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核心技术型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核心技术型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核心技术型

【摘要】技术型核心无形资产是指无形资产中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研发是技术型核心无形资产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笔者就技术型核心无形资产研发略作探讨。

技术型核心无形资产是指无形资产中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是同行业同类产品中起最关键作用的一种或几种技术,它是产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技术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节约社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核心技术的研发是技术型核心无形资产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

一、技术型核心无形资产研发特点

(一)研发资金需求多

一定量的研发资金是从事核心技术开发的前提条件,研发资金是否充裕直接关系到研发项目的进度和研发成果是否成功。核心技术研发不同于一般技术的研发,它需要大量的研发资金作后盾,所需资金不是千元万元,而是数百万元、亿元,甚至更多。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外研发一个新药品种需投资8亿美元左右,英特尔公司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达40多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核心技术研发;我国奇瑞轿车发动机的研发费用也高达20亿元人民币。

(二)研发时间周期长

核心技术从立项到正式投产不是几天几个月就能完成的,有时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数十年时间才能成功,研发时间相当长。由中南工业大学校长黄伯云教授主持研究,获得我国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设备技术科研项目,前后持续了20年的时间才得以顺利完成,同样,获得我国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的陶瓷复合材料研发项目先后花费了十年的时间才研发成功。

(三)研发人才素质要求高

核心技术研发人员不仅要求思想政治素质好,而且要求业务素质高。它要求研发人员必须具有攀登科学险峰的决心、信心和坚韧不拔、锲而不舍追求科学的精神,同时还要具备扎实、渊博的专业知识。没有吃苦耐劳的创新精神,没有坚持不懈的顽强作风和良好的专业素质要完成核心技术的研发任务是绝对不可能的。上述两个获得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的科研项目是众多基础理论知识渊博、业务技术精湛的科学家和科技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

(四)研发项目风险大

核心技术研发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参考。它是对科学技术的一种探索,能否成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而研发的风险大。据统计:国外研发新药品种,其成功率仅占30%左右。核心技术的研发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还可能献出自己的鲜血甚至生命,瑞典诺贝尔TNT的研发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二、技术型核心无形资产研发现状

(一)研发资金投入不够

研发资金是核心技术研发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研发项目所需的先进设备、优质材料、研究人员工资待遇等研发费用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没有一定数量的研发资金作保障,核心技术研发项目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赶不上发达国家,人均国民收入还相当低,因而在核心技术研发资金的投入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虽然我国研发资金逐年递增,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研发资金投入的比例仍然偏低。2005年我国投入的研发资金仅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3%,而世界平均水平是1.6%,比芬兰的3.51%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经济发达国家用在产品研发和促销上的费用较多,呈两头大中间小的纺锤型,而我国用在产品制造上的费用较多,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就企业核心技术研发资金的投入而言,我国企业与西方国家企业相比也存在明显的不足。美国微软公司正在开发的XBOXLIVE系统,投入的费用已超过2亿美元,据分析师推测,若加上营销费用,投资总额恐怕要突破10亿美元;我国企业由于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科研人员相对匮乏,决策者又担心产品研发的巨大风险,因而在研发资金的投入上总是谨小慎微,畏首畏尾,不是没有钱,无法投入,就是害怕研发失败,不敢投入,因而在核心技术研发的投资上,投资数亿美元的研发项目屈指可数,很多企业投资很少,有的企业甚至没有投入。总体而言,我国投入的研发资金总量不够,与经济发展速度存在不协调现象。

(二)研发人才总量不足

核心技术研发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我国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培养了大批学有专长的科技人员,这些科技人员在各条战线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科技人员的总量不够,科技人员在学科、地区、行业、年龄结构层次上分布不均匀,科技人员占人口总数的比例相当低,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缺少一批勇于创新,业务水平高的学术带头人和专家级的高端研究人才,中小企业由于科研条件、经济待遇的限制,更是缺少年富力强,身怀绝技的研发人员。总之,我国核心技术研发人才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科研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研发风险难以承受

核心技术研发是人类的一种探索活动,由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限制,研发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国外公司相比,我国企业经济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一旦发生研发风险,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未来发展必将受到严重影响。由于研发体制的不完善,我国企业研发的风险主要由企业自身承担,因而投资较大的科研项目一旦不能按时完成或者出现失败,企业的生产经营或多或少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的会失去生存的活力,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甚至从此一蹶不振。上世纪60年代日本索尼公司在研发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产品时,因研发过程中碰到了难题,历时7年研发所消耗的资源几乎导致公司破产,幸好柳暗花明,研发成功,索尼公司才逃过一劫。

(四)研发机制有待完善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在科研体制的改革和科研机制的完善上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科研项目的开发和科研成果的利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科研机制还有待完善。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科技扶持政策,向科研单位、高科技企业倾斜的融资政策,鼓励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科技人员的培训、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企业内部科研机构的设置和科研环境的建设等都还有待于完善、落实和协调,核心技术的研发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三、技术型核心无形资产研发思考

(一)加大研发资金投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数量的科研经费作保证,科学巨匠也不可能完成核心技术的研发项目。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首先,各级政府对事业性重点科研单位、重点大学研究机构、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创新企业和高科技工业园区中小企业的核心研发项目要实行政策性重点扶持,充分发挥财政拨款和政策性银行贷款的功能;其次,商业性金融机构要全面贯彻国家的金融政策,对核心技术研发项目采取优先贷款、大额贷款的原则,积极支持企业创新;再次,企业必须认真贯彻国家科研政策,落实科研经费到位情况,充分利用多年的盈余积累,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为保证核心技术研发项目的正常进行,还可按销售收入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科研专项资金;此外,证券管理部门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融资经验,积极创造条件,设立像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的创立板市场,为高科技企业风险融资提供咨询和服务。总之,各级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要齐心协力,千方百计,为核心技术研发准备足够的资金并依靠科技进步,逐步改变我国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竞争力弱的不良现状,逐步实现我国由产品制造大国向技术出口大国的根本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