.9%,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和科学家工程师分别占全国的50.4%和52.6%。

第二类型区包括河北、山西、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四川、陕西12省;面积253×10[4]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6%。总人口6.2×10[8]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0.1%。该区科技资源总量和人均量均居全国中等,1997年科研院所数、大中型企业所属技术开发机构数和高等院校所属开发机构数占全国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2.0%,39.2%和32.8%,科技经费筹集额和支出额分别占全国的29.3%和29.2%,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和科学家工程师占全国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0.5%,38.5%。

第三类型区包括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9省区。是我国国土面积最大而人口稀少的地区,面积585.6×10[4]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3%;人口2.0×10[8]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50%。1997年科研院所数、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数和高等院校所属开发机构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14.6%,7.8%和9.0%,科技经费筹集数与支出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9%和5.9%,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和科学家工程师数占全国9.1%和8.9%,比例很低。

2中国科技资源的管理

2.1科技财力资源的管理

2.1.1“供给制”管理1949年到1985年,我国的科技财力资源以“供给制”管理,国家科委是组织管理机关。国家科委与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共同制定财政计划,负责分配和监督经费的使用。各地市以上的独立研究机构和开发机构的经费,靠政府财政按单位和人员编制予以调拨供给。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管理方式日显陈旧,表现为科技与生产脱节,科技财力资源分配不合理,利用率低,浪费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发展和科技生产力的转化[5]。

2.1.2“市场经济制”管理“市场经济制”管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的财力资源的管理办法。其主要内容为:国家科委为科技财力资源惟一的管理单位,对国务院各部厅、中国科学院、科协、科委等的科技财力资源进行管理;改革研究机构的拨款制度,实行经费的分类管理;实行科研事业经费来源的多渠道化;建立新的会计制度,对各科研单位的科技资金来源进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5]。

自1986年科技财力资源管理实行“市场经济制”至今,我国科研机构系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①科技人员思想的变化,由过去的干好干坏一个样,积极主动地向经费与科研单位的成果与贡献结合方向靠近;②形成了中央、地方、企业、金融界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资体系,同时还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科技投资公司、创业公司、信托公司、科技合作家等科技财力资源机构;③技术市场得以发展,技术作为商品在技术市场上,通过技术转让,技术经济承包和创办科技经济实体等形式进入经济和社会的很多领域,促使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转换;④形成了市场机制、竞争机制和经济、社会与科技之间有机的供需关系调整为核心的新的科技运行机制。

2.2科技人力资源的管理

2.2.1科技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是培养未来科技人员的基地,是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所在。目前我国已建成学科齐全,层次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并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表6)。

表6我国大学生和研究生在校和毕业人数

Table6Numberofuniversitystudentsandpostgraduatesonbothenroumentand

graduates(×10[4]人)

19961997199819992000

在校大学生302.1317.44340.9413.4556.1

毕业大学生83.8682.9183.084.895.0

在校研究生16.3317.6419.923.430.1

毕业研究生3.794.654.75.55.9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6]。

我国充分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和社会科学基金、各部委科学研究基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科技人才专项培养,包括中国科学院的“百人计划”,原国家教委的“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事部和科委的“千百万人才工程”等。

2.2.2海外科技人力资源利用海外科技人力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培养留学生和吸引海外科技人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截至1996年,我国出国人数已近27×10[4]人,其中公派4.4×10[4]人,单位公派8.6×10[4]人,自费13.9×10[4]人。回国人员有9×10[4]人,其中国家公派3.7×10[4]人,单位公派4.9×10[4]人,自费4000多人[6]。近年来,留学生回国总数以大于13%的速度逐年增加[2](表7)。至2000年出国留学人员达3.9×10[4]人,学成回国9121人。

表7我国近年出国留学人员情况

Table7NumberofChinesestudentsstudyingabroad(人)

类别19961997199819992000

出国留学人员2090522410176222374938989

学成回国人员65707130737977489121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

我国还通过经济部门、文教部门、科技部门及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等机构引进各级各类外国专家,1985年~1994年间共引进各类专家约1×10[4]多人次。另外,还积极开展国际协作与交流,鼓励国内科技人员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考察访问和合作开发研究等,大大激发了国内科技人员的潜能。

