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古典分配理论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古典分配理论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古典分配理论

摘要古典分配理论的收入分配理论从微观角度对生产要素是否应取得收入及取得收入的数量多少进行分析探讨,对各种观点的比较分析,有助于加深对古典分配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古典分配理论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是经济学最基本的问题。分配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来是经济学探讨和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分配理论的内涵得以揭示。本文拟对古典分配理论加以比较,以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1配第的工资、地租理论

(1)工资理论———工资等于工人最低限度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配第把工资和必要的生活资料联系起来,认为工资是由劳动者为了“生存、劳动和传宗接代”所必需的东西决定的。也就是说,工人的工资应当等于工人最低限度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他说:“法律应该使劳动者只能得到适当的生活资料。因为,如果你使劳动者有双倍的工资,那么劳动者实际所做的工作,就只等于他实际所能做和在工资不加倍时所做的一半。对社会来说,就损失了同等数量的劳动所创造的产品。”在这里,配第实际上是把工资归结为必要劳动,而把工人被迫超过自身需要而进行的劳动,即剩余劳动,看作是社会收入的源泉。

(2)地租理论———对剩余价值的论述。配第说:“假定一个人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在土地上栽培谷物;即假定他能够作为耕种这块土地所需要的种种工作……;并假定他有播种这块土地所需要的种子。我认为,这个人的收获之中,扣除了自己的种子,并扣除了自己食用及为换取衣服和其他必需品而给予别人的部分之后,剩下的谷物就是这一年这块土地的当然的正当的地租。”在他看来,地租就是农产品价值扣除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价值之后的余额。马克思对此曾给予很高的评价,指出:“从配第著作的一段话中,可以看到对剩余价值性质的猜测。尽管他只是从地租的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的。”配第还考察了级差地租问题,提出了有关级差地租的最初概念。他论述了级差地租的两种形式:一是同等肥沃的土地因所处位置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二是相同位置的土地肥力不同以及同一土地因追加投资而形成的级差地租。

2斯密的三个阶级和三种收入

作为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虽然重点探讨影响国民财富增长的因素,很少涉及对财富分配问题,但他提出了三种收入的理论。他指出:“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全部年产物,或者说年产物的全部价格,自然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三个阶级人民的收入,即以地租为生、以工资为生和以利润为生这三种人的收入。此三个阶级,构成文明社会的三大主要和基本的阶级,一切其他阶级的基本收入,归根到底,都来自这三大阶级的收入。”

斯密从劳动决定价值的见解出发,认为工资是劳动的收入和报酬。利润是对劳动生产物的扣除,而利息则被看作利润的一部分,是由利润派生出来的收入。他说:“有资本不自用,而转借他人。借以取得收入,这种收入称为货币的利息或收益。出借人既给借用人以获取利润的机会,借用人就付给利息作为报酬。由借款获得的利润,一部分当属于冒险投资的借用人,另一部分,则当然属于使借用人有获取利润机会的出借人。利息总是一种派生的收入。”

关于地租,斯密说:“一国土地,一旦完全成为私有财产,有土地的地主,象其他一切人一样,都想不劳而获,甚至对土地的自然生成物,也要求地租。……劳动者要采集这些自然物,就必须付出代价,取得准许采集的权利;他必须把他所生产或所采集的产物的一部分交给地主。这一部分,或者说,这一部分代价,便构成土地的地租。”在这里,斯密把地租看作是随土地私有权出现而产生的,并接触到地租的剥削本质。但很快,他又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见解出发,把地租当作价值源泉之一,认为是使用地主土地的自然报酬,进而又掩盖了地租的剥削本质。同他的价值理论一样,他对地租的论述也是前后充满着矛盾。

3三位一体公式

作为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萨伊宣称,商品的效用,从而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资本、土地这三个要素协同创造的,是由这三个要素在创造效用中各自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所决定的。在生产三要素论的基础上,萨伊制定他的分配理论。在他看来,生产三要素既然都创造价值,从而是价值的源泉,则各个要素的所有者就应分别依据这些要素各自提供的生产性服务,取得各自的收入:劳动的所有者得到工资、资本的所有者得到利息、土地的所有者得到地租。

萨伊认为,工资是劳动的生产性服务的报酬。他把劳动分为三类,即科学家的劳动、企业主的劳动和雇佣工人的劳动。三种劳动的生产性服务的报酬,形成它们各自的工资。他认为,科学对生产提供巨大利益,“科学家的利润”总是低于他的贡献,因此应给予荣誉奖赏;“企业主的利润”则最高,企业主要靠自己的信誉获得资金,要具有判断力、坚毅和专业知识,他们这种“高级劳动”的供给总是小于需求,其价格也就总是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至于“劳工的利润”,由于社会能保证这种简单劳动的充分供给,因此,他们的收入只能维持自己和子女的生存。

