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外资建议调整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加入WTO后深圳投资环境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市场不完备,只能选择经济转轨较容易的地区对外开放,并指定一定的税收政策以补偿市场不完备对投资者带来的不便。深圳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享有很多独有的和先发的优势。加入WTO后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投资环境而言,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我们将对所有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实行一致的无差别的优惠、特权和豁免等政策。随着部分对外资限制措施的取消和国民待遇原则的落实,将使外商投资企业获得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2003年3月2日起,外资进入进出口领域的限制得以放宽。外商可以设立合资公司进行进出口业务的地区由原来仅有的上海浦东地区和深圳经济特区的两地6家试点扩展至全国。由此可见深圳不可能再享有特殊优惠政策。进入21世纪之后,新一轮创业浪潮前所未有,年轻的深圳正进入不同于以往的发展阶段,最大的不同之处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国改革的总体推进,深圳享有的政策优势将不复存在。全国的改革呈现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景象,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城市发展势头强劲,发展空间广阔,具有很大的后发优势,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展开。这些都是深圳利用外资形势所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变化。深圳已经被历史的浪潮推上了一个新的、较高的起点上,在这样的形势面前,深圳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有懈怠,就会落后。
二、加入WTO后外商投资趋势方面的一些变化
以往多年,外商主要将中国作为其低技术含量的加工组装基地,近几年来,外商在华投资行为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过去,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加入WTO后跨国公司将全面进入包括研究、开发、管理、营运在内的各个领域;过去,外商投资往往以国际市场为目标,把深圳作为低成本的加工制造点,中国加入WTO后更多的投资者将以国内市场为目标。新形势下,深圳面临诸多挑战。
1.国际资本加大了对华投资的力度,并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增强企业竞争力。一些跨国投资公司将地区总部或全球制造基地迁至中国,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或营运中心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一种“时尚”。由于深圳在跨国公司全球布局中战略地位不断提高,著名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首先锁定深圳。近年来世界500强进军深圳的步伐明显加快,朗讯科技、达能、康柏电脑、汉莎航空、伊斯曼柯达、翠丰、吉之岛等前来“加盟”,2003年又有12家世界500强公司到深圳投资或增资,在深圳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有98家。深圳已不再是简单的加工制造基地。富士康、以色列RIT公司、奥林巴斯等一批跨国企业相继在深组建起了“脑库”;沃尔玛、家乐福、吉之岛等跨国商业零售巨头走进了深圳人的生活;宜家、欧倍德、塔吉特、汤姆逊等世界知名跨国企业去年也来深投资。
2.投资领域拓宽,对服务业的投资将成为跨国公司的投资热点。中国加入WTO后,外商投资有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资本能够自由流动,企业能够上市筹集资金,以适应现代金融经济的需要和企业规模发展的需要。在融资国际化和证券化背景下,外资更趋向利用中国的资本市场、股市来投资和发展,而不仅仅是自身已有的利润。原因在于竞争趋向激烈的时候,利润更低,投资企业需要社会来共同承担投资的责任和风险。而金融市场趋向开放以后,外资更趋向以金融资本的形式出现,而不是实业资本。而服务业的开放及其高额利润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将引导外资更多趋向投入服务业等新领域。
按照加入世贸承诺,我国将逐步开放过去属于限制类和禁止类的服务行业,扩大服务市场准入。原来开放程度较低的我国服务业将成为外资进入的重点领域。美、英等外国金融保险机构已与深圳地方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签订了合资经营协议。深圳正积极拓宽外商的投资领域,将依照中国加入世贸协议的条文率先向外资开放金融、商贸、基建投资、中介服务等4大领域。
三、加入WTO后深圳利用外资对策的调整