2.3科技信息资源的管理

8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到1996年底,我国公共图书馆已达2631所,藏书量达3.36×10[8]册,工作人员4.64×10[4]人,高校图书馆达2080余所,藏书4.3×10[8]册,工作人员3.9×10[4]人。科研系统科学专业图书馆8000余所,文献总量10.8×10[8]册。我国科技信息的地域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科技信息资源由富集趋向贫乏。我国图书情报系统中的30个优势图书馆,有6个位于北京,文献资源收藏量占30个馆总藏量的30.7%;4个位于上海,收藏量占30个馆总藏量的51.5%。但是我国目前还有250个县级或县级以上行政区无公共图书馆,这些行政区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地区。在我国科技情报系统中,北京集中了信息经费的60%左右。部以上信息机构有40多个设在北京。这些机构信息功能类同,收藏重复,造成科技财力资源的浪费,并且远离需求人群,信息用户获取信息费用大,影响了科技信息的高效利用[5]。

3中国的科技产出

1996年,我国科技人员发表在三大检索系统SCI(ScienceCitationIndex)、EI(EngineeringIndex)、ISTP(IndextoScienceandTechnicalProceeding)源期刊上的论文27569篇,论文数排序居世界第11位。SCI上收录论文14459篇,位列世界第14位;EI收录论文9147篇,居世界第6位[4]。这反映我国基础研究还比较落后。

我国技术开发能力较弱(表8),2000年我国发明专利仅占专利授权量的12.0%,这与我国拥有近1000×10[4]自然科学技术人员的庞大队伍极不相称。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的专利制度建立的时间不长,专利市场的开放程度、市场吸引力及专利控制问题尚无足够的数据来定量地反映其发展趋势。这应当成为科技资源利用配置需要调整的一个方面。

表8我国专利申请受理量及授权量

Table8PatentapplicationsexaminedandgrantedinChina(项)

类别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受理量83045102735114208121989134238170682

授权量45064437805092267889100156105345

发明3393297634944733763712683

实用新型304712717127338339025636854743

外观设计112001363320160292543615137919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

国际技术贸易是以出售和购买专利、许可证、提供或获取设计、咨询及其他技术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国际贸易。过去我国不重视技术为商品,许多技术无偿外援。1979年以来才陆续向国外出口技术。1986年出口技术合同金额0.2×10[8]美元,1987年迅速增长到1.61×10[8]美元。1997年全国技术市场签订技术合同25×10[4]项,成交技术合同总金额351.4×10[8]元,其中技术开发合同成交额116.2×10[8]元,占总额33.1%;技术转让合同成交额63.4×10[8]元,占总额18%;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143.1×10[8]元,占总额40.7%;技术咨询合同成交额28.7×10[8]元,占总额8.2%。1997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为294.4×10[8]美元,其中出口额为96.5×10[8]美元,进口额为197.9×10[8]美元,贸易的逆差101.4×10[8]美元[6]。

4中国科技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4.1科技体制中行政性调控突出

科技体制的行政性使整个科技资源仍然是一种以计划为主的行政性调控,在研究与开发人力和经费投入方面都以政府行为为主。科技资源的配置基本上不以竞争、供求、价格等市场机制为配置手段。在科技资源与经济发展两系统方面,科技资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沟通与合作很少,难以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

4.2对“科技资源是‘第一资源’”认识不足

科技资源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创造性资源,是潜在价值大大高于自然资源的“第一资源”。这一点无论是从历史上的蒸汽机时代和电力时代的到来,还是从今天信息时代和生物时代的到来,都可以加以证明[5]。然而,在从理论认识到实践上给予科技资源“第一资源”的实际地位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认识还很浅薄,主要表现在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人均经费过低(表9)。这是困绕我国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的核心问题。

表9科技资源配置现状

Table9Depoly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resources

研发人员研发支出人均经费

国家或地区(×10[4]人)(×10[8]美元)(×10[4]美元·人[-1])