萨伊认为,利息是企业主交给资本家的资本的租金,它由资本的生产性服务的等值报酬,即资本的利润所构成。此外,它还包括资本家冒失去资本的风险的保险费,利息率的高低则依存与借贷资本的需求与供给的比例。

关于地租,萨伊认为是农民(指农业资本家)交给地主的土地的租金。基于上述看法,萨伊说,政治经济学“无须探讨财产权的由来或者财产权的正当性”。他把资本说成是资本家克制消费的结果,对工人改善生活状况的要求横加指责。马克思讥讽其三要素是“三位一体的公式”。

4相对工资论、工资与利润对立、利润与地租对立

在古典分配理论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是李嘉图。李嘉图在他的经济理论中,将研究领域从生产转向分配。他在致马尔萨斯的一封信中声称:“你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财富起因性质的,我则认为它应该是研究生产物在参与生产的各个阶级之间的分配的。人们不可能制定有关数量的法则,但可能制定相当正确的有关比例的法则。前一个问题的研究是虚妄的,后一个问题的研究则是这门科学的真正目的。”

他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序言中指出:“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中,全部土地产品在地租、利润和工资的名义下分配给各个阶级的比例是极不相同的,这主要取决于土壤有实际肥力、资本积累和人口状况以及农业上运用技术、智巧和工具。”

在工资理论方面,李嘉图阐明了各国、各个时期工资差异的必然性。他说:“劳动的自然价格不能理解为绝对固定和恒常不变的,即使用食物和必需品的价值也是如此。它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中是有变化的,在不同的国家差别就十分大。这一点基本上取决于人民的风俗习惯。”更为重要的是,他提出了前人未曾提出过的相对工资理论。

李嘉图在分析利润时指出,追逐利润是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生产的动机和目的。他说:“劳动者没有工资就活不下去,农场主和制造业主没有利润也是一样。”在他的经济理论中,利润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剩余价值与全部垫支资本之比;二是指剩余价值。他认为工资与剩余价值之间存在彼此相关的三条定律:在工作日的长度和劳动强度不变的情况下,①不论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动,一定长度工作日劳动者总是生产相同的价值产品,虽然产品的数量和个别产品价值有增减;②工资和剩余价值变化的方向是相反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按相反方向影响工资,按相同方向影响剩余价值;③工资是变动的原因,剩余价值是变动的结果,是由工资变动引起的。这样,李嘉图就揭示了工资和剩余价值的对立。

地租论是李嘉图经济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嘉图认为,地租是为使用土地原有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他说:“地租总是由于使用两份等量资本和劳动而获得的产品之间的差额”。这就是说,运用等量资本和劳动耕种不同质量(主要指肥沃程度)、位置不同,以及在同一土地上连续投资所得结果不同而产生的产品差额构成地租。随之,他对级差地租的两种形式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了利润和地租对立的结论。他说,利润始终取决于工资,工资取决于劳动的供给和需求,主要受到粮食价格的支配。粮食价格则取决于使用在土地上的最后一笔资本的生产力,即取决于耕种劣等地所必需的生产成本。粮食价格高,工人的货币工资就提高,资本的利润相对下降,地主阶级所得地租则上升。

5折衷主义

作为西方经济学第一次大综合的产物,约翰·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该书要阐明的中心课题,是“生产和分配的规律,以及从它们推论出来的一些实际结论”。穆勒认为,生产规律和分配规律具有不同的性质。他说:“财富生产的规律和条件含有自然真理的性质。”财富的分配则不同,“财富分配决定于社会的法律和习惯。”他承认分配规律是一种暂时的易变的具有历史性质的历史关系,这是一个进步,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关于利润,穆勒一方面说:“产生利润的原因是劳动所产生的比维持劳动所需要的多,……他们除了再生产他们的需要的必需品和工具之外,将有剩余时间为资本家的利益服务。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利润的产生并不是其他的情况,并不是由于交换,而是由于劳动生产力。”这实际上承认了利润来源于工人的剩余劳动。但另一方面,他又从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是劳动产品的蓄积的见解出发,认为“资本家的利润,照西尼尔的精当的用语,则是忍欲的报酬。他自己忍住不自己消费自己的资本,而是让给生产的劳动者为他们的利益而消费,利润便是这种忍欲的所得。这种忍欲是必须有报酬的。”这些“东也是西也可”的论述充分显示了穆勒理论的折衷主义性质。

参考文献

1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

3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