1.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建设。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查,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投资,已越来越重视软环境而不是政策优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地区间的经济竞争日益加剧,投资发展环境成为一个城市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关键因素,决定着资金和人才的流向。深圳如何继续保持和开拓深圳新优势,除了要在体制上继续创新、在产业结构上继续优化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继续全面地优化深圳的投资发展环境,特别是投资软环境。软环境不好,就会限制硬环境的发展。软环境中政务环境的改善带动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的改善。所以深圳市政府应加快行政提速,提高服务意识,办事效率,减少行政审批,压缩行政收费,降低营商成本。把对利用外资的管理从行政性审批为主,向依法规范、引导、监督转变。从国内外经验来看,良好软环境要通过法制化来保障,上海先后出台了110多个涉外经济法规。深圳也应根据WTO规则废止、修订与WTO相冲突的法规,制订符合WTO要求的涉外法规,做到有法可依,符合国际惯例。并要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意识、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为了进一步发展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国内大多数地区相比,深圳市政府在政府职能转换上领先一步,但重“管理”轻“服务”情况依然存在,社会环境的国际性不够。为了让海外的投资者有比较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市政府应多建一些双语教学的国际学校及港台子女学校,以及高档次的医院,还应兴建咖啡、酒吧一条街等生活配套设施,更好地吸引国外高层次的跨国财团进入深圳投资办企业。
2.采用多种利用外资方式,实行跨国并购。无论是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角度,还是从我国利用外资发展的角度,深圳都应把跨国并购作为重要的引资方式来考虑。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以股权转让等形式为主的跨国并购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新一轮浪潮,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较之以前的投资方式相比,很显然,外商在投资方式中更愿意用购股的形式来投资。对跨国企业而言,最直接的好处可能就是能缩短建设周期,加快投资周转速度。
外资并购目前正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一个持续的热门话题。外资进入一改合资、合作、独资等惯常手法,趋于多元化。深圳市提出要在2年的时间内,打造2条国际资本进入深圳的资本高速公路。与修建普通的高速公路不同的是,深圳市政府把建设国际资本高速公路的任务交给了专门负责产权交易的深圳市产权交易中心。深圳市产权交易中心总经理潘新平介绍:“我们提出建立两条国际高速公路,实际上是建立两条管道,把国际资本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这是第一个管道;第二个就是服务市场,这是第二条管道。你只要把服务做好了,把要购并的市场很多的亮点的东西拿到市场上来进行交易,国际资本有利润可赚,他就肯定要到这个市场上来。”通过产权市场并购企业,可以大幅缩短国际资本进行投资的周期。
3.在发展传统制造业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放宽投资领域。以往深圳得益于有利的区位优势,制造业特别是外向型制造业发展很快,是深圳吸引外资的重点产业。今后深圳的制造业还有很大发展潜力,深圳应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吸引更多跨国公司跟随产品的上、下游供货商来深落户,加盟深圳的产业链。在发展传统制造业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放宽投资领域,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优化外资投资产业结构、布局结构。针对服务业已成外商投资的新热点,应鼓励引进国外服务业的现代化理念、先进管理经营经验、技术手段和现代市场运作方式,以改善服务业的结构,提高服务业的水平。深圳在投资环境方面有较大的潜力可挖,第三产业在香港占85%强,而深圳第三产业只有40%的比重,发展第三产业深圳大有可为。因此深圳应在服务领域先行先试,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并充分利用深圳离香港近,成本低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强深港合作,引入跨国企业的物流、采购等业务。
4.利用外资改造国有企业。在当前国有企业自身实力不足,改革又有一定难度的情况下,外资的参与可以起到分清政企关系的边界、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作用以及弥补国有企业改革资金不足的问题。早在2002年8月,深圳市政府宣布,拿出深圳能源、水务、燃气、公交、食品5大集团25%-70%的股权面向国际公开招标转让。计划招标的五家企业的国有资产总额超过200亿元,均为国有资产中的优良资产。这是国内首次由政府直接出面进行的大规模国有股权转让国际招标。这5家国企试点单位,都是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优良,在行业、产业方面对国际战略投资者有较强吸引力的企业。深圳今后应继续采用主动推介的方式,选择更多的资产质量较好的优势企业向跨国公司推介,依托跨国公司的平台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同时鼓励外资参与竞争性领域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组改造,鼓励跨国公司采取国际通行的并购方式,盘活国有资产存量。
5.利用外资的重点从注重引进国外资金向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转变。目前,跨国公司掌握着全球85%以上的技术开发能力,并且成为世界范围内技术流动的主要载体。我们应把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特别是吸引那些技术实力强的大跨国公司,作为加快本地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在我国一直是薄弱环节,我国的技术引进和消化投入比是3:1,而日韩的这一比例为1:3,这就是我们的差距所在。在今后的引资过程中,深圳应更加重视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尽快变他人技术为我所有、为我所用,以此为基础,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