美国94.921791.318.9

日本94.581330.214.1

德国47.50550.011.6

韩国15.61122.47.8

新加坡0.959.710.2

中国台湾7.0147.26.7

印度28.9723.90.8

中国142.7834.30.2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6]。

4.3科技资源配置失衡

4.3.1企业未能成为科技资源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当是科技活动的主体,也是科技资源的主体。在我国,市场机制的引入使国有企业得以改革与调整,但由于改革不够彻底,使国有企业未能将竞争压力转变为主动寻求技术创新的动力。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相对集中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并且部分科技资源游离于企业与市场之外。1996年我国研发经费的分配比例是政府属科研机构占41.1%,大大高于美国(10%)、日本(9%)、英国(13.8%)、韩国(18.8%),企业所占比例仅为36.8%,大大低于美国(71.1%)、日本(66.1%)、英国(65.9%)、韩国(73.0%)[3]。

4.3.2研发机构占科技经费支出的比例偏低1997年在我国科技经费筹集额中,研发机构占科技经费总支出的45.3%,比1996年的32.6%和1995年的32.3%高出13个百分点,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明显偏低[3]。

4.3.3研发内部三类支出的比例中,基础研究支出所占比重太低1997年我国基础研究支出仅占研发支出总额的5.7%,这一比例数字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与我国政府要求的10%的目标相距甚远,其结果只能是新产品、新工艺的创新水准不高。发明专利在三类专利中所占比重较小,最终使得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逆差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4.3.4资源的农业投入偏低作为我国重中之重的农业,科技资源投入过低,这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极不相称,也与世界各国有很大差距(表10)。就整个农业科技财力资源投入水平来看,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财力资源投资仅占全国科技投资的4%左右。这一极低投入水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表10农业投入水平的国际比较

Table10Internationalcomparisononagriculturaldevotion(%)

指标中国发达发展中国世界

国家家和地区平均

农业科技投资占

农业总产值比重0.17~0.2750.51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2]。

4.4科技资源使用效益不高

该问题表现在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成果转化率低。1995年我国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8.5%,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为7.93%,新产品实现利税占全部产品实现利税的比重为8.1%,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很大。

5中国科技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5.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面向21世纪的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的配套改革。政府要转变职能,强化科技的宏观调控。政府部门要在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方面发挥突出作用。

5.2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增加科技经费投入

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增加R&D经费投入。要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科技投入。要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

5.3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过程

认真落实和执行《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和国家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调控、导向机制。对部分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科技成果,实行指导性开发、推广,提供一定的政策保障。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把科研成果转让置于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过程中,提高科研的效益与效率。

5.4加强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支持

要加速高科技产业开发的立法,加强对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宏观引导,并且从金融税收方面给予高新技术产业有力的支持,如建立健全风险基金和贷款担保基金制度,强化对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的税收优惠力度。

5.5提高企业自主技术开发能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政府应通过转变职能,制定有关政策,为企业营造强化技术创新意识和行为的外部激励约束机制。企业应通过多种方式转变观念,逐步培育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孙鸿烈.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941~945.

SUNHong-lie.ChinaEncyclopediaofResourcesScience[M].Beijing:ChinaGreatEncyclopediaPress,2000.941~945.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CompiledByNationalBureauofStatisticsofChina.ChinaStatisticalYearbook(2001)[R].Beijing:ChinaStatisticsPress,2002.

[3]官鸣,陈喜乐.海峡两岸科技资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GUANMing,CHENXi-yue.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ResourcesBetweenTwoShoresofTaiwanStrait[M].Beijing:ChinaSocialSciencePress.2000.

[4]石勇,崔红曼.我国科技竞争力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0,(3),18~21.

SHIYong,CUIHong-man.Theactualities、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nChina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competitiveness

[J].China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Forum,2000,(3),18~21.

[5]周寄中.科技资源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3~115.

ZHOUJi-zhong.TheoryofScience&TechnologyResources[M].Xi''''an:ShanxiPeople''''sEducationPress,1999.43~115.

[6]国家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6~22.

NationalBureauofStatisticsofChina.ChinaStatisticalYearbookonScience

and

Technology[R].Beijing:ChinaStatisticsPress,1998